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
《藝術介入空間》:鈴木昭男的城市介入計畫,把「點音」置入花園,放在河的兩岸以及住宅區內
本書作者長期在公共空間策劃展覽活動,將公共空間的定義,從公共廣場拉到我們所在、與他人同在,並且相互交流的地方。書中從不同角度探討藝術、空間與人的關係,以及藝術家計畫中參與、介入與合作的多種形式,藉由不同案例提供了更多元的操作模式與議題。
《失根城市》導讀:游擊城市主義有其侷限,面對無止境的主題園城市,公民該如何應對?
索金(Michael Sorkin)召集了美國、加拿大都市學界中極具代表性的幾位學者,在明確清晰的概念框架下剖析美國和加拿大的案例,分析闡明公共空間的消弭影響了居民人際互動的能力,而各種都市可見的設施和光鮮亮麗的場域又是如何消滅了公共空間。如今本書示警的現象早已不局限於美加,已隨著商業模式與資訊科技,傳播到全世界的無數角落。
一座有棒球場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模樣?美國經驗給台灣的啟示
隨著去年大巨蛋的落成,為臺灣的棒球界注入新的活力。將來臺灣的棒球環境不斷成熟,我們準備好了嗎?我想美國的經驗或許能提供些線索,讓我們得以更立體的想像,一座有棒球場的城市,應該/不應該是什麼模樣。
從法律跟經濟角度分析,該怎麼處理拾荒阿嬤誤撿紙箱被告竊盜?
事實上,誤撿回收物品的狀況並不罕見,為什麼這類案子會層出不窮呢?除了從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或者社會結構的角度解讀外,是否可從權利的界定與效用最大化的角度來分析此案呢?
她租華廈改造共生宅出租,手握300多間房,目標要讓北漂青年住得舒服、活得精彩
一方生活共生宅會媒合室友們的屬性,也會每個月請阿姨打掃公共空間,提供垃圾代收等,減少室友間為了做這些事的磨擦,屋主也都很樂意將房子租給她。目前,一方只租台北市的房子,選房子的時候她只挑這4個條件......
中正紀念堂園區空間轉型大體檢:在討論與腦力激盪間,重新想像「首都公園」
中正紀念堂作為一個位於首善之都的大型公共空間,人們對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也有不同的期待希望去實踐,促轉會希望透過由下而上、參與者的回憶與回饋,真正實現「空間解嚴」的未來願景。
中正紀念堂轉型討論(下):在拆與不拆的選項之外,還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中正紀念堂不只是一個威權遺址,它也是位於台北市精華蛋黃區的一個大公園,對於這個公共空間該如何利用,有許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但在決定該如何行動之前,促進並納入公民討論是一個必要的一步。
三級警戒期間的街友關懷行動(下):如何回應大眾對街友可能成為破口的恐懼?
從台中的經驗來看,民眾對於街友可能成為防疫缺口的恐懼相當真實,對公部門與街友本身都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如果公部門不能頂住民眾的壓力,而把所有的壓力都轉嫁到街友身上,會侵蝕街友的街頭生存條件跟防疫能力。
三級警戒期間的街友關懷行動(上):疫情衝擊下,對街友們發放食物真的是雪中送炭
為了更進一步提供街友在疫情間的餐食,協會資深的黃社工想到發放餐券的方式,讓街友拿著協會特製的餐券到合作的便當店領取便當。由於店鋪營業的時間都可領取,因此街友們可以分散時間前往,解決了領餐群聚的問題。
那個來、大姨媽、好朋友⋯⋯女人「藏好月經」的焦慮與羞恥
主流社會要求身體「清潔得體」,這個要求所預設的身體是男性的、沒有月經的。在這樣的價值底下,流出經血的身體是不潔且失控的,女人擔負暴露月經的恐懼,將社會壓力內化為藏好月經的禮貌意識,以符合這個正常的身體的標準。
雷丘律師《小心,原來這樣也有事!》:公共空間亂堆雜物,真的很母湯
雷丘律師提醒,並不是只有戲院、商場、餐廳、旅店或其他公共場所的負責人或管理人要注意逃生通道的問題,《刑法》第189條之2第1項後段,同樣針對集合式住宅(即公寓大廈)的住戶規定,如果為了自己方便,而阻塞公共區域的逃生通道,一樣有可能觸犯公共危險罪。
「停工」還是「休息」:與旅德藝術工作者瑪塔・薩拉短談「休息的工作」
你有否想過,人其實要「擔負」還沒有結束的疫情所帶來的「休息」?波蘭藝術家瑪塔・薩拉便嘗試以藝術探討關於疫情下工作、休息以至公共空間的問題。
嚴加控管的公共空間:疫情下城市的韌性剝奪與空間張力
台灣進入第三級管制狀況,電影院、體育館、公共圖書館等皆停止開放,僅留下「保留維生、秩序維持、必要性服務、醫療及公務所需公共場所」。諷刺的是,這些因「無關維生需求」關閉的場所,原先具有其公共不可排他性,卻是社會弱勢解決生存需求的重要場域。
【採檢站與足跡地圖】一次查詢各地篩檢站與COVID-19確診者公共場所活動史
因應疫情擴散,指揮中心要求各縣市開設社區篩檢站,本文以地圖整理所有篩檢站位置並持續更新。也整理4月底至今所有確診者足跡,並放上查詢功能方便大家查找比對。
地方的消散與凝聚:如何理解北車大廳特有的聚會文化與地方建構?
原本台鐵打算延續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禁令。支持禁令延續者主張,北車大廳的用途不包含集會與休憩,使用應該以使用者通過為主,而席地而坐者的「占用」侵犯了這一目的。是甚麼原因使席地而坐者變得格格不入?
從東協廣場看北車中庭:能否讓不同意見和需求,藉對話找到共處的可能?
當我坐在大廳,黑白間隔的地板不只是移工群聚,也有台灣年輕人三三倆倆的自拍嬉鬧。席地而坐不是項服務,在那歡笑的人們也沒需要台鐵提供送餐、送水或桌邊清潔,需要這些服務的朋友,也會走上二樓微風廣場尋找合適的餐廳。
台鐵「全面禁止坐下」到林佳龍髮夾彎,反映公共空間正是政治問題
回到本題,要保持開放性、同時要避免造成不便的負面感受,在台鐵的角度上,正本清源之道至少也該是透過規劃研究來找到各方可接受的基準,例如以流量來推估不同日期或時段適當的使用人數與密度,有必要時透過站方的協助,引導使用者在人潮過多時能去到其他替代的公共空間。
在公園與書本相遇,究竟是知識的殿堂還是書的墳場?
立意良善的藝術介入空間,一定和空間使用品質成正比嗎?打著設計師參與的計畫,是否等於品質保證?以下要來談談我們對於公共空間設置書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