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醫療
私立醫院財報新規須揭露前10大自費項目,醫改會籲健保署別再「只公布、不解讀」
縱使衛福部新規定可讓醫療院所財務資訊更公開,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仍提出兩大疑慮,一為財報正確性,二為如何解讀相關數據。研究員吳奎彥說,以往健保署對於醫院財報都只公布、不解讀,民眾根本看不出這些數字代表的意義,也不知道醫院賺的錢究竟用到哪些地方。
很多人想死,但諮商好貴?心理師談貧窮、自殺與心理諮商
諮商費用固然是個門檻,但更多時候困住案主的,是他們沒有足夠資訊或獲得資源的管道,加上這類案主的成長過程與生活經驗使他們不太會爭取這些資源,或者不相信努力會帶來改變。
「公醫醫療」體制下的選擇題:你選擇等2年,還是花30萬?
人們選擇到「公家」醫院看病,便宜,但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到「私家」醫院看病,迅速,但卻幾乎只有上層階級,才負擔得起相應的高昂花費。
醫師如何看達文西手術「A健保」爭議?
健保的申報其實並不一定會通過(有審查、核刪與放大回推等),醫院會邊收自費邊申報,除了某些人認定的想兩頭賺,以我的意見更可能的理由卻是:減少跟患者收取的費用。
醫療如何變成尊爵不凡的商品——從台灣醫療發展談起
醫療服務在這十幾年來已經逐漸地市場化與商品化。健保在給付上,輕忽醫病之間的關懷與互動,只重視治療的制度,為醫療商品化提供一個絕佳的環境。而醫院經營者的經營模式,過度重視醫院營收,而忽略了醫療本應具有的福利性,終究讓醫院變成賺錢的營利事業。
國人醫療支出將超過1兆...醫改團體:瘦了全民,肥了醫院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健保實施初期,國人自費率一度降低至27%,但2011年卻升到36%,高於同時間韓國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