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叔元
【2024金鐘獎】《有生之年》吳慷仁獲戲劇節目男主角獎,二度封視帝感謝三度遇好導演
2024年第59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由《有生之年》的吳慷仁獲得。由於吳慷仁不克出席改由導演許肇任代為致詞,他謝謝許肇任導演的才華與溫柔,合作了三次才在有生之年聽懂他說的「過生活」
犯罪懸疑推理台劇《非殺人小說》1/17開播!劉冠廷、隋棠突破尺度演出,挑戰觀眾對片面表象的認知
《非殺人小說》原作僅約一萬字,卻巧妙地融合了懸疑、推理和愛情等多種元素。李桐豪以一貫犀利的筆法,搭配明快的節奏,打造了深度且具娛樂性的故事。影集版的《非殺人小說》巧妙地保留了原作的戲中戲結構,同時擴充了更多故事情節,為觀眾提供更多深度挖掘的機會。
《花甲男孩轉大人》原著小說:「死亡」帶來和解契機,「放下」糾結難分的情感
12月是個回顧的月分,歌曲、影劇反覆多刷已經無法滿足你的話,就讓我們回頭看看《花甲》的同名原著小說《花甲男孩》,究竟是怎麼煉成劇裡喜劇與悲劇的交雜吧。
專訪《做工的人》導演鄭芬芬:荒誕的劇情藏的全是扎心的現實,讓觀眾笑著笑著就哭了
鄭芬芬執導出《做工的人》之後,還想嘗試科幻片、藝術片,挑戰更多複雜的議題,並且更深刻去探討人性,嘗試多元影像創作的模式。
《做工的人》:從意外的「兩百萬」來看,我對片中略顯拙劣的溫情感到失望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一個結構性的工人問題?還是一個特殊高貴的道德情操?並不是說兩者沒機會兼顧,但以高貴道德情操,認為可以偷渡結構性問題,就顯得有些拙劣。
專訪《做工的人》製作人林昱伶:揮別《我們與惡的距離》,從工地故事走出同溫層
由林昱伶領軍的大慕影藝,投資過許多影視作品,也是「國師」唐綺陽的經紀推手,更催生出去年的台劇新里程碑《我們與惡的距離》,平地一聲雷,轟響近年台劇的高峰。事實上,《做工的人》才是大慕原先的首部自製劇計劃,而講求組織力和實戰經驗值的製作人林昱伶,聊起做戲初衷,還是很浪漫。
記者真心話:看《鏡子森林》拆解媒體業八面玲瓏的人性迷宮
自從韓劇與陸劇崛起,台劇沉寂多年,近幾年台灣接二連三的推出本土的社會寫實題材,令人驚喜不已。《鏡子森林》從揭露新聞界生態開始,一路探討新聞媒體中的道德與正義,在假新聞氾濫的此刻,觀眾或許更能體會其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