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鈞耀認為立陶宛所在的中東歐地區,是台商全球布局的潛力區。原因之一是這裡教育水準高,有利於研發;二是此區市場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人口上億;三是中東歐營運成本不像西歐那麼高。「尤其俄烏戰爭改變了地緣政治,中東歐的經濟、科技力量會隨著政治地位的提升而獲得加強」。
(中央社)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接受《中央社》專訪,分析台灣幫助立陶宛發展半導體的好處,包括「培養台灣技術系統的歐洲盟友」,使立陶宛成為連結歐洲晶片設計與台灣晶片製造的節點,打開台灣與中東歐合作的更多可能。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11、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高峰會,而立陶宛是歐洲唯一讓台灣駐外館處名稱可正式掛上「台灣」二字的非邦交國。有7家國際媒體趁著峰會行程採訪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凸顯台立關係在國際上的熱度。
黃鈞耀13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代表處現階段促進雙邊經濟關係的重點,包括半導體、雷射產業、新創投資和國發會旗下台杉投資基金。
他解釋,政府投資立陶宛企業的目的不在取得控制權,而是尋求策略夥伴、與台灣企業連結,因此以持股30%為限,也須具備市場可行性,「否則若(投資)失敗,對雙方關係都不好。」
他認為立陶宛所在的中東歐地區,是台商全球布局的潛力區。原因之一是這裡教育水準高,有利於研發;二是此區市場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人口上億;三是中東歐營運成本不像西歐那麼高。
「尤其俄烏戰爭改變了地緣政治,中東歐的經濟、科技力量會隨著政治地位的提升而獲得加強」。黃鈞耀說,政府藉由投資,希望打開台灣與中東歐合作的可能、促成民間對中東歐的瞭解,也有助於台商分散風險。
對於協助立陶宛建立半導體產業,他解釋,工業技術研究院在考察過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後,發現立陶宛政府推薦的「晶片國家隊」Teltonika本身有電子製造基礎,就像台灣當年發展半導體的基礎也是來自電子製造業,而該公司也經多方接觸,發現台灣最有可能助其成功,合作案因此拍板。
黃鈞耀表示,歐洲有巨大市場,雖然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的晶片自主政策不見得會採用台灣的技術,但透過台立合作,希望「培養台灣技術系統的歐洲盟友」。
「我們一開始的思維,就是希望立陶宛成為連結歐洲晶片設計與台灣晶片製造的節點」。黃鈞耀分析,因此協助立陶宛建立實驗性的先導產線(pilot line),讓歐洲設計的晶片能符合台灣大量製造的標準。
他指出,工研院的角色是接受政府委託,技術指導Teltonika瞭解半導體的每一個面向,再選擇適合發展的領域。
「我們不期待超級計畫,而是務實的邁出第一步。當計畫成功,就能獲得歐洲更多關注」。黃鈞耀表示,台灣能幫助立陶宛成為台灣晶片製造的後端加工者、切入歐洲供應鏈,讓台灣有機會與歐洲連結。
更關鍵的是人才。他認為這是合作最重要的項目,「台灣將協助訓練立陶宛乃至中東歐的半導體工程師。這批台灣訓練出的人才,也將是台灣高科技產業進一步全球化的重要資產。」
因此,黃鈞耀也坦言,合作案最大挑戰就在人才訓練的落實度,不只技術,還有與台灣接軌的產業文化。
黃鈞耀強調:「所以這不是台灣的技術外流。」
他指出,當年台灣發展半導體也是來自美國的技術輸出,而且「我們在合作設計上,重視該公司自己的努力,包括必須花錢取得台灣的技術,也會檢視它是否專心投入」。
立陶宛政府日前發布印太戰略文件,直指中國對其施加經濟和外交壓力的企圖不成功,並表明優先策略要務包括與台灣發展經濟關係。黃鈞耀也透露,台灣即將宣布對立陶宛的新投資案。
台、立日益深化的雙邊往來,呼應了黃鈞耀所言:「發展半導體合作是需要信任的。」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專訪】立陶宛「晶片國家隊」Teltonika:取得台灣工研院技術授權,預計10年內增產10倍
- 北約峰會前立陶宛公布新版「印太戰略文件」:稱中國經濟脅迫未能成功、與台灣經貿關係為戰略重點
- 人口不足300萬的立陶宛,為何敢挑戰中俄這樣的超級大國?
- 立陶宛過去百年歷史與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悲情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
- 台灣
- 歐洲
- 歐盟
- 半導體
- 台商
- 國發會
- 立陶宛
- 工研院
- 地緣政治
- 中東歐
- 俄烏戰爭
- 晶片製造
- 晶片設計
- 台立關係
- 北約峰會
- Teltonika
- 黃鈞耀
- 駐立陶宛代表
- 台杉投資基金
- 晶片國家隊
- 晶片自主政策
- 先導產線
- pilot line
- 印太戰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