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
《成功人士的用時智慧》:如何讓會議成功且有效率?一件事最多只能討論五分鐘
為了解答多數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弊病,澳洲收聽率第一、下載量超過300萬的《我是如何工作》(How I Work)Podcast主持人阿曼莎.伊姆貝爾,在本書網羅了和超過150位暢銷作家、音樂家、企業家等成功人士的對談精華,帶領讀者重新審視如何高效運用時間,收穫更多成就並放大快樂。
聯合國大會總辯論落幕:諾魯感謝台灣協助抗疫,11友邦為台發聲為近4屆來最少
海地政局不穩,未藉聯大總辯論替台灣發聲,為2018年以來首見。尼加拉瓜去(2021)年9月在聯大總辯論發聲挺台,但兩個多月後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而承認北京。北京近年以掠奪邦交國等方式加強壓縮台灣國際空間。本屆聯大總辯論11個友邦替台灣發聲,總數與2019年相同,為近4屆來最少。
出國留學英文卡到撞牆,該如何突破?不要怕講錯,就怕你不敢講
對於留學生而言,除了要應付研究所的大量閱讀,還必須訓練自己在課堂中發言的能力與膽識。在課堂上欲言又止的窘境,以及高難度的英文讀寫困境裡,如何找到屬於更適合的學習方法?
發言權、會議記錄、決定性的一票⋯⋯這些「會議」相關的英文怎麼說?
大家看到Minutes這個字應該會以為在講「分鐘」,其實在會議情境下,它的意思是「會議記錄」,以複數型呈現。本文介紹幾個跟會議有關的常見用詞。
如何用「心理學」提高會議效率:小心「分散責任」效應讓大家都袖手旁觀
但隨著成長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經歷了各種報告與會議,我漸漸發現其實有時候群聊還是很有用的,而是否能讓群聊派上用場,其關鍵和事件的重要程度有很大的關係。
為何台灣學生「不發言」?一名大學生在教學現場的反思
就算老師教的是普遍使學生頭疼的數學,也能先跟學生分享,除了考試以外,為什麼需要學這個?課堂中能多觀察學生反應,和製造機會讓學生發言,且不要輕易放過每一個回答。
嫌開會沒效率浪費時間?因為你沒下載這個會議記錄範本
不是所有的會議都是一個自我表現的場合,尤其在職場上更多時候的會議是要「解決工作問題」、「推動專案進度」,這時候發言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
你有說出自己意見的權利,但「歧視」並不能被視為正當的意見
照人類的思考能力,真的需要花好幾世紀,才意識到燒死異教徒是錯的嗎?真的需要花好幾世紀才意識到把人當商品來販售是不道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