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居高不下的Covid-19確診數,擁有東南亞最大人口國的印尼,目前的疫情有了顯著的控制成效。全國確診數由一個半月前的每日超過5萬例降至近日的單日5千例以下,首都雅加達的確診數也由7月中的每日破萬例,降至現今每日3、4百例。

能有這樣的成效,多歸功於疫苗施打普及率。以首都雅加達為例,成人的第一劑疫苗覆蓋率已達100%(全國比例為30%),第二劑也已到達七成(全國比例為18%)。12-17歲青少年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已達82%,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也已到達62%,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不斷提升疫苗施打速度,在度過這一個半月來高確診數、高死亡率的黑暗期,終於迎來希望的曙光。

這樣的成果,基本前提正是有充足的疫苗。目前已到貨的疫苗共2億2千萬劑,其中有七成共1億5千萬劑來自中國的科興(Sinovac)疫苗,還有將近4%的8百萬劑是來自中國的國藥(Sinopharm)疫苗;這些來自中國的疫苗,雖是印尼政府自購,而非接受贈與,但中國源源不絕的供貨,的確是讓印尼能快速提高疫苗覆蓋率的一大助力。

8月31日,一名婦女在印尼雅加達一家購物中心接種輝瑞疫苗。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8月31日,一名婦女在印尼雅加達一家購物中心接種輝瑞疫苗。

雖然有許多案例證實,就算接種兩劑中國品牌的疫苗仍會確診,但事後大數據證明,整體而言的確降低了重症率與死亡率,醫療系統因而可免除崩潰的危機。正當國際廠牌疫苗延遲交貨的空窗期,來自中國供應充足的疫苗因而成為主要的選擇,即便數月前有大量AZ疫苗到貨,被視為副作用輕的中國疫苗(保護力相對也較弱),仍是許多民眾在疫情嚴峻時的首選。當7月政府開始宣布加強12-17歲疫苗施打,國際認證核可的輝瑞疫苗遲未到貨(延遲至8月底到貨),中國疫苗又成為印尼青少年的唯一選擇。

印尼從今年1月開始施打中國疫苗至今,社會當然也有質疑過於傾中的聲音,諸如:為何向中國訂購的疫苗遠遠超過其他國際廠牌?為何向中國購買疫苗價格高過其他國際廠牌?甚至質疑現任總統佐科威政府,因太過親中而有國家安全疑慮等等;也有媒體討論,為何在疫情下對外國人入境規定嚴格,同時卻對大批來自中國的工作者給予特殊入境待遇?雖然政府出面澄清,這些順利入境的工作者是為了兩國合作的「重大國家建設不中斷」,但仍止不住一些反對聲浪。而這些質疑隨著疫情逐漸受控、生活終於逐步恢復、人民心情終於得以稍微放鬆而逐漸淡化。

在印尼雅加達的小學,學生於課後排隊時戴著口罩。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在印尼雅加達的小學,學生於課後排隊時戴著口罩。

對於這些疑問的「健忘」,除了原本就較為知命樂天的民族性,印尼華人的角色也是關鍵。周遭許多印尼華人朋友,心中就算對中國疫苗的效力信心不足,若有機會也是卯盡全力找關係,已經打了兩劑的人,想盡辦法要打目前進貨的莫德納或輝瑞作為加強劑(目前印尼政府除了醫護人員,仍未准許打第三劑),或是全家浩浩蕩蕩遠飛美國打疫苗,但仍絕不會對中國疫苗多加批評,互相轉寄的資訊也多為中國疫苗的優點、分享中國出產標榜可緩減輕症的成藥,甚至當WHO欲查新冠病毒起源時,印尼華人轉發分享的影片訊息也多為中國的「大外宣」內容。

這也讓我回想起每每國際間有中美衝突、中印衝突等等,印尼華人圈多是一面倒向中國,接收並傳播來自中國的訊息,常讓我疑惑,為何能接受這樣不平等的訊息並深信之?直到近年來看到在印尼政壇的爭執紛擾,就好比台灣政治人物喜歡把省級或顏色拿出來玩弄一般,印尼某些政治人物也喜歡把種族議題拿來點火,總數不到3%的印尼華人雖然有著較強勢的經濟力,卻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片刻忘記因政治人物間的鬥爭,卻被拿來當祭旗的1998年排華暴動

因此,社會若有反中情緒,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蔓延成排華風氣,對印尼華人而言是最不樂見的,因此,在社會擔任要角的印華們,或為政府官員、或為媒體大亨、或為企業大家,在能力範圍內定然會確保反中情緒不在印尼生根,如若能親中或許更好。

照片攝於6月8日,一名男子在印尼班達亞齊接種了中國的科興疫苗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照片攝於6月8日,一名男子在印尼班達亞齊接種了中國的科興疫苗

這也多少解釋了在國際這波中美戰局中,美國至今已捐給多國疫苗,包括450萬劑莫德納疫苗給印尼,並援助3千萬美金以添購製氧設備抗疫,不讓印尼過度靠攏中國的意圖不言而喻。只是,就算心知肚明,這片土地上的華人,因著對遙遠的「中華文化」有著「根」的情感連結,再加上自身處境的維護原本得來不易,美國想藉此加強拉攏力道可能大大不易。近日,印尼與中國更共同宣布兩國貿易從現在開始以兩國當地貨幣計價,不再使用美金,中印關係又更近一步,而走在歷史筆尖上的我們,只能邊走邊看了。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