漳州
《閩南海上帝國》:鄭氏閩南帝國是名副其實的白銀帝國,見證了「南海文明」的興起
沒有閩南人創建的海外據點,鄭和的船隊就無法七下西洋;沒有閩南人與印度、阿拉伯世界的海上交往,歐洲人就無法進入亞洲!看閩南人如何縱橫海洋,走入世界歷史的舞台,把海上絲路、鄭和下西洋、歐洲人東進,交織成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故事!
《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客家人占全臺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這種說法有什麼問題?
暢銷文史作家陸傳傑深入解讀日本人留下的地圖遺產,揭示統治者在臺灣推動的都市計畫、交通建設與經濟產業,如何實現大日本帝國的願景與野心。這些主題地圖充分顯示日本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統治進程、基礎建設與生產建設的方方面面。有些地圖比字面資料更能說明,日本政府統治臺灣五十一年的真實狀況。
中共設示範園區拉攏印尼與菲律賓華人投資,但光靠「祖國情懷」能吃到經貿果實嗎?
中國福建省地方政府今年開始積極拉攏菲律賓、印尼的華商前來投資,並設立中印尼及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不過專家學者認為,其實印尼、菲律賓華人赴中國行之有年,目前仍看不出有更多具體優惠措施,因此設示範園區的效益仍有待觀察。
2020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東南亞:送王船、班頓詩歌和小販中心
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印尼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班頓詩」,新加坡的「小販文化」,被列入了今年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會語言學的角度談臺灣語言之名:回應〈國際化的現在,我們該「說」臺語還是閩南語?〉
原文作者稱要賦予臺語新義,用心令人欣喜。然而在此要澄清的是:現今臺語(Taiwanese)、臺灣語言(Languages of Taiwan)及原住民語(Formosan Languages)是不同的概念。
國際化的現在,我們該「說」臺語還是閩南語?
既然閩南語是如此強勢的國際語言,臺灣又是多元族群和諧並存的國家,一直以來多有民間社團正名「臺語」為「閩南語」的呼籲,只是從政府到教育界一直不置可否,未有強力推廣。這樣的正名對凝聚臺灣內部團結與國際交流都大有助益,值得在臺灣年輕一代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