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
屏東馬卡道族遞民族認定申請,明年6月可望正名
屏東沿山地區的馬卡道族向原住民族委員會遞交民族認定申請書,盼正式列入台灣原住民族中。依憲法法庭判決,族群保有文化特徵、客觀紀錄、族群認同,得依民族意願向政府申請核定為原住民族。原民會預計明年6月可望完成正名。
雕刻家鄭鈺麟600件原民文物珍藏加州,對收購不為所動,女兒盼捐回台灣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王雅萍多年前,曾研究過鄭鈺麟收藏清冊。她告訴《中央社》,初步研判,這批文物以中央山脈南段的排灣族、魯凱族,以及台灣離島蘭嶼的雅美族用品居多。由於數量夠多、頗為齊全,是一批頗具價值的文物。
《我們,為什麼移居他方?》:從台北搬回屏東,重新形塑山、海、城之間的理想生活
本書集結2020~2022年《地味手帖》「移住者告白」單元中,移居先行者們真實的生命故事,並於多年後,再度一一探訪追蹤,自我剖析 vs 採訪紀錄,前後兩段時間書寫對照,真實描繪出移居所帶來的變化軌跡。
排灣族古琉璃珠可能是由東南亞傳入台灣?從越南俄厄文化古玻璃珠談起
俄厄文化的古玻璃珠與排灣族的琉璃珠關係有待考證,但琉璃珠是古代的人造寶石,很早便在東南亞有廣闊的分佈,包含中南半島與東南亞海島區各地——菲律賓、婆羅洲、帝汶、爪哇、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等地
漂泊海外150年,愛丁堡大學返還排灣族人遺骨,原民會:原住民族歷史正義重要國際案例
原民會自2021年寄信給愛丁堡大學交涉遺骨返還一事後,愛丁堡大學近日終於正式返還4具近150年前死於牡丹社事件的台灣原住民遺骨。原民會主委表示,這有助於推動歷史正義,幾百年來台灣原住民有許多遺骨被帶去其他國家,此次案例可望讓這些文物或遺骨返還或借展台灣,促成原住民文資、文物的交流。
【專訪】《蘭嶼郵差:簽收我的愛》作者簡偉駿:使命必達!送件送到芋頭田
在蘭嶼,事情得慢慢做,不要趕,「該休息就要休息,一直趕工,難道你沒有明天了、是要走了嗎?」簡偉駿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是他剛考上郵務士、自願分發至蘭嶼的前半年過渡時期。離島郵差,乍聽之下似乎是個閒差事——這麼想可錯得離譜了。
Vuvu當老師,我們是學生:在部落文化健康站,翻轉長者失能的主流想像
在面對過去「殖民創傷」以及現代「資本主義」治理的思維框架下,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部落自治的政治體制遭受解體,殖民政府透過行政區域治理的方式,強制削弱原有的互助共享關係。為了維繫互助文化,我們應該建立一個互助且共享的理想部落社會,並推廣此精神到族群的生活脈絡中。
【專訪】阿爆(阿仍仍):或許有一天大家會習慣聽原民流行,習慣有耳朵留給原民的新創
阿爆在高雄長大,小時候也經驗過漢人的排斥與偏見,但她並沒有遠離原鄉台東金峰鄉,他們經常回部落,父母在家也會藉由原住民食物讓小孩不會對族群文化陌生。不過她發覺第二代、第三代年輕的都市原住民,可能早已和家族部落生分,因此更難接觸原生文化。
古碧玲《不知道的都叫樹》:我終於理解洛神花與原住民部落的關係,那是一種安身立命的篤靜
原鄉通常地處海拔相對高或貧瘠之地,適合種植耐旱強壯的作物,從熱帶、亞熱帶的印度、西非引進的洛神花正是這種特性,久而久之,與紅藜等成為原住民村落家家都種的紅色植物。
「排灣族民族議會」正式成立,議長曾華德盼建立政府溝通平台、追求將來原住民自治
曾華德表示,排灣族民族議會是要建立和政府對談、溝通、協調協商的平台,「我們所追求的是將來原住民的自治,我們要追求我們原住民、排灣族民族地位的再確立。」
劉櫂豪第六度獲提名參選台東縣長對決現任饒慶鈴,1/3原住民選票流動成關鍵
台東在歷次單一選舉競逐下,綠營僅有法官出身的劉櫂豪選票超越40%得票率,包括2009年和國民黨籍黃健庭競爭時,甚至拿到47.4%選票。
