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
川普回歸撼動國際秩序:歐洲、亞太、中東、非洲與拉美各自的課題是什麼?
川普可能要求台灣增加軍費支出,並可能推動更多軍售協議,以提升台灣的防衛能力。此外,川普政府可能會在國際舞台上更加公開支持台灣,強調其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性,這可能包括高層官員訪台或加強雙邊經濟合作。然而,這樣的政策也可能引發中國的強烈反應,增加台海局勢的不穩定性。
《地理的力量》推薦序:延續《地理的囚徒》,國際地緣政治觀察的地理書寫
本書是暢銷書《地理的囚徒》的續篇,探討未來十年將在國際政治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十個地區:澳洲、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英國、希臘、土耳其、北非撒亥爾地區、衣索比亞、西班牙,以及外太空。一如同過往歷史,地理將繼續在塑造我們未來的世界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當代戰略全書1.戰略的原點》:正因美國掌握馬漢「海權論」箇中奧祕,才能實現世界霸權
當「戰略」初次於1771年成為日常用語時,傳達的是崇尚計策和謀略的用兵術觀點,目的是避免正面交鋒。這種觀點在十九世紀逐漸擴展,到了二十世紀期間,焦點轉向了軍事手段與政治目標的相互作用,著重於如何經由各種手段實現目標的議題。
解讀2758號決議5:僅處理中國席位問題、未提台灣地位,打開「潘朵拉盒子」各方是否願意承受代價?
前英國駐台代表麥瑞禮(Michael Reilly)指出,英國政府一直都認為,2758號決議只有處理中國的席位問題,並未提及台灣地位。學者表示,隨著兩岸情勢變動,英國政府早已不再接受1972年的說法,官方立場也隨著時間而變動。
解讀2758號決議3:美國學者稱「聯合國無權決定台灣地位」,中國偷渡「一中原則」也踢過鐵板
美國法學專家戴傑(Jacques deLisle)表示,聯合國實際上沒有權力決定台灣的國際地位,但隨著2758號決議出爐以來,中國早已透過各種手段擴大解釋這項決議,將2758號決議與「一中原則掛勾」。戴傑指出,若國際社會接受中國的說法,「台灣安全及台海現狀面臨更高的風險。」
解讀2758號決議2:中國在國際組織享否決權,2758決議辯論恐不利台國際參與
近年來,中國經常扭曲2758號決議,試圖阻擋我國進入國際社會。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表示,要反制中國法律戰,台灣能做的就是持續申請加入國際組織。為了爭取歐盟支持,我國駐歐盟代表處委託漫畫家繪製漫畫諷刺中國在2758號決議上做文章。然而,歐盟在2758號決議的辯論上可能不願意走那麼遠。
夏立言見前北約助理秘書長,談論兩岸關係與國際情勢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23日與北約前助理秘書長會面,交流兩岸關係與國際情勢。夏立言指出,國民黨現階段將堅持國防與對話並重的「2D」戰略,持續在「親美、友日、和陸」的路線之下拓展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
以巴衝突開羅談判未見進展,美軍首長突訪中東遏止情勢升溫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雙方代表今日在埃及開羅談判,討論有關停火與釋放人質的最新方案,但談判經歷數小時仍未有進展。同一時間,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則突然到訪中東,希望能在此次行程中遏止中東緊張情勢升溫,避免爆發全面衝突。
解讀2758號決議1:中華民國當時雖被迫退出聯合國,但中共應該非常扼腕
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承認其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隨著2758號決議通過,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變得越發撲朔迷離,中國近年來也試圖擴大解釋2758號決議,打壓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烏克蘭揮軍俄國境內,西方盟友態度反轉支持在俄國境內使用「盟友武器」
隨著烏克蘭進攻俄國庫斯克地區進入第10天,先前態度強硬的烏克蘭盟友們也逐漸放軟態度,支持烏克蘭在俄國境內的軍事行動。消息來源指出,英國援助的「挑戰者2」主戰車已經隨著烏克蘭反攻進入了俄國領土。這將是歷史上首次有英國戰車開進俄國境內。
