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文化外交

舞台劇「這不是大使館」  探討「國」的意義

《這不是個大使館》舞台劇論台灣處境,邀觀眾批判審思歐中關係

藝文 中央通訊社

台灣與瑞士合製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歐洲巡演爆滿。導演凱吉盼呈現台灣民主處境,並促使觀眾反思歐洲與中國等極權政府的關係。該劇以紀實手法探討台灣國家定位,並透過劇場的「再現」功能,虛實交錯,引發觀眾對國際關係和台灣未來的思考。

文化部長李遠訪問日本 發現日人嚮往台灣文化

出席黃土水特展發現日本人嚮往台灣文化,李遠有信心讓世界看見台灣

藝文 中央通訊社

文化部長李遠訪日,發現日本高中生選擇到台灣修學旅行,文化交流頻繁。台灣電影、漫畫、文學、表演藝術等開始可以帶到日本。李遠認為,台灣有獨特優勢,文化跟著政經走出去。台日之間有深厚的歷史脈絡,文化交流更有深刻的歷史意義。

7h0e2niysztbgz4n77mzsyy44ubn9o

民主價值結合在地文化,台灣如何透過「公眾外交」成為世界的貢獻者?

政治 讀者投書

「文化外交」一直是公眾外交領域內的重要部分,但同時亦是較具挑戰之傳播內容,尤其外國公民通常難以接受另一個其完全不熟悉之文化內容,甚至會對不同文化產生排斥,這亦是我國將「中華文化傳統」作為公眾外交主軸之難處。

Text Translation typed on retro typewriter,stock image - 圖片

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

人文 精選書摘

美蘇雙方的對抗不僅限於軍事方面,凡有利於敵消我長的策略都在考慮之列,其中重要的一環便是思想與文化的競爭,因此美方特別著力於把自身形塑為知識的前導,民主的先鋒,自由世界的領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遂有文化外交之議以及具體的執行措施。

57u7hz0sznre0v9szi4le1itl98xht

以「文化藝術」外交突破台灣在國際的政治現實

政治 新社會政策雜誌

當我國以專業藝文表現贏得當地認同時,便可將此場合轉化為建立外交關係及拓展人脈,以及國家自我行銷宣傳之場域,進而宣示國家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