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8363B - 聚合性化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聚合性化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38363B CN1938363B CN2005800105977A CN200580010597A CN1938363B CN 1938363 B CN1938363 B CN 1938363B CN 2005800105977 A CN2005800105977 A CN 2005800105977A CN 200580010597 A CN200580010597 A CN 200580010597A CN 1938363 B CN1938363 B CN 19383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sulfenyl
- atom
- compound
- meth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6—Polythioethers from cyclic thioeth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4—Polythioethers from mercapto compounds or metallic derivatives thereof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mers With Sulfur, Phosphorus Or Metals In The Main Chai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塑料透镜等光学部件要求的高透明性、良好的耐热性、机械强度、并且具有折射率(nd)超过1.7的高折射率的作为树脂原料的聚合性化合物、由该树脂构成的光学部件。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式中,M表示金属原子,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R1表示二价的有机基团,m表示0或1以上的整数,p表示1~n的整数,q表示1~(n-p)的整数,n表示金属原子M的价数,Yq分别独立地表示无机或有机残基,q为2以上时,Yq也可以彼此键合,与金属原子M一同形成环状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非常高的折射率的作为透明树脂用原料单体有用的分子内含有硫杂环丁烷基及金属原子的聚合性化合物。还涉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该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树脂以及由该树脂构成的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由于无机玻璃的透明性优异,光学各向异性小等各物性优异,因此作为透明性材料应用在众多领域内。但是,存在质量重、容易破损、成型加工得到产品时的生产率差等缺点,作为替代无机玻璃的材料,使用透明性有机高分子材料(光学用树脂)。作为由该光学用树脂得到的光学部件,例如有视力矫正用眼镜透镜或数码相机等摄影机器用透镜等塑料透镜等,开始实用化,并尝试进行普及。特别是在视力矫正用眼镜透镜的用途中,与无机玻璃制透镜相比,有轻质且不易破裂、能够染色、富有时尚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目前,作为眼镜透镜中使用的光学用树脂,在加热下使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进行浇铸聚合得到的交联型树脂(通称为DAC树脂)开始实用化,由于透明性、耐热性良好,色像差低的特征而被大量应用于常用的视力矫正用塑料眼镜透镜用途。但是,由于折射率低(nd=1.50),因此存在塑料的中心厚度或周边厚度(边缘厚度)增加,使用感、时尚性差等问题,要求开发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高折射率的塑料透镜用树脂。
在该趋势中,使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多硫醇化合物浇铸聚合得到的含有硫原子的聚硫氨酯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冲击性,能够实现高折射率(nd=1.6~1.7)、且色像差也较低等极优异的特征,开始应用 在厚度薄、轻质的高品质的视力矫正用塑料眼镜透镜的用途。
另一方面,在要求具有更高折射率的光学用树脂的趋势中,提出了使具有环硫基团的化合物聚合得到的透明性树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或使含有Se等金属的化合物聚合得到的树脂(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等几种方案。但是,使具有环硫基的化合物聚合得到的透明性树脂在机械物性方面存在问题,使含有Se的金属化合物聚合得到的树脂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等,亟待进一步改善。最近,正在开发具有作为塑料透镜必要的各种特性(透明性、热特性、机械特性等)、且折射率(nd)超过1.7的折射率更高的光学用树脂。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10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22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1-140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1-2964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性化合物、该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得到的树脂及由该树脂构成的光学部件,该聚合性化合物具有塑料透镜等光学部件必须的各种特性(透明性、热特性、机械特性等)、且能够赋予折射率(nd)超过1.7的非常高的折射率。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
〔1〕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硫杂环丁烷基、且含有金属原子的化合物,
〔2〕具有1个或2个以上通式(1)及/或(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且含有金属原子的化合物,
[式中,A1~A1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一价的无机或有机残基]
〔3〕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硫杂环丁烷基、且含有选自Sn原子、Si原子、Zr原子、Ge原子、Ti原子、Zn原子、A1原子、Fe原子、Cu原子、Pt原子、Pb原子、Au原子或Ag原子的金属原子的化合物,
〔4〕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M表示金属原子,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R1表示二价的有机基团,m表示0或1以上的整数,p表示1~n的整数,q表示1~(n-p)的整数,n表示金属原子M的价数,Yq分别独立地表示无机或有机残基,q为2以上时,Yq也可以彼此键合与金属原子M一同形成环状结构]
〔5〕含有上述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
〔6〕上述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得到的树脂,
〔7〕由该树脂构成的光学元件。
本发明的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得到的树脂具有高透明性、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且具有折射率(nd)超过1.7的高折射率,作为用于塑料透镜等光学元件的树脂是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硫杂环丁烷基、且含有金属原子的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化合物中使用的金属原子,优选Sn原子、Si原子、Zr原子、Ge原子、Ti原子、Zn原子、Al原子、Fe原子、Cu原子、Pt原子、Pb原子、Au原子或Ag原子,更优选Sn原子、Si原子、Zr 原子、Ti原子、Ge原子、Al原子、Pb原子或Zn原子,进一步优选Sn原子、Si原子、Zr原子、Ti原子、Ge原子。
作为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含有的硫杂环丁烷基,优选通式(1)或(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
[式中,A1~A1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一价的无机或有机残基]
通式(1)或(2)中A1~A1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一价的无机或有机残基。
作为该一价的无机或有机残基,表示卤素原子、羟基、硫醇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硫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硫基。
具体而言,作为卤素原子,可以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烷基,
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异戊基、仲戊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甲基己基、2-甲基己基、3-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1-乙基戊基、2-乙基戊基、3-乙基戊基、1-正丙基丁基、1-异丙基丁基、1-异丙基-2-甲基丙基、1-甲基庚基、2-甲基庚基、3-甲基庚基、4-甲基庚基、5-甲基庚基、6-甲基庚基、1-乙基己基、2-乙基己基、3-乙基己基、4-乙基己基、1-正丙基戊基、2-正丙基戊基、1-异丙基戊基、2-异丙基戊基、1-正丁基丁基、1-异丁基丁基、1-仲丁基丁基、1-叔丁基丁基、2-叔丁基丁基、叔丁基、叔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1-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 戊基、1,2-二甲基戊基、1,3-二甲基戊基、1,4-二甲基戊基、2,2-二甲基戊基、2,3-二甲基戊基、2,4-二甲基戊基、3,3-二甲基戊基、3,4-二甲基戊基、1-乙基-1-甲基丁基、1-乙基-2-甲基丁基、1-乙基-3-甲基丁基、2-乙基-1-甲基丁基、2-乙基-3-甲基丁基、1,1-二甲基己基、1,2-二甲基己基、1,3-二甲基己基、1,4-二甲基己基、1,5-二甲基己基、2,2-二甲基己基、2,3-二甲基己基、2,4-二甲基己基、2,5-二甲基己基、3,3-二甲基己基、3,4-二甲基己基、3,5-二甲基己基、4,4-二甲基己基、4,5-二甲基己基、1-乙基-2-甲基戊基、1-乙基-3-甲基戊基、1-乙基-4-甲基戊基、2-乙基-1-甲基戊基、2-乙基-2-甲基戊基、2-乙基-3-甲基戊基、2-乙基-4-甲基戊基、3-乙基-1-甲基戊基、3-乙基-2-甲基戊基、3-乙基-3-甲基戊基、3-乙基-4-甲基戊基、1-正丙基-1-甲基丁基、1-正丙基-2-甲基丁基、1-正丙基-3-甲基丁基、1-异丙基-1-甲基丁基、1-异丙基-2-甲基丁基、1-异丙基-3-甲基丁基、1,1-二乙基丁基、1,2-二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1,2-三甲基丁基、1,1,3-三甲基丁基、1,2,3-三甲基丁基、1,2,2-三甲基丁基、1,3,3-三甲基丁基、2,3,3-三甲基丁基、1,1,2-三甲基戊基、1,1,3-三甲基戊基、1,1,4-三甲基戊基、1,2,2-三甲基戊基、1,2,3-三甲基戊基、1,2,4-三甲基戊基、1,3,4-三甲基戊基、2,2,3-三甲基戊基、2,2,4-三甲基戊基、2,3,4-三甲基戊基、1,3,3-三甲基戊基、2,3,3-三甲基戊基、3,3,4-三甲基戊基、1,4,4-三甲基戊基、2,4,4-三甲基戊基、3,4,4-三甲基戊基、1-乙基-1,2-二甲基丁基、1-乙基-1,3-二甲基丁基、1-乙基-2,3-二甲基丁基、2-乙基-1,1-二甲基丁基、2-乙基-1,2-二甲基丁基、2-乙基-1,3-二甲基丁基、2-乙基-2,3-二甲基丁基等总碳原子数为3~10的支链烷基,
环戊基、环己基、甲基环戊基、甲氧基环戊基、甲氧基环己基、 甲基环己基、1,2-二甲基环己基、1,3-二甲基环己基、1,4-二甲基环己基、乙基环己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10的饱和环状烷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
可以举出苯基、萘基、蒽基、环戊二烯基等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芳烃,
