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2162A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52162A CN102952162A CN201110250505XA CN201110250505A CN102952162A CN 102952162 A CN102952162 A CN 102952162A CN 201110250505X A CN201110250505X A CN 201110250505XA CN 201110250505 A CN201110250505 A CN 201110250505A CN 102952162 A CN102952162 A CN 1029521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organnic electroluminescent
- but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有机金属磷光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磷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亦称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以有机层作为有源层的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由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低电压操作、高亮度、重量轻、广视角、以及高对比值等优点,近年来已渐渐使用于平面面板显示器(flatpanel display)上。与液晶显示器不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所包含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阵列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因此不需外加背光源。
一般而言,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对电极,以及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介质层。发光是导因于以下的现象。当电场施于两电极时,阴极射出电子到有机发光介质层,阳极射出空穴到有机发光介质层。当电子与空穴在有机发光介质层内结合时,会产生激子(excitons)。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就伴随着发光。
依据空穴和电子的自旋态(spin state),由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而产生的激子可具有三重态(triplet)或单重态(singlet)的自旋态。由单重态激子(singletexciton)所产生的发光为荧光(fluorescence),而由三重态激子(triplet exciton)所产生的发光为磷光(phosphorescence)。磷光的发光效率是荧光的三倍。因此,发展高效率的磷光材料以增进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发光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发光单元材料以小分子材料为主,这是因为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不管在效率、亮度与寿命等方面均比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PLED)高出许多。现今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制程不像PLED以旋转涂布或是喷墨印刷(Inkjet printing)为主,而是以蒸镀方式为主。然而,用于蒸镀方式所使用的真空制程设备成本较高,此外只有5%的有机发光材料会镀在基板上,95%的有机发光材料浪费在腔体壁上,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湿式制程(包含旋转涂布(spincoating)、或刮刀涂布(blade coating))被提出用于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的制程上,来降低设备成本及大大提升有机发光材料的使用率。
不过,传统有机磷光发光材料由于溶解度差的关系,并不适合湿式制程。因此,开发出适用于湿式制程的可溶性有机磷光发光材料是最为关键的(尤其是作为橘黄光掺杂剂),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系将烷基或环烷基导入4-苯基噻吩并[3,2-c]吡啶(4-phenylthieno[3,2-c]pyridine)结构,使材料具有好的溶解度。将短碳链(短链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导入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结构中,所得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以使用蒸镀与湿式制程来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若将长碳链(长烷基,例如叔丁基、或环己烷)导入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结构中,所得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以使用湿式制程来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此外,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可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作为发光单元的材料,提升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元件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该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如式(I)或(II)所示的化学结构:
其中,R为烷基、或环烷基。
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装置包含对电极;以及发光单元,配置于该对电极之间,其中该发光单元包含上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可作为橘黄光磷光掺杂材料。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主体材料;以及上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主体材料可例如为高分子材料(例如:PVK(聚乙烯基咔唑(poly(vinylcarbazole))),且该组合物可进一步包含一种以上的载子促进剂(carrier promoter),例如电子促进剂(例如:PBD,2-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4-biphenyl)-5-(4-tert-butylphenyl)-1,3,4-oxadiazole))或空穴促进剂(例如:TPD,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N’-d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
以下通过数个实施例及比较实施例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特征及优点,但它们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
基底~12;
下电极~14;
