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
好忙、好忙的新媒體世代:政大張郁敏剖析「媒介多工」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情緒
21世紀是一個「分心」的時代,但這是一件壞事嗎?過去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科技進步之後,每個人需要處理的螢幕工作增加,可能讓人們產生更多的情緒壓力,但研究結果顯示,這個推論並不全對。
《人如其視》:為什麼小孩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相同的東西不會膩?
電影戲劇迷必看,揭開電影、電視為何令人著迷的玄機。資訊圖表豐富,一眼就看懂影視力量形塑世界的力量所在。針對影視娛樂為何能深入我們的社會生活,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揭露真相。豐富的文化研究題材,扎實的電影與電視資料,且經過作者數據分析與科學驗證。
《大腦不滿足》:「匱乏心態」讓許多阿宅變成了肥宅,如何在資訊過載的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
《大腦不滿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我們內心渴望的框架,幫助我們看清這些渴望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決策。透過認識和理解這些心理機制,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為,追求更健康和有意義的生活。
《不想談也沒關係》:與睡眠、吃飯一樣重要,「Me Time」讓我們有餘裕回頭處理先前的困境
Me Time指的是專屬於自己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最重要的就是回應自身的需求,好好地照顧自己。
《拯救未來的我》:「吃播」影片表面上看似無害,實則很可能引發不必要的誘惑
為了實現讓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且有價值的事,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習慣,並專注於相關的信號,如此一來,就不會對各種誘惑做出反應,而不是一味壓抑或控制欲望。如果打從一開始就不要製造讓自己產生「做還是不做」的心理衝突,就不會白費力氣,而能將認知努力集中在實踐目標,從而提高成功的機率。
《無條件愛人,有條件離開》:何必浪費時間跟一個有毒之人爭論?他們只想使你分心
對一個不公正地反對你的有毒之人,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確保自己不因他們而分心。你對他們做的見證就是緊盯著上帝的使命,倚靠上帝的能力完成祂的工作。
為什麼你家狗狗總喜歡跟上跟下?除了因為他愛你,還有這些可能性
你的狗狗跟隨你的行為,有很多可能的原因,而且大多數都是正面的。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你揭開你的狗狗跟隨你的真正原因,讓你更了解你的毛小孩的心理狀態和需求。
《過載》:如何「強制與世界隔離」,極大化你的心流時間?
本書不是一般的整理術,它是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最新研究出發,結合注意力、記憶分類等神經理論,提出解藥。作者認為,人類大腦演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資訊爆炸的速度,但若能將充塞在我們腦中的資訊取出,先讓它外部化,變得具體可見,就可以重新組織並加以管理。從而卸下腦中負擔、讓頭腦再次自由轉動!
《人生4千個禮拜》:非典型的時間管理指南,運用三大原則排序與過濾待辦事項
你習慣把工作或其他人的請託的優先順序放在自己想做的事之前嗎?稍為改一下這個排序吧,既然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大石頭都塞進有限的時間裡,那麼先把時間留給自己真正重視的事,不管是進行一項創意計畫、經營一段關係,或是讓某個人生目標持續往前推進。
《逆習慣》:社群媒體有如「成人版奶嘴」,該怎麼停止干擾雜音與分心?
研究顯示一旦過度依賴這些新科技產物,反而會製造出更多「干擾雜音」,讓人的注意力更無法專注,增加緊迫程度。尚恩.艾科爾將「干擾雜音」定義為無法增加任何益處卻導致分心的事物。
朱家安:在社群媒體和電玩時代,「注意力不集中」還該被當成病症嗎?
艾森伯格研究非洲部落裡擁有某些和注意力不集中傾向相關的基因的人,發現這類人在定居農耕型的部落裡健康程度比較低,在游牧型的部落裡健康程度比較高,一種推論是:不同生活形態需要不一樣的注意力模式,農耕的工作比較單純,需要持續專注,游牧的生活則需要眼觀四面,隨機應變。
臨床心理師看《小曉》:讀懂ADHD家庭的苦,談如何找回親子間愛的聯結?
感受著「我是麻煩製造者」的孩子沒了自尊感,被視/自認為「解決不了麻煩的家長」的父母同樣沒了自尊感;關係的線斷裂,剩下親與子兩方各自難過、孤單著的兩個節點——這是常見的ADHD家庭親子光景,也是遇到教養困難勇於前來學習有效方法的起點。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七大影響力原則,讓你學會如何避免被無謂的左右與擺佈
綜觀作者在書裡所提,這些原則皆反映了人大腦系統的捷徑,因為有來有往、因為對人有好感或是自己人、因為對方的地位權勢與專業,因為對於稀缺資源的追求,因為對自己的道德要求與一致性的遵從,因此產生影響人與被影響的操作空間。
「南漂青年」返台這九點難適應,腦中時常出現「在台灣生活,還不如在越南」的念頭
台灣擺脫不掉的低薪魔咒一直為人所詬病,究其原因跟整體經濟、產業結構、政策導向和全球局勢都有關係。對於海歸派最大的現實挑戰就是在台就業的薪水貶值,可是走出家門,低頭要面對高物價的生活成本,抬頭又有更強勁的島內菁英競爭少少的優質職缺,三面夾殺的狀況一時間真讓人吃不消。
朱家安:電子書閱讀器舒緩我的網路成癮
然而,社群時代的環境會讓我們逐漸習慣「高速度、低理解」的閱讀模式。你滑手機可以滑得很快,一篇標明五分鐘讀完的文章,你30秒就滑完。這種快速的閱讀模式讓我們比較安心,不會覺得自己在快速的社群平台時代錯過些什麼。但代價可能是你其實也沒讀進去什麼。
《高趣商思維》:想要真正做到有趣,就要擺脫自我中心主義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今天的頭髮比較亂或者衣服上有污漬,所以覺得許多人都在看自己,或者說錯一句話便認為別人都會記住,實際情況有可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正面溝通練習課》:懂得傾聽的人在對話中聽與說的比例是六比四,給予對方充分的說話機會
想要說出心中的感受,但口一開卻往往惹對方不開心?為了拉近關係,努力的尋找話題,雙方反而越聊越遠?不想再當句點王,卻不小心就會和別人保持社交距離?說話與溝通在無形之中,變成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如果以上的問句,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就讓有20年教學經驗的正面溝通專家來解救陷於困境的你,透過實際練習,說出更好的自己與更完滿的人際關係。
丹尼爾高曼《專注的力量》:「一萬小時法則」已被奉為圭臬,問題是這個觀念只對了一半
心理學家高曼在本書中統整各種變化形式的專注力,探論此種攸關你我一生榮枯的心靈資產。專注力的運作有如肌肉——不用會退化,愈鍛鍊則愈茁壯。勤於鍛鍊專注力,是在所有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
知識工作者如何在注意力爭奪戰中持續勝出?關鍵在於建立「第二大腦」
在每天生活裡,我們有好好覺察自己的注意力都跑哪去了嗎?當我下決心要拉回自己的注意力時,在執行上對我最困難的是,如何在現代的資訊鴻海中「平衡站穩」。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
《覺察》:若是真的想要療癒痛苦,我們需要的是走向痛苦,而非遠離它
這情況就像是被狗咬:當牠的牙齒緊咬著你的手掌不放時,如果你試著把手抽開,牠會咬得更緊,而你會傷得更重。但是如果你把手往狗的喉嚨的方向推,牠就會鬆口;你的手將不至於傷得那麼嚴重,你的身體可以更容易地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