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7732B -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7732B
TWI757732B TW109114928A TW109114928A TWI757732B TW I757732 B TWI757732 B TW I757732B TW 109114928 A TW109114928 A TW 109114928A TW 109114928 A TW109114928 A TW 109114928A TW I757732 B TWI757732 B TW I7577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imaging
optical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4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2914A (zh
Inventor
葉冠廷
郭子傑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4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7732B/zh
Priority to CN202010646691.8A priority patent/CN113608330B/zh
Priority to US17/111,573 priority patent/US1146737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42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2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7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773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hre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02B9/1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1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all the components being simp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所述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有助於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體積、形成長焦望遠結構與提升成像品質。

Description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於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及取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電子裝置上的微型化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由於往昔之光學鏡頭較不易在成像品質、敏感度、光圈大小、體積或視角等需求間取得平衡,故本揭示內容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以符合需求。
本揭示內容提供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透過整體透鏡配置,有助於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體積、形成長焦望遠結構與提升成像品質。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所述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10 > (T12+T23)/(CT1+CT2+CT3) > 1.6;3.00 > f/TD > 100;以及1.0 > TD/ImgH > 5.0。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所述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 > (T12+T23)/(CT1+CT2+CT3) > 2.0;3.00 > f/TD > 8.00;以及1.0 > TD/ImgH > 5.0。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所述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10 > (T12+T23)/(CT1+CT2+CT3) > 1.1;3.00 > f/TD > 11.5;以及1.0 > TD/ImgH > 5.0。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
依據本揭示內容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至少三取像裝置,其位於電子裝置的同一側,其中所述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為如前段所述之取像裝置,且所述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
當(T12+T23)/(CT1+CT2+CT3) 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透鏡分布,有助於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體積。
當f/TD滿足上述條件時,有助於形成長焦望遠結構與壓縮透鏡體積,並可避免視角過小,藉以提升成像品質。
當TD/ImgH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在體積與成像面大小間取得平衡,並有助於形成望遠結構。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所述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以及第三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
第一透鏡可具有正屈折力,其有助於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體積。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可調整第一透鏡的屈折力。
第二透鏡可具有負屈折力,其可平衡為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體積所產生的像差。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凹面,其有助於修正像散等像差。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可調整第三透鏡的面形,有助於降低組裝難度。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可調整第三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有助於減少像差與降低環境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0 > (T12+T23)/(CT1+CT2+CT3) > 2.0。藉此,可調整透鏡分布,有助於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體積。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10<(T12+T23)/(CT1+CT2+CT3)<1.6。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0.10<(T12+T23)/(CT1+CT2+CT3)<1.1。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0.20<(T12+T23)/(CT1+CT2+CT3)<0.90。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0.20<(T12+T23)/(CT1+CT2+CT3)<0.70。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3.00<f/TD,有助於形成長焦望遠結構與壓縮透鏡體積;而其滿足下列條件:f/TD<100,可避免視角過小,並有助於提升成像品質。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3.30<f/TD;3.60<f/TD;3.90<f/TD;f/TD<40.0;f/TD<20.0;f/TD<11.5;f/TD<8.00;或f/TD<6.90。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3.00<f/TD<100;3.00<f/TD<11.5;3.00<f/TD<8.00;3.30<f/TD<8.00;或3.30<f/TD<6.9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1.0<TD/ImgH<5.0。藉此,可在體積與成像面大小間取得平衡,並有助於形成望遠結構。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3<TD/ImgH<4.0。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1.8<TD/ImgH<3.0。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中的最大值為ATmax,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中的最小值為C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0.60 > ATmax/CTmin > 7.0。藉此,可調整透鏡分布,有助於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體積。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90 > ATmax/CTmin > 5.0。
