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東明

巽他椰城(雅加達舊稱)或稱查雅加達的村落遭荷蘭人連根鏟除後,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地的巴達維亞城開始起建,它先是沿著奇里翁河右岸建築有稜堡的防禦城堡,狀似鑽石,故稱鑽石城堡(Bastion Diamond),藉以穩固掌控局勢。隨後再擴大範圍,在河口兩岸地區修築有城牆圍起的城市,城外開鑿運河當護城河,稱鑽石城市(Kota Intan)。

剛開始先以雅加達外海千島群島取得的珊瑚礁石切塊砌起城基,待局勢穩定後,因擔心珊瑚礁如遭火攻易破碎等考慮,1627年部分重要地帶改以壓艙石等石塊砌城,並在城內陸續興建存放香料與貴重物資的倉庫群、修船廠、總督府、總督官邸、法院、荷蘭改革教會、橋樑及住宅等設施。

直到1809年,荷蘭殖民政府大總督Herman Willem Daendels為了防止老城區疫情惡化,並避免英國攻佔鑽石城堡,乃調整防禦措施,先將城堡夷為平地,並將政治、經濟與軍事中心逐漸轉移到現今獨立紀念碑鄰近地區。

海事博物館(Museum Bahari)是早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存放香料與貴重物資的倉庫之一,始建於1652年,並於1719年前後才陸續完成前後幾棟長型倉庫,當時不少珍貴物資都先在此儲藏,等待裝船運回歐洲或轉運其他地區。


deshi yin

海事博物館(Museum Bahari)一景

根據文獻記載,1645年完成的鑽石城市稜堡之一的Culemborg稜堡(Bastion Culemborg),是以時任巴城大總督的迪門(Anthoni van Diemen)1593年在荷蘭中部的出生地命名。這與同年荷蘭殖民政府在台灣淡水地區完成的Fort Anthonio(安東尼堡,即現稱的紅毛城)一樣,證明了政治人物喜歡在史上留名的作法均大同小異。Culemborg稜堡於1830年拆除後,荷蘭政府於1839年改建為瞭望台(Lookout Tower),藉以取代修船廠內原本大旗杆座架的瞭望功能。

Wikipedia

曾任巴城大總督的迪門(Anthoni van Diemen)

1977年倉庫蛻變為海事博物館,除了完整保留原本長型倉庫的建築外,館內保存展示各式傳統船體原型或模型,並說明它的起造技術,也分區呈現世界各國對印尼早期發展歷史與文化的影響。現存在博物館前緣的矮城牆與哨亭(Sentry box),是目前保存情況最佳的巴達維亞老城牆遺跡,只可惜這片老城牆最北角的Zeeburg稜堡(Bastion Zeeburg)實體,已於2009年在後續用途不明的情況下遭到拆除。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其他老倉庫或城垣遺跡的命運,繞到博物館後方,就有機會看到一棟棟造型獨立完整的大倉庫,因地層下陷而半淹水中,變成了水上倉庫,載浮載沉。若還想深入探索,可以越過水潭,爬上附近地區早已乏人聞問、猶在生命盡頭掙扎的老城牆,感受巴達維亞城池的風化與傾頹。

2018年元月,海事博物館發生火災,燒燬了近1/3比較靠海部分的倉庫建築,目前正等待重建中。

VOC 修船廠(Galangan VOC)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立足後,隨即興建的修船廠,木工、製圖專家、鐵匠、編繩者與奴工聚集。第一代修船廠於1721年遭火吞噬,1728年重建完成。但隨著老城區河道淤淺,衛生條件惡化,疫情蔓延,死亡率劇增,19世紀初葉總督府與政治中心往南遷移,修船廠也遭停工關廠,修船業務轉移到千島群島的Onrust島上。

修船廠舊址現由華裔女企業家鄧足蘭女士購置整修後,在不影響古蹟建築的原則下,設置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各式藝文活動,並試圖以VOC Café(Very Old Café)名號打響懷舊招牌,但因地處偏遠,尚待努力中。

雅加達歷史博物館(Jakarta History Museum)過去是荷蘭東印度公司VOC 巴達維亞總督府,也稱市政廳(荷語Stadhuis/City Hall)。荷蘭正式殖民印尼後,因殖民業務迅速增加,第1、2代總督府先後不敷使用,1710年仿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的建築形式,蓋成第3代總督府。1740年巴達維亞城發生紅溪慘案,整個老城區成了大屠場,約1萬名華人被圍堵屠殺,總督府的中庭當時也成了屠場之一,約有500名華人喪生,陰魂未散。

