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樣
中國學者分析「產能過剩」原因複雜可能還會持續幾年,駐美大使謝鋒稱「偽命題」
中國駐美大使則謝鋒透過投書反擊表示,人們應該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會不會「見頂」,而是會不會錯過「中國機會」的大餅;不是中國經濟會不會「崩潰」,而是「脫鉤斷鏈」阻礙全球經濟復甦、地緣政治衝突,顛覆持續80多年的世界和平。
身為半路出家的「門外漢」,華為、小米會如何改寫全球電動車市場?
做通訊設備起家的華為涉水汽車市場,智慧型手機廠商小米如今也要在電動汽車市場分一杯羹。和傳統「車企」相比,這些「門外漢」把電動汽車視作裝上四個輪子的智慧型手機,大數據、人工智慧才是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
中國高調喊出的「新三樣」,還沒賣出去就遇上了麻煩
如何解決「新三樣」的出路涉及到能否部分解決中國現有的經濟問題。但中共領導的政府能換一套思路,在鄧小平改革的路上走下去,中國的「生產過剩」也許就會是一個偽命題。
中國「新三樣」出口年增30%,專家分析:實因內需不足,難以對整體經濟產生實質貢獻
黃天磊表示,中國GDP過去幾年不斷下滑,從以往的兩位數成長降至如今約5%,甚至被質疑5%能否實現,因此新三樣領域的投資是否能提升中國生產力,可說是經濟能否改善的關鍵。他說,若生產力提升,將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有非常重要影響,但這當中不僅涉及政府投資,更重要的是民間投資能否發揮作用。偏偏過去這段時間中國經濟疲軟,民間對經濟環境失去信心,因此不願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