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恐懼

GettyImages-88187325

《血色善意》小說選摘:媽?爸?你們在討論那個死掉的男生——我看到了事發經過

文學 精選書摘

當人們心中的善意徹底崩潰,這個世界還剩下什麼?《血色童話》作者、「瑞典的史蒂芬.金」再一力作。當「恐懼」降臨純樸小鎮,人們心中的邪惡即將覺醒⋯⋯六位截然不同的非凡角色,如何發掘內心的力量,一同拯救家園?披著驚悚、警世的外衣,探討人性衝突與柔軟的巔峰之作。

shutterstock_2091820726

Vito大叔《內觀覺察》:難怪,「工作」的另一種說法就是「飯碗」

生活 精選書摘

Vito大叔無私分享他如何從失業失婚失意的中年大叔,逆轉成為斜槓有成的夢想實踐家,如何踏上這趟重啟人生的心靈旅程,透過10日內觀課程、10件生活物品、10個日常練習,帶領你我一步步活在當下,從心(重新)走上快樂的道路。

transgender flag

「免術換證」爭議在台發酵:從各方反應看來,台灣人的核心利益中沒有「性別」

TNL+ 性別 白鐵仔

往免術換證的方向推進跨性別者權益,就人權而言,是正確的作法。但免術換證者出入女性空間,卻也會直接衝擊多數女性對「安全空間」的認知。若以第一世界的標準,去要求所有女性放棄對其他權益的鬥爭,優先爭取單一議題的絕對勝利,是不合理的。

美學者林培瑞政治大學講座(1)

美國漢學家林培瑞看中國留學生:從「逃命與批判」到「鍍金與沉默」

中國 中央通訊社

美國漢學家林培瑞觀察到,中國留學生心態已從「逃命」變成「鍍金」,從敢於公開批評中國政治到變得沉默。林培瑞認為,這與中國政府對意識形態的控制有關,中國年輕一代的恐懼心理令人擔憂。

shutterstock_1691130316

《誰偷走了我的靈感?》:「拖延魔」的邪惡力量,來自創作者內心私密恐懼的黑暗池塘

藝文 精選書摘

你的創作心魔會搬出各種狡猾的藉口勸你,說今天不太適合,你的小說還是明天再開工吧;牠們會用力扯住你的手,讓你面對一片空白的畫布時,第一筆就是怎麼樣也畫不下去;每當夜裡有個小小的聲音在你耳邊說,你是個沒天分的冒牌者,永遠做不出半點有價值的東西。誠摯邀請你,和我們一起踏上這趟斬妖除魔的旅程!

shutterstock_2328493349

《丟吧!成為更好的自己》:多數人都知道囤積物品的三種心理,那該怎麼做才能「斷捨離」?

生活 精選書摘

儲存物品的心理狀態,不管是「由現實逃避」、「執著於過去」或「對未來不安」,其實每種都多少存在於每個人心中。因此,沒有人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我屬於這種類型!」有時候我們會逃避現實,偶爾也會對未來感到不安。各位事先具備這份認知,才能更加了解自己。

shutterstock_328820768

《人際焦慮和解書》:社恐、內向、害羞,三者有何不同?

心理 精選書摘

作者黎瑞芳引領讀者認識真正的社交恐懼,介紹了多種類型和成因,以及社交恐懼與性格之間的關聯。除此之外,她也提供實用的心理測驗,讓讀者可以深入瞭解自己,更列舉多種實踐方法協助社恐改善慣性自我苛責、惡意揣度他人想法的思維,以正念校正自我價值,並找到合適的社交模式。

shutterstock_2345375275

《你不是生來受苦的》:成為父母這件事,是一個自私偽裝成無私犧牲的最佳範例

心理 精選書摘

在這本改變人生的書中,布雷克・D・鮑爾解釋了為什麼憂鬱、成癮、身體疾病和人際關係問題,是由於我們長年隱藏真實情感、否認人生目標和生活在恐懼中造成的。身為國際知名的演說家、精神導師及顧問,他長期研究心理學、中醫、替代醫療、營養學、民俗醫療及正念冥想等,幫助許多無法從正規醫療、精神醫學或宗教中找到解決之道的人們,成功擺脫困境,找到內心的平靜。

GettyImages-3060828

《勇氣在召喚》:南丁格爾堅決要當戰地護士,母親泣不成聲地嘆道:「我們怎會生出這麼一隻野天鵝。」

歷史 精選書摘

這本書探討了古代哲學家和改變世界的領導人所實踐的法則,以幫助我們鍛鍊勇氣並實現目標。作者所闡釋的勇氣並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和行動所必需的力量。無論我們追求的是何種美好生活,勇氣都是改變行為的強大動力。

街頭尾牙寫春聯

【未來大人物進行式】人生百味朱剛勇:勇敢地撞上去,才知道那不一定是面牆

人稱阿勇的朱剛勇(朱冠蓁)與夥伴創立「百味人生」,他們關注都市貧窮、無家者、街頭販售與剩食議題,並致力成為人們和議題間的「引路人」,要讓大眾不再「視而不見」,而是要消解對這個族群的陌生與恐懼。

shutterstock_2228209559

《十年後,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害怕小失敗反而帶來大遺憾,如何克服規避損失的心態?

