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防範烏俄戰事持續僵持,今(9)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釜底抽薪,將打擊其最大的財源,即刻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某些成品油、液化天然氣及煤炭。

白宮內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華盛頓將給予相關企業45天時間,中止相關企業與俄羅斯的合約,該項命令還禁止美國企業,在俄羅斯能源產業展開新投資,且禁止在美投資人提供資金。

OPEC態度曖昧,短期不會增產石油

針對美國的禁油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巴爾金多(Mohammed Barkindo)在昨(8)日記者會坦言,俄羅斯每天出口約700萬桶石油,佔全球供應的7%,目前OPEC無法增產抵銷石油禁令。

他說:「我們無法控制當前的事件,還有地緣政治的影響,而這些正決定著市場的發展。」經濟學家告訴《路透社》禁油令會推升油價走高,進一步讓美國家庭面臨40年以來最惡劣的通貨膨脹。

歐盟預計減少天然氣,德、法不同調

歐盟也就能源方面做出制裁,計劃今(2022)年年底前把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量減少3分之2;英國則在年底前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占英國進口總額8%),天然氣方面仍未有定案。

德國、法國卻有不同聲音。總理蕭茲(Olaf Scholz)發出聲明強調,反對切斷來自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他說:「如果沒有俄國能源供應,就無法確保歐洲暖氣、運輸、電力與工業的能源供應。」

法國外貿部長里斯特(Franck Riester)指出,美國不像歐洲國家,對俄羅斯一樣那麼依賴石油、天然氣,因此法國不會關閉進口,但仍會持續找出能有效制裁俄羅斯的方法。

停滯性通膨疑慮升,專家:密切關注PMI、外銷訂單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Grant Thornton)經濟學家Diane Swonk表示,今年美國家庭將比去年平均多支出850美元(新台幣2.38萬元),造成經濟復甦速度放緩,民生經濟受挫。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美洲經濟學家Joseph LaVorgna則認為,本次政策失誤,市場上的風險正在迅速上升,美國經濟衰退也在浮現當中。不過《華爾日報》卻認為,美國經濟尚可承受能源成本上升的衝擊,

由於停滯性通膨恐慌在全球蔓延,產經智庫研究員蘊樹告訴《關鍵評論網》,目前停滯性通膨仍機率不大,不過,現在對俄羅斯天然氣和原油制裁加劇的情況下,是有機會成為停滯性通膨。

他建議,民眾應該要觀察2個指標,包含:台灣製造業指數(PMI)、外銷訂單等,如果持續向好,停滯性通膨的危機就不會發生。而目前,台灣PMI相較於2021年4月68.7,回落到58.8的位置,仍在平均值之上。

另外,就外銷訂單而言,今年1月外銷訂單為588.7億美元,年增率11.7%,其中電子產品(含半導體、印刷電路板等)為192.2億美元,年增率13.5%;資訊通信產品為156.9億美元,年增率3.9%;基本金屬為33億美元,年增率36.1%,接單金額分居前3名,仍具水準。

央行總裁楊金龍也對外喊話,台灣去年物價上漲1.96%,若跟其他國家比,是相當的穩定;如果再跟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物價比較,當時是3.52%,意味現在確實是很低。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