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犯率
國民法官首起精障殺人案辯論終結:檢辯攻防殺父是否出於「選擇」,共識先治療5年再服刑
檢方和辯方在最終言詞辯論時,聚焦在鍾男的殺父動機是否出於「對父親長期懷有恨意」做出選擇,律師強調「沒有證據證明他的殺意來自恨,他的內心在想什麼,我們都只能推測」,檢方則認為不能把所有言行問題都歸因於思覺失調症發作: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導讀:會辜負我們的少年,才最需要我們幫助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告訴我們關於犯罪少年的基礎知識,而本書賦予了場景與語境,將矯正教育與整個社會立體化,帶領我們真正去認識少年「本人」。少年院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教官們在做什麼?少年們為何非得痛下殺手?出院後真的改過自新了嗎?在作者寫實而冷澈的筆觸下,這本書將翻轉你的既有認知。
吸毒者如何不走回頭路?研究:緩起訴+戒癮治療,5年內再犯率最低
從「5年內的再犯率」來看,發現「單純監禁」再犯率為72%,「觀察勒戒」為45.1%,「直接強制治療」是57.32%,但「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的再犯率,低至35.6%;因毒品施用者在這個處遇中維持與社區的人際連結,較容易獲得親友支持,因此戒除毒癮的成功較高。
朱家安:挪威監獄的犯人過太爽,但「刑罰」就必須讓人吃苦頭嗎?
以結果來說,挪威的監獄模式讓社會變得更好,但這樣的監獄模式需要社會大眾「放棄應報心態」才有機會實現:如果你認為囚犯必須受苦,你不會允許台灣有個監獄把囚犯當成像你我這樣的一般人看待。
《暮蟬悲鳴時》:從「雛見澤症候群」探討思覺失調症與鐵路殺警案
想要了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心理世界,沒有什麼比《暮蟬悲鳴時》前兩季更能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現實與幻覺的差異。你或許會懷疑:《暮蟬悲鳴時》是建立在一個有著濃厚「活祭」色彩的村莊中,活在現代的我們,有可能會變成那個樣子嗎?答案是可能的。
丹麥「開放式監獄」不是為了刑罰,而是讓囚犯有機會重新做人
丹麥的開放式監獄雖然穿著刑罰的外衣,但實則並非一種懲罰,對於犯人所施予刑罰或懲罰所欲達成的四個目的,也沒有一個做得好。但我們不妨再進一步追問這些目的背後的目的:阻隔、嚇阻、教化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大部分的人認為這三者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更高目的——讓犯人不要再犯。
我們並不想把人關一輩子:芬蘭開放式監獄,讓受刑人擁有牢房鑰匙
Kerava開放式監獄的所有受刑人均經過申請進入,他們的工資大約每小時八美元,擁有手機,可在市鎮中採買生活用品,每幾個月還有三天假期。他們需要付房租給監獄,若他們選擇在鎮上的大學唸書而不工作則會得到補助。
性侵犯應該去勢嗎?醫師:「矯治處遇」才是減低再犯率的根治之道
台灣觀摩國外的模式和經驗,在性侵害加害者犯案後的「處遇」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包括頒佈「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實施「性侵害加害人處遇」,已將近有十年時間。「處遇」是法律用詞,或許用「處預」(處理預防)更貼切適合。
【關鍵數據】准許假釋後,有多少人再犯?
每年約有1萬人獲得假釋出獄的機會,但每年也有約1500人假釋遭到撤銷。從民國97年開始,撤銷假釋的原因多是因為在假釋期間中更犯他罪。且這當中,以再犯毒品案件的為大宗。但這樣就代表假釋後再犯率很高嗎?
反毒?緝毒?從荷蘭、加拿大及英國的刑事政策觀點,檢視台灣當前的毒品政策
長久以來,我國毒品未有所謂的核心策略,首先我們必須有清楚的定位,應將毒品成癮者定位為病人或是犯罪人?如果成癮性是導致這些人一再施用毒品的原因,如何能期待將這些成癮的病人,監禁在醫療資源缺乏的矯正機關裡,能獲得有效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