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ene

當我小時候,見過中學同學的家中院子裡,用混凝土造出一個小魚池,裡面養著水草和孔雀魚,那畫面令我非常羨慕。我夢想著將來有自己的家,也要在院子裡建一個魚池來養魚。但結婚後,我搬進了沒有院子的電梯大樓,再加上家裡養了兩隻貓,養魚的想法似乎變得像是緣木求魚了。

然而,在我讀博士後期間,在辦公桌旁開始養了兩缸孔雀魚。水草長得很旺盛,幾年間孔雀魚繁衍了好幾代,常能看到小魚在缸中遊來遊去。作為生物學家,我知道魚是「冷血動物」,對牠們的情感連結並不深厚,甚至當一些孔雀魚壽終正寢時,我會把牠們的遺體用作盆栽的肥料。

我曾自以為這樣的做法十分理性,畢竟魚和像貓狗這樣的寵物大不相同。直到我讀到英裔美國動物行為學家強納森.巴爾科比(Jonathan Balcombe)的《魚,什麼都知道:一窺我們水中夥伴的內在生活》(What a Fish Knows: The Inner Lives of Our Underwater Cousins),才知道原來自己大錯特錯!

他不僅記錄了全球魚類愛好者和科學家的開創性發現,也深入反思了人類與魚類的相互關係。這本書充滿了深刻的洞察和鼓舞人心的發現,讓我們重新思考與逐漸瀕危的水生生物的關係,並鼓勵我們用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牠們。這種新的視角將徹底改變我們對水中生物,包括家中魚缸裡遊弋的魚兒的看法。

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從古老化石到DNA,解碼40億年生命的演化》(SOME ASSEMBLY REQUIRED: Decoding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from Ancient Fossils to DNA)一書的作者美國古生物學家兼解剖學家尼爾・蘇賓(Neil Shubin)在《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Your Inner Fish-A Journey into the 3.5-Billion-Year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透過他發現的「提塔利克魚」(Tiktaalik roseae)化石,揭示了我們身體演化的過程。

蘇賓指出,我們的許多身體特徵與其他動物共享共同的祖先,這些聯繫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他深入探討了連接人類解剖結構與古老生物結構的證據,帶領讀者進行一系列解剖學比較,展示了我們的手與魚鰭的相似性,我們的頭部與早已滅絕的無頜魚的關聯,以及我們的基因體如何承載著我們祖先的痕跡。

而巴爾科比在《魚,什麼都知道》中則呼籲我們以尊重和謙卑的態度來對待魚類。魚類種類繁多,超過三萬種,甚至超越了所有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的總和,牠們在地球上最大的棲息地中已存在超過四點五億年。然而,我們卻鮮少停下來思考魚類是否具有思考能力,牠們如何感知世界,以及牠們的行為模式。

《魚,什麼都知道》這本書顛覆了我們對魚的傳統看法,揭示了一個全新的魚類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魚不僅可能有情感和意識,還具備社交能力和獨特的個性。換句話說,牠們與人類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作者巴爾科比利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向我們展示了魚類令人驚嘆的多樣性和美感。他還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軼事和故事,雖然有些阿宅的故事仍待科學驗證,但引發了我們對人與動物關係有著魚躍龍門式的思考。

儘管魚通常不引起人類太多的同情——畢竟當牠們被魚鉤刺穿、從水中拉出時,我們無法聽到牠們的尖叫或看到牠們的眼淚——但巴爾科比強調,這並不意味著牠們不感受疼痛。《魚,什麼都知道》挑戰了我們對魚類生活簡單且缺乏情感的傳統觀念,令人腦洞大開。

巴爾科比堅信魚類能感受到疼痛,他反駁了那些認為魚因為缺乏大腦新皮質而無法感受疼痛的觀點。他指出,即使鳥類也沒有新皮質,但普遍認為牠們能夠感受疼痛。他解釋,魚類大腦具備學習、合作和記憶的能力,因此合理推測牠們也能透過這些大腦部分來感受疼痛。他還探討了魚類在感受疼痛時仍一再被魚鉤捕獲的原因,指出魚可能因為飢餓而不顧危險地去吃含魚鉤的食物。我也覺得魚會感受痛苦的科學證據相當紮實,我們有必要基於人道認真對待。

