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基金會
社會的需求在哪裡,勵馨基金會的服務與倡議就在那裡! 除了長年深耕社會工作,陪伴服務對象走過生命的困難;我們也持續致力於社會倡議、公眾教育和社會氛圍改造,期待能形塑多元價值的社會意識、營造友善支持的環境,致力讓不同性別者同為夥伴:看見多元,尊重差異。 本專欄為勵馨基金會在服務中,所經驗的議題學習與反思,希望能和所有讀者一起成長,為終止性別暴力、實現性別平權,與共創性別公益的社會而努力。
「光腳的愛麗絲」劇團:從受害者走向倡議者之路——訴說傷痛那一刻,療癒的旅程就此展開
「光腳的愛麗絲」劇團是以療癒為初衷而籌組的表演團體,招募曾遭受性侵害、家暴及對性別議題有興趣的女性參加,接著一步步走向公演舞台。對團員而言,「說出自己的傷痛」是起點,也是最困難的一步。然而,當她們開口說出自身遭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踏上了療癒之路。
收出養體系的困境與省思:該如何與時間競速,為寶貴小生命打造永遠的家?
由於保母虐兒案而引起話題的,除了社工的超時、超額工作狀況外,出收養制度也隨之浮上媒體版面,引發各界關注、檢討。本篇文章將由投入收出養服務20年的勵馨基金會現身說法,由第一線的服務觀點出發,說明台灣現行收出養的制度及挑戰。
什麼是「創傷知情」?陪伴倖存者走出回憶的暴風圈,邁向新的寧靜時刻
「創傷知情」,是近年社工、諮商師等助人工作者用以協助創傷倖存者的理論,勵馨基金會也經常透過「創傷知情」的概念進行服務與陪伴;事實上,「創傷知情」不只運用於助人工作的範疇,陪伴倖存者的重要他人若具備「創傷知情」的概念,更能有機會看見倖存者某些行為背後,仍隱隱作痛的傷痕,進而可以有不同的回應方式。
本土陰道故事舞台劇《拾蒂》:將傷痛剪碎拼貼出新生之花,走上舞台的是我、也是你
不只是取材於服務對象的真實經驗,本土舞台劇《拾蒂》的另一大特色,在於演員多以素人為主,甚至可能是曾受到歧視或暴力的「倖存者」,卻以親身演出,重現創傷經歷與煎熬心境,讓觀眾看見暴力是如何劇烈劃傷生命,以及在傷痕的縫隙中所透出的療癒與盼望。
【專訪】台東農田水利署的女同志伴侶:在傳統單位中逐漸出櫃的過程,觀察到人情可愛
相較於同婚公投時某些流言蜚語,把他人的終身幸福當作茶餘飯後來評點,方旖旎和許智盈發現如果讓人們先認識你、才看見社會貼的標籤時。大多數人都選擇支持這個自己結識熟悉的對象,而不是讓外在標籤來定義。
【專訪】想要孩子的女同志伴侶:我們特地從台東開車去台中,親自搭了一趟「大肚-成功」
初次相處,短短一個多小時,「想牽手,但又不敢。」Joyce邊笑邊說。雲端的曖昧落地成為真實,兩人的感受也越來越清晰。隨著再次陸續見面開始討論未來,發現彼此都願意以結婚為目標前進。
【專訪】女同志照服員潔茹:家人接納、鄰居與部落族人的接受,能和伴侶相愛相殺就已足夠
「我們那個年代不算開放,但學校是有些小團體、有點氛圍。那時喜歡女生我不緊張,比較是好奇,也沒有想太多。」後來幾個短暫交往,潔茹認為自己對於伴侶性別並沒有刻意選擇,只是每段愛情都不乏爭吵。潔茹的個性好強,但也正因為這樣的個性,讓她守住了自己的幸福。
【專訪】主持人尹思愛:喜歡什麼性傾向都可以過得很好,我希望更多大人了解這件事
喜歡什麼性向都可以過得很好,尹思愛希望更多大人了解這件事。因為在曾經最徬徨慌張的青春時刻,並沒有人去陪伴這些孩子。「你可以去跟校護阿姨講,她不會罵你。」在台東女中時許多同學帶著各自的感情問題去找校護,而在當時能夠不被批評,就是一種最大的支持。
