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主義
土門拳《生與死》推薦序:避開了鏡頭的一瞥,「絕對的」喘息產生了「相對的」美
本書是攝影家土門拳在六十五歲時發表的第一本文字自白。從回顧自己的成長,到引起爭議的肖像攝影,毫不隱瞞遭受批評的經驗、因右腿無法行動自如而心有不甘,他沒有逃避。鏡頭的無情與土門拳的激情,人稱「攝影之鬼」,因他所堅持的攝影藝術強悍留名。生與死,自始至終,一旦沒有攝影,土門拳將不復存在,現在,他要親自揭曉,召喚自己一生的攝影之謎。
《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沒錢的文人只能窩在戰後瘡痍滿目的東京,這便是日後的「文壇吧」雛形
作者茂呂美耶憑藉著對日本歷史的專業與熱忱,以「普及日本歷史常識」為目標,挑選大眾較為熟悉的人物與文化現象,運用平易近人的切入點,為讀者開闢一條認識日本歷史的山徑,循著這條山徑,在大人物生活中的小片段,品嚐閱讀歷史的樂趣。
【影評】《老狐狸》:本片可說是「小男孩遇見老狐狸」的寓言,但故事並非發生在遙遠的「從前從前」
台灣電影不乏處理父子衝突的題材,但蕭雅全或許是唯一一位在系列作品中深刻探討親子間既衝突又相似的深刻糾結,並表現至「超越特定時空」的層次。
《西洋美術欣賞,有配方》:歷經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油膩」,新古典主義要重建古希臘精神
西洋藝術史,什麼是重點?40年教學經驗的美術教材編審委員,幫你整理如上最簡明的筆記,精選了西方美術史上影響深遠、常見應知的16個時期和流派,用關聯、比對、提示等視角,以時間軸勾勒它們背後的變遷邏輯。
《電影是一門造形藝術》:羅蘭巴特為何抗拒電影?
本書書名啟發自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創始館長亨利.朗瓦(Henri Langlois)所說的話:「默片電影是一門造形藝術。」在本書中,作者巴依尼以這個角度來看待整體的電影。多明尼克.巴依尼是朗瓦的繼任者,在電影節目的排片傳統之外,他更開啟了一系列電影與當代裝置、視覺和繪畫等造形藝術的電影展覽對話關係。
略談近年香港寫實電影的「健康」困境:拍攝弱勢社群不代表你的作品有人文關懷
創作及思維保守,是自我審查及維穩的最佳表現,如果新導演只會跟風,那麼香港電影跟以往有多大進步呢?別忘記,寫實主義只是表達人文關懷的其中一種類型,拍攝小眾題材、弱勢社群,不代表你的作品有人文關懷。
【書評】《凝視約翰・伯格》:宛如行走於莫比烏斯環的旅人,正是他最具魅力的特質
他離經叛道,自我的穩定性不斷變盪,但約書亞・史柏林指出,這就是伯格最具魅力的特質:「在伯格身上我發現天文學家和看星星的人同時存在。」
《藝術7鑰》:描繪大城市的孤獨感——賞析愛德華.霍普名作《紐約電影》
本書解密馬諦斯、畢卡索、安迪.沃荷、草間彌生、徐冰等20位大師的20件代表作,根據相同的「七把鑰匙/七個關鍵」(seven keys)來解釋作品的創作根源及其與社會文化的互動交流。
《都柏林人》導讀:大學英文系必讀的經典文學之一,接觸喬伊斯的最佳途徑
在教學上,《都柏林人》可以是最佳的教材。教師們以《都柏林人》當作生命範本,讓學生們在虛構的情境中,揣摩真實的人生際遇,學習在困境中做出為生命負責的抉擇。
《永井荷風江戶藝術論》:近代東西藝術的連鎖反應,歐洲人眼中的葛飾北齋
浮世繪畫匠之中,歐洲人最尊崇北齋,對後期印象派的興盛,帶來許多的助益。莫內在四季及朝夕午晚各種時段不同的光線之下,不斷描繪相同的風景及物體,也可以說是從北齋的富士百景及富士三十六景得到的靈感。
專訪《綠猴劫》作者葉言都:三十二年前的科幻短篇,現今世界的真實預言
有趣的是,《海天龍戰》被視為「夢幻逸品」、現在仍然值得一讀的原因,是《綠猴劫》中提到的氣象戰、生化戰等「科幻」設定,在初版三十二年後的現今讀來,彷若預言。
《福樓拜短篇小說選集》導讀:以美好的語言刻劃醜惡的現實,沒有多少人做得比他更好
如果說福樓拜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寫實主義的中流砥柱(儘管他自己抱持保留的態度),或許正是因為他面對生命,正視生命,尤其是生命中的不完滿與莫可奈何。
楊照《矛盾的美國人》:所謂「美國現代文學」,就發源於馬克吐溫的《哈克歷險記》
哈克這個角色在《湯姆歷險記》中就出現了,而且《哈克歷險記》比《湯姆歷險記》晚出版,因而《哈克歷險記》常常被當作是《湯姆歷險記》的續集。不過用「續集」的角度看,很容易忽略兩本書之間的重要差異。
劇情片總評:南境邊陲的對抗,以虛構的力量反主流
南方影展18年來堅守其作為抵抗北方中心的邊陲定位,從本次入圍的競賽作品中,我們看到各種被排除、被壓迫的底層庶民、被擠壓的場景與城市空間,以及數位影像在媒介上展現出的弱的、低度開發的可能性。
【漫畫】年輕的普契尼為了買菸,連教堂管風琴都拆下來賣
本書作者洪尹杓(Hong Yunpyo)為韓國大學漫畫創作系專業教授,他曾經是古典音樂麻瓜,在法國求學五年,接觸了音樂、建築、哲學等歐洲文化,立志要用對年輕人超有感的漫畫畫風,幫助大家進入無敵好聽的古典音樂世界。
總是悲劇收場的台語通俗劇,是否代表1960年代對現代化的悲觀?
1960年代的台語通俗電影有幾項顯著的共同特色,這些特色皆與快速現代化的社會中與日俱增的城鄉差距,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台北發的早班車》導演梁哲夫在1963年拍的《高雄發的尾班車》正是最好的例子,展現台語通俗劇如何將現代性電影化,成為空間與時間的問題。
行走在黑霧未散的白夜──從松本清張到東野圭吾
松本清張這種對割捨不堪過去的描繪,有他自身濃厚的生命經驗投射,令人意外的是,同樣的題材偏好竟在數十年後東野圭吾的小說中再現。
印象派的源起與賞析(二)︰一封改變後世的戰書
馬奈認為,是時候讓藝術為現實說話,是時候要面對那個偽善、醜陋的自我。馬奈的膽色激起無數的批判,卻為印象派及後世現代主義帶來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