跟著排灣族農事曆說族語、學農事、觀自然,讓我們一起掉入「陷阱」
每當文健站的長者坐在涼亭上,便積極地教導晚輩如何整地、疏苗,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田園中的工作,並於休憩時刻暢談他們兒時陪伴長輩務農的記憶,甚至侃侃而談當年出外打拼、光榮返鄉建屋的過去。透過共耕,我們收穫的不僅是關於農業的知識,更感受到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正在發生。
排灣族傳統手紋耆老湯瑞葉辭世享壽93歲,現有登錄保存者僅7位
排灣族耆老手紋伴隨其一生,代表著身分、責任與榮耀,文化部感念湯瑞葉女士一生致力手紋文化的保存、傳承,使這項珍貴的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資產能夠永續流傳。
【專訪】阿爆(阿仍仍):看的時候覺得好像有聲書──我本來就是藉由聲帶表達的人啊!
「在我的想像裡,人就是帶著問號向前走的生物啦。」族名Aljenljeng Tjaluvie的阿爆,參與NFT計劃和出書時,都選了「Ari」這個代表「行走」的排灣族語,完全體現她放鬆心情面對眼前的關卡、不排斥任何嘗試機會的人生態度。
「離開台北就成異鄉人,對城市外的社會充滿興趣」:台灣影像人類學誌先驅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胡台麗記錄台灣農村的變遷,也用影像記錄台灣原住民族、榮民、本省籍婦女等各類族群的影像民族誌,讓一般民眾也可以了解人類學的研究成果,促進不同族群的理解。其研究成果都收錄在《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讓原住民文化能被更多人欣賞、並且傳承下去。
【專訪】《斯卡羅》導演曹瑞原:戲劇作品本身不應該被當作政治祭品,台灣創作者是自由的
專訪曹瑞原導演,聚焦其拍製《斯卡羅》的心路歷程,且聽他從《孽子》、《一把青》再到《斯卡羅》,從昔日的蕭條低谷到如今的台劇復興,這十多年來在台劇拍製上所累積的經驗分享,以及對產業環境的觀察與建言。
【劇評】《斯卡羅》劇情「真實性」引發各界議論,影視創作該為歷史負責嗎?
我並不是要忽略作者與劇組在當地所做的田野成果,只是《斯卡羅》的詮釋主位問題是比《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史實事件改編小說更需要認真且仔細看待的,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了當代社會上不同族群的歷史正義。
【影評】紀錄片《社頂的孩子》:補足「羅妹號事件」的真實性,建議搭配《斯卡羅》服用
《社頂的孩子》的重點在於試圖還原關於羅妹號事件和當地原民的牽連,嘗試將到今天依舊謎團重重的國際事件還原,以社頂這個曾經是斯卡羅人幾百年後的後裔回首去追根,還有台灣學者脫去中華民國的中國歷史而回顧實際在台灣發生的歷史事件。
從《斯卡羅》思考歷史小說的曖昧性:一段陌生的台灣史,卻主宰著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如果觀眾看《斯卡羅》已經覺得當時的歷史相當複雜,應該要更加深入由「羅妹號事件」所引起的後續連鎖反應。這件事讓台灣重新站上國際舞台,但也讓我們的命運捲入了國際勢力的爭奪。
《斯卡羅》演員查馬克病逝享年42歲,妻子稱:「走得很安詳,氣息停止後仍柔軟而溫熱」
查馬克.法拉屋樂享年42歲。來自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部落的他,一生皆致力於排灣族文化,並在泰武國小任職教師職,並組成「泰武古謠傳唱」,讓小孩子唱出排灣族古謠,「泰武古謠傳唱」甚至走訪世界,曾於歐洲、美國、日本、中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