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
- 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無四肢,以肋骨自由伸縮而行。有的有毒,有的無毒,種類甚多。捕食蛙、鼠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較大的動物。《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星名。《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蛇乘龍。」
-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論衡•物勢》:「巳,火也。其禽蛇也。」
- 山名。蛇山的省稱,在今湖北省武漢市。
- 姓。《通志•氏族略五》:「蛇氏,見《姓苑》,姚萇,蛇后,南安人。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 蛇
- 〔委蛇〕見「委」。
● 蛇
- 尺蠖。《類篇•虫部》:「蛇,蟲名,蠖也。」
● 蛇
- 〔毆蛇〕地名。在今山東省甯陽縣東北。《公羊傳•桓公十二年》:「盟于歐蛇。」
英語 snake
德語 Schlange (S),She (Eig, Fam)
法語 serpent
蛇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蛇
名
(1) (形聲。從蟲,它聲。本寫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義:一種爬行動物)
(2) 同本義 [snake;serpent]
蛇,它或從蟲。——《說文》
蛇乘龍。——《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虛危之星。」
爲虺弗摧,爲蛇將若何?——《國語·吳語》。注:「虺小蛇大也。
龍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龍之類也。」
龍首其中蛇交。——《儀禮·鄉射禮記》
維虺維蛇。——《詩·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蛇豕(比喻貪婪殘暴的人);蛇虺(喻指陰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東西一般地吞食);蛇蛻(蛇所脫下的皮);蛇解(即蛇脫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動隱祕);蛇行鼠步(形容膽小謹慎);蛇盤鬼附(比喻相互勾結);蛇蟠蚓結(比喻互相勾結);蛇心佛口(喻指假冒僞善、內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報(自述感恩圖報的詞語。即視己爲蛇、雀而報恩)
(3) 象徵國君、君子等 [emperor;gentleman]
有蛇自泉宮出,入於國,如先君之數。——《左傳》
(4)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snake]。
如:蛇年(即巳年)
詞性變化
形
(1) 形狀像蛇的;似蛇狀的 [snaky; snakey]。
如:蛇弓(弓名);蛇丹(中醫病名。皮膚上潮紅皰疹簇集,形成帶狀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狀如蛇的長矛)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1) ——見「委蛇」( wēiyí)
蛇 國語辭典
-
有鱗目蛇亞目爬行動物的總稱。約二千七百種,臺灣約產五十八種。體圓長,無四肢,有鱗,口大,舌細長而分叉,體色不一,有蛻皮現象。卵生或卵胎生,分有毒跟無毒二種。
-
參見「蛇蛇」、「委蛇」等條。
【唐韻】食遮切,音茶。【集韻】【韻會】𠀤時遮切,音闍。毒蟲也。【左傳·莊十四年】內蛇與外蛇鬭。【疏】蛇,北方水物。【酉陽雜俎】蛇,有水、草、木、土四種。【爾雅翼】蛇,草居,常飢,每得食稍飽,輒復蛻殻,冬輒含土入蟄,及春出蟄則吐之。【埤雅】牛以鼻聽,蛇以眼聽。
又【莊子·達生篇】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註】委蛇,泥鰌。
又星名。【左傳·襄二十八年】蛇乗龍。【註】蛇,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晉書·天文志】騰蛇二十二星,在營室北,天蛇也。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註】卽銜珠之蛇。
又姓。【通志·氏族略】姚萇,蛇后,南安人。
又有建武將軍蛇元,望出鴈門。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
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又徒河切,音駝。【張衡·西京賦】感河馮,懷湘娥,驚蛧蜽,憚蛟蛇。
又委蛇之蛇,亦叶音駝。【古音攷】《陸機·答賈謐詩》:我求明德,濟同以和。魯公戾止,兗服委蛇。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地名。《春秋傳》盟于毆蛇,《公羊傳》作毆虵,與曲池同。
又【字彙補】以遮切,音耶。【集韻】關中謂毒蟲曰蛇。 【韻會】本作它,湯河切。【說文】它,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託何切。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佩觿】蛇字從也,誤。
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蛇,它或从虫。託何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文一 重一
(它)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𠂹尾形。𠂹各本作垂。今正。𠂹者,艸木華葉𠂹也。引申爲凡物下𠂹之偁。垂者遠邊,非其義。冤曲者,其體。垂尾者,其末。它象其臥形,故詘尾而短。它象其上冤曲而下垂尾,故長。詘尾謂之虫,垂尾謂之它,它與𠂹古音同也。詩: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吳語:爲虺弗摧,爲蛇將若何。虺皆虫之叚借。皆謂或臥或垂尾耳。臥者較易制,曳尾而行者難制。故曰爲虺弗摧,爲蛇將若何也。託何切。十七部。今人蛇與它異義異音。蛇食遮切。上古艸凥患它,故相問無它乎。上古者,謂神農以前也。相問無它,猶後人之不恙無恙也。語言轉移,則以無别故當之。而其字或叚佗爲之。又俗作他。經典多作它。猶言彼也。許言此以說叚借之例。羔羊傳曰:委蛇,行可從迹也。亦引申之義也。凡它之屬皆从它。
(蛇)它或从虫。它篆本以虫篆引長之而巳。乃又加虫左旁,是俗字也。
蛇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ɤ˧˥; ji˧˥ 唐代读音 *jhia tɑ日语读音 HEBI韩语罗马 SA I现代韩语 사越南语 xà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a2 ji2 [梅县腔] sha2 [海陆腔] sha2 ri2 [东莞腔] sa2 [沙头角腔] sa2 [陆丰腔] sha3 [客英字典] sha2 ji5 [宝安腔] sa2 [客语拼音字汇] sa2 yi2粤语 ji4 se4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平聲陽 移小空;審母 車遮韻 平聲陽 蛇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支韻 平聲 移小韻 弋支切 三等 開口;透母 歌韻 平聲 佗小韻 託何切 一等 開口;牀船母 麻韻 平聲 蛇小韻 食遮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歌部 ;影母 歌部 ;王力系统:船母 歌部 ;餘母 歌部 ;
蛇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它」 鐵185.3合4813 | 「它」 沈子它簋蓋西周早期集成4330 | 「它」 包2.164 | 「它」 說文‧它部 | 「蛇」 睡.日甲74背 | 「蛇」 |
「它」 拾13.8合10063 | 「它」 伯歸夆簋西周中期集成4331 | 「蛇」 說文或體 | 「它」 睡.雜38 | ||
「它」 寧滬3.79 | 「它」 魯大𤔲徒子仲伯匜春秋早期集成10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