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靖偉

從事藝術創作逾十年,舉辦十餘次個展及聯展的藝術工作者廖柏森,2015年十月始執行「移工肖像計畫」,期透過免費為移工繪製肖像,深入瞭解移工在台處境及心境。

12月20日,廖柏森參與藝術工作者簡吟如發起的「逃青:尋訪桃花源」計畫,並於桃園山田設計展示其階段性的工作成果。

廖柏森:真實與虛假之間的關係很弔詭

「2008年陳雲林來台的事件,可以作為我創作概念的轉捩點。」廖柏森說明,陳雲林來台期間有台灣民眾手持國旗抗議,卻遭警方驅逐、國旗被現場折毀的事件,他受該事件影響將創作重心由個人喜好,轉變為對社會議題的關注,「這件事讓我發現人民與政治、權力的關係,沒有想像中的遙遠。」

另一方面,他認為民眾對於社會議題最主要的資訊來源正是媒體,但閱聽眾對媒體呈現的訊息卻無反思,或僅作為閒聊時的談資,而並沒有成為閱聽眾行動的能量;資訊爆炸更使閱聽眾無法篩選重要、有意義的訊息,甚而也阻礙閱聽眾對事件現場的瞭解,「所以真、假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很弔詭的。」

有鑑於此,廖柏森長年將報紙上的文字及影像作為素材,藉由藝術手法重新呈現,期讓觀眾透過藝術手法重新檢視作為媒體產品的「報導」,脫離媒體對事件的詮釋,進而恢復個人對社會議題思考、批判及行動的能力,並為事件本身提供其他角度的紀錄。

Photo Credit:陳靖偉

發想肖像計畫 直面移工在台處境

廖柏森表示,發想移工肖像計畫的初衷,是由於他在桃園擔任美術老師期間常經過桃園火車站,發覺移工假日習慣聚集於車站、廣場或公園,「那種景觀引發我的好奇心。」他進一步指出,是人造成城市中不同的景觀,「而我跟移工明明就在同一個空間裡面,我卻對他們一無所知。」

他強調,台灣人對於移民工會因外觀、語言及文化的殊異而選擇迴避,「覺得他們看起來是負面、危險的,產生對陌生事物的恐懼。」該心態雖屬於人之常情,但「陌生」對他而言,反而意味著有許多能夠深究的內涵,而傳達這些內涵正是藝術創作對於大眾的價值之一。

移工肖像計畫為廖柏森於台北、台東及桃園火車站鄰近,隨機與路過移工開啟對話並為之免費繪製肖像,待廖柏森繪製完成並翻拍保存後便現場將畫贈予移工,若後續舉行展覽亦會邀請肖像主角參觀。另考慮到移工休假難得,廖柏森也接受利用網路寄送照片,「但希望附上自我介紹、夢想之類的訊息。」

Photo Credit:陳靖偉

廖柏森解釋,之所以選用肖像畫,一方面是便於執行,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即刻贈予,「透過和他們交換來建立像朋友的關係。」加上作畫過程需廖柏森與移工直面一段時間,「兩個陌生人對望會有點緊張,有種張力。」此外,肖像畫對當事人而言有彰顯自我的功能,故為移工畫肖像也有強調移工主體性的意涵。

下一步 透過移工的眼睛看台灣

對廖柏森而言,肖像計畫是與移工交朋友的手段,而展示翻拍、掃描後的肖像畫,以及移工自願暴露的身世或故事,則是與公眾對話的方式,「移工在街道、車站、公園出現,在媒體被討論,甚至就在你家裡工作,我覺得是可以進一步去瞭解,去思考的。」

瞭解什麼呢?廖柏森說,台灣人與移工間縱有國籍、種族、外觀和文化的差異,但卻同樣有喜怒哀樂等情緒,並同樣處於在社會上討生活的狀態,「而且他們其實非常年輕,有些甚至十幾歲就在台灣工作。」當人們願意拓寬對移民工的視野,便能收穫屬於人的複雜內涵,「就像認識新的朋友一樣。」

也是因此,承繼廖柏森從事藝術創作的脈絡,他表示將持續進行移工肖像計畫並策展,突破媒體將移工樣板化的風險,向大眾傳達移工複雜而真實的樣貌。之後,廖柏森期待能加入移工的聚會,融入移工生活,「最終希望透過移工的眼光,來定義『台灣』到底是什麼?」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