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PP
台灣爭取加入CPTPP的關鍵年,民進黨遊說各國唯獨忽略中國大陸,無疑是捨本逐末
台灣加入的機會窗口將縮小,2022-24年主席國為日本、紐西蘭、加拿大,皆是對台較為友善國家。後續主席國澳州及越南,其支持立場越來越傾向中國大陸。加入既是透過共識決決定,只要有對中國大陸友好國家對台灣參與投下反對票,就能排除台灣加入。中國因素終究成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難以跨越門檻。
一中問題喬不攏?傳台灣、中國加入CPTPP案被擱置,林佳龍否認:沒有國家反對我們
台灣爭取加入CPTPP已逾3年,外媒報導稱,因與中國的政治問題申請案將被擱置,也提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對此有意見。外交部長林佳龍今日表示,星馬「沒有反對」,但並未證實支持我入會案。
中國與台灣爭相加入的CPTPP是什麼?非創始成員國如何「入群」?
CPTPP生效近六年,佔全球GDP約六分之一,對中台均具吸引力。兩岸已申請加入三年多,隨著英國正式加入及加拿大主辦CPTPP會議,兩岸入會申請再次受關注,但觀察人士對本次會議的談判進展不表樂觀。
國安人士:中國可能採疑美論、強化CRINK集團等6手段,應對川普新政府
川普再任美國總統,國際須處理俄烏戰爭、中東衝突及通膨等問題。中國或以貿易報復、操作「疑川論」、強化與俄羅斯、伊朗、北韓合作等六手段應對。台灣則應強化自身韌性及安全防禦,並與民主盟友團結合作。
日本眾議院選舉自民黨大敗,學者:中國成最大贏家,台灣應留意三方面合作是否生變
台日關係的指標人物甘利明在這次選舉中落選,甘利明是日本半導體政策的安倍時代的主導人,也是台積電赴熊本投資的重要推手,台日半導體產業合作,特別是自民黨在半導體高額補助,是否產生變化,是台灣近期需要面對的問題之一。
再提「亞洲版北約」:石破茂首相的外交戰略是親中還是友台?
石破茂曾於8月訪問台灣,並與總統賴清德會面。他引用時任首相岸田文雄的「今日烏克蘭可能是明日東亞」言論,但對兩岸問題保持謹慎。有評論認為,石破茂對安倍生前奠定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台海問題基調有所保留。但也有日本專家稱石破茂是「赤裸裸的親台派」。
黨魁施凱爾曾二度訪台!英國工黨睽違14年重新執政,對中國、印太政策有何影響?
中國對工黨與保守黨而言,都是一個棘手的議題。困境在於,英國的國家安全,是否優先於能源效率和綠色轉型?英國經濟面臨成長緩慢、利率高、債務高的困境,困境是實際存在的。另一方面,美國11月大選,前總統川普如果重返白宮,其第二任期的不可預測性,也將影響英國未來外交政策的制定。
蔡英文卸任前行程滿檔,會見「日本財團」會長盼助台加入CPTPP,馬紹爾群島,巴拉圭總統也來訪
今日是總統蔡英文卸任前最後一天,蔡英文今會見「日本財團」會長笹川陽平一行人,期盼日本財團繼續支持新政府推動加入CPTPP。除了日本財團外,蔡英文今日也將接見馬紹爾群島總統海妮、巴拉圭總統潘尼亞等人。
祕魯APEC貿易部長會議,台灣籲亞太整合貿易新規因應挑戰,對抗非市場經濟體不公平競爭
APEC貿易部長會議近日於祕魯舉行,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團代表出席。楊珍妮表示,亞太區域的經濟整合倡議必須納入足以因應21世紀貿易挑戰的規範,才能對抗非市場經濟體違反公平競爭導致的貿易扭曲,也是台灣追求加入CPTPP的目標,希望能共創區域經濟繁榮。
日華議員懇談會通過多項友台方針,設研究小組助台加入CPTPP,賴清德:台日是命運共同體
古屋圭司將總會中通過的「2024年度基本方針」決議文交給謝長廷。方針決議包括日華懇重申強烈支持台灣身為觀察員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日華懇將成立「CPTPP研究小組」,為台灣加入CPTPP做好整備。
評論指台灣入CPTPP受阻,學者:盼主席國加拿大展現「道德勇氣」助台一臂之力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表示,觀察商業連結性,加拿大欲發展ICT產業,而台灣ICT業者正從中國外移並尋找新夥伴,若要讓台灣產業放心並長期落腳加國,就需明確法律框架;再者,加拿大礦場豐富,台灣則缺乏自然資源,雙方極有潛力成為關鍵礦物盟友。
侯友宜:與馬英九意見不同,任內不會觸及統一問題,若執政將加強對美軍購與台美軍事合作