巴爾科比還挑戰了普遍認為魚類缺乏智慧、無法表達情感或與環境有意義互動的看法。他相反地認為,魚類的意識和感知能力遠超我們的想象,許多魚類的行為方式與人類相似,展現出交流、文化、適應環境和追求如魚得水般快樂的能力。牠們甚至享受彼此以及人類的觸摸,《魚,什麼都知道》中甚至展示了魚享受人類撫摸的照片,令人嘆為觀止。

關於金魚只有三秒記憶力的說法其實是一種誤解,這魚目混珠式的迷思隱藏了牠們驚人的能力。《魚,什麼都知道》揭示了魚類的習性、能力和感知,打破了我們對魚類遲鈍或笨拙的刻板印象。書中描述了魚類進行複雜的求偶舞蹈、與同伴建立長期關係、策劃合作狩獵、使用工具、進行社交互動、互相欺騙,甚至懲罰行為不端的同伴。

《魚,什麼都知道》以生動的方式描繪了魚類如何建立密切的社交聯繫,例如強調金魚不應孤獨地生活在小魚缸中。巴爾科比深入介紹了魚類如何學習、玩耍、撫育後代、建立社交關係以及解決問題。這些魚展現出卓越的記憶力、靈活性、好奇心和韌性,既懂得合作又善於欺騙,令人欽佩。

舉例來說,清潔魚敢於從包括鯊魚在內的客戶口中和鰓裡清除寄生蟲。牠們能辨認超過一百個不同的客戶,記住上次為每個客戶提供服務的時間,並透過溫柔的觸摸來安撫不安的客戶。這種互動基於信任、欺騙與懲罰、挑剔、認知客戶的存在、名聲等因素,形成了長期的互動關係。

在北美、南美、地中海和北非的潮間帶生活的深鰕虎表現出了驚人的記憶力。當潮水漲起時,牠們會在潮間帶遊動,記住地形變化。當潮水退去,這些地方變成了水窪,深鰕虎依靠記憶在低潮時安全地跳躍至不同的水窪,避免落在岩石上或被困在陸地上。

此外,一些魚類表現出使用工具的行為,這曾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能力,直到發現哺乳動物和鳥類也有此能力。邵氏豬齒魚會使用岩石來打開蛤蜊殼,吃掉裡面的肉。巴爾科比甚至提到了一些在靈長類動物進行的實驗,例如紅毛猩猩、黑猩猩和捲尾猴被給予相同的食物,但必須先從特定的盤子取食才能獲得更多食物。

當這一實驗應用於裂唇魚時,牠們很快就學會了哪個盤子先取食以最大化食物攝取。當實驗對幼年期的裂唇魚進行時,牠們的表現較差,顯示這是一種學習行為。

《魚,什麼都知道》可能給人一種過度擬人化的印象,似乎把人類的情感和態度投射到非人類生物上。但正如《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動物思考的時候,人類能學到什麼?》(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和《瑪瑪的最後擁抱:我們所不知道的動物心事》(Mama’s Last Hug: Animal Emotions and What They Tell Us about Ourselves)作者靈長動物行為家法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所提到的,更大的錯誤可能是人類的自負,這種自負建立了一道隔離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障礙。巴爾科比認為,透過否認魚類的學習能力、創造力和情感,我們似乎為對牠們坐收漁利地剝削和虐待找到了合理的藉口。

《魚,什麼都知道》提到,每年人類捕殺的魚類數量達到一至二點七兆,這還不包括非法捕撈、娛樂性垂釣、意外捕獲、幽靈漁網,以及用作養殖飼料的魚類。瞭解了魚類的個性、智慧和社交行為後,這些數字尤其令人心痛,讓人不禁思考是否應該網開一面。尤其是底拖網漁船非選擇性捕撈造成大量副捕物種的丟棄,對海洋生物多樣性構成了嚴重威脅。