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己基苯基、环己基苯基、辛基苯基、2-甲基-1-萘基、3-甲基-1-萘基、4-甲基-1-萘基、5-甲基-1-萘基、6-甲基-1-萘基、7-甲基-1-萘基、8-甲基-1-萘基、1-甲基-2-萘基、3-甲基-2-萘基、4-甲基-2-萘基、5-甲基-2-萘基、6-甲基-2-萘基、7-甲基-2-萘基、8-甲基-2-萘基、2-乙基-1-萘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3,6-二甲基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5-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等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烷基取代芳基,
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2-乙氧基苯基、丙氧基苯基、丁氧基苯基、己氧基苯基、环己氧基苯基、辛氧基苯基、2-甲氧基-1-萘基、3-甲氧基-1-萘基、4-甲氧基-1-萘基、5-甲氧基-1-萘基、6-甲氧基-1-萘基、7-甲氧基-1-萘基、8-甲氧基-1-萘基、1-甲氧基-2-萘基、3-甲氧基-2-萘基、4-甲氧基-2-萘基、5-甲氧基-2-萘基、6-甲氧基-2-萘基、7-甲氧基-2-萘基、8-甲氧基-2-萘基、2-乙氧基-1-萘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单烷氧基芳基,
2,3-二甲氧基苯基、2,4-二甲氧基苯基、2,5-二甲氧基苯基、2,6-二甲氧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基、3,5-二甲氧基苯基、3,6-二甲氧基苯基、4,5-二甲氧基-1-萘基、4,7-二甲氧基-1-萘基、4,8-二甲氧基-1-萘基、5,8-二甲氧基-1-萘基、 5,8-二甲氧基-2-萘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二烷氧基芳基,
2,3,4-三甲氧基苯基、2,3,5-三甲氧基苯基、2,3,6-三甲氧基苯基、2,4,5-三甲氧基苯基、2,4,6-三甲氧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三烷氧基芳基,
氯苯基、二氯苯基、三氯苯基、溴苯基、二溴苯基、碘苯基、氟苯基、氯萘基、溴萘基、二氟苯基、三氟苯基、四氟苯基、五氟苯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芳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烷基,
可以举出苄基、苯乙基、苯基丙基、萘基乙基、侧链具有作为取代或无取代芳基的具体例列举的芳基的甲基、乙基、丙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氧基,
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正己氧基、异己氧基、2-乙基己氧基、3,5,5-三甲基己氧基、正庚氧基、正辛氧基、正壬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环戊氧基、环己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10的环烷氧基,
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甲氧基、异丙氧基甲氧基、正丙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乙氧基、正丁氧基乙氧基、异丁氧基乙氧基、叔丁氧基乙氧基、正戊氧基乙氧基、异戊氧基乙氧基、正己氧基乙氧基、异己氧基乙氧基、正庚氧基乙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烷氧基,
苄氧基等芳烷氧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硫基,
可以举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异丁硫基、仲丁硫基、叔丁硫基、正戊硫基、异戊硫基、正己硫基、异己硫基、2-乙基己硫基、3,5,5-三甲基己硫基、正庚硫基、正辛硫基、正壬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烷硫基,
环戊硫基、环己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10的环烷硫基,
甲氧基乙硫基、乙氧基乙硫基、正丙氧基乙硫基、异丙氧基乙硫基、正丁氧基乙硫基、异丁氧基乙硫基、叔丁氧基乙硫基、正戊氧基乙硫基、异戊氧基乙硫基、正己氧基乙硫基、异己氧基乙硫基、正庚氧基乙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烷硫基,
苄硫基等芳烷硫基,
甲硫基乙硫基、乙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乙硫基、异丙硫基乙硫基、正丁硫基乙硫基、异丁硫基乙硫基、叔丁硫基乙硫基、正戊硫基乙硫基、异戊硫基乙硫基、正己硫基乙硫基、异己硫基乙硫基、正庚硫基乙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10的烷硫基烷硫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氧基,
可以举出苯氧基、萘氧基、蒽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乙基苯氧基、丙基苯氧基、丁基苯氧基、己基苯氧基、环己基苯氧基、辛基苯氧基、2-甲基-1-萘氧基、3-甲基-1-萘氧基、4-甲基-1-萘氧基、5-甲基-1-萘氧基、6-甲基-1-萘氧基、7-甲基-1-萘氧基、8-甲基-1-萘氧基、1-甲基-2-萘氧基、3-甲基-2-萘氧基、4-甲基-2-萘氧基、5-甲基-2-萘氧基、6-甲基-2-萘氧基、7-甲基-2-萘氧基、8-甲基-2-萘氧基、2-乙基-1-萘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3,6-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无取代或烷基取代的芳氧基,
2-甲氧基苯氧基、3-甲氧基苯氧基、4-甲氧基苯氧基、2-乙氧基苯氧基、丙氧基苯氧基、丁氧基苯氧基、己氧基苯氧基、环己氧基苯氧基、辛氧基苯氧基、2-甲氧基-1-萘氧基、3-甲氧基-1-萘氧基、4-甲氧基-1-萘氧基、5-甲氧基-1-萘氧基、6-甲氧基-1-萘氧基、7-甲氧基-1-萘氧基、8-甲氧基-1-萘氧基、1- 甲氧基-2-萘氧基、3-甲氧基-2-萘氧基、4-甲氧基-2-萘氧基、5-甲氧基-2-萘氧基、6-甲氧基-2-萘氧基、7-甲氧基-2-萘氧基、8-甲氧基-2-萘氧基、2-乙氧基-1-萘氧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单烷氧基芳氧基,
2,3-二甲氧基苯氧基、2,4-二甲氧基苯氧基、2,5-二甲氧基苯氧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3,4-二甲氧基苯氧基、3,5-二甲氧基苯氧基、3,6-二甲氧基苯氧基、4,5-二甲氧基-1-萘氧基、4,7-二甲氧基-1-萘氧基、4,8-二甲氧基-1-萘氧基、5,8-二甲氧基-1-萘氧基、5,8-二甲氧基-2-萘氧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二烷氧基芳氧基,
2,3,4-三甲氧基苯氧基、2,3,5-三甲氧基苯氧基、2,3,6-三甲氧基苯氧基、2,4,5-三甲氧基苯氧基、2,4,6-三甲氧基苯氧基、3,4,5-三甲氧基苯氧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三烷氧基芳氧基,
氯苯氧基、二氯苯氧基、三氯苯氧基、溴苯氧基、二溴苯氧基、碘苯氧基、氟苯氧基、氯萘氧基、溴萘氧基、二氟苯氧基、三氟苯氧基、四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芳氧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硫基,
可以举出苯硫基、萘硫基、蒽硫基、2-甲基苯硫基、3-甲基苯硫基、4-甲基苯硫基、2-乙基苯硫基、丙基苯硫基、丁基苯硫基、己基苯硫基、环己基苯硫基、辛基苯硫基、2-甲基-1-萘硫基、3-甲基-1-萘硫基、4-甲基-1-萘硫基、5-甲基-1-萘硫基、6-甲基-1-萘硫基、7-甲基-1-萘硫基、8-甲基-1-萘硫基、1-甲基-2-萘硫基、3-甲基-2-萘硫基、4-甲基-2-萘硫基、5-甲基-2-萘硫基、6-甲基-2-萘硫基、7-甲基-2-萘硫基、8-甲基-2-萘硫基、2-乙基-1-萘硫基、2,3-二甲基苯硫基、2, 4-二甲基苯硫基、2,5-二甲基苯硫基、2,6-二甲基苯硫基、3,4-二甲基苯硫基、3,5-二甲基苯硫基、3,6-二甲基苯硫基、2,3,4-三甲基苯硫基、2,3,5-三甲基苯硫基、2,3,6-三甲基苯硫基、2,4,5-三甲基苯硫基、2,4,6-三甲基苯硫基、3,4,5-三甲基苯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无取代或被烷基取代的芳硫基,
2-甲氧基苯硫基、3-甲氧基苯硫基、4-甲氧基苯硫基、2-乙氧基苯硫基、丙氧基苯硫基、丁氧基苯硫基、己氧基苯硫基、环己氧基苯硫基、辛氧基苯硫基、2-甲氧基-1-萘硫基、3-甲氧基-1-萘硫基、4-甲氧基-1-萘硫基、5-甲氧基-1-萘硫基、6-甲氧基-1-萘硫基、7-甲氧基-1-萘硫基、8-甲氧基-1-萘硫基、1-甲氧基-2-萘硫基、3-甲氧基-2-萘硫基、4-甲氧基-2-萘硫基、5-甲氧基-2-萘硫基、6-甲氧基-2-萘硫基、7-甲氧基-2-萘硫基、8-甲氧基-2-萘硫基、2-乙氧基-1-萘硫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单烷氧基芳硫基,
2,3-二甲氧基苯硫基、2,4-二甲氧基苯硫基、2,5-二甲氧基苯硫基、2,6-二甲氧基苯硫基、3,4-二甲氧基苯硫基、3,5-二甲氧基苯硫基、3,6-二甲氧基苯硫基、4,5-二甲氧基-1-萘硫基、4,7-二甲氧基-1-萘硫基、4,8-二甲氧基-1-萘硫基、5,8-二甲氧基-1-萘硫基、5,8-二甲氧基-2-萘硫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二烷氧基芳硫基,
2,3,4-三甲氧基苯硫基、2,3,5-三甲氧基苯硫基、2,3,6-三甲氧基苯硫基、2,4,5-三甲氧基苯硫基、2,4,6-三甲氧基苯硫基、3,4,5-三甲氧基苯硫基等被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三烷氧基芳硫基,
氯苯硫基、二氯苯硫基、三氯苯硫基、溴苯硫基、二溴苯硫基、碘苯硫基、氟苯硫基、氯萘硫基、溴萘硫基、二氟苯硫基、三氟苯硫基、四氟苯硫基、五氟苯硫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20 以下的芳硫基等,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上述A1~A10中,优选氢原子,
作为卤素原子,优选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优选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烷基,
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异戊基、仲戊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叔丁基、叔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等总碳原子数为3~6的支链烷基,
环戊基、环己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6的饱和环状烷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优选为苯基、萘基、环戊二烯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基,
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3,6-二甲基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5-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被烷基取代的芳基,
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2-乙氧基苯基、丙氧基苯基、丁氧基苯基等被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单烷氧基芳基,
2,3-二甲氧基苯基、2,4-二甲氧基苯基、2,5-二甲氧基苯基、2,6-二甲氧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基、3,5-二甲氧基苯基、3,6-二甲氧基苯基等被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二烷氧基芳基,
氯苯基、二氯苯基、三氯苯基、溴苯基、二溴苯基、碘苯基、氟苯基、氯萘基、溴萘基、二氟苯基、三氟苯基、四氟苯基、五氟苯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烷基,优选为苄基、苯乙基、苯基丙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烷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氧基,优选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正己氧基、异己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环戊氧基、环己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6的环烷氧基,