侯友宜說,現階段兩岸關係跟馬政府時代不同,而前總統馬英九的很多主張及部分意見,也跟他不一樣;在他任內不會觸及統一問題,兩岸領導人若真的要會面,需要台灣社會共識,且可能還有一段距離。侯友宜強調,他和趙少康都不是傳統典型的國民黨,他回到國民黨時間不長、趙少康對國民黨的批判也毫不客氣,他對中共的意圖沒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不管中共怎麼想,他就是站在台灣主流民意這邊
即便非綠陣營當選兩岸也「回不去了」,學者提明年3個「重要時間點」觀察美中台關係
2008年跟現在相比,台灣內部的政治生態也非常不同,因此非綠陣營的候選人若勝出,兩岸現在緊張態勢可能大幅緩和,但要回到2008年到2016年,特別是2008到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發生之前的兩岸關係,仍是「不可能的事情」。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取得巨大進展,龔明鑫:堪稱印太經濟架構的先驅
龔明鑫表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標準,大部分內容跟印太經濟架構(IPEF)接近,因此台美之間談判可以作為一個標準,再放到IPEF,台美間的談判反而可以說是IPEF的先驅。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談判已完成,後續談判還在進行中,除了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外,台灣與加拿大在10月24日宣布完成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談判,11月8日並與英國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
柯文哲:外交將依循蔡總統路線但更靈活;侯友宜:那套行不通,我主張親美和中
柯文哲說,不論誰執政,台灣與美國關係大致不會改變,會改變的是應對中國的方法與態度,在外交方面,任何一組人選的對美立場不會有太大變化。侯友宜則表示,蔡政府外交策略完全失敗,短短7年斷了好幾個邦交國,面對兩岸不溝通、不對話、不交流,人民恐懼戰爭一觸即發。
侯友宜:當選後大量開放陸客陸生,重啟溝通ECFA服貿;陳博志籲政策重質非重量
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兩岸是否要更開放或是如何開放是一個要仔細討論的方向,在野黨喊出朝向要更密切往來,但很遺憾這麼多年來思維還是停留在「只有量的口號而沒有質的政策」,就像喊出要更多觀光客、開放更多航點等等。
親中前英相出任外交大臣引疑慮,英駐台代表保證「立場不變」,中國若脅迫,英國必反擊
針對即將到來的台灣大選,雖然英國沒有派正式的觀選團來台,但英國官員皆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台灣選情動態。雖然台海局勢近年緊張,但在台灣的200間企業都對台灣的商業環境深具信心,也想繼續留在台灣,英國人也都對台灣的選舉很感興趣。
澳洲智庫:中國深具「受害者情結」,澳中關係仍有挑戰,不太可能轉向支持加入CPTPP
至於澳洲與台灣關係的前景,黃呂琛指出,與美國及日本相比,澳洲對台灣的態度相對保守,他認為,在艾班尼斯訪中後,澳洲對台灣並沒有特別新想法,而是保持「一中政策」及維持現狀的立場。此外,澳洲是以國家安全的視角看待台灣議題,尤其目前普遍認為,跟過去10年相比,現在兩岸擦搶走火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英王首場國會開幕大典,查爾斯三世宣布政府內政新法擬打造「無菸世代」
英國國會開幕大典通常在5月舉行,今年5月則適逢查爾斯三世加冕。開幕大典開啟國會新一年會期,由君主在上議院發布的「御座致辭」是重點橋段,揭示政府在新會期欲推動的新法案。「御座致辭」由政府撰寫;依傳統必須超脫政黨政治、超然中立的君主則被期待以不帶個人情感與價值判斷的口吻如實逐字唸稿。
澳洲總理遊北京天壇、晚間會晤習近平,《紐約時報》:兩國關係走向有限度和解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去(2022)年12月,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晤,有記者提問,中國政府曾在一段時間裡阻止兩國的政府部長通電話,兩國關係是否已在那之後回暖,黃英賢當時回答說:「冰在融化,但速度不快。」《紐時》指出,艾班尼斯此行代表著兩國在不信任的道路上行進了一段時間後,在穩定經濟和外交關係方面邁出了一小步。但焦慮和安全擔憂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