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娃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導讀:研究人類總體生活的可能性,影響力甚至超越了社會學
在本書序言,高夫曼提到了他的社會學觀點都是「特別局限在建築物或工廠內部的社會生活」。因此我們不得不留意到,空間性其實是擬劇論的主要構成要件,就像表演也會需要舞台,需要一個劇場空間來支持。
《老樣子》:西蒙波娃巨作《論老年》將老化的關懷,帶向開放、多元、平權的新世紀觀點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老化」?為何「老化」一事會成為古今諸多經典作品的主軸?「老」是否只有單一路徑、刻板想像與病痛的交纏?人類對生命本身有怎樣的想像與未來展望?本書依時序探索西方經典作品當中對「老化」的論述與想像,這些作品與作家對於時間、身體、記憶的書寫,是後世讀者藉以思索「老化」的重要途徑,引導我們回顧每個人自身終將面臨的課題:「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老化」。
【小說】西蒙波娃《形影不離》推薦序:童年摯友的驟然病逝,回應著波娃一生最關切的哲學議題
西蒙.德.波娃一九八六年過世,她的養女西爾薇在波娃留下的大量文稿和檔案裡,首次閱讀到這份稿件,並表示它應該要被出版,於是在西蒙.德.波娃研究者和廣大讀者的期盼下,終於,二○二○年在法國正式出版,二○二一年出了英譯本,繁體中文版也在台灣問世。
【書評】《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下):「女性」作為哲學家,與男性為什麼、有什麼不同?
在這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世界,作為「女性」本身就持續存在於某種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間的張力之中,這讓她們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加倍需要勇氣和獨立性——我想這是蘭德、波娃、韋伊和鄂蘭的共通之處,那就是她們都擁有不在意他人和社會眼光的勇氣,在思想上亦各自成一格,難以被簡單歸類到單一特定的哲學類別當中。
【書評】《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上):在納粹崛起的動盪年代,閱讀女性哲人思辨之路
今年剛出版中文版的艾倫伯格新書《黑暗年代的女哲學家》,在寫作風格和結構上完全延續了《魔法師的年代》,聚焦1933-1943年間,漢娜・鄂蘭、西蒙・波娃、西蒙・韋伊和艾茵・蘭德的生命與哲思。
《行走的人》:行走既是時間也是空間的體驗,是一種對緩慢的禮讚、漫不經心的品味
步行者的富裕之處在於其自由支配持續的時間,他有很多時數,只要像時鐘一樣,他用自己的節奏走自己的路,他不用對任何人負責。他在浩大的空間,更是在無限的時間裡。他在夜晚降臨時入睡,在月光重返時起床或在早上賴床,餓的時候才進食,渴的時候才飲水,沒有任何義務能限制他,沒有必要趕時間。
【影評】《妄想代理人》:今敏不只是敘事的高手,更是拆解人性的能手
《妄想代理人》充滿了虛無主義的影子,甚至有著類似尼采一般的善意,想要利用毀壞,撕裂既存的秩序,再從落地的羽毛中,為人捏合出重生的翅膀。
西蒙波娃《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導讀:選擇書寫母親的死,本身即具有女性主義的重要意涵
波娃在這場記事中所呈現的「即身倫理」(embodiedethics),讓母女在每一個病痛的身體刻度中共同以綿密的關懷與照料相互接納,在肉身中反叛死亡。
張亦絢《我討厭過的大人們》書評:「打翻」潘朵拉的盒子,示範「討厭」的情感教育
然而無論如何,說出討厭與恨的勇氣,往往是講究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社會無法想像的,張亦絢在此創作的真正本意,或許不僅是要勇於「打開」,更要「打翻潘朵拉的盒子」,讓情緒可以言說與不再壓抑。
《法式愛情》:從沙特、波娃的書信看來,他們的情人網絡已到了國際化的程度
沙特和波娃忠於他們訂定的契約,對彼此鉅細靡遺坦承一切,但真相有時卻令波娃淚水潰堤;如果她沒有向沙特吐露,就會寫在日記裡。雖然一般而言沙特不會嫉妒,但偶爾他也會被波娃告白的事激怒。當然,兩人往往忘記他們對第三者有時是多麼冷酷無情。
《男性建構的世界》導讀:女性主義啟蒙經典名著,五個超越時空的前瞻性與現代性
這二位女性主義先鋒,都指出相同一致的解放方向,至今仍是所有的女性主義者所認同、願意努力奮鬥的方向。換言之,就是拆除「男性建構的父權」違章建築,讓女人在平等人權的歷史發展中,不再是「第二性」。
西蒙波娃《論老年》:愛斯基摩人、愛努族、印第安人⋯⋯原始社會如何對待老年人?
在一些最窮困的原始社會中,有許多便很神祕地頌揚起老年。愛斯基摩人的社會裡有許多傳說傳述了一個老年人奇蹟似地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幾個圖謀拋棄這個老年人的人遭受了可怕的刑罰。在其他傳說中,老年人常被描述為法力高強的魔法師、發明家、醫治者。
評卡繆《異鄉人》:他唯一厭惡的,只有強加在自己靈魂身上的妄念
即便卡繆再怎麼否認自己是個存在主義者,《異鄉人》與存在主義的特徵有太多的雷同。莫梭所遇到的情況,至今仍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他人用倫理道德要求我們做出適當的「表演」,以達到人與人之間,或群體之間的和諧,這恰恰與存在主義追求的「屬己的生活」相悖。
藝術是一場性別角力賽嗎?陽剛創造力與陰柔劣根性的迷思
在1960年代末期婦女運動興起之後,女性意識抬頭,女性主義也開始介入藝術史的研究。1971年時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1931-2017)便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她發現,這歸因於社會價值觀,女性並未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女性的藝術才華並未得到支持和肯定。
書寫身體與結構:給我共生演化的同伴
在當代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和燃燒石化能源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中,人類的存在儘管仍未完成,卻已然造成巨大的破壞。物種、性別、種族等群體分界線依然限制著我們的想像力,人類個體性的充分發展是否可能,又如何可能,仍是一個未完成的存在主義計畫。
讓男性請客是領取「父權紅利」嗎?女人從中獲得的紅利,不過是男人餐桌上的殘餘
既然父權本身是壓迫的,那所謂的「紅利」終究不會好的。即使「男人付帳」是父權給予女性的紅利,龐大的不平等結構也不會因「女人付帳」而瓦解。
讓男性請客是領取「父權紅利」嗎?女人從中獲得的紅利,不過是男人餐桌上的殘餘
既然父權本身是壓迫的,那所謂的「紅利」終究不會好的。即使「男人付帳」是父權給予女性的紅利,龐大的不平等結構也不會因「女人付帳」而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