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酒店无需再“刷脸” 大量支付宝设备遭1折抛售……

2024年05月13日 09:42 次阅读 稿源:新浪科技 条评论

酒店“刷脸”办理入住登记的时代,成为了过去式。近期,上海、杭州等地相继传出酒店已开始调整办理入住政策,不再要求客人“强制刷脸”。新浪科技走访发现,在北京地区,希尔顿欢朋酒店、全季酒店、汉庭酒店、北京瑞吉酒店、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等酒店,均已不再要求“刷脸”入住。


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酒店工作人员表示,“不再强制要求‘刷脸’入住的指令是由公安部门近期下发的,原因是有不少用户反映侵犯了个人肖像及隐私等权益。”

而在酒店刷脸入住的背后,各类提供刷脸设备、平台系统的企业,早已形成了一条庞大的生意产业链。政策调整也将导致企业利益受到牵连。作为“刷脸”生意中最为主要的刷脸技术提供方,支付宝或被波及。近期在闲鱼平台,就出现了大量抛售支付宝刷脸设备的信息……


“设备都被撤走了”

在北京地区,目前新浪科技走访的华住集团旗下全季酒店、汉庭酒店、桔子水晶、美居酒店、亚朵酒店等品牌已经全部取消强制“刷脸”入住。此外,希尔顿欢朋酒店、北京瑞吉酒店、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等多家酒店旗下门店也已取消强制“刷脸”入住。

如果你忘记带身份证的话,到前台可以通过扫码提交公安机关提供的二维码,提交信息核验通过后便可以入住。据该酒店人员称“这个政策是近期刚开始施行的,我们的设备也都已经撤走了。”


在一些酒店内,虽然前台仍能看到摆放着带有摄像头的人脸验证机器,但客人办理入住时已不再要求人脸验证。北京地区外,目前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地也已经先后取消酒店入住强制“刷脸”。

对此,有行业人士评价表示,“酒店入住‘刷脸’未曾入法,也从未成为部门规定,全国酒店行业也未有过相关明文。总体看,它就是各地相互效仿而来。那么打破这一普遍的做法时,各地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利,这样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

另有法律界人士表示,“人脸识别只是验证住客身份的方法之一,并非必要手段。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如果要采集人脸信息,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需要取得单独同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向旅客告知处理方式、完成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等。”

不过有意思的是,既然酒店入住“刷脸”未曾入法,也非入住必要手段,那为何酒店“刷脸”入住却长期盛行,甚至于让大家产生了“必不可少”的错觉呢?

闲鱼现大量支付宝廉价刷脸设备

事实上,早在2017年,腾讯、阿里等企业就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酒店行业,推出了新的酒店业刷脸入驻、支付等方式。其中,飞猪和支付宝联合推出的“未来酒店”,以及腾讯联合艺龙、住哲等行业合作伙伴推出的“微信生态酒店”(原微信未来酒店)最具代表性。

早在2017年8月,据飞猪未来酒店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其代运营的酒店的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日服务达到10万间夜。而在2019年11月,微信酒店景区行业运营团队透露的一则消息显示,彼时中国90%的酒店也已经接入了微信生态。在两大巨头的推动下,在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入住酒店需要刷脸”已成为每家酒店必须做的事。

如今,伴随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后推出禁止“强制刷脸”政策,酒店行业曾广泛普及的刷脸入住方式,或许将从此走向终结。当前,以欧道、中安、华视、沃土、蓝色妖姬、海康威视等为代表的一批酒店用人脸识别终端设备,将最先受到影响。此外,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平台企业们,也将受到波及。

有刷脸支付设备代理人员对新浪科技透露,此前在推动刷脸支付进入酒店行业时,支付宝方面曾出台了大量商家激励政策,并且自研了刷脸支付设备“蜻蜓”,投入30多亿元补贴推动刷脸设备铺设。在支付宝官网上,目前仍有大量面向酒店行业的刷脸方案正在推广。但随着酒店业强制刷脸被取消,这些业务也将受到影响。

新浪科技发现,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上,目前已有大量支付宝旗下“蜻蜓”刷脸设备的二手交易信息,此前定价1000-40000元间不等的刷脸设备,二手转卖价多为200元-500元之间,转售价甚至低至1折。甚至有个别回收商家透露,由于部分“蜻蜓”刷脸设备系统简单只能运行系统初始软件,目前在二手市场非常不受欢迎,回收价低至50元/台。

专家:AGI正加剧刷脸隐私泄露风险

据上述刷脸支付行业人士对新浪科技介绍,“通过刷脸这种入驻方式,首先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科技’的入住体验感,此外还可以提高入住销量,为酒店节省人力成本。而通过引导用户刷脸进一步获取到用户信息,将用户变为酒店的会员,还可以让其在后续的消费环节与自身有更多的交互,产生更多价值。”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当用户同意刷脸后,也意味着自己授权同意商家的一些潜在广告或者其他服务推荐,这实际上已经默许了信息或个人隐私被第三方使用,但这些被默许使用的机构,往往是酒店未做披露和告知的。“因此,也可能滋生越来越多的数据滥用和个人隐私泄露。”

近两年来,伴随着新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换脸、AI盗取声音等技术正在快速成为新型的诈骗手段。据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瑞莱智慧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国内AI诈骗案件共发生5起;而2023年全年,AI诈骗案件在全国多地开花,已发生至少16起。可以预见,此类案件数量在2024年还会持续增长。

“如果酒店可以随意收集人脸数据,一旦这些被收集的数据不慎泄露,那潜在的威胁将是巨大的。”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专委委员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黄林直言,“可以说,AGI的发展加速了这一风险。”

事实上,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国家网信办去年8月发布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规定除非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否则不得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此外,即将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也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在黄林看来,《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其原则就是最少使用、遵循自愿以及最小储存。”取消酒店强制刷脸入住,不仅是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也是社会治理手段的优化和调整,“体现了在公共安全、商业利益和个体权益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访问:

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对文章打分

入住酒店无需再“刷脸” 大量支付宝设备遭1折抛售……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