发光单元~16;以及
上电极~18。
【具体实施方式】
有机金属化合物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其具有式(I)或(II)所示的结构:
其中,其中,R为烷基、或环烷基。举例来说,R可为C1-12烷基、或C4-12环烷基,像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环戊基、己基、环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或十二烷基。
以下通过下列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方式,用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1
化合物PO-01-M的合成
将市售的化合物1(2-(2-氨基乙基)噻吩(2-(2-aminoethyl)thiophene),7.0g,55.1mmol)放入500mL单颈瓶中,加入200mL H2O并接上加料漏斗。接着在加料漏斗中加入市售化合物2(对甲苯酰氯(p-toluoyl chloride),11.0mL,82.7mmol),于冰水浴环境下滴入反应瓶中,逐渐产生白色固体。滴完后,加入20%NaOH水溶液,搅拌隔夜。以白瓷漏斗过滤,可得化合物3(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93%)。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 化合物2 化合物3。
接着,将化合物3(5.0g,20.4mmol)放入25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甲苯(toluene,80mL)。冰水浴下,经由加料漏斗将POCl3(5.7mL,61.2mmol)滴入反应瓶中。滴完后,移除冰水浴,改以油浴加热至甲苯回流,反应2小时后,以饱和碳酸氢钠(NaHC03)水溶液中和反应,再以甲苯萃取。收集甲苯溶液,以无水硫酸镁除水,减压浓缩抽干后,静置数小时,可得结晶产物(化合物4),产率为50%。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3 化合物4。
接着,将化合物4(3.0g,13.2mmol)和10%Pd/C(3.0g)放入25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甲苯(100mL),加热至甲苯回流。反应18小时后,以硅藻土(Celite 545)将Pd/C滤掉,滤液以减压浓缩机抽干,可得产物5,产率为85%。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4 化合物5。
接着,将化合物5(5.0g,22.2mmol)和水合氯化铱化合物(IrCl3.xH2O,3.0g,10mmol)放入100mL单颈圆底瓶中,分别加入2-甲氧基乙醇(2-methoxyethanol)(15mL)和水(5mL),加热至140℃。反应24小时后,加入大量的水,过滤,可得橘色固体产物(化合物6),产率为49%。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5 化合物6。
将化合物6(3.3g,4.0mmol)、acac(乙酰基丙酮(acetyl acetone),1.65g,16mmol)和碳酸钠固体(Na2CO3,1.71g 16mmol)放入10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2-甲氧基乙醇(40mL),加热至回流。反应24小时后,待回温至室温,加入40mL水,搅拌数小时将固体打散。过滤,将固体以管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以纯二氯甲烷为洗提液),可得橘色粉末产物PO-01-M,产率为50%。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6 PO-01-M。
利用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化合物PO-01-M,所得的光谱数据如下:
1H NMR(CDCl3,200MHz)δ8.41(d,J=3.4Hz,2H),8.34(d,J=5.6Hz,2H),8.02(d,J=8.0Hz,2H),7.66(d,J=5.6Hz,2H),7.60(d,J=6.2Hz,2H),6.69(d,J=7.6Hz,2H),6.15(s,2H),5.18(s,1H),2.03(s,6H),1.75(s,6H).
实施例2
化合物PO-01-TB的合成
将化合物1(2-(2-氨基乙基)噻吩,7.0g,55.1mmol)放入500mL单颈瓶中,加入200mL H2O并接上加料漏斗。接着在加料漏斗中加入市售化合物7(4-叔丁基苯甲酰氯(4-t-butyl benzoyl chloride),16.2g,82.5mmol),于冰水浴环境下滴入反应瓶中,逐渐产生白色固体。滴完后,加入20%NaOH水溶液,搅拌隔夜。以白瓷漏斗过滤,可得白色固体产物(化合物8、15.4g),产率为98%。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 化合物7 化合物8。
接着,将化合物8(2.87g,10mmol)放入25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甲苯(toluene,80mL)。冰水浴下,经由加料漏斗将POCl3(2.8mL,30mmol)滴入反应瓶中。滴完后,移除冰水浴,改以油浴加热至甲苯回流,反应2小时后,以饱和碳酸氢钠(NaHCO3)水溶液中和反应,再以甲苯萃取。收集甲苯溶液,以无水硫酸镁除水,减压浓缩抽干后,静置数小时,可得结晶产物(化合物9、1.6g),产率为60%。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8 化合物9。
将化合物9(2.7g,10mmol)和10%Pd/C(0.5g)放入25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甲苯(100mL),加热至甲苯回流。反应18小时后,以硅藻土(Celite545)将Pd/C滤掉,滤液以减压浓缩机抽干,再以管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乙酸乙酯/正己烷=1/9),可得化合物10,产率为79%。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9 化合物10。
将化合物10(5.0g,18.7mmol)和水合氯化铱化合物(IrCl3.xH2O,2.9g,8.5mmol)放入100mL单颈圆底瓶中,分别加入2-甲氧基乙醇(15mL)和水(5mL),加热至140℃。反应24小时后,加入大量的水,过滤,可得橘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1、4.1g),产率为49%。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0 化合物11。
将化合物11(1.48g,1.5mmol)、acac(乙酰基丙酮,0.6g,6mmol)和碳酸钠固体(Na2CO3,0.64g,6mmol)放入10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2-甲氧基乙醇(15mL),加热至回流。反应24小时后,待回温至室温,加入40mL水,搅拌数小时将固体打散。过滤,将固体以管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以纯二氯甲烷为洗提液),可得橘色粉末产物,PO-01-TB,产率为89%。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1 PO-01-TB。
利用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化合物PO-01-M,所得的光谱数据如下:
1H NMR(CDCl3,200MHz)δ8.45(d,J=6.6Hz,2H),8.30(d,J=5.4Hz,2H),7.99(d,J=8.4Hz,2H),7.64(d,J=5.0Hz,4H),6.88(dd,J=8.6,1.8Hz,2H),6.22(d,J=1.8Hz,2H),5.22(s,1H),1.79(s,6H),0.98(s,18H).
