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鑑定
- Related Tags:
- DNA鑑定
- 冤獄
- 冤案
- 鑑識科學
- 無辜計畫
- 李昌鈺
- 數位鑑識
- Professor Angela Gallop
- 安吉拉・蓋洛普
- 一位鑑識科學家的破案實錄
日本通緝犯桐島聰癌末病逝,身分確認工作進行中,49年逃亡歷程恐成謎
警視廳已經取得桐島聰兩名兄弟姐妹的DNA,正在進行鑑定。但由於兄弟姐妹的DNA在確認身分時不如父母準確,必須多方交叉比對,預料將花費一些時間。如果確認他就是桐島聰,公安部將向檢方遞交嫌疑人已死亡的相關文書。
日本通緝犯桐島聰自爆身分僅4天傳癌末病死,化名藏身神奈川縣數十年,街坊鄰居不知真實身分
根據調查相關人士,這名疑似桐島聰的男性這個月入住神奈川縣鎌倉市的醫院。他一開始使用假名「內田洋」(Uchida Hiroshi),但在25日向院方表示自己就是桐島聰,由於病情嚴重,他表示「想用真名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法庭上的偽科學》:在「無辜計畫」會議室桌上,我們面對的正是美國史上最大的鑑識醜聞
美國的司法科學是一個不受監管的行業。站在使用「科學」證據和陪審團之間的,就只有法官。本書目的是希望一改以為司法科學萬無一失的錯誤描述。透過因垃圾科學而被判有罪的多起冤案故事,記錄他們對抗錯誤定罪的法庭交戰,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千瘡百孔的司法制度核心與其對垃圾科學的回應、美國國家科學院對各種鑑識科學的檢驗,以及DNA鑑定對冤錯案件帶來的革命性影響。
咬痕比對釀成多少冤案?專家們認定「99%是他」,如今卻被證實「99%有誤」
科學力求嚴謹,司法科學同樣也應力求嚴謹,而真正嚴謹的作法,或許不是要繼續強化對科學的確信,反而是要降低信心⸺正因為不夠信任,所以更要加以嚴格審視、謹慎推論。畢竟面對一旦發生就無法重來的冤錯案,沒有最嚴謹,惟有更嚴謹。
李昌鈺《犯罪現場》:地面上、地面下的屍體與物證,以及水底犯罪現場搜索要點
曾參與美國九一一恐攻案、美式足球球星辛普森案,以及台灣桃園縣長劉邦友血案、彭婉如命案、白曉燕命案、三一九槍擊案、蘇建和案等的國際鑑識權威李昌鈺,在本書為犯罪現場勘察提供獨到的系統化方法,循序漸進講解。
《人骨檔案》:法醫人類學家的鑑識四大問,現實常常比小說更離奇
本書以解剖學與法醫人類學角度進行觀察說明,透過科學手段重現死者生前的遭遇,協助犯罪偵查與釐清死亡疑點。作者以細膩感性與悲憫之情,為我們還原數十起比電影小說更曲折離奇的案例。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連老弱婦孺也不放過,手段凶殘、三死一重傷的林宅滅門血案
這起事件至今無法破案。一來三十多年前不像現在科技進步,能靠DNA鑑定與監視器讓犯罪無所遁形;二來現場太混亂了,沒有完整封鎖保全,太多人進出沒有戴手套、穿鞋套,現場被破壞得體無完膚;三是凶手太專業、太小心,幾乎不留任何痕跡。
《審判的人性弱點》:刑事鑑識中存在的「確認偏誤」,造成了不計其數的冤錯案件
造成司法盲目的心理學解讀,包括幾個主要概念:認知失調、確認偏誤及記憶汙染等等。馬克・戈希從許多冤案中,都看到了這三種心理問題,從而導致冤案難反,以及不願面對錯誤承認冤案,或者縱然平冤後仍然否認這些案件有問題。
《沉默證詞》:沒有證據顯示他殺人棄屍,但檢方為何認定他是兇手?
此外驚人的是,如果阿布迪參與棄屍,應該會找到相關的證據,但有些證據卻闕如。加上其他一些「缺乏證據」的情況,指控阿布迪一案似乎根本不成立,而檢方提出的整個情節似乎極為不可能。
《沉默證詞》:成立鑑識資源公司時,我立誓不當「拿錢說話的專家」
我的第一樁案子是看電話簿廣告找來的。當時我已經是經驗豐富的鑑識學家。所以,替懷疑老婆出軌的男人檢驗內褲,並不是我特別想做的事。不過開創一間公司,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專訪《認錯》作者珍妮佛湯姆森:這工作最難的部分,是我沒法子修復受害者的破損之處
羅納德為自己沒犯過的罪坐了十一年的牢。珍妮佛自覺毀了羅納德的人生,羅納德出獄兩年之後,珍妮佛才鼓起勇氣去見他、想要道歉。但羅納德並沒有責怪珍妮佛,他告訴珍妮佛:他們兩人,都是真凶手下的受害者。
日本「足利事件」:有DNA鑑定和自白,為什麼還是冤案?
1979年至1996年,日本有多名女童下落不明,一位娃娃車司機被認為是元兇,但後來被平反是冤案。而殺人犯還逍遙法外,追訴期會因為是冤案而停止計算嗎?
從真人真事改編電影《非常上訴》,反思證據取得與死刑存廢
《非常上訴(Conviction)》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故事描述女主角貝蒂的哥哥肯尼,因遭警方誣陷為殺人兇手而入獄。貝蒂為證明肯尼的清白,決定成為一名律師。本片有幾個值得討論的議題。例如:DNA鑑定技術的出現,以及證人的口供。
《不排除判決書》——蒙冤者溫柔卻堅定的抵抗
司法羅織陳龍綺,靠的可不是先前諸多案例最為人詬病的不正詢問、刑求逼供,相反的,卻是近二、三十年來備受看重、甚至被認為「最可靠罪犯辨識技術」的DNA鑑定――連DNA也會出錯嗎?
我不是日本樹蛙!叫聲有差異,台灣新種「太田樹蛙」報到
「居住在台灣西北部地區的日本樹蛙只會發出宛如微細而規則的蟲鳴聲。但是東部和南部的樹蛙卻可發出另一種高低起伏、強弱參雜的曲調。」這段描述揭開了在日本樹蛙這個龐大族群下隱藏的可能性。
DNA鑑定條例三讀通過 顧立雄:平反冤案救人一生
顧立雄說,這樣透過客觀技術獲得平反,如果能有一兩件案件獲得平反就是功德無量,象徵科學辦案往前進一步,不再是抓人取供、透過證人不確定陳述或是過去警方無科學證據的辦案。
平反冤獄救人一生!立院初審通過「DNA鑑定條例」,讓無辜者有望翻案
顧立雄舉例,以前要翻案,被告必須先有新證據才能申請再審,DNA檢體放在政府機關,在無從發動公權力狀況下,就無法獲得新證據,所以若被告要求再審,法院可以「沒有新證據」為由,拒絕被告的申請,這落入救助無門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