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
BBC觀點: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男女對決」意味著什麼?
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性別議題浮上檯面。儘管賀錦麗試圖避免談論自己的身份,但性別已成為關鍵因素。民調顯示,男性傾向支持川普,女性則傾向支持賀錦麗。這反映了美國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廣泛態度。
台灣MeToo浪潮一週年:當「理解黃子佼」成為網路哏,那些加害者付出代價了嗎?
在台灣,無論在社會、網路或行政處理的積極度上,性犯罪的嚴重性都沒有被充分認識。一方面我們看到在幼稚園案爆出後的群情激憤,另一方面,「黃子佼玩笑」卻沒有消退。仍有一群人持續拿性犯罪事件開玩笑,嘲諷說出受害經驗的藝人過氣、蹭熱度,並高喊台灣女權過剩......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美上市推手,譯者盼性別議題不被忘記
翻譯完成並非結束,尋找美國出版方更是由Jenna主動出擊,寄給超過30家出版社後,終於獲得美國老牌出版社HarperCollins肯定,英譯本2024年正式出版,成為這家逾200年歷史出版社的首本台灣作品。
中國#MeToo發起者黃雪琴,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2021年夏天,黃雪琴獲得了由英國政府資助的志奮領獎學金,本將前往知名的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攻讀性別研究課程。但在9月,就在黃雪琴和勞工維權人士王建兵一起去機場趕往英國的途中,兩人「失蹤」了......
十年一瞬:2024立法院集結運動的參與者速寫
2024年5月17日起,立法院周邊因立法院擴權修法爭議而聚集抗議人潮,超過萬人在立法院外陸續集結。本文深入訪談兩百位以上的活動參與者,針對他們的年紀、學歷、社運經歷與訊息接收管道進行剖析,事隔十年的大規模學運,有著什麼樣的改變呢?
宥勝強吻撫摸女助理構成判強制猥褻罪一審判8月,炎亞綸案下週宣判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後,認為宥勝是頗具名氣的藝人,且與被害人有上下從屬關係,因宥勝身分的特殊性,被害人承受更高程度的社會關注,心理傷害、壓力非常人所能想像,且事發後宥勝未能與她達成和解,也沒有任何實際補償行為。
世界級魔術師大衛考柏菲被爆性侵16名青少女,喊冤反控受害者「攏係假」
針對有受害者表示曾被下藥後性侵,考柏菲的律師表示:「非法取得的藥物不是他會碰的東西。」此外,他的律師也強調,考柏菲過去曾被數名女性指控不當肢體接觸都是「假的」,他本身其實是#MeToo運動的倡導者,非常希望女性能勇於表達曾受過的性騷或性犯罪經歷。
朱學恒強吻鍾沛君強制猥褻罪遭重判1年2月,法官:犯後不認罪且無悔悟,還自稱遭政治迫害
法院表示,朱在審理過程利用自己的頻道發表言論,形塑鍾是他人指使的政治打手,自己遭政治迫害等。這些都導致鍾沛君提告後,相較其他性侵害案被害人,須承受更高社會關注及輿論非議導致的精神壓力。
宥勝涉強制猥褻罪遭起訴後坦承犯行,想「提供資料」給被害人遭疑串證,法官諭知8萬元交保
宥勝律師表示,宥勝是為表達善意以及尋求和解,純粹是爭取緩刑上的訴訟利益,毫無違法意圖。檢察官則認為,宥勝審判中試圖與被害人聯繫,並有實質接觸,有串證可能性。
Netflix《致真理》:透過後女性主義犧牲者「雪莉」,深究韓國父權社會的女性挑戰與抉擇
《致真理》第一部分爲黃素雅導演執導的短片《4:Clean Island》,第二部分則是雪莉的深度訪談,。雪莉原本計畫會拍攝五位導演的短片作品,她卻在第二部的拍攝期間離世,因此《4:Clean Island》成了最初籌備的五部短片作品中唯一完成的作品,在其中能看到雪莉想表達女性成為商品,女性自我認同的拉扯。
Google年度關鍵字出爐:「颱風」搜尋第一,ChatGPT、BLACKPINK、《模仿犯》、MeToo成台灣矚目焦點事件