甲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甲氧基、异丙氧基甲氧基、正丙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乙氧基、正丁氧基乙氧基、异丁氧基乙氧基、叔丁氧基乙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烷氧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硫基,优选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异丁硫基、仲丁硫基、叔丁硫基、正戊硫基、异戊硫基、正己硫基、异己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烷硫基,
环戊硫基、环己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6的环烷硫基,
甲氧基乙硫基、乙氧基乙硫基、正丙氧基乙硫基、异丙氧基乙硫基、正丁氧基乙硫基、异丁氧基乙硫基、叔丁氧基乙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烷硫基,
甲硫基乙硫基、乙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乙硫基、异丙硫基乙硫基、正丁硫基乙硫基、异丁硫基乙硫基、叔丁硫基乙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6的烷硫基烷硫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氧基,优选为苯氧基、萘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乙基苯氧基、丙基苯氧基、丁基苯氧基、己基苯氧基、环己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3,6-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无取代或被烷基取代的芳氧基,
2-甲氧基苯氧基、3-甲氧基苯氧基、4-甲氧基苯氧基、2-乙氧基苯氧基、丙氧基苯氧基、丁氧基苯氧基、己氧基苯氧基、环己氧基苯氧基等被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单烷氧基芳氧基,
2,3-二甲氧基苯氧基、2,4-二甲氧基苯氧基、2,5-二甲氧基苯氧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3,4-二甲氧基苯氧基、3,5-二甲氧基苯氧基、3,6-二甲氧基苯氧基等被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二烷氧基芳氧基,
氯苯氧基、二氯苯氧基、三氯苯氧基、溴苯氧基、二溴苯氧基、碘苯氧基、氟苯氧基、氯萘氧基、溴萘氧基、二氟苯氧基、三氟苯氧基、四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氧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硫基,优选为苯硫基、萘硫基、2-甲基苯硫基、3-甲基苯硫基、4-甲基苯硫基、2-乙基苯硫基、丙基苯硫基、丁基苯硫基、己基苯硫基、环己基苯硫基、2,4-二甲基苯硫基、2,5-二甲基苯硫基、2,6-二甲基苯硫基、3,4-二甲基苯硫基、3,5-二甲基苯硫基、3,6-二甲基苯硫基、2,3,4-三甲基苯硫基、2,3,5-三甲基苯硫基、2,3,6-三甲基苯硫基、2,4,5-三甲基苯硫基、2,4,6-三甲基苯硫基、3,4,5-三甲基苯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无取代或被烷基取代的芳硫基,
2-甲氧基苯硫基、3-甲氧基苯硫基、4-甲氧基苯硫基、2-乙氧基苯硫基、丙氧基苯硫基、丁氧基苯硫基、己氧基苯硫基、环己氧基苯硫基等被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单烷氧基芳硫基,
2,3-二甲氧基苯硫基、2,4-二甲氧基苯硫基、2,5-二甲氧基苯硫基、2,6-二甲氧基苯硫基、3,4-二甲氧基苯硫基、3,5-二甲氧基苯硫基、3,6-二甲氧基苯硫基、4,5-二甲氧基-1-萘硫基、4,7-二甲氧基-1-萘硫基、4,8-二甲氧基-1-萘硫基、5,8-二甲氧基-1-萘硫基、5,8-二甲氧基-2-萘硫基等被碳原子数 为6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二烷氧基芳硫基,
氯苯硫基、二氯苯硫基、三氯苯硫基、溴苯硫基、二溴苯硫基、碘苯硫基、氟苯硫基、氯萘硫基、溴萘硫基、二氟苯硫基、三氟苯硫基、四氟苯硫基、五氟苯硫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硫基;
更优选、
氢原子;
卤素原子为氯原子、溴原子;
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为甲基、乙基、异丙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为苯基、萘基、环戊二烯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烃,
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丙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3,6-二甲基苯基等总碳原子数为9以下的烷基取代芳基,
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2-乙氧基苯基、丙氧基苯基等被碳原子数为3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9以下的单烷氧基芳基,
氯苯基、二氯苯基、三氯苯基、溴苯基、二溴苯基、氯萘基、溴萘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基;
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烷基为苄基、苯乙基、苯基丙基等总碳原子数为9以下的芳烷基;
取代或无取代的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环戊氧基、环己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6的环烷氧基;
取代或无取代的烷硫基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或支链烷硫基,
环戊硫基、环己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5~6的环烷硫基,
甲硫基乙硫基、乙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乙硫基、异丙硫基乙硫基、正丁硫基乙硫基、异丁硫基乙硫基、叔丁硫基乙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1~6的烷硫基烷硫基;
取代或无取代的芳氧基为苯氧基、萘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乙基苯氧基、丙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3,6-二甲基苯氧基等总碳原子数为9以下的无取代或被烷基取代的芳氧基,
2-甲氧基苯氧基、3-甲氧基苯氧基、4-甲氧基苯氧基、2-乙氧基苯氧基、丙氧基苯氧基等被碳原子数为3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9以下的单烷氧基芳氧基,
氯苯氧基、二氯苯氧基、三氯苯氧基、溴苯氧基、二溴苯氧基、氯萘氧基、溴萘氧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氧基;
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硫基为苯硫基、2-甲基苯硫基、3-甲基苯硫基、4-甲基苯硫基、2-乙基苯硫基、丙基苯硫基、2,4-二甲基苯硫基、2,5-二甲基苯硫基、2,6-二甲基苯硫基、3,4-二甲基苯硫基、3,5-二甲基苯硫基、3,6-二甲基苯硫基等总碳原子数为9以下的无取代或被烷基取代的芳硫基,
2-甲氧基苯硫基、3-甲氧基苯硫基、4-甲氧基苯硫基、2-乙氧基苯硫基、丙氧基苯硫基等被碳原子数为3以下的取代或无取代烷氧基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9以下的单烷氧基芳硫基,
氯苯硫基、二氯苯硫基、三氯苯硫基、溴苯硫基、二溴苯硫基、氯萘硫基、溴萘硫基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总碳原子数为12以下的芳硫基。
作为通式(1)或(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可以举出表1及表2中具体列举的基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表1通式(1)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的具体例]
硫杂环丁烷基NO | A1 | A2 | A3 | A4 | A5 |
1-1 | H | H | H | H | H |
1-2 | Cl | H | H | H | H |
1-3 | H | H | H | H | Cl |
1-4 | CH3 | H | H | H | H |
1-5 | H | H | H | H | CH3 |
1-6 | C2H5 | H | H | H | H |
1-7 | H | H | H | H | C2H5 |
1-8 | C6H5 | H | H | H | H |
1-9 | H | H | H | H | C6H5 |
1-10 | CH3S | H | H | H | H |
1-11 | H | H | H | H | CH3S |
1-12 | C6H5S | H | H | H | H |
1-13 | H | H | H | H | C6H5S |
1-14 | CH3O | H | H | H | H |
1-15 | H | H | H | H | CH3O |
1-16 | C6H50 | H | H | H | H |
1-17 | H | H | H | H | C6H5O |
1-18 | C6H5CH2 | H | H | H | H |
1-19 | H | H | H | H | C6H5CH2 |
1-20 | CH3 | CH3 | H | H | H |
1-21 | C2H5 | C2H5 | H | H | H |
1-22 | C6H5 | C6H5 | H | H | H |
1-23 | CH3S | CH3S | H | H | H |
1-24 | C6H5S | C6H5S | H | H | H |
1-25 | CH3O | CH3O | H | H | H |
1-26 | C6H5O | C6H5O | H | H | H |
1-27 | CH3 | H | CH3 | H | H |
1-28 | C6H5 | H | C6H5 | H | H |
1-29 | CH3S | H | CH3S | H | H |
1-30 | C6H5S | H | C6H5S | H | H |
1-31 | CH3 | H | H | H | CH3 |
1-32 | C6H5 | H | H | H | C6H5 |
1-33 | CH3S | H | H | H | CH3S |
1-34 | C6H5S | H | H | H | C6H5S |
1-35 | CH3O | H | H | H | CH3O |
1-36 | C6H5O | H | H | H | C6H50 |
[0117] [表2通式(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的具体例]
硫杂环丁烷基No | A6 | A7 | A8 | A9 | A10 |
2-1 | H | H | H | H | H |
2-2 | Cl | H | H | H | H |
2-3 | H | Cl | H | H | H |
2-4 | H | H | H | Cl | H |
2-5 | CH3 | H | H | H | H |
2-6 | H | CH3 | H | H | H |
2-7 | H | H | H | CH3 | H |
2-8 | C6H5 | H | H | H | H |
2-9 | H | C6H5 | H | H | H |
2-10 | H | H | H | C6H5 | H |
2-11 | CH3S | H | H | H | H |
2-12 | H | CH3S | H | H | H |
2-13 | H | H | H | CH3S | H |
2-14 | C6H5S | H | H | H | H |
2-15 | H | C6H5s | H | H | H |
2-16 | H | H | H | C6H5S | H |
2-17 | CH3O | H | H | H | H |
2-18 | H | CH3O | H | H | H |
2-19 | H | H | H | CH3O | H |
2-20 | C6H5O | H | H | H | H |
2-21 | H | C6H5O | H | H | H |
2-22 | H | H | H | C6H5O | H |
