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 Foucault
- Related Tags:
- Michel Foucault
- 傅柯
- 性史
- 規訓與懲罰
- 哲學家傅柯的公寓
- Mathieu Lindon
- 法國
- 哲學
- 子夜出版社
- Jérôme Lindon
《傅柯的多重人生》:他無疑會比較偏好《給那沒有救我的朋友》這本小說,而不是一部傳記
本書作者梅西對法國思想極為熟稔,他在艾希邦的首部傅柯傳記面世數年後展開另一個傅柯生平的研究、訪談與寫作計畫,不但獲得傅柯親友及艾希邦的幫助,更得到傅柯長期伴侶丹尼爾.德費的全力支持。梅西以英文寫作,對於並非出身自法國學術文化背景的讀者而言,其敘述顯得背景脈絡更加清晰,對各項細節的紀錄也更加詳盡。與艾希邦的傳記各有所長、互為補充。
同傅歌一起作「知識的考掘」
傅歌一生的批判思想對當代和後世的影響均甚為巨大,其多部鉅著亦以難懂見稱,不過面對著澤桑舍和廣大法國聽眾,傅歌除了是幽默的,更是易懂的、全沒架子的文人,訪問中甚至為澤桑舍的一些最簡單直接的問題而「困住了」。
《傅柯》:從前的傅柯就要漸漸消失,被人遺忘,而從凡森大學的蒸餾器裡將冒出一位入世的哲學家
此書是第一部問世的傅柯傳記,作者艾希邦不但在傅柯生前跟他有密切往來,對法國學界也有相當深入的瞭解。這個在二○一一年大幅修訂擴充的新版本,基於初版面世後不斷出土的文獻,增加更多傅柯與其他知識分子之間的來往互動,同時也觸及他與性及藥物的關係。
《傅柯關於性事論述的十二堂課》:傅柯在人文科學的配置裡,將性事及精神分析置於核心
本書雖是傅柯授課講稿,但經過傅柯遺稿修訂團隊去蕪存菁的梳理,並加上深入且專業的註解,對於想要了解傅柯在進入法蘭西學院之後的研究以及出版四卷「性史」(L'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之前的形成過程,極具參考價值。
【劇評】《斯卡羅》劇情「真實性」引發各界議論,影視創作該為歷史負責嗎?
我並不是要忽略作者與劇組在當地所做的田野成果,只是《斯卡羅》的詮釋主位問題是比《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史實事件改編小說更需要認真且仔細看待的,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了當代社會上不同族群的歷史正義。
【當代館20周年】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存在是必須的,進入下一個20年還有什麼發展可能?
美術館空間與藝術作品或是藝術之間的關係為何?又,在這樣的脈絡下,美術館還有什麼發展可能?而台北當代藝術館在進入第20年後、又或進入下一個20年,可以帶來如何的契機?
防疫共同體的生命政治:台灣的社會團結建立在怎樣的排他性之上?
台灣群眾在這種防禦(國境的與個人身體的)冠狀病毒時,也同時捍衛著種族主義所需的生物性斷裂:感染的與未感染的、汙染的與純淨的、我族的與他者的、防疫成功的與疫情失控的。
《海獸之子》與兩個神話之間:為什麼日本人這麼熱愛水族館?
水族館的出現,也使得觀賞水族生物的視野也從古代金魚缸的「上方觀看」,轉為如畫框的「側邊觀看」,在建築材料技術的進步下,從大型魚缸的「底下觀看」成為可能。不同的觀看方式,帶給參觀民眾新穎的「超凡體驗」,此超凡體驗正是促成大家熱愛去水族館(談戀愛)的因素之一。
《哲學,為人生煩惱找答案》:傅柯「生命權力」——明明很自由為何還會煩悶?
生命權力就烙印在我們身上,我們被各種權力馴養,甚至還會相信這些權力所盼的就是我們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不是父母要我做的,是我自己的意願」、「這些工作是我喜歡才做的」、「為國家犧牲就是我的期盼」。
《哲學家傅柯的公寓》:談論遺忘與談論愛,很可能是同一回事
他教導我好好生活,別急著奔向死亡。我當時連30歲都未滿,卻對他能夠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無止盡地豐富我的人生,感到信心滿滿。能夠認識到這個事實,是無比幸運的;然而最為幸運的,莫過於認識他這個人。
《哲學家傅柯的公寓》:談論遺忘與談論愛,很可能是同一回事
他教導我好好生活,別急著奔向死亡。我當時連30歲都未滿,卻對他能夠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無止盡地豐富我的人生,感到信心滿滿。能夠認識到這個事實,是無比幸運的;然而最為幸運的,莫過於認識他這個人。
紀大偉:去老師家睡覺—閱讀《哲學家傅柯的公寓》
傅柯是敘述者精神上的父親。傅柯過世越久,小說敘述者就更深切感受他的「另類家庭」、「多元家庭」是由許多傅柯調教出來的同志人士共同組成的。
《性史》後來怎麼了? 除罪以前、同婚以後
如果你要問我,《性史》到底後來怎麼了?我會說,同志的性終於有了一席之地。這一兩百年發生的事,大概就是人口大餅上的那麼一點,約莫就是2%的現身,還有那2%背後的政治性。可是同性戀不再是一種醫學上的性倒錯或法律上的性犯罪,而是一種深具自我性別認同的性傾向。
從棒球看哲學教育:鈴木一朗如果是俄國人,他的家人還會支持他打棒球嗎?
教育部該想的,不是去迎合市場。「迎合市場」的思維,你無論如何改革都會讓人文領域的工作者感到那種削足適履的委屈,也許該轉型的教育政策思維是「創造市場」。
學生該不該穿制服?盧梭和尼采會這樣看
學生制服的存在與否,其正當性問題絕對基於是社會下的價值觀。即使你成功粉碎這份價值,才僅是第一步,關鍵在於粉碎這份價值之後,可不可以創造出一些什麼來替補這份虛無後的空缺?
窮人的京都:能夠阻止「便宜就好」這種想法的,恐怕不是經濟的力量,而是文化的力量吧
橋本治有句話說得相當透徹:「如果你很年輕,窮一點也無所謂。」不是因為年輕所以貧窮,而是年輕本來就跟貧窮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