实施例3
化合物PO-01-HEX的合成
将化合物1(2-(2-氨基乙基)噻吩,9.4g,74.1mmol)500mL单颈瓶中,加入200mL H2O并接上加料漏斗。接着在加料漏斗中加入市售化合物12(4-正己基苯甲酰氯,25.0g,111.2mmol),于冰水浴环境下滴入反应瓶中,逐渐产生白色固体。滴完后,加入20%NaOH水溶液,搅拌隔夜。以白瓷漏斗过滤,可得白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3、20.6g),产率为88%。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 化合物12 化合物13。
将化合物13(5.0g,15.9mmol)放入25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甲苯(80mL)。冰水浴下,经由加料漏斗将POCl3(4.4mL,47.6mmol)滴入反应瓶中。滴完后,移除冰水浴,改以油浴加热至甲苯回流,反应2小时后,以饱和碳酸氢钠(NaHCO3)水溶液中和反应,再以甲苯萃取。收集甲苯溶液,以无水硫酸镁除水,减压浓缩抽干后,静置数小时,可得结晶产物(化合物14、2.6g),产率为55%。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3 化合物14。
将化合物14(3.0g,13.2mmol)和10%Pd/C(3.0g)放入25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甲苯(100mL),加热至甲苯回流。反应18小时后,以硅藻土(Celite545)将Pd/C滤掉,滤液以减压浓缩机抽干,再以管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乙酸乙酯/正己烷=1/9),可得化合物15,产率为75%。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4 化合物15。
将化合物15(3.8g,12.88mmol)和水合氯化铱化合物(IrCl3.xH2O,1.7g,5.85mmol)放入100mL单颈圆底瓶中,分别加入2-甲氧基乙醇(15mL)和水(5mL),加热至140℃。反应24小时后,加入大量的水,过滤,可得橘色固体产物(化合物16),产率为40%。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5 化合物16。
将化合物16(5.0g,4.0mmol)、acac(乙酰基丙酮,1.23g,12.26mmol)和碳酸钠固体(Na2CO3,1.30g,12.26mmol)放入100mL单颈圆底瓶中,加入2-甲氧基乙醇(30mL),加热至回流。反应24小时后,待回温至室温,加入40mL水,搅拌数小时将固体打散。过滤,将固体以管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以二氯甲烷/正己烷=1/3为洗提液),可得橘色粉末产物(PO-01-HEX),产率为63%。上述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化合物16 PO-01-HEX。
利用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化合物PO-01-M,所得的光谱数据如下:
1H NMR(CDCl3,200MHz)δ8.42(d,J=3.4Hz,2H),8.32(d,J=5.0Hz,2H),8.01(d,J=5.0Hz,2H),7.65(d,J=5.4Hz,2H),7.42(d,J=4.8Hz,2H),6.69(d,J=7.6Hz,2H),6.10(s,2H),5.19(s,1H),2.26(t,J=6.6Hz,4H),1.76(s,6H),1.55(s,4H),1.10(br,12H),0.80(t,J=7.2Hz,6H).