習近平無法擺脫成為「普亭小弟」的政治現實,俄烏戰後中國將更受制於俄羅斯
中俄兩國的關係失衡,更是明顯的表現在俄國收穫清單,大多數的中俄合作幾乎都是單方讓利。黑瞎子島的主權問題定調為共同開發;哈爾濱開放予俄國作為主權基金的基地,實際上成為中國境內的俄國水房,這更給予美國擴大對中國金融制裁的底氣。俄國除了可以選擇中國,尚有印度作為天然氣、高端軍事產品的出售對象,讓中國很難真實的對俄國表達不滿的情緒。
BBC專訪蔡英文:台灣相比過去更國際化,有許多可以互動的國際友人,對中關係不是唯一
總統蔡英文近日接受BBC專訪時表示,現在的台灣相比過去而言「更國際化了」,有許多可以直接互動、相互扶持的國際友人。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蔡英文指出,提升中國侵略的成本是關鍵,台灣應跟區域內的友人合作,形成集體嚇阻。
習近平訪歐:將法國「戰略自主」玩弄於股掌之上,中國為推動「多極世界秩序」使出哪些招數?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從16+1減少至14+1國,中國的影響力看似在中東歐地區衰退,其重心已向南轉移至巴爾幹地區。未來歐盟的「戰略自主」仍將受中國影響,難以擺脫傳統國際政治的權力架構。俄國步步進逼在前,中國又趁勢反攻,台灣要努力維持中東歐新興的邦誼將更為辛苦。
中國智庫:美日菲峰會推動亞太地區「北約化」,《紐約時報》:中國遭美國拉攏盟友圍困,但幾乎無法還擊
《紐約時報》15日報導,對中國而言,美國的行動無異於冷戰的翻版,使中國受困於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從日本到菲律賓沿著中國東海岸延伸,又沿著中國與印度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甚至穿過太平洋,一直延伸到一連串具戰略意義的島國,而中國就在這個包圍圈中。
21世紀是「冷和平」,中美之外的國家沒有不選邊站的自由
中美之外的國家能有不選邊站的自由嗎?國際社會可沒有如中華民國憲法第十條保障的「居住及遷徙之自由」。有鑒於美國大選已經確定捉對廝殺的組合,中華民國的總統選舉也已經出爐,嶄新的台灣政府必須面對現實,做出陣營的選擇。東京、首爾、馬尼拉、坎培拉能有一錯再錯的機會,台北沒有。
《第七艦隊》:美國海軍高層在21世紀的一大難題是,到底中國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
在台灣,讀者對美國海軍出現在我們周邊海域毫不陌生。這些在台灣附近偵巡的不是其他人,正是在歷史上人們經常提及,赫赫有名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美國海軍資深歷史學者馬洛達博士整合海軍內部的資源,撰寫出最完整的專書《第七艦隊》。第七艦隊的歷史就是印太地區的國際關係史,是了解本區域地緣政治發展的最佳入門讀本。
蕭美琴訪歐洲議會見友台小組成員,外交部:將持續深化台歐雙邊合作
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近日訪問歐洲議會,與對中關係代表團、友台小組成員會晤,就台歐關係交換意見。外交部表示,台歐近年雙邊互動大幅提升,與歐洲國家簽訂多項協議,未來也將繼續深化與歐洲夥伴的合作。
《德國之聲》專訪李成:拜登對中國來說比較好預見,我不認為川普會那麼支持台灣
香港大學教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中美關係問題專家李成近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接受了DW採訪,談及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所處的兩難境地、美中關係現狀,以及美國大選對於中美關係的可能影響等話題。
《分裂的世界?》:歐盟「南向」發展之戰略思考——「地中海聯盟」區域安全新架構
本書集合台灣各區域的一流學者,從全球視野丶國際政經和地緣政治角度,逐一解釋歐盟丶環地中海丶歐亞聯盟丶中東歐丶中國大陸丶東南亞丶東北亞丶南太平洋丶北極區丶北美洲丶拉丁美洲丶南亞丶非洲以及中東等十四個地區的區域政經丶區域化發展,以及跨區域互動。除了描述各區域的政經現況外,也剖析該區域最重要的跨國組織丶各國合縱連橫和最重要議題。
芮納米德《正義之戰》:開羅症候群——二戰與中國當代的國際關係
在二戰期間的高層會議裡,開羅會議的影響談不上非常深遠。會中有些議題也從未徹底解決:比方說同盟國讓海軍在東南亞發動作戰以收復緬甸的計畫,在會後大約一個月就取消了。但蔣介石和羅斯福、邱吉爾平起平坐,卻有非常強烈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