Wikipedia

前巴達維亞市政廳,今雅加達歷史博物館

1809年,老城區因奇里翁河上游的開墾、河口海沙回堵、水患不斷,水資源遭受汙染,衛生條件急速惡化,蚊蟲病源滋生,總督府不得不南遷較高處,這兒也成了拘禁囚犯的大監獄,再添冤魂無數。現存地下室非常低矮的牢房裡,男女分開管理,如遇水滲入則變成水牢,服刑者依犯罪行為的輕重罰栓鐵球或木球。

印尼日惹蘇丹(Sultan of Yogyakarta)親王(Pangeran)Diponegoro 在1825年率眾與荷治政府對抗失利後,也曾於1830年被驅逐流放到馬辰(Makassar)之前,遭拘禁在這座監獄裡一段時日。

1974年整修後,這棟古老建築搖身一變成為雅加達歷史博物館,繼續以不一樣的方式訴說雅加達未完的故事。史博館前的法塔喜拉廣場(Taman Fatahillah/Fatahillah Square)現已成為市民休閒或舉辦各式歡樂節慶活動的場地。

廣場中央的水管頭噴泉也是1974年雅加達省長Ali Sadikin活化老城區的傑作之一,象徵性展示早期荷蘭殖民當局從城南華人區(舊稱Pancoran,即汲泉的意思,也就是現在的Glodok)引水入城,供市民取用,再北送港埠的過往歷史。Café Batavia是外國遊客到老城區徒步觀光過程中,必會安排稍息停留喝杯咖啡或用餐的地點,位於法塔喜拉廣場西北角,古色古香。

Gunawan Kartapranata

今日的雅加達歷史博物館

法國於1804年5月18日建立帝國政權,登基的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成為法蘭西帝國(法語Empire francais)的皇帝,他一心想仿效古羅馬帝國的模式建立統一的歐洲,帝政風格(Empire style 或譯為帝國風格)就成這種觀念下的藝術產物。法國拿破崙統治荷蘭時期,於1808年指派心儀法國建築文化的Herman Willem Daendels為巴達維亞大總督,並引進了當時法國盛行的帝政風格建築。

Café Batavia這棟1810年代完成的建築,就是法國帝政風格建築形式加上爪哇島熱帶建築特色的東印度帝國風格(Indies Empire Style)建物,當時曾在巴達維亞風行一時,包括現存的建國5原則建築物(Gedung Pancasila)與紡織博物館(Museum Tekstil Jakarta)等。Café Batavia最初只蓋一樓,曾經是荷蘭殖民政府的官舍與辦公室,1884年成為貿易公司倉庫,1930年代增建2樓,全部採用爪哇島上出產的柚木,1970年代變身為一般餐館,1990年由法國人Paul Hassan 購入改裝成藝廊前,還曾經是安排印尼穆斯林到中東阿拉伯朝聖的辦公室。

1991年由澳洲人James Graham購入後,重新陳設成一間充滿1930年代懷舊風格的餐廳,一樓是喜歡熱鬧、愛聽音樂及喝小酒者的空間,頗獲國際媒體與外國遊客青睞,二樓是喜愛優雅用餐環境者的最愛,透過推開的百葉大木窗,隔著光透的大片玻璃窗,可以眺望斜對面的歷史博物館,以及居高臨下欣賞廣場上的人生百態。

Adam Jones, Ph.D.

Café Batavia內部

法塔喜拉廣場西側的偶戲博物館(Wayang Museum),館址過去是1640年代的荷蘭改革教堂(New Dutch Reformed Church),曾二度改建,現存建物為1912年改建後的建築,早期曾變身為巴達維亞老城博物館,1938年整修挖掘過程,發現巴達維亞城創建者VOC第4任大總督庫恩(Jan Pieterszoon Coen)等18位荷蘭總督與夫人的墳墓,目前以墓誌銘方式留置於博物館內。1975年正式成為偶戲博物館,負責典藏世界各國戲偶,以及推廣與研究印尼各類型偶戲文化。東側的美術與瓷器博物館(Museum of Fine Arts and Ceramics),是1870年完工的希臘式古典建物,曾經是荷蘭殖民政府的法院(Court of Justice),印尼獨立後也曾先後做為軍方宿舍與西區市長辦公室,1976年才蛻變為美術與瓷器博物館。

