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佬話
對國語宣戰:金曲獎國語專輯是「最」重要的獎項?
林生祥在2007年拒領以語言分類的獎項,已經提醒當時的新聞局應審慎思考,且當以音樂類型作為獎項分類原則。從音樂角度來看這是十分正確的主張,不同樂種之間的差異實在太大,若要以同一種語言為基準去評斷不同樂種的作品,實在強人所難。
石化污染密佈 一生創作心願的聚合——林生祥與《圍庄》
「你有多久沒看到真實的天空?」林生祥像一個對土地誓誠的忠心朋友,悠轉述說土地之痛、農村之愁、人民之怒,唱著不愉快的事情,堅持不中聽的批評,讓更多更多人聽見土地正義的聲音。
國際化的現在,我們該「說」臺語還是閩南語?
既然閩南語是如此強勢的國際語言,臺灣又是多元族群和諧並存的國家,一直以來多有民間社團正名「臺語」為「閩南語」的呼籲,只是從政府到教育界一直不置可否,未有強力推廣。這樣的正名對凝聚臺灣內部團結與國際交流都大有助益,值得在臺灣年輕一代推波助瀾。
「微調」課綱其實是開倒車的「危調」,誠實坦然面對過去才能改善威權統治的後遺症
「自己的歷史自己救!」期盼所有珍惜臺灣民主自由發展的公民,充實臺灣歷史知識,持續關注課綱問題,齊力抵制「違調」的「危調」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