2-23 | C6H5CH2 | H | H | H | H |
2-24 | H | C6H5CH2 | H | H | H |
2-25 | H | H | H | C6H5CH2 | H |
2-26 | H | CH3 | CH3 | H | H |
2-27 | H | C5H5 | C6H5 | H | H |
2-28 | H | CH3S | CH3S | H | H |
2-29 | H | C6H5S | C6H5S | H | H |
2-30 | H | CH3O | CH3O | H | H |
2-31 | H | C6H5O | C6H5O | H | H |
2-32 | H | H | H | CH3 | CH3 |
2-33 | H | H | H | C6H5 | C6H5 |
2-34 | H | H | H | CH3S | CH3S |
2-35 | H | H | H | C6H5S | C6H5S |
2-36 | H | H | H | CH3O | CH3O |
2-37 | H | H | H | C6H5O | C6H5O |
2-38 | CH3 | CH3 | H | H | H |
2-39 | CH3 | H | H | CH3 | H |
2-40 | C6H5 | C6H5 | H | H | H |
2-41 | C6H5 | H | H | C6H5 | H |
2-42 | CH3S | CH3S | H | H | H |
2-43 | CH3S | H | H | CH3S | H |
2-44 | C6H5S | C6H5S | H | H | H |
2-45 | C6H5S | H | H | C6H5S | H |
2-46 | CH3O | CH3O | H | H | H |
2-47 | CH3O | H | H | CH3O | H |
2-48 | C6H5O | C6H5O | H | H | H |
2-49 | C6H5O | H | H | C6H5O | H |
2-50 | H | CH3 | H | CH3 | H |
2-51 | H | C6H6 | H | C6H5 | H |
2-52 | H | CH3S | H | CH3S | H |
2-53 | H | C6H5S | H | C6H5S | H |
2-54 | H | CH3O | H | CH3O | H |
2-55 | H | C6H5O | H | C6H5O | H |
[0119] 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对通式(1)或(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与金属原子间的键没有特别限定。即,可以直接与金属原子成键,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连接基团成键。作为该连接基团,可以举出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或芳香族-脂肪族基团、通式(4)表示的基团,并不限定于此。
[式中,X1、X2、R1及m与通式(3)中的X1、X2、R1及m的定义相同]
作为该连接基团,具体而言,
作为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可以举出亚甲基、亚乙基、1,2-二氯亚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亚环戊基、六亚甲基、亚环己基、七亚甲基、1,8-亚辛基、1,9-亚壬基、1,10-亚癸基、1,11-亚十一烷基、1,12-亚十二烷基、1,13-亚十三烷基、1,14-亚十四烷基、1,15-亚十五烷基等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或无取代的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
作为芳香族基团或芳香族-脂肪族基团,可以举出亚苯基、氯亚苯基、亚萘基、亚茚基、亚蒽基、亚芴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20的芳香族基团,-C6H4-CH2-基、-CH2-C6H4-CH2-基、-CH2-C6H3(Cl)-CH2-基、-C10H6-CH2-基、-CH2-C10H6 -CH2-基、-CH2CH2-C6H4-CH2CH2-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香族-脂肪族基团;
作为通式(4)表示的基团,可以举出与后述的通式(3)中的X1、X2、R1及m的具体例及其组合相同的基团。
该连接基团也可以在基团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以外的杂原子。作为该杂原子,可以举出氧原子或硫原子,考虑到本发明所希望的效果,优选硫原子。
作为通式(1)或(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与金属原子间的键,优选直接键合、
作为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优选为亚甲基、亚乙基、1,2-二氯亚乙基、三亚甲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等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或无取代的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
作为芳香族基团或芳香族-脂肪族基团,优选为亚苯基、氯亚苯基、亚萘基、亚茚基、亚蒽基、亚芴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15的芳香族基团、-C6H4-CH2-基、-CH2-C6H4-CH2-基、-CH2-C6H3(Cl)-CH2-基、-C10H6-CH2-基、-CH2-C10H6 -CH2-基、-CH2CH2-C6H4-CH2CH2-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15的芳香族-脂肪族基团;
作为通式(4)表示的基团的优选方案可以举出与后述通式(3)中的X1、X2、R1及m的具体例及其组合中的优选例相同的基团。
另外,用通式(1)或(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在同一分子内也可以含有多个不同的用通式(1)或(2)表示的硫杂环丁烷基。
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M表示金属原子,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R1表示二价的有机基团,m表示0或1以上的整数,p表示1~n的整数,q表示1~(n-p)的整数,n表示金属原子M的价数,Yq分别独立地表示无机或有机残基,q为2以上时,Yq也可以彼此键合、与金属原子M一同形成环状结构]
通式(3)中,M表示金属原子,优选Sn原子、Si原子、Zr原子、Ge原子、Ti原子、Zn原子、Al原子、Fe原子、Cu原子、Pt原子、Pb原子、Au原子或Ag原子,更优选Sn原子、Si原子、Zr原子、Ti原子、Ge原子、Al原子、Pb原子或Zn原子,进一步优选Sn原子、Si原子、Zr原子、Ti原子、Ge原子。
通式(3)中,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鉴于本 发明所希望的效果的高折射率,X1及X2更优选为硫原子。
通式(3)中,R1表示二价的有机基团。
该二价的有机基团为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或芳香族-脂肪族基团,优选碳原子数为1~20的链状脂肪族基团、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状脂肪族基团、碳原子数为5~20的芳香族基团、碳原子数为6~20的芳香族-脂肪族基团。
更具体而言,该二价的有机基团为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或芳香族-脂肪族基团,优选亚甲基、亚乙基、1,2-二氯亚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亚环戊基、六亚甲基、亚环己基、七亚甲基、1,8-亚辛基、1,9-亚壬基、1,10-亚癸基、1,11-亚十一烷基、1,12-亚十二烷基、1,13-亚十三烷基、1,14-亚十四烷基、1,15-亚十五烷基等碳原子数为1~20的取代或无取代的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亚苯基、氯亚苯基、亚萘基、亚茚基、亚蒽基、亚芴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20的芳香族基团,-C6H4-CH2-基、-CH2-C6H4-CH2-基、-CH2-C6H3(C1)-CH2-基、-C10H6-CH2-基、-CH2-C10H6-CH2-基、-CH2CH2 -C6H4-CH2CH2-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香族-脂肪族基团,更优选亚甲基、亚乙基、1,2-二氯亚乙基、三亚甲基、亚环戊基、亚环己基等碳原子数为1~6的取代或无取代的链状或环状脂肪族基团,亚苯基、氯亚苯基、亚萘基、亚茚基、亚蒽基、亚芴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5~15的芳香族基团,-C6H4-CH2 -基、-CH2-C6H4-CH2-基、-CH2-C6H3(Cl)-CH2-基、-C10H6-CH2-基、-CH2-C10H6-CH2-基、-CH2CH2-C6H4-CH2CH2-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15的芳香族-脂肪族基团。
该二价的有机基团的基团中可以包含碳原子、氢原子以外的杂原子。作为该杂原子,可以举出氧原子或硫原子,考虑到本发明所希望的效果,优选硫原子。
通式(3)中,m表示0或1以上的整数。
上述m优选为0~4的整数,更优选为0~2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整数0或1。
通式(3)中,n表示金属原子M的价数。
通式(3)中,p表示1~n的整数。
上述p优选为n、n-1或n-2,更优选为n或n-1。
通式(3)中,q表示1~(n-p)的整数。
通式(3)中,Y分别独立地表示无机或有机残基。
作为该残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芳硫基,其中,关于卤素原子、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芳硫基,具体而言与通式(1)及通式(2)中的A1~A10中的卤素原子、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芳硫基相同。另外,q为2以上的整数时,Y可以彼此键合、与金属原子M一同形成环状结构。
作为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下表3中具体列举的化合物,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表3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之一)]
[表3-1]
[表3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之二)]
[表3-2]
[表3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之三)]
[表3-3]
[表3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之四)]
[表3-4]
[表3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之五)]
[表3-5]
[表3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之六)]
[表3-6]
本发明的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代表性制备方法为使通式(5)表示的金属原子M的卤化物与通式(6)表示的具有硫杂环丁烷基的羟基化合物或硫醇化合物反应而制成。
[式中,M、n、p及Yq表示与通式(3)中的M、n、p及Yq相同的含义,Z表示卤素原子]
[式中,X1、X2、R1及m表示与通式(3)中的X1、X2、R1及m相同的含义]
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工业原料或研究试剂购入。
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为公知化合物,例如按照特开2003-32758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制备。
反应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或者也可以在惰性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
作为该溶剂,只要是对反应为惰性的溶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石油醚、己烷、苯、甲苯、二甲苯、1,3,5-三甲基苯等烃类溶剂,乙醚、四氢呋喃、二甘醇二甲基醚等醚类溶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等酯类溶剂,二氯甲烷、氯仿、氯苯、二氯苯等含氯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咪唑啉酮、二甲基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及水等。