Masgatotkaca

法塔喜拉廣場西側的偶戲博物館(Wayang Museum)

東北角1929年開業的老城區郵局(Kota Post Office)目前仍營運中,但樓上空間已於2014年在當時佐科威(Jokowi)省長的「雅加達老城區重生」(Jakarta Old Town Reborn)計劃中,結合國營企業、市政府與私人企業資源,搖身一變成為現代藝術博物館(Contemporary Art Museum)。

偶戲博物館後方的大河(Kali Besar),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32年將奇里翁河截彎取直後留下的一條內陸水道,是早期巴達維亞城內與港埠間的主要交通航道,大船於巽他椰港停泊,各種物資則利用這條水道上的小船,南來北往與外港的大船連結,造就了大運河兩側的風華歲月,當時最佳的住宅區與商業區都在這個區塊。

原本在大運河上的三座升降式吊橋,現僅存1600年代建成的雞市場吊橋(Jembatan Pasar Ayam)的第3代,它以荷式歷史吊橋之名橫跨汙染嚴重的大運河上,純讓遊客拍照留影紀念。

Martijn

雞市場吊橋(Jembatan Pasar Ayam)

稍南河邊的紅樓(Toko Merah),是早期運河西側高級住宅區裡碩果僅存的荷式紅磚風格大屋,內部傢俱與陳設也略帶華人喜愛的紅色系列,故稱紅樓。1730年代由Baron G.von Imhoff 起建,一棟兩層樓建物分隔成兩戶空間使用,他住北側,他岳母住南側。1740年紅溪慘案由Baron G.von Imhoff協助作證宣判後,他於1743年至1750年被任命為荷蘭大總督,任內於紅樓內設立荷蘭在亞洲的第1間海軍學院(Academi de Marine),作育海軍人才。之後陸續還有幾任荷蘭大總督也曾入住紅樓。

兩戶打通後,1786〜1808年期間做為荷蘭政府所屬的男性賓館,1910〜1957年間由銀行、公司、上海銀行等先後租用,1957年再經國際貿易公司N.V. Jacobson van den Berg購入,並於1972年由雅加達市政府列入法令保護。偶戲博物館南方座落有兩家銀行博物館,第1家是印尼獨立銀行博物館(Indonesian Museum Bank Mandiri),1920年原為荷屬公司的辦公大樓與倉庫,遭火焚燒後,1929年改建為荷蘭貿易學會辦公室。1960年由印尼政府收歸國有,並於1968年成立印尼進出口銀行(Bank Export-Import Indonesia,即Bank Exim)。1999年印尼進出口銀行合併另3家銀行後,改名為印尼獨立銀行(Bank Mandiri),並設置印尼獨立銀行博物館,以最原汁原味的陳設方式展示荷治時期與印尼早期銀行的樣貌。

第2家是印度尼西亞銀行博物館(Museum Bank Indonesia),原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主要銀行Javasche Bank,1949年印尼正式獨立後,於1953年將這家銀行收歸國有,改名為印度尼西亞銀行。1962年新的印尼中央銀行移地設立後,這棟老建物荒廢了一段時日,2009年才整修完成,開幕重生成為印度尼西亞銀行博物館,以現代感十足的呈現方式,系統化展示印尼銀行系統的發展,以及各國老紙幣與錢幣,頗有看頭。

Rochelimit

印尼銀行博物館(Museum Bank Indonesia)

1869年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開通後,巽他椰港再也無法承受日愈攀高的運量需求,荷治殖民政府乃於1883年將國際商港及客輪港埠遷至離巽他椰港以東約8公里的丹戎布里歐(Tanjung Priok)港,並於1914年完成丹戎布里歐火車站,承擔起港口與內陸物資的主要運輸。

雅加達老城區內兩家銀行博物館對面的雅加達老城火車站(Stasiun Jakarta Kota),1930年代落成後,透過鐵道連結爪哇島各主要城市,以及丹戎布里歐國際港車站,巽他椰港的地位從此一落千丈。

延伸閱讀: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玉山社出版・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作者:李東明相對於災難、印傭、排華、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 是個充滿活力、樂天的微笑國度。

萬萬沒想到,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在二○○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台灣原住民的純樸、笑口常開、喜愛分享與群體感很重的性格,竟會在印尼許多原住民族朋友的身上找到了共鳴點、發酵,讓我可以享受如魚得水、悠遊自得的感覺。

9789862942277_bc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