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關頭》系列已推進到第9集,你可能會問身為B級片為何能如此長壽?簡單的家人、飛車梗又怎能玩這麼久?但就是這些基本元素,造就了這部電影的「氣味」,再加上每集都能在相同的老梗上玩出新花樣,才讓這系列如此經典。
《玩命關頭》系列電影,本質極為簡單,就是一群從事「街頭賽車」的男男女女,親友之間的家庭羈絆。劇情以馮迪索飾演的「唐老大」為核心,描述他與身邊親友冒險犯罪的種種故事。
這整個套路來說,是很B級片,純粹以「飆車」為賣點的動作片,不但一路拍到了第九集,而每一部續集都創下超越前作的歷史票房紀錄,不計通貨膨脹,單就數字來說,《玩命關頭7》居然是「非奇幻/科幻類」的影史亞軍,賣了15.16億美金,僅次於《鐵達尼號》。而《玩命關頭8》以12.36億,名列第三(一樣,扣掉所有奇幻作品來算的話)。
COVID-19 影響全世界的電影票房,因為防疫問題,電影上映廳數大減,許多電影都採「戲院/線上串流」雙軌發行。而《玩命關頭9》居然還開出7.21億美元的成績,甚至超越幾個月後上映的,漫威影業《尚氣與十環傳奇》(4.21億美元)。
這在在表示,《玩命關頭》系列,有種奇特的魅力,那幾乎穿透了傳統片型(倫理、家庭、愛情、動作、科幻),滿足一種人類原始的需求,讓《玩命關頭》系列電影,並非表面看來那麼簡單。
簡單元素加上明星魅力,讓B級片成為票房保證
動作片本身就是一種類型,而受大眾喜愛討論的動作片,從《第一滴血》、《終極警探》,到《捍衛任務》。賣點就是兩個:「故事」、「明星/角色」。動作設計雖然就是動作片的精髓,但精髓必須要附著在這兩大前提上。觀眾常常先認可明星(例如湯姆・克魯斯),才愛其動作片(即使故事不怎樣)。
或反過來說,故事會造就明星,好看的故事可以帶出角色魅力,相輔相成。也就是說,觀眾當然是喜歡動作畫面才看這類電影,但動作畫面的出現是必須要有意義的,是用來襯托人物或劇情。不然去看國家地理頻道介紹炸彈的影片即可,從頭到尾都可看到爆破場面。但那不會有什麼樂趣。
單純把動作畫面玩到極致,而人物與劇情薄弱(B級片套路),也有可能變成經典。《瘋狂麥斯》就是一個例子。那是將飛車動作、特技與真人特效玩到極致的作品,畫面本身就很具藝術性。就《玩命關頭》系列的性質來說,它一樣是以B級片的情節套路,搭上一群有戲感的演員(後來有一半變成明星),然後配合以飆車為主的動作設計,各方面都沒有做到最高標準,但全都很突出,也就獲得了成功。
《玩命關頭》系列,成功在於三件事:人物、動作、氣味。前兩點是動作片成功的基準,氣味就比較微妙。在過去典型的動作片,「氣味」會跟角色心境、形象外表、敘事風格,搭在一起看。像警匪片裡面,刑警戴的墨鏡,叼菸的角度,就跟氣味有關。昆丁・塔倫提諾之所以成名,正是他能熟練的混搭B級片的電影元素,構成電影的氣味,來形成個人風格的故事。
《玩命關頭》之所以可以超越其他動作片,每一部續集都獲得更大的成功,就在於氣味的成功。美國從70年代開始,就有很多飛車追逐的電影。但針對「飆車」這件事做文章的片,並不多。飆車本身就是反體制,但又沒有傳統警匪片那種「犯罪強度」。飆車比犯罪的飛車追逐,更貼近觀眾的生活。一般觀眾很難遇到《末路狂花》式的人生,但違反交通規則飆飆車,跟三五好友載著妹仔跟警察挑釁,追求一種「相對安全的自由」,卻還是比較常見的。
《玩命關頭》的故事就在講「飆車族的生活」,觀眾自然很容易有認同感。特別是唐老大在每一集都會提到的「家人之愛」的萬年老哏,彷彿他的人生不關注更深的家國大事(啊就真的沒有,而一般觀眾也不在乎)。而這條主旋律就構成了電影的「氣味」。唐老大與自己飆車的兄弟、姐妹們,情如家人。而家人每次都會捲入什麼紛爭,唐老大就帶著其他人去處理。處理方式就是他們最擅長的:飛車追逐。以此牽動觀眾的注意力。
