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
北市酒駕案國民法官選任完成:到庭比例略高於新北,下週正式開庭審理
檢辯雙方日前就透過共同討論出一份問卷,避免存有偏激思想或特定偏見的素人擔任國民法官;內容包括詢問國民法官候選人平常的媒體閱聽習慣、價值觀、開放心態、是否會對於判有罪有壓力等。
全台第一個國民法官案開庭現場紀錄:老婦殺夫「長期被家暴」是否可成為減刑理由?
辯護律師表示,現在子女兩人都以「被害人家屬」的身份和母親達成無條件和解,並在調解紀錄上表示,他們願意原諒母親,希望法官可以從輕量刑,給母親改過自新的機會。
酒駕男撞死人拒讓國民法官審遭駁回,台北地院:媒體廣為報導不足以作為拒絕理由
法院表示,因為故意犯罪而發生死亡結果的案件,本來就是國民會高度關心的議題,而新聞媒體為滿足人民知的權利,達成公共監督,本來就該提供資訊,不能因為國民接觸到有不同觀點的新聞報導,就認為國民被選為法官後會有偏見,沒辦法客觀審理。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採用的「參審制」,和「陪審制」各有哪些優缺點?
對於台灣民眾來說,「陪審制」似乎較常聽到,也符合民眾對於「人民參與審判」的想像,國民法官制度中採用的「參審制」對於台灣民眾而言反而較為陌生,究竟這兩者有什麼差異?
小六原住民少年持獵槍誤殺侄、射傷父,需負「過失致死」刑責嗎?
原住民持有獵槍之所以會被大家廣泛討論,原因有兩種,一是當原住民獵到保育類動物時,另一個就是獵槍誤傷事件。王光祿非常上訴案,就是針對原住民獵捕野生保育動物的事件。另外,去年底發生的一起小六少年槍擊意外,該少年需要負過失致死罪的「刑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