底拖網漁船對海底環境的破壞可能需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這對海洋生態系統的恢復力和生物多樣性構成了持久的威脅。

底拖網漁船在海底拖曳大網,不分青紅皂白地破壞海底的珊瑚礁、海草床和其他敏感海底結構,對海洋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影響,因為許多物種依賴這些生態系統生存。竭澤而漁的底拖網漁船作業往往導致大量捕撈,這不僅對特定魚種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存續造成威脅,還可能破壞整個海洋食物鏈的平衡。這些拖網通常缺乏選擇性,會魚龍混雜地捕獲許多非目標物種,如海星、海膽、小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也遭受池魚之殃。

巴爾科比指出,人類捕殺的魚類的死亡方式極為殘忍。牠們在網中被壓迫窒息死亡,由於減壓而導致食道內翻、眼睛脫出、器官移位,甚至發生出血。儘管動物保護活動人士對雞、鴨、牛、羊、豬的工業化養殖表達了大量合理的憤怒,相比之下,我們很少聽到有關魚類在鰓部流血或在船甲板上窒息時所遭受痛苦的抗議。

巴爾科比還嚴厲批評食用魚翅的行為。魚翅行業常見的割鰭做法,即捕捉鯊魚後割下其翅膀,然後把鯊魚活體丟回海中,使鯊魚遭受極大的痛苦並最終死亡。由於高需求,許多鯊魚品種面臨著過度捕撈的壓力,這對於生長緩慢、繁殖率低的鯊魚尤其致命,導致鯊魚數量急劇下降,一些物種甚至面臨滅絕的風險。

鯊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擔當著關鍵角色,通常位於食物鏈的頂端。鯊魚數量的減少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可能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功能造成損害。實際上,魚翅含有高濃度的汞和其他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對人類健康,特別是孕婦和兒童的神經系統和認知功能,構成嚴重風險。我自己就堅決反對食用魚翅這種索然無味的食材的愚昧行為!

巴爾科比還提及了「幽靈漁網」的問題,指的是漁船丟失的高達六十四萬噸漁網和其他漁具。這些幽靈漁網主要威脅到海豚、海豹、海龜和海鳥等生物。被這些漁網纏住的海洋生物可能無法逃脫,導致窒息、饑餓、受傷,甚至死亡。同時,幽靈漁網還會破壞珊瑚礁等敏感生態系統,影響牠們的自然棲息地。此外,這種漁網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也影響了漁業資源的永續性。

巴爾科比對於魚類養殖和水產養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持有批判立場,特別是對那些用於商業養殖魚類飼料的小型捕撈魚類。他指出,每年全球可能捕獲高達十二億條鯡魚用作飼料,這對野生魚群產生了巨大壓力。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飼料殘留和化學物質(例如抗生素和消毒劑)可能會污染周邊水域。

此外,過量的營養鹽(如氮和磷)可能導致藻類渾水摸魚地大量繁殖,引發藻華現象,消耗水中的氧氣,從而對水生生物構成威脅。高密度的養殖環境容易引發疾病和寄生蟲的問題,這些疾病和寄生蟲可能會傳播給野生魚類。而為了控制疾病,使用的抗生素和其他藥物可能造成抗藥性問題,這進一步加劇了環境和生態的挑戰。

我們經常僅把魚視為食物鏈上的一環,重要的食物來源,忽略了牠們可能具有的更複雜特性。 巴爾科比還指出,一些自稱素食者的阿宅仍然食用魚肉,好像魚與黃瓜在道德上沒有區別。一些宗教文化甚至不把魚肉視為肉類,例如天主教在大齋期間,教徒在特定日子(如星期五)不吃陸地動物的肉,但可以吃魚。

閱讀了《魚,什麼都知道》後,我們對家中魚缸裡的魚、水族館的魚群,甚至餐盤中的魚肉都會有全新的理解和想法,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個充滿魚水深情的水下世界吧。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