Google所公布的台灣2023年搜尋排行榜是依照2023年期間搜尋量快速竄升幅度所進行的排名。今年,台灣網友持續關注與生活相關的民生議題,同時展現對運動賽事和國際新聞的高度關注,例如「颱風」、「世界棒球經典賽」、「亞洲運動會棒球比賽」和「以色列」等都榜上有名。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多次權勢性騷擾女部屬,遭監察院彈劾仍否認痛批「三人成虎」
在3到4月間,李伯道在辦公室對A女說「要等5天後才能見到妳,真是捨不得」,並環抱A女身體、撫摸背部及說A女好香。後來在辦公室又以手機寫A女小名並說「You're so beautiful」後向A女展示。監察院認為以合理被害人標準來看已經構成性騷擾。
【專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編劇吳瑾蓉:希望觀眾在故事中找到愛的多重可能
談及電影主軸為何不是同志戀情,而是家人情感,編劇吳瑾蓉說,愛情只是電影類型的其中一種,關於「愛」,「我覺得可以講更多」。透過將親情、性別、環保等現代人可能面臨的議題納入故事,吳瑾蓉希望觀眾觀影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擁有專屬自己的詮釋。對她來說,如何創作出同性或異性戀族群都能感動的電影,才是她寫這部劇本的關鍵。
朱家安:你是社會的「預設值」嗎?特權是隱形的,就像水裡的魚不會意識到水的存在
在外表、性別、性傾向、族群、語言、富裕程度等等項目,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當中有些狀態還會隨時間變動。你不能期待自己永遠是天之驕子,大家都有在某方面成為弱勢邊緣族群的可能性,所以一個能看見差異並主動照顧不同者的社會,會是比較好的社會。誰都難保自己有天不會從預設值的籃子掉出去,砸碎在堅硬的地板上。
炎亞綸涉嫌拍未成年性愛影片遭起訴,律師分析檢辯論攻防焦點:是否意圖散佈影像
今天炎亞綸會吃上官司,是因為他的交往對象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性私密影像是特別受法律重視和保護的,不論對方是否同意都違法,且拍攝性行為甚至比發生性行為還要嚴重。
朱學恒強吻鍾沛君遭起訴「強制猥褻罪」,和他告發自己的「性騷擾」有何不同?
律師指出,實務上,性騷擾是相對短暫的干擾行為,被害人還來不及反應,通常就沒有「違背意願」問題。但強制猥褻的行為通常是更嚴重且明確的。以朱學恒的案例來說,重點在強吻發生前,有沒有對鍾沛君施以強制手段。
2023金鐘獎節目類&戲劇類有哪些看點?《大嘻哈時代2》《綜藝大熱門》討論度高、《人選之人》《模仿犯》競爭激烈
2023金鐘獎即將隆重舉行,不論是節目類還是戲劇類,競爭都激烈,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讓我們一同了解本屆金鐘獎的亮點。
黑人MeToo、林秉聖雙合約、吳季穎打假球⋯⋯台灣籃壇風波醜聞不斷,背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籃球體系發展至今,所有的通病在於其抱著「被罵才改」的被動心態。再好的聲明都像是為了讓這一場場風波平息,試圖「矇混過關」所使用的障眼法,表面說是「大家一起把餅做大」,但各聯盟暗自卻處在內鬥競爭當中,各懷鬼胎思索著在這塊市場誰能率先拔得一旗,比起SBL,現在似乎更糟了。
從陳乃瑜批「只會護航的花瓶」反思父權邏輯與女性職場困境
在近日陳乃瑜議員批評國民黨戴湘儀議員是「只會護航的花瓶」的風波中,部分反對戴議員被稱作「花瓶」的人,竟轉向羞辱陳乃瑜議員的外貌,稱她是「忌妒」、「破掉的花盆」等。對於女性外貌的關注、吹捧或貶抑,其根源是相同的邏輯——女性存在的價值,並非她們在公領域中能夠展現的能量,而是在私領域中能夠帶來的瑣碎話題與八卦。
《與其事後越想越氣,不如當場這樣反擊》:用「沒有生過孩子的女人」貶低別人,真的是媽媽界的敗類
看似不經意的關心,或許潛藏著有意無意的性別偏見,即便是發自內心的讚美,也可能隱含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這些話聽在耳裡,妳是否眉頭一皺,心中警鈴大作?#MeToo時代的女性自保指南,瞬間爆發力炸裂的語言防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