实施例4
溶解度测试
分别将实施例2-3所得的PO-01-TB与PO-01-HEX材料,以及PO-01(结构为作为对照组),以0.5%、0.8%、1%、1.5%、2%、及3%(材料与溶剂的重量比)的比率溶于氯苯中,进行溶解度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示不溶或溶解不完全、○:表示完全相溶)
由表1可知,通过将烷基或环烷基导入4-苯基噻吩并[3,2-c]吡啶结构所得的PO-01-TB和PO-01-HEX材料具有好的溶解度,在氯苯溶剂中溶解度可达到1.5%或以上,而未经改性的PO-01只有0.5%。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请参照图1,该图显示一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包括基底12、下电极14、发光单元16及上电极18。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可为上发光、下发光、或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基底可例如为玻璃、塑胶基板、或半导体基板。该下电极14及上电极18的材质可例如为锂、镁、钙、铝、银、铟、金、钨、镍、铂、铜、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锌铝氧化物(AZO)、氧化锌(ZnO)或其结合,而其形成方式可为热蒸镀、溅射或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式。此外,该下电极14及上电极18至少之一需要具有透光性。
该发光单元16至少包含发光层,可进一步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其他膜层。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发光单元16必需包含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式(I)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换言之,在该发光单元16中,至少有一膜层包含该有机金属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为磷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而该磷光发光单元的发光单元包含主体(host)材料及磷光掺杂材料,而该磷光掺杂材料包含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式(I)或(II)所示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视所使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所需的元件特性,将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与所需的磷光掺杂材料掺杂,并改变所搭配的掺杂物的掺杂量。因此,掺杂物的掺杂量的多少并非本发明的特征,不是限制本发明范围的依据。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下实施例将由实施例1-3所得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掺杂材料,提供多个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实施例(分别以蒸镀(干式制程)或涂布(湿式制程)方式来形成),来与比较实施例(以PO-01作为掺杂物)进行对比,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与现有材料相比确实具有较高的光电特性。
干式制程
比较实施例1:
使用中性清洁剂、丙酮、及乙醇以超声波振荡将已图案化的ITO(厚度为120nm)玻璃基底洗净。以氮气将基材吹干,然后以UV-臭氧(UV-OZONE)处理30分钟,接着于10-6托的压力下依序沉积NPB(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N,N′-di(naphthalene-l-yl)-N,N′-diphenyl-benzidine)、厚度为30nm)、CBP(4,4′-N,N′-二咔唑联苯(4,4′-N,N′-dicarbazole-biphenyl))掺杂PO-01()(CBP与PO-01的比例为100∶6、厚度为30nm)、BCP (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二氮杂菲(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厚度为10nm)、Alq3(三(8-羟基喹啉)铝(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厚度为20nm)、LiF(厚度为0.5nm)、及Al(厚度为120nm),封装后获得该电致发光装置(1)。该电致发光装置(1)的结构可表示为:ITO/NPB/CBP:PO-01(6%)/BCP/Alq3/LiF/Al。
接着,测量该电致发光装置(1)的光学特性,其测量结果请参照表2。
实施例5:
使用中性清洁剂、丙酮、及乙醇以超声波振荡将已图案化的ITO(厚度为120nm)玻璃基底洗净。以氮气将基材吹干,然后以UV-臭氧处理30分钟,接着于10-6托的压力下依序沉积NPB(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厚度为30nm)、CBP(4,4′-N,N′-二咔唑联苯)掺杂PO-01-TB(CBP与PO-01-TB的比例为100∶6、厚度为30nm)、BCP(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二氮杂菲、厚度为10nm)、Alq3(三(8-羟基喹啉)铝、厚度为20nm)、LiF(厚度为0.5nm)、及Al(厚度为120nm),封装后获得该电致发光装置(2)。该电致发光装置(2)的结构可表示为:ITO/NPB/CBP:PO-01-TB(6%)/BCP/Alq3/LiF/Al。
接着,测量该电致发光装置(2)的光学特性,其测量结果请参照表2。
表2
如表2所示,在搭配相同主体材料的条件下,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PO-01-TB与PO-01相比,可降低驱动电压且具有较好的元件效率。
湿式制程
比较实施例2:
使用中性清洁剂、丙酮、及乙醇以超声波振荡将已图案化的ITO(厚度为120nm)玻璃基底洗净。以氮气将基材吹干,然后以UV-臭氧处理30分钟。接着,选用PEDOT(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poly(3,4)-ethylendioxythiophen)):PS S(e-聚苯乙烯磺酸酯(e-polystyrenesulfonate))当作空穴注入层(hole-inject layer),以刮刀及旋转涂布方式(转速4000rpm)形成膜层(厚度为50nm),然后加热100℃持续40分钟。接着,在PEDOT:PSS层上以刮刀涂布方式形成TFB(聚[99,9-二辛基芴基-2,7-二基)-共聚-(4,4’-(N-(4-仲丁基苯基))二苯基胺(poly[99,9-dioctylfluorenyl-2,7-diyl)-co-(4,4’-(N-(4-s-butylphenyl))diphenylamine))])层(厚度为20nm),然后在真空下加热到180℃持续40分钟,TFB系当作空穴传递层(hole-transport layer)材料。接着,在TFB层上以涂布方式形成发光层(厚度约为30nm),用来形成发光层的涂布组合物包含:PVK(聚乙烯基咔唑(poly(vinylcarbazole)))、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4-biphenyl)-5-(4-tert-butylphenyl)-1,3,4-oxadiazole))、TPD(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N’-d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及PO-01,重量比例(PVK∶PBD∶TPD∶PO-01为(55∶34∶9∶6),溶于氯苯溶剂中。接着,在发光层上以刮刀及旋转涂布方式形成空穴阻隔层兼电子传输层(hole-block/electron-transport layer)TPBI(1,3,5-三(苯基-2-苯并咪唑基)-苯(1,3,5-tris(phenyl-2-benzimidazolyl)-benzene)),厚度约为20nm。接着,沉积LiF(厚度为0.5nm)、及Al(厚度为120nm),封装后获得该电致发光装置(3)。该电致发光装置(3)的结构可表示为:ITO/PEDOT(CH8000)/TFB/PVK:PBD:TPD:PO-01/TPBI/LiF/Al。
