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
【專訪】吳明益創作人格隨不同階段變化,《海風酒店》巡迴獨立書店為的是交流
吳明益經常書寫原住民,因此許多人誤以為他是原住民。他說,上個月與原住民歌手巴奈對談,巴奈問他:「明益你是哪一族人?」吳明益說,他很喜愛原住民文化。身為作家與教授,雖然在漢文化教育下成長,但與原住民朋友相處時,「我感覺自己變成了另一個人」。那個狀態讓他感到自在。
土門拳《生與死》推薦序:避開了鏡頭的一瞥,「絕對的」喘息產生了「相對的」美
本書是攝影家土門拳在六十五歲時發表的第一本文字自白。從回顧自己的成長,到引起爭議的肖像攝影,毫不隱瞞遭受批評的經驗、因右腿無法行動自如而心有不甘,他沒有逃避。鏡頭的無情與土門拳的激情,人稱「攝影之鬼」,因他所堅持的攝影藝術強悍留名。生與死,自始至終,一旦沒有攝影,土門拳將不復存在,現在,他要親自揭曉,召喚自己一生的攝影之謎。
蕭義玲《時間你慢慢的走》:如何雜揉知性與感性,一直都是自然書寫的最大挑戰
如果「自然寫作/自然書寫」中的「自然」,指的是以一條重返自然之路,顯然這條路是建立在人的「走向自然、置入自然、回應自然召喚、到成為自然一分子」的旅途中。因此可以把「自然寫作/自然書寫」視為是在這條回返自然之路的種種體驗之書寫了。
蔡淇華《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宮﨑駿只有透過魔幻的鏡頭,才能說出現實不能講明白的真話
想學習魔幻寫實的寫作者,可以盡情放飛自己的想像力,讓人變成甲蟲、變成犀牛、變成貓,甚至變成莊周的蝴蝶,都沒有限制,但別忘了,魔幻常源於對現實的抵抗,若是無意義的千奇百變,故事只會變成斷線的風箏,無法在藝術的天空飛翔。
當代台灣文壇盡是「官官相護」的鄉愿作家,難怪今年「金典獎」會狀況連連
經由這次金典獎的炎上事件,讓我們認清了一件事:這些壓倒性的推薦、好評,並不真實。台灣當代文學不乏好作品,如果珍惜這些作品的話,我們應該要更加真誠來評論這些作品的優缺點:這些認真創作的作者們以真心呈現他們的作品,我們不應該以漫不經心又虛偽的推薦、好評來敷衍他們。
台灣文學獎「金典獎」爭議連環爆,刻板印象、錯過報名、評審態度引發熱議
獎勵台灣文學獎的「金典獎」近期爆出多項爭議,先是評審之一的吳介禎被指「沒有看法」、「未認真看待評審作業」,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而後是吳明益小說《海風酒店》掀起的「刻板印象」論戰;最後是報名規則更改未通知,引發多個出版社錯過報名。對此,舉辦金典獎的台文館也向各界道歉。
【專訪】吳明益:戰爭威脅下,台灣此刻能做就是經營文化
吳明益認為台灣現在需要的是建立一個文化模式,「文化選擇會讓台灣變得更獨特,因為顯然中國的每個區塊都是沒辦法選擇的」。「我看到一些契機,例如當我看到台灣有些年輕人暑假去衝浪,我們就離海洋國家更近一點點了啊!」吳明益成長年代的台灣因許多觀念和政策限制,使海島人民對海上活動十分陌生。
【知性散文特快車】吳明益寫「攝影」也好看的秘密,以及傑夫代爾的「刺點敘事」
這次介紹的兩篇作品,無論是《浮光》或是《持續進行的瞬間》在形式上與內容上,都帶給寫作者、讀者許多嶄新的啟發。在章節安排上,《浮光》用正片、負片對應書寫角度,是別出心裁的設計,而《持續進行的瞬間》則呈現一種「特別設計過的不設計感」來呼應他對「偶然性」的堅持。
《人類世的文學》緒論:透過吳明益的作品,以「關係的本質」思考生態
本書從「自然」、「天橋」、「水」、「鄉土」、「物種」、「災難」、「生態烏托邦」七大面向,探索文學與生態對彼此的詰問,論及河川汙染、甲烷冰的開採、海洋廢棄物、石化工業、摧毀月球的行動、蝴蝶的販售,甚至是化成抹香鯨的人。這些道路終將通往同一個目的地:透過吳明益的作品,以「關係的本質」來思考生態。
太宰治《津輕》導讀:太宰文學的「月之亮面」,唯有再見才是人生
如果說《人間失格》是太宰治人生的陰翳夜晚,《津輕》就是他難得愜意的午后時光。《津輕》為連結太宰治中期至晚期生涯的關鍵作品,也是他邁向戰後無賴派風格前最後的明亮之作。天生性格陰鬱的太宰治,試圖在本書以一貫幽默自嘲的文字展現努力的開朗,以及對故鄉既愛又恨的殷切情懷。文壇咸認此為太宰治文學的真正本色。
談《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理想的來臨(下):我們如何從小不點一家所見證的故事,得出歷史的真實?