对反应温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78℃~200℃的范围,优选-78℃~100℃。
反应时间受反应温度的影响,通常为数分钟~100小时。
对反应中的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和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相对于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卤素原子1摩尔,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的使用量为0.01~100摩尔。优选为0.1摩尔~50摩尔,更优选为0.5摩尔~20摩尔。
实施反应时,为了有效率地进行反应,优选使用碱性化合物作为生成的卤化氢的捕捉剂。作为该碱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锂、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等无机碱,吡啶、三乙基胺、二甲基苯胺、二乙基苯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等有机碱。
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含有以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为代表的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以上硫杂环丁烷基、且含有金属原子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含金属的硫杂环丁烷化合物)作为聚合性化合物,根据需要含有聚合催化剂而构成。
此时,作为含金属的硫杂环丁烷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化合物,或者也可以并用多种不同的含金属的硫杂环丁烷化合物。
对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中包含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总重量中,含金属的硫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0重量%以上,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
对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中根据需要使用的聚合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特开2003-32758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聚合催化剂等。作为该聚合催化剂,例如使用胺化合物、膦化合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盐、酯或酸酐等)、无机酸、季铵盐化合物、季鏻盐化合物、叔锍盐化合物、仲碘鎓盐等鎓盐化合物,路易斯酸化合物、自由基聚合催化剂、阳离子聚合催化剂等。
该聚合催化剂的使用量受聚合性组合物的组成、聚合条件等影响,因此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聚合性组合物中包含的全部聚合性化合物100重量份,上述使用量为0.0001~10重量份、优选为0.001~5重量份、更优选为0.005~3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还可以在不影响本发明所希望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含金属的硫杂环丁烷化合物以外的其他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该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举出公知的各种聚合性单体或聚合性 低聚物,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乙烯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环硫化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硫杂环丁烷化合物等。
对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中包含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总重量中上述其他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90重量%以下,优选为7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举出下述代表性的方法等:将含金属的硫杂环丁烷化合物和根据需要使用的上述公知的各种聚合性化合物并用,再根据需要添加上述聚合催化剂,然后,使其混合、溶解的方法。优选进一步根据需要在减压下对该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充分的脱气处理(消泡),聚合前过滤除去不溶物或异物等后,用于聚合。
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可以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添加内部脱模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着色颜料(例如酞菁绿、酞菁蓝等)、染料、流动调节剂、填充剂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树脂及由该树脂构成的光学元件是使上述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得到的。作为该方法,优选实施目前公知的制备塑料透镜时采用的各种方法,作为代表性的方法可以举出浇铸聚合。
即,根据需要对利用前述方法制备的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减压下的消泡处理或过滤器过滤后,将该聚合性组合物注入成型用铸模内,根据需要进行加热聚合而实施。此时,优选缓慢从低温加热到高温进行聚合。
该成型用铸模例如由间隔由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氯乙烯等制成的垫片的实施了镜面研磨的二个铸模构成。作为铸模,代表性的铸模为玻璃与玻璃的组合,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玻璃和塑料板、玻璃和金属板等组合形成的铸模,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另外,成型用铸模可以为将2个铸模用聚酯粘接带等带等固定而成的铸模。根据需要对铸模实施脱模处理等公知的处理方法。
进行浇铸聚合时,聚合温度受聚合引发剂的种类等聚合条件的影响,因此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50~200℃、优选为-20~170℃、更优选为0~150℃。
聚合时间受聚合温度影响,通常为0.01~200小时,优选为0.05~100小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低温或进行升温、降温等组合几个温度的条件下进行聚合。
另外,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也可以通过照射电子射线、紫外线或可见光线等活性能量射线来进行聚合。此时,根据需要使用在活性能量射线的作用下引发聚合的自由基聚合催化剂或阳离子聚合催化剂。
得到的光学透镜可以在固化后根据需要进行退火处理。再根据需要为了防反射、赋予高硬度、提高耐摩性、赋予防雾性或者赋予时尚性而实施表面研磨、防带电处理、镀膜处理、无反射涂层处理、染色处理、调光处理(例如光致变色透镜化处理等)等公知的各种物理性或化学性处理。
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得到的树脂固化物及光学元件具有高透明性、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且具有折射率(nd)超过1.7的高折射率。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元件,例如可以举出视力矫正用眼镜透镜、摄像机器用透镜、液晶投影仪用菲涅耳透镜、双凸透镜、隐形透镜等各种塑料透镜、发光二极管(LED)用密封材料、光导波路、光学透镜或光导波路的接合中使用的光学用粘结剂、光学透镜等中使用的防反射膜、液晶显示装置元件(基板、导光板、膜、片材等)中使用的透明涂层或透明基板等。
以下通过制备例及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参考制备例1]
按照特开2003-327583号中记载的方法合成3-硫杂环丁醇。使用得到的3-硫杂环丁醇,合成3-巯基硫杂环丁烷。即,在装备有搅拌装置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硫脲190g、35%盐酸水溶液253g及水250g,搅拌形成反应液,用1小时在其中滴加3-硫杂环丁醇156g。30℃下搅拌24小时进行反应后,用1小时滴加24%氨水177g。再在30℃下反应15小时,然后静置,取出有机层(下层),得到粗产物134g。在减压下蒸馏得到的粗产物,收集沸点为40℃/106Pa的馏分,得到无色透明液状作为目标物的3-巯基硫杂环丁烷。
实施例1
[表3中化合物No3-1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11.04g(0.104摩尔)放入干燥后的二氯甲烷150g中,冷却至-30℃,同温度下加入干燥的吡啶11.87g(0.15摩尔),搅拌5分钟。然后,在-30℃下用2小时滴入1N四氯化锡的二氯甲烷溶液25ml(相当于四氯化锡0.025摩尔)。滴加结束后,升温至-20℃,在该温度下再搅拌4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0ml的2N HCl,使其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水层用甲苯30ml萃取2次,加入到有机层中。将加入甲苯的有机层用50ml的2N HCl、及50ml的纯水分别洗涤2次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从该萃取物中蒸馏除去二氯甲烷及甲苯得到的粗产物用以己烷为展开液的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1表示的化合物10.10g(收率75%)。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3.43(16H)、δ4.70(4H)。
实施例2
[表3中化合物No3-1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其他方法)]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11.15g(0.105摩尔)放入纯水50g中,然后,在室温下用40分钟滴入10%NaOH水溶液41.2g(0.103摩尔)。然后,将反应液升温至30℃,在相同温度下用4小时滴入10%四氯化锡的水溶液65.2g(相当于四氯化锡0.025摩尔)。滴加结束后,同温度下再搅拌2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氯仿100ml,使其分层为 有机层和水层。将有机层用100ml的纯水洗涤2次后,使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从该萃取物中蒸馏除去溶剂,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1表示的化合物13.40g(收率99%)。
实施例3
[表3中化合物No3-35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6.69g(0.063摩尔)放入到纯水30g中,然后,室温下用40分钟滴入10%NaOH水溶液24.8g(0.062摩尔)。然后,将反应液升温至30℃,相同温度下用4小时滴入10%甲基三氯化锡的水溶液48.0g(相当于甲基三氯化锡0.020摩尔)。滴加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再搅拌2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氯仿100ml,使其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将有机层用100ml的纯水洗涤2次后,使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从萃取物中蒸馏除去溶剂,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35表示的化合物8.90g(收率99%)。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1.12(3H)、δ3.38(6H)、δ3.46(6H)、δ4.62(3H)。
实施例4