【專訪】都蘭女同志啊星:我不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我只是比較能夠忍,不管是內傷還是外傷
文化裡的性別分工,啊星很清楚自己不會去跨越。但是在一般生活裡,她的帥氣打扮或那些一個比一個嬌美、暱稱為阿嘟的男同志們,都是相對地被其他階層包容。「我們算是都蘭部落階層裡面比較多同志的階層,所以大家也是習慣和接受吧。」
【台東女同志生命紀實】引言:幸福的標準其實在每個人身上,而你就是定義它的那把尺
「我喜歡女生,怎麼辦?」總是在某個片刻,某些女孩忽然理解到自己對身旁同性有著好奇、想要親近的感覺,就是喜歡。但是整個社會似乎不那麼理解,甚至無法諒解。女孩們陷入困擾,擔心自己喜歡女生的人生,將來還會開心快樂嗎?勵馨基金會的台東女女專題,就是想為這樣的女孩述說幾個故事。
家事法庭上沒有輸贏的攻防戰,父母的角力成為孩子最痛的難題
「無論是家暴法庭或是家事法庭,開庭都是一個很撕裂的過程。」勵馨基金會新北分事務所法院服務資深社工盧芷儀說,雙方在關係很差的情況下爭取權利,隨之而來的是更加激化的攻防與傷害,讓原本就受傷的關係更難處理。
受暴婦女僅1%能住進庇護所,在林口社會住宅重新建構「零暴力生活」新體驗
除了服務對象的擴展,林口服務中心以「居住」、「照顧」與「經濟」三大概念發展出陪伴目睹孩童的兒少照顧服務、提升受暴婦女經濟能力的婦女就業服務,以及促進家庭和諧關係的家庭支持服務。讓受暴的婦女和孩子能有信心 在林口社會住宅的社區裡,穩定的生活下去。
學習與創傷共存:看似失衡的身心反應,是性侵創傷者的求生機制
創傷令人無法言語,但影像和畫面往往在腦海裡數年、甚至數十年揮之不去。未被處理的創傷片段,經常被儲存於身體或大腦之中,相似的感覺很容易觸發情境重現,記憶會在意識中出現,並帶到現在。
機構背叛:兒少性侵倖存者難以承受的痛,帶來的創傷形同 「二度強暴」
研究指出,當孩子揭露受害經驗後,遭到體制或機構背叛所帶來的創傷和衝擊,往往比性侵害事件本身更加巨大。美國心理學家珍妮佛.弗雷與卡莉.史密斯2013年機構背叛相關的研究證明,經歷體制背叛的性侵倖存者,比起一般的性侵倖存者有更嚴重的解離與焦慮、創傷相關症狀,也更容易有自殺意圖。
非預期懷孕,對於多數少女來說並不是一件單純的意外
「很明顯,法律理想與社會現實出現了斷裂。」社工諮商部專員陳品蓉以《優生保健法》第9條為例,「很多情況是少女有意願為自己負責,但有許多行為卻還是要法定代理人或配偶同意才能生效,而是否選擇人工流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青少年的表意權和受保護權已形成相互消長的對立關係。
童年負面經驗長年抑制大腦發展:開展「創傷知情」療癒網絡,與孩子一起學習「愛與被愛」
勵馨基金會長年的療癒服務中,我們深深知道無論是兒童或是成人,在面對創傷時,都有機會發展出自身的復原力(Resilience),雖然並非能恢復到與創傷前一模一樣的狀態,因為任何生命經驗都會帶來改變,但我們仍然有機會在受傷後,透過與他人情感的連結,重新建立情感與認知的復元能力。
當親密關係暴力型態「偽裝」了,我們如何察覺暴力即將或已經發生?
當理性認為對方沒有做直接的傷害或攻擊行為,這時候回到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就比任何外在環境、他人的建議,甚至有沒有實質證據都還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