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雨蓓
- Related Tags:
- 伊莎貝雨蓓
- Isabelle Huppert
- 日本
- 何蔚庭
- 女性
- 父權
- 麥可漢內克
- Michael Haneke
- 鋼琴教師
- Elfriede Jelinek
明明只有三個人,餐桌卻放了四副碗筷?《日安,朵朵》法國女作家與亡靈的日本之旅
《日安,朵朵》導演艾莉絲表示,自己第一次去日本就對日本的「鬼」文化印象深刻。當時的她受邀到一位日本朋友家用餐,明明只有三個人,但餐桌卻放了四副碗筷。日本朋友告訴她,多的一副碗筷是為離世多年的家人準備的,這對亡者家屬而言相當具有撫慰的意義,這段經歷也成為電影中「鬼丈夫」陪伴妻子的靈感來源。
法國演員伊莎貝雨蓓接下2024威尼斯影展評審團主席,今年歐洲三大影展皆由女性掛帥
隨著伊莎貝雨蓓確認接下今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主席,這也代表今年的歐洲三大影展——柏林影展、坎城影展以及威尼斯影展全數由女性影人擔任此職務。對於接下此職務,伊莎貝雨蓓表示:「電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充滿希望。承諾逃離、顛覆、驚喜、好好審視這個世界,在我們的品味和想法的差異中團結起來。」
【2024柏林影展】《旅人所嚮》影評:洪常秀的虛實辯證——藝術能帶我們通往何方?
實際看完後,南韓名導洪常秀在柏林影展首映的新作《旅人所嚮》後,平心而論,倘若將洪常秀放進「作者導演」的論述裡觀看,將《旅人所嚮》選進主競賽的一脈相承,就不難理解「作者」可能是卡洛夏崔安在競賽單元的另一種強調。
性、謊言,還有權力遊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經典名作《鋼琴教師》
一般人提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馬上會聯想到的作品則是《鋼琴教師》,而是什麼促使葉利尼克進行寫作?她的回答是:「我創作的衝動來自一種巨大的仇恨,一種針對社會現實產生的廣泛仇恨。我遭受的一切不幸,無論是男人還是我的私人生活,我都會將其拔高到一個更廣泛的層面。」
【2018多倫多國際影展】回歸個人參與的藝術環境
「我們需要荒謬,我們需要電影提醒人類多愚蠢、搞笑⋯如果你出身於很糟的環境、貧窮社區,你笑個半死。」紐西蘭導演Taika Waititi說道。多倫多國際影展鼓勵創作者回歸個人,而非機構或者政治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