[表3中化合物No3-41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3中代替甲基三氯化锡使用丁基三氯化锡,除此之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41表示的化合物9.80g(收率100%))。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0.93(3H)、δ1.39(2H)、δ1.75(4H)、δ3.39(12H)、δ4.64(3H)。
(化合物No3-41)
实施例5
[表3中、化合物No3-43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在实施例3中代替甲基三氯化锡使用苯基三氯化锡,除此之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43表示的化合物8.28g(收 率81%)。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DMSO-d6、内标物:TMS);δ3.14(6H)、δ3.34(6H)、δ4.55(3H)、δ7.48(3H)、δ7.60(2H)。
实施例6
[表3中化合物No3-45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11.15g(0.105摩尔)放入纯水50g中,然后,室温下、用40分钟滴入10%NaOH水溶液41.2g(0.103摩尔)。然后,将反应液升温至30℃,在相同温度下用4小时滴入10%二甲基二氯化锡的水溶液109.8g(相当于二甲基二氯化锡0.050摩尔)。滴加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再搅拌2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氯仿100ml,使其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将有机层用100ml的纯水洗涤2次后,使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从该萃取物中蒸馏除去溶剂,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45表示的化合物17.42g(收率97%)。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0.78(6H)、δ3.24(4H)、δ3.44(4H)、δ4.55(2H)。
实施例7
[表3中化合物No3-75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5.42g(0.051摩尔)及巯基乙基硫4.01g(0.026摩尔)放入纯水50g中,然后,室温下、用40分钟滴入10%NaOH水溶液41.2g(0.10摩尔)。然后,将反应液升温至30℃,在相同温度下用4小时滴入10%四氯化锡的水溶液65.2g(相当于四氯化锡0.025摩尔)。滴加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再搅拌2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氯仿100ml,使其分层为有机层和水层。将有机层用100ml的纯水洗涤2次后,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从该萃取物中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粗产物用以氯仿为展开液的硅胶柱色谱提纯,得 到表3中化合物No3-75表示的化合物8.42g(收率70%)。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2.91(4H)、δ3.11(4H)、δ3.28~3.56(8H)、δ4.79(2H)。
(化合物No3-75)
实施例8
[表3中化合物No3-2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在实施例1中代替3-巯基硫杂环丁烷使用3-硫杂环丁醇,除此之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2表示的化合物7.71g(收率65%)。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DMSO-d6、内标物:TMS);δ3.22(16H)、δ4.96(4H)。
(化合物No3-2)
实施例9
[表3中化合物No3-245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11.15g(0.105摩尔)放入纯水50g中,然后,室温下、用40分钟滴入10%NaOH水溶液41.2g(0.103摩尔)。然后,在相同温度下用4小时滴入10%氯化锌水溶液68.2g(相当于氯化锌0.050摩尔)。滴加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再搅拌2小时。滤出产物后,用30ml的甲醇洗涤2次,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245表示的化合物13.13g(收率95%)。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DMSO-d6、内标物:TMS);δ3.22(8H)、δ4.50(2H)。
实施例10
[表3中化合物No3-141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10.62g(0.100摩尔)放入干燥的己烷65g 中,在相同温度下加入在20~25℃下干燥后的三乙基胺10.12g(0.100摩尔),搅拌5分钟。在20~25℃下用40分钟在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将四氯化硅4.25g(0.025摩尔)溶解在己烷18g中得到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再搅拌6小时。滤出副生成的三乙基胺盐酸盐和析出的产物。将该粗产物用50ml的纯水洗涤2次、然后用50ml的甲醇洗涤2次,室温下减压干燥,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141表示的化合物7.86g(收率70%)。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3.24(8H)、δ3.55(8H)、δ4.65(4H)。
实施例11
[表3中化合物No3-142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0中,代替3-巯基硫杂环丁烷使用3-硫杂环丁醇,除此之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142表示的化合物7.21g(收率75%)。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DMSO-d6、内标物:TMS);δ3.03(8H)、δ3.30(8H)、δ4.89(4H)。
(化合物No3-142)
实施例12
[表3中化合物No3-193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0中,代替四氯化硅使用四氯化锗,除此之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193表示的化合物8.74g(收率71%)。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3.26(8H)、δ355(8H)、δ4.68(4H)。
实施例13
[表3中化合物No3-179表示的化合物的制备]
将3-巯基硫杂环丁烷6.37g(0.060摩尔)放入干燥后的己烷50g 中,在相同温度下加入在20~25℃下干燥的三乙基胺6.07g(0.060摩尔),搅拌5分钟。在20~25℃下用40分钟在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将苯基三氯硅烷4.23g(0.020摩尔)溶解在己烷18g中得到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再搅拌6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放入己烷100g,使副生成的三乙基胺盐酸盐析出。滤出三乙基胺盐酸盐,从得到的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得到表3中化合物No3-179表示的化合物2.52g(收率30%)。以下给出1H-NMR数据(溶剂:CDCl3、内标物:TMS);δ3.06(6H)、δ3.52(6H)、δ4.54(3H)、δ7.44(3H)、δ7.68(2H)。
<本发明的聚合性组合物的调制和由其聚合得到的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按下述方法进行实施例中制备的树脂或光学部件(透镜)的物性评价。
·外观:目测及通过显微镜观察有无色味、透明性、光学形变
·折射率:使用普尔弗里奇折射计在20℃下测定。
实施例14
在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2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1表示的化合物30g,不添加聚合催化剂,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30~120℃,进行20小时聚合。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90。
实施例15
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3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35表示的化合物30g,加入巯基丙酸0.15g作为聚合催化剂后,搅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80~120℃,进行30小时聚合。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55。
实施例16
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4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41表示的化合物30g,加入三氟乙酸0.15g作为聚合催化剂后,搅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80~120℃,聚合3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20。
实施例17
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6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45表示的化合物30g,加入三氟乙酸0.15g及巯基丙酸0.15g作为聚合催化剂后,搅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80~120℃,聚合8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11。
实施例18
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6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45表示的化合物24g及实施例2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1表示的化合物6g,不添加聚合催化剂,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80~120℃,聚合6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29。
实施例19
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7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75表示的化合物30g,不添加聚合催化剂,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80~120℃,聚合2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76。
实施例20
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8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2表示的化合物30g,加入三氟甲磺酸0.15g作为聚合催化剂后,搅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温至30~120℃,聚合2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60。
实施例21
30℃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10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141表示的化合物30g,加入三氟甲磺酸0.15g作为聚合催化剂后,搅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30~120℃,聚合2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54。
实施例22
