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法
教育局每月只願付2萬多元鐘點費?地方政府濫用特教方案,該聘專任特教老師卻只開鐘點時數
特教就業環境太差,生師比高、行政事務多,特教新鮮人看不見職涯的未來,種種原因讓部分縣市使用特教方案來聘用鐘點人力,以補足特教班、資源班不足的時數。
鑑定安置心評工作,為何不該由特教老師來主責?
筆者多年兼任鑑定安置心評工作,深感這個位置的重責大任與倫理規範對特殊需求學生的影響,每年都需要面臨教學現場與鑑定工作的內心糾結,這對任何的特教老師來說,都不是原本就需要承擔的情感與心理勞務。
《特殊教育法》修法:5年內達成師生比1:8,心評人員專職化保留送協商
攸關特教現場的師生比的第12條也是本次修法重點,教育部對此表示,降低師生比需要很細緻的人力評估與規劃準備工作,在短時間內立法的話,將來執行上可能出現困難,因此建議暫時不要將師生比落入法律條文,同時會提出附帶決議設定一些規劃。
行政院版《特殊教育法》草案拿掉「生活」協助,家長憂影響特教生學習,立委要求維持現行條文
立委陳秀寳指出,特教生在行動、飲食甚至如廁可能都會需要協助,如果沒有適當協助,「他會不敢去上學,他在學校什麼都不方便」,就算學生想要學習,也可能因此而受到中斷,這對特教生並不公平。
特教代理教師的苦衷:終於得到孩子信賴卻得離開,要養家糊口怎麼全心考教甄?
特教班的孩子多半適應能力不好,「只要是頻繁的更動,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好事」,只要更換老師,就有可能讓孩子已經習慣的流程亂掉。對自閉症的孩子而言,「換了老師,有很大的機率他會無視你;他知道你想跟他講話、建立關係,但他就是不講話」
《特殊教育法》修法:立委籲減輕心評沉重負擔,教育部稱專職化入法「就回不來」
教育現場和教團長期反映,心理評量工作佔用特教老師的教學時間,甚至影響教學品質。立委鄭麗文表示,現在特教老師的身心負擔沈重,不應該強加不屬於他們的業務,他認為鑑定工作繁瑣、也需要高度專業,因此在特教學生與幼兒的鑑定上,應該專責設置評估人員。
特教老師1打30、半夜3點寫心理評鑑,立委呼籲《特教法》修法納入師生比
立委范雲提及,有特教老師反映1個人要負責30個學生,「怎麼可能做好特教服務?」之前就有民眾連署要解決問題,要求教育部定期檢討師生比。現行資源班、巡迴輔導班的師生比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嚴重過載,導致特教老師累翻、教學品質下降。
從特教法修法與十二年國教核心精神,思考四個當代價值
近年來,台灣整體教育改革當中,我們非常強調學科之間相互合作,以及學生多元適性之發展,筆者認為傳統上的「集中式特教班」、「特教老師管特教學生」都較難符合當代融合教育的趨勢,和特教學生的多元需求,以及較難給特教學生全面的支持。
「障礙體驗」活動可以促進障礙權利意識的提升嗎?
障礙體驗不會是唯一的障礙宣導方式,如果障礙體驗缺乏障礙研究的批判視角以及對障礙者主體經驗的深入理解,很可能只是複製健常能力主義(ableism)的觀點,把障礙歸類為特殊群體的個人問題,無法進一步反省環境與社會造成的障礙和歧視。
港台「融合教育」制度比一比:香港需要的不只是增加津貼
比較港台兩地融合教育可發現,除了增發津貼,現行香港制度可至少朝兩大方向改進:強化主流學校教師的特殊教育訓練、增加特殊生獲「個別化」學習計劃比例。
港台「融合教育」制度比一比:香港需要的不只是增加津貼
比較港台兩地融合教育可發現,除了增發津貼,現行香港制度可至少朝兩大方向改進:強化主流學校教師的特殊教育訓練、增加特殊生獲「個別化」學習計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