接着,测量该电致发光装置(3)的光学特性,其测量结果请参照表3。
实施例6:
使用中性清洁剂、丙酮、及乙醇以超声波振荡将已图案化的ITO(厚度为120nm)玻璃基底洗净。以氮气将基材吹干,然后以UV-臭氧处理30分钟。接着,选用PEDOT(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PSS(e-聚苯乙烯磺酸酯)当作空穴注入层,以刮刀及旋转涂布方式(转速4000rpm)形成膜层(厚度为50nm),然后加热100℃持续40分钟。接着,在PEDOT:PSS层上以刮刀涂布方式形成TFB(聚[99,9-二辛基芴基-2,7-二基)-共聚-(4,4’-(N-(4-仲丁基苯基))二苯基胺)层(厚度为20nm),然后在真空下加热到180℃持续40分钟,TFB系当作空穴传递层材料。接着,在TFB层上以涂布方式形成发光层(厚度约为30nm),用来形成发光层的涂布组合物包含:PVK(聚乙烯基咔唑)、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TPD(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及PO-01-TB,重量比例(PVK∶PBD∶TPD∶PO-01-TB为(61∶24∶9∶6),溶于氯苯溶剂中。接着,在发光层上以刮刀及旋转涂布方式形成空穴阻隔层兼电子传输层(hole-block/electron-transport layer)TPBI(1,3,5-三(苯基-2-苯并咪唑基)-苯),厚度约为20nm。接着,沉积LiF(厚度为0.5nm)、及Al(厚度为120nm),封装后获得该电致发光装置(4)。该电致发光装置(4)的结构可表示为:ITO/PEDOT(CH8000)/TFB/PVK:PBD:TPD:PO-01-TB/TPBI/LiF/Al。
接着,测量该电致发光装置(4)的光学特性,其测量结果请参照表3。
实施例7:
使用中性清洁剂、丙酮、及乙醇以超声波振荡将已图案化的ITO(厚度为120nm)玻璃基底洗净。以氮气将基材吹干,然后以UV-臭氧处理30分钟。接着,选用PEDOT(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PSS(e-聚苯乙烯磺酸酯)当作空穴注入层,以刮刀及旋转涂布方式(转速4000rpm)形成膜层(厚度为50nm),然后加热100℃持续40分钟。接着,在PEDOT:PSS层上以刮刀涂布方式形成TFB(聚[99,9-二辛基芴基-2,7-二基)-共聚-(4,4’-(N-(4-仲丁基苯基))二苯基胺)层(厚度为20nm),然后在真空下加热到180℃持续40分钟,TFB系当作空穴传递层材料。接着,在TFB层上以涂布方式形成发光层(厚度约为30nm),用来形成发光层的涂布组合物包含:PVK(聚乙烯基咔唑)、PBD(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TPD(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及PO-01-HEX,重量比例(PVK∶PBD∶TPD∶PO-01-HEX为(61∶24∶9∶6),溶于氯苯溶剂中。接着,在发光层上以刮刀及旋转涂布方式形成空穴阻隔层兼电子传输层(hole-block/electron-transport layer)TPBI(1,3,5-三(苯基-2-苯并咪唑基)-苯),厚度约为20nm。接着,沉积LiF(厚度为0.5nm)、及Al(厚度为120nm),封装后获得该电致发光装置(5)。该电致发光装置(5)的结构可表示为:ITO/PEDOT(CH8000)/TFB/PVK:PBD:TPD:PO-01-HEX/TPBI/LiF/Al。
接着,测量该电致发光装置(5)的光学特性,其测量结果请参照表3。
表3
如表3所示,在搭配相同主体材料的条件下,改性后的PO-01-TB和PO-01-HEX由于具有较佳的溶解度,所以所得的湿式制程元件效率比PO-01分别高出12倍和7倍以上。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可作任意更改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该R为C1-12烷基、或C4-12环烷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该R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环戊基、己基、环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或十二烷基。
4.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
对电极;以及
发光单元,配置于该对电极之间,
其中,该发光单元包含具有式(I)或(II)所示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其中,R为烷基、或环烷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R为C1-12烷基、或C4-12环烷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R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环戊基、己基、环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或十二烷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元系以蒸镀方式制备而得。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元系以湿式制程方式制备而得。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元系发出橘黄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50505XA CN102952162A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50505XA CN102952162A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2162A true CN102952162A (zh) | 2013-03-06 |
Family
ID=47761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50505XA Pending CN102952162A (zh) | 2011-08-29 | 2011-08-29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5216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4517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错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 |
CN105669697A (zh) * | 2014-12-03 | 2016-06-1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
CN106883270A (zh) * | 2015-11-26 | 2017-06-23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化合物、包含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
US9954189B2 (en) | 2014-12-03 | 2018-04-24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Organic metal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3970A (zh) * | 2005-01-12 | 2006-07-19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络合物及包括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 |
WO2010061625A1 (ja) * | 2008-11-28 | 2010-06-03 |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 新規化合物、及びその利用 |
CN102130305A (zh) * | 2010-01-20 | 2011-07-2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有机发光层材料、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有机发光元件以及光源装置 |
-
2011