40℃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12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193表示的化合物30g,加入三氟乙酸0.30g作为聚合催化剂后,搅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80~120℃,聚合7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52。
实施例23
室温(25℃)下在玻璃烧杯中称取实施例12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193表示的化合物24g及实施例2中制备的表3中化合物No3-1表示的化合物6g,加入巯基丙酸0.30g作为聚合催化剂后,搅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过滤器过滤后,在1.3kPa以下的减压下充分脱气至确认发泡消失。在由玻璃铸模和带构成的铸模中注入该聚合性组合物后,放入加热箱中,缓慢升至80~120℃,聚合70小时。
得到的树脂的成型片透明性良好,无形变、外观良好。
测定得到的树脂的折射率时,折射率nd=1.76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得到的树脂具有高透明性、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且具有折射率(nd)超过1.7的高折射率,可用作塑料透镜等光学元件中使用的树脂。
Claims (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金属原子为Sn原子、Si原子、Zr原子、Ti原子、Ge原子、Al原子或Pb原子。
3.聚合性组合物,含有1种以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
4.树脂,是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得到的。
5.光学部件,是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构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06189/2004 | 2004-03-31 | ||
JP2004106189 | 2004-03-31 | ||
JP240592/2004 | 2004-08-20 | ||
JP2004240592 | 2004-08-20 | ||
PCT/JP2005/006399 WO2005095490A1 (ja) | 2004-03-31 | 2005-03-31 | 重合性化合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38363A CN1938363A (zh) | 2007-03-28 |
CN1938363B true CN1938363B (zh) | 2013-01-23 |
Family
ID=35063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059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8363B (zh) | 2004-03-31 | 2005-03-31 | 聚合性化合物及其用途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723318B2 (zh) |
EP (2) | EP2161296B1 (zh) |
JP (1) | JP4603533B2 (zh) |
KR (5) | KR20070112892A (zh) |
CN (1) | CN1938363B (zh) |
DE (1) | DE602005022169D1 (zh) |
WO (1) | WO20050954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04946B2 (ja) * | 2004-11-16 | 2013-06-05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透明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用途 |
AU2007219965B2 (en) * | 2006-03-01 | 2012-06-14 | Mitsui Chemicals, Inc. |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resin using same, optical component and lens |
AU2007245215B2 (en) * | 2006-03-31 | 2012-04-12 | Mitsui Chemicals, Inc. |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resin and optical part using the same |
EP2036940B1 (en) * | 2006-06-21 | 2013-02-27 | Mitsui Chemicals, Inc. |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resin using the same, optical component and compound |
WO2007148439A1 (ja) * | 2006-06-23 | 2007-12-27 | Mitsui Chemicals, Inc. | 重合性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樹脂、光学部品およびレンズ |
WO2008102546A1 (ja) * | 2007-02-20 | 2008-08-28 | Mitsui Chemicals, Inc. | チエタン化合物、こ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 |
JP5432702B2 (ja) | 2007-02-20 | 2014-03-05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部品用重合性組成物、光学部品用樹脂および光学部品 |
EP2982706A1 (en) | 2008-01-10 | 2016-02-10 | Mitsui Chemicals, Inc. | Additive for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use of the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
CN101925592B (zh) | 2008-02-19 | 2014-09-03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硫杂环丁烷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 |
JP5220473B2 (ja) * | 2008-05-19 | 2013-06-26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金属含有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
EP2292597B1 (en) * | 2008-05-19 | 2015-03-04 | Mitsui Chemicals, Inc. | Metal compou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resi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resin and use of the resin |
CN102089346B (zh) * | 2008-07-24 | 2013-07-31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组合物、聚合性组合物、树脂、光学部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EP2311845B1 (en) | 2008-07-28 | 2013-09-25 | Mitsui Chemicals, Inc. | Compou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resin, and us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resin |
JP2010043148A (ja) * | 2008-08-11 | 2010-02-25 | Mitsui Chemicals Inc | チエタン化合物、これ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 |
JP4890516B2 (ja) * | 2008-08-12 | 2012-03-07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重合性組成物、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樹脂の製造方法、樹脂、およびその使用 |
JP2014514298A (ja) * | 2011-04-05 | 2014-06-19 | ペプティサンサ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 N−アルキル−n−トリアルキルシリルアミド類の工業的調製方法 |
CN104903754B (zh) | 2013-02-27 | 2020-05-22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材料、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及其用途 |
JP6209587B2 (ja) | 2013-02-27 | 2017-10-04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およびその用途 |
KR101849862B1 (ko) | 2013-09-10 | 2018-05-31 | 미쯔이가가꾸가부시끼가이샤 | 광학 재료 및 그 용도 |
JP6324973B2 (ja) | 2013-09-10 | 2018-05-16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材料およびその用途 |
JP6034997B1 (ja) | 2015-02-10 | 2016-11-30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新規なアルキン化合物 |
JP6722085B2 (ja) * | 2016-10-07 | 2020-07-15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チエタニル化合物、当該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
CN111253551B (zh) * | 2018-11-30 | 2022-01-07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氨酯光学树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KR20210104705A (ko) | 2018-12-17 | 2021-08-25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꾸야마 | 광학 재료용 조성물 및 광학 재료 |
US20220289945A1 (en) | 2019-02-08 | 2022-09-15 | Mitsui Chemicals, Inc. |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optical material, and use thereof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03112A (en) * | 1971-03-31 | 1975-09-02 | Ashland Oil Inc | Phenyl group IIB metaloxy compounds |
CN1388823A (zh) * | 2000-08-17 | 2003-01-01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粘结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光学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93112A (en) * | 1959-04-03 | 1963-06-11 | John P Shurcliff | Writing instruments |
US3169974A (en) * | 1962-07-31 | 1965-02-16 | California Research Corp | Thietane phosphorus esters |
US3256298A (en) * | 1963-03-06 | 1966-06-14 | Socony Mobil Oil Co Inc | Novel thietan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
GB1016529A (en) | 1963-05-10 | 1966-01-12 | M & T Chemicals Inc | Novel organotin compounds |