在這個對於理想的呼告,敘事著小不點所寄望的是對於整個台灣社會的希望。一個和平、包容多元的社會從文本現身。而劇中小不點呼叫的哥哥Nori尚未回家,《天橋上的魔術師》實踐的是一個對於共同被壓迫者寄望的理想台灣。
談《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理想的來臨(上):這部劇真的不符史實、不符中華商場的時代記憶嗎?
難道我對於多元價值觀的評價一定是對的嗎?還是其實有我並沒有發現的面向,會在他們對於懷鄉的動機下梳理出一個脈絡?本文章以上述的問題出發,重新反省我認為《天橋上的魔術師》劇中呈現的多元面貌。
【劇場】《複眼人》改編被砲轟是「敷衍人」,大家為什麼這麼生氣?
一部戲演完被黑特、批評並不稀奇,但是在首演中場休息之際,作品的下半場還沒開演便在網路上迸裂出排山倒海的差評,那就不常見了。《複眼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天橋上的魔術師》:或許天橋上的魔術師所對應的,正是天橋下的說書人
不管是向天真的童年告別,又或者是面對摯愛的消逝,電視劇故事的前進方向都與小說回首觀望的角度正好相反,描述了角色們雖說被迫拋卻許多事物,卻也無法停歇,只能繼續朝未來而去的腳步。
【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寫劇本就是我通往99樓的方式,充滿著酸甜苦辣
楊雅喆與吳明益,其實就是這個時代的魔術師,揮舞著筆墨與菲林的魔法,把已經消失的中華商場變回來。引誘著觀眾的想像力。
【書評】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記憶,其實就是人人皆有的魔術
作者吳明益讓《天橋上的魔術師》活了過來,其中所散發出的生命力,擁有勾人眼眸的魔力,把人拉入現實與虛構的夾縫,穿梭於各種情感的樓層。
蔡英文推薦!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失去後才懂懷念
從小孩視角出發的好處是,世界會變得不一樣,因為小孩有著一知半解的理解,也有著願意相信願意幻想願意造夢的心態,才會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事物。
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公視旗艦大劇《天橋上的魔術師》開播之後造成各界熱議,透過專訪導演楊雅喆,更了解創作團隊的核心思維。
《天橋上的魔術師》角色總整理:莊凱勛、孫淑媚、朱軒洋、温貞菱,眾演員帶你重返中華商場
2021公視開春旗艦大戲《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小說,這篇文章來向大家介紹片中的角色。
《女子山海》書評:山不再高,海不再深,譜出台灣自然書寫的輕盈
劉崇鳳與張卉君似乎有意以生活角度出發,將感受放大,從青春回憶開始著手,除了拉扯出兩人友情的歷程,知音於原野山林、海川湖泊之外,更使得讓人感覺到「家離自然那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