職場 精選書摘

比起獲得利益,我們更傾向避免損失。態度有點保守可能不礙事,卻從根本上顯現我們看待損失的想法。事實上,避免失敗的直覺,會讓我們無法正視失敗,也讓我們無法向困境好好學習。我們太害怕失敗,結果反而更糟:我們的防衛心重又想怪罪他人,因此無法與人合作,停止損失,東山再起。

shutterstock_2192868687

《我為什麼老是說這種話?》:先說「還好」再觀察對方反應,代表「服從劇本」掌控了現在的你

心理 精選書摘

我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學會及時表達自己的意願,大聲說出「我討厭」、「我喜歡」、「我聽了很生氣」,不要把這些話悶在心裡。請各位一定要明白,自己表達的訴求並不是他人離開的原因,因為悲傷、憤怒、失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必要壓抑下來。

iStock-1248674191

加密貨幣心理學:群體思維、損失規避、確認偏誤⋯⋯交易者如何避開這七大心理陷阱?

理財 讀者投書

在交易路上,不可避免會遇到失敗和虧損,很多人都會急著想要馬上賺回來,但這也是大部分人賺不到錢的原因。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思維,認為每一次的交易都必須完美,然而這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會增加心理壓力。記住:成功的交易不僅是關於市場知識,更是一場心理和情緒的管理。

shutterstock_2232875565

《好奇心行動攻略》:好奇心強的成功人士,為克服恐懼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奪夢者」靜音

心理 精選書摘

康斯坦丁・安德里奥普洛斯是倫敦大學城市學院貝葉斯商學院的教授,開設碩士課程,傳授成功人士如何利用好奇心,克服挑戰、實現目標。這門課提供九種常見的實踐策略,協助你突破極限,完成更多的探索與發現。

shutterstock_1925630327

《愛上當爸媽這件事》:寶寶們有所謂「神奇式思考」,會以「想像力」提供心理的補償

教育 精選書摘

這本書,就是希望幫助爸媽在最初的時刻,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要素,進一步觸發出教養上更合適的做法。爸媽可以思考與涵容孩子的情感經驗,理解孩子的情感,用映射的方式來和寶貝互動,讓彼此更滿意親子關係,最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

shutterstock_1352759537

《閉上眼之前,為自己按個讚》:就算是人生終點,我也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向它

健康 精選書摘

黛博拉,一位平凡的老師,三十五歲確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醫生宣判無法治癒,活過五年的機率僅有八%。她極力想擺脫的癌症夢魘,變成她心心念念的志業。她被迫中斷教職,但骨子裡的教師魂,讓她轉而透過專欄、部落格、podcast、社群平台提高大眾對於大腸癌的意識。更讓人為之動容的,是她在抗癌過程中所傳遞的「不認輸的希望」。

Hyakki-Yagyo-Emaki_Tsukumogami_1

日本人打造「妖怪」的精神世界,寶可夢更是江戶時代「妖怪革命」的正統繼承者

印太 nippon.com 繁體字

從《鬼太郎》、《妖怪手錶》,到最近的阿瑪比埃、《鬼滅之刃》等,對於日本人來說,妖怪是很容易讓人親近的。儘管其他國家也存在幽靈等超自然現象的傳說,但很少將它們創作成各種角色,製作以它們為主角的動漫、電影等。為什麼在日本,本應令人懼怕的妖怪卻走向了娛樂化呢?

shutterstock_1640748967

朱家安:掌握「後悔」的規則,或許更有機會活出讓自己滿意的日子

害怕和噁心感讓我們遠離傷害,後悔則讓我們在未來不犯類似的錯,或許有人可能會問:既然知道是錯,比起犯了之後再改過,為什麼不一開始就不犯呢?人生後悔與否,跟道德價值有關,這讓這項「理解人類情緒」的任務有了新的深度和意義。

GettyImages-458854460

《心魔》:在那次不帶懷疑的投球之後,投球失憶症又急又猛地找上我

運動 精選書摘

為什麼染上易普症是那麼地容易,要治癒它卻如此困難? 為什麼它能在投完一球之後產生,卻沒辦法透過投兩球、投三球、甚至上千球來修正?當這些年輕人問我這個過來人的時候,我只能用我唯一知道的方式回答他們,那就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0h4r1ccat3he023oep5yo3irsdnll3

單是第一集裡對「死亡恐懼」的描寫,便足以說明為何《進擊的巨人》是部神作

ACG 方格子vocus

《進擊的巨人》在第一季第一集艾連媽媽死去的那段,就讓人嗅到了神作的味道,在這段短短3、4分鐘的劇情裡,用了兩個層次的對比來鋪陳面對死亡的恐懼,也讓人明白在創作上細節刻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