- 2011-08-29 CN CN201110250505XA patent/CN10295216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3970A (zh) * | 2005-01-12 | 2006-07-19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络合物及包括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 |
WO2010061625A1 (ja) * | 2008-11-28 | 2010-06-03 |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 新規化合物、及びその利用 |
CN102130305A (zh) * | 2010-01-20 | 2011-07-20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有机发光层材料、有机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有机发光元件以及光源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SHENG-YANG HUANG等,: "Uniform dispersion of triplet emitters in multi-layer solution-process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SYNTHETIC METALS》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4517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错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 |
US9893304B2 (en) | 2013-12-26 | 2018-02-13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Organic metal complex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comprising the same |
CN105669697A (zh) * | 2014-12-03 | 2016-06-1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
CN105669697B (zh) * | 2014-12-03 | 2018-04-1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
US9954189B2 (en) | 2014-12-03 | 2018-04-24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Organic metal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US10164199B2 (en) | 2014-12-03 | 2018-12-25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Organic metal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CN106883270A (zh) * | 2015-11-26 | 2017-06-23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化合物、包含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
CN106883270B (zh) * | 2015-11-26 | 2019-03-26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有机金属化合物、包含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
US10340466B2 (en) | 2015-11-26 | 2019-07-02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Organic metal compou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employing the sam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95804B (zh) | 有機金屬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及組合物 | |
KR102641215B1 (ko) | 금속 착체 및 유기 발광 소자 | |
Huang et al. | Benzene-cored fluorophors with TPE peripheries: facile synthesis, crystallization-induced blue-shifted emission, and efficient blue luminogens for non-doped OLEDs | |
TWI385235B (zh) | 有機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有機電激發光裝置 | |
US20070116984A1 (en) | Spiro-compound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KR20150093995A (ko) |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CN1480012A (zh) | 用于光电设备的氘化半导体有机化合物 | |
CN102911211A (zh)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
CN101659638A (zh) |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
CN106518882B (zh) | 一种螺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08997239A (zh) | 一种含氰基的化合物及其用途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13135945A (zh) | 一种有机硼半导体材料及oled器件应用 | |
CN107011269A (zh) | 可采用环境友好溶剂加工的以螺芴单元为核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952162A (zh) | 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组合物 | |
CN106432251A (zh) | 六臂星状有机发光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06831798B (zh) | 含有五元环结构的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05753849A (zh) | 含有喹喔啉和吡啶基团的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CN104086524A (zh) | 一种耐热性有机半导体 | |
CN115160273A (zh) | 一种含有二苯并杂环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956436B (zh) | 一种有机半导体空穴传输材料 | |
CN106167487A (zh) | 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该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 |
CN114014812A (zh) | 一种以芴为核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US20200161561A1 (en) | Acridine derivativ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
CN106190107A (zh) | 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该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 |
CN111499557B (zh) | 一种有机主体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