US3779880A (en) * | 1972-05-01 | 1973-12-18 | Sagami Chem Res |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ietane derivatives |
FR2441634A1 (fr) * | 1978-11-14 | 1980-06-13 | Thomson Csf | Resine a cycle thietane reticulable par irradiation electronique ou photonique et son utilisation pour la fabrication de composants electroniques et de couches de protection |
JPH0777733B2 (ja) | 1986-12-15 | 1995-08-23 |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 含硫ウレタン樹脂製レンズの注型重合方法 |
JPH05323545A (ja) * | 1992-05-19 | 1993-12-0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ハロゲン化銀カラー写真感光材料 |
JP3491660B2 (ja) | 1995-08-16 | 2004-01-26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新規な直鎖アルキルスルフィド型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 |
JP2001196402A (ja) | 1996-01-31 | 2001-07-19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3254375B2 (ja) | 1996-05-16 | 2002-02-04 |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
JPH10176081A (ja) | 1996-12-19 | 1998-06-30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ゴム組成物 |
JP3862383B2 (ja) | 1997-11-06 | 2006-12-27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新規な脂肪族含セレン化合物 |
JP3315090B2 (ja) | 1998-03-13 | 2002-08-19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重合性組成物 |
JP4066497B2 (ja) | 1998-03-23 | 2008-03-26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含フッ素共重合体を含んでなる化粧品 |
EP1138670B1 (en) | 2000-03-27 | 2005-05-25 | Mitsui Chemicals, Inc. | Polythiol,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resin and le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iol compound |
JP3400406B2 (ja) | 2000-04-13 | 2003-04-28 | Hoya株式会社 | 光学製品 |
JP4377143B2 (ja) | 2002-03-01 | 2009-12-02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新規含硫環状化合物からなる重合性組成物及び該重合性組成物を硬化させてなる樹脂 |
JP2003261683A (ja) | 2002-03-06 | 2003-09-19 | Nof Corp | 中性(ベンゼン−1,2,4,5−テトラチオラート)金属錯体ポリマー、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
-
2005
- 2005-03-31 CN CN2005800105977A patent/CN193836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3-31 JP JP2006511832A patent/JP4603533B2/ja active Active
- 2005-03-31 KR KR1020077024793A patent/KR2007011289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03-31 EP EP09004693A patent/EP2161296B1/en active Active
- 2005-03-31 DE DE602005022169T patent/DE602005022169D1/de active Active
- 2005-03-31 EP EP05727513A patent/EP1731547B1/en active Active
- 2005-03-31 KR KR1020067021107A patent/KR10089031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3-31 KR KR1020077024792A patent/KR2007011289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03-31 US US10/594,497 patent/US7723318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3-31 KR KR1020097000915A patent/KR10095793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3-31 WO PCT/JP2005/006399 patent/WO20050954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3-31 KR KR1020097000471A patent/KR2009001025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
- 2010-03-26 US US12/732,754 patent/US79064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26 US US12/732,728 patent/US799894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03112A (en) * | 1971-03-31 | 1975-09-02 | Ashland Oil Inc | Phenyl group IIB metaloxy compounds |
CN1388823A (zh) * | 2000-08-17 | 2003-01-01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粘结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光学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CN 1388823 A,说明书全文. |
Donald C. Dittmer et al..Carbon-13 Chemical Shifts of 3-Substituted Thietanes,Thietane 1-Oxides and Thietane 1,1-Dioxides.Organic Magnetic Resonance18 2.1982,18(2),82-86. |
Donald C. Dittmer et al..Carbon-13 Chemical Shifts of 3-Substituted Thietanes,Thietane 1-Oxides and Thietane 1,1-Dioxides.Organic Magnetic Resonance18 2.1982,18(2),82-86. * |
JP特开2003-327583A 2003.11.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61296A1 (en) | 2010-03-10 |
US7723318B2 (en) | 2010-05-25 |
KR20070112892A (ko) | 2007-11-27 |
KR100957934B1 (ko) | 2010-05-13 |
US20070191615A1 (en) | 2007-08-16 |
EP1731547A1 (en) | 2006-12-13 |
KR20060135021A (ko) | 2006-12-28 |
CN1938363A (zh) | 2007-03-28 |
EP1731547A4 (en) | 2007-05-09 |
JPWO2005095490A1 (ja) | 2008-02-21 |
KR20090010254A (ko) | 2009-01-29 |
WO2005095490A1 (ja) | 2005-10-13 |
US20100179333A1 (en) | 2010-07-15 |
EP1731547B1 (en) | 2010-07-07 |
US20100190949A1 (en) | 2010-07-29 |
KR100890314B1 (ko) | 2009-03-26 |
DE602005022169D1 (de) | 2010-08-19 |
US7906494B2 (en) | 2011-03-15 |
JP4603533B2 (ja) | 2010-12-22 |
KR20090016768A (ko) | 2009-02-17 |
EP2161296B1 (en) | 2013-02-20 |
KR20070112891A (ko) | 2007-11-27 |
US7998944B2 (en) | 2011-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38363B (zh) | 聚合性化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1616958B (zh) | 金属硫杂环丁烷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树脂及其应用 | |
CN101400722A (zh) | 聚合性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树脂及光学部件 | |
CN101389692A (zh) | 聚合性组合物以及使用该聚合性组合物的树脂、光学部件及透镜 | |
CN101472976B (zh) | 聚合性组合物、使用该聚合性组合物的树脂、光学部件及化合物 | |
CN101061160B (zh) | 含有金属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 |
CA2203259A1 (en) | Novel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
CN101925592A (zh) | 硫杂环丁烷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 | |
CN102089346B (zh) | 组合物、聚合性组合物、树脂、光学部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105478A (zh) | 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树脂及其应用 | |
CN101616959A (zh) | 硫杂环丁烷化合物、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036954B (zh) | 金属化合物、含有该金属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 | |
JP4326856B2 (ja) | チオール化合物を用いてなる光学製品 | |
JP3238269B2 (ja) | 高屈折率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用組成物およびレンズ | |
CN112513012B (zh) | 新型烯丙基化合物和光学材料用组合物 | |
JP4326855B2 (ja) | チオール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中間体 | |
JP2007269648A (ja) | 有機ゲルマニウム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4702655B (zh) | 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3705993B2 (ja) | 金属含有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2812001A (zh) | 新型二芳基砜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812002A (zh) | 新型二芳基砜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12031176A (ja) | フタロシアニン系化合物及びその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