老哏玩出新花樣
電影拍到第九集,觀眾大多不記得每一集的故事情節,因為那不重要。但對每個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反倒印象深刻。因為那種生活感就像追劇一般,讓觀眾想看。加上每一集都別出心裁的動作設計,更在「飆車族的家人愛」之外,構成觀眾必看的理由。《玩命關頭》另一個堪稱影史最強的點,就是在「飛車追逐」這個元素上,他們每一部續集都能更上層樓,做到觀眾難以想像的事
從最初的城市飆車開始,到後來高速公路的大混戰,汽車跟戰鬥機進行battle⋯⋯,一路下來,忍不住會讓人想說「下一集還能有什麼變化?」到了《玩命關頭9》,真人電影最誇張的東西終於出現。前幾集中唐老大駕車凌空飛越幾百公尺長的峽谷,已算不了什麼。在這集中,他們為了阻止電腦病毒,開車「上太空」,用車把衛星撞壞,化解壞人的陰謀。
連把車開上太空都想得到,而且完全合情合理,毫無科幻感也不奇幻。相較來說,片中透過「大磁鐵」的效果進行的「飛車追逐」的變化,固然精采萬分,就沒有上太空令人咋舌。這種觀眾對「動作設計」的期待感,更強化了《玩命關頭》系列的價值。
B級片是全世界電影產業必然存在的產物,簡單講就是「通俗」,B級片存在的理由,大多就是「提供娛樂」、「賺錢」,並未追求更高的價值。如果電影工作者要追求更高的價值,就像《瘋狂麥斯》,技術上可做到極致。或像許多作者論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費里尼等,追求個人電影美學。或有人會透過電影,來傳達思想跟意義,例如尚盧・高達、史派克・李的電影。出發點各自不同。
《玩命關頭》系列,就是B級片的思維。飛車追逐、通俗劇的家人情感,刺激緊張的敘事(有的好、有的失敗),並沒有要微言大義,也沒有要追求藝術價值,更多是想要賺錢。第九集的導演林詣彬,在第六集拍攝時就決定退出,是因為片商在第六集還沒殺青,就要他順便拍第七集會用到的畫面。他起肚爛就退出,沒參與七、八兩集。
但片商這種想賺錢的態度,卻也不粗製濫造。在捧紅了馮迪索以降的一干演員後,持續沿用這群演員,然後在飛車特技上推陳出新。精神面雖是萬年老哏,但觀眾在認同角色與演員後,對續集直接就有認同感,也帶動整個系列的熱潮。
要說《玩命關頭》系列,這種精緻的B級片,為何可以是動作片的影史票房冠軍?因為它獲得全世界30歲以下的男性青年的普遍認同。已有很多票房分析,都提過這點。認同的點是什麼?兄弟情、 睪固酮的作用、熱血、飛車、動作。這些讓男性血脈賁張的要素,自然會獲得最普遍的歡迎。這就像全世界男性都無法拒絕A片的誘惑。那來自於男性本能。
目前片商已規劃了《玩命關頭10》、《玩命關頭11》,預計在第11集完結。照理說這系列沒什麼結束的必要,片商雖沒說明,但考慮到演員年紀,與套路即將用盡(一群家人間的故事與恩仇,總有極限),讓系列完結也有道理。只是《玩命關頭9》已出現開車上太空撞衛星,《玩命關頭10》還能出現什麼更極限的動作設計,還真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
- 《玩命關頭9》北美上映破票房紀錄,耗資上億的好萊塢電影在串流與傳統電影院之間拔河
- 《玩命關頭》系列歷年八首電影主題曲回顧
- 從《玩命關頭7》、《黑暗騎士》與《金鎗人》,拆解特技演員如何賭上性命完成「飛車鏡頭」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