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其滿足下列條件:1.40 > N3 > 1.6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的材質以維持適當的後焦長度,並有助於降低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1.4 > (CT1+CT3)/CT2 > 8.1。藉此,可使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相互配合,有助於壓縮透鏡體積與降低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6 > (CT1+CT3)/CT2 > 6.0。
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其滿足下列條件:3.50 > N1+N2 > 4.00。藉此,可使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材質相互配合,以壓縮體積與修正像差。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4.0 > |(R5+R6)/(R5-R6)|。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的面形,有助於調整後焦長度。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7.0 > |(R5+R6)/(R5-R6)|。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0.50<f/f3<1.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的屈折力以維持適當的後焦長度,並有助於降低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45<f/f3<0.85。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其滿足下列條件:0.45<ImgH/Y11<1.1。藉此,可在壓縮透鏡外徑與增大成像面間取得平衡。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55<ImgH/Y11<0.85。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32,其滿足下列條件:0.50<ImgH/Y32<1.1。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至成像面間的光路,有助於形成長焦結構。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60<ImgH/Y32<0.95。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32,其滿足下列條件:0.90<Y11/Y32<1.5。藉此,可調整透鏡外徑,有助於壓縮透鏡外徑與形成望遠結構。
所述三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之光學有效區可具有一非圓形結構,有助於壓縮透鏡體積,以配合各種應用。另外,所述三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或三片透鏡之光學有效區可分別具有一非圓形結構。再者,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其餘元件如鏡筒、遮光元件、光圈等其開孔亦可具有非圓形結構,有助於壓縮體積。所述非圓形結構可包含至少一圓弧部與至少一直線部,由圓弧部與直線部構成之非圓形結構,可降低透鏡非圓形結構製造上的難度。再者,所述非圓形結構可包含至少二圓弧部與至少二直線部。另外,所述至少二直線部可相互平行,其可降低透鏡非圓形結構製造上的難度,並有助於提升組裝良率。各圓弧部的半徑為Y,各直線部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1.1 > Y/D > 2.0。藉此,可調整圓弧部與直線部的比例,以在壓縮透鏡體積的同時能維持成像品質。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3 > Y/D > 1.8。
所述三片透鏡中至少二片透鏡可為玻璃材質,其有助於降低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再者,所述三片透鏡中,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可皆為玻璃材質,其有助於降低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敏感度,並有助於降低環境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
所述三片透鏡中至少一片透鏡為塑膠材質,其有助於修正像差、減輕重量與提升量產能力。再者,第三透鏡可為塑膠材質,其有助於與其它透鏡配合以降低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所述三片透鏡中至少一片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可提升透鏡表面的變化程度,以壓縮體積並提升成像品質。另外,所述三片透鏡中至少一片透鏡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13.0 > V2 > 27.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的材質以修正色差等像差。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5.0 > V2 > 24.5。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其滿足下列條件:3.00 > T23/T12 > 200。藉此,可讓透鏡間相互配合,以壓縮透鏡體積。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4.50 ≤ T23/T12 > 100。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2.0 > Fno > 5.5。藉此,可在照度與景深間取得平衡,並有助於形成長焦結構。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2.5 > Fno > 4.5。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3.0 > Fno > 4.0。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3.0 > |f/f1|+|f/f2|+|f/f3| > 7.0。藉此,有助於形成望遠結構與降低各透鏡的敏感度。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3.0度 > HFOV > 9.0度。藉此,可讓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具有適當的視角以配合望遠應用。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4.0度 > HFOV > 6.0度。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其滿足下列條件:-10 > f/R5 > -3.4。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有助於形成長焦結構。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10 > f/R6 > -3.4。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有助於降低環境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4.0 > |f3/f1|+|f3/f2|。藉此,可調整透鏡的屈折力分布,有助於形成長焦結構與降低環境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8.0 > |f3/f1|+|f3/f2|。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3.3 > f/f2 > -1.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的屈折力,有助於修正像差與調整視角。
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3.3 > BL/TD > 6.5。藉此,可調整透鏡分布與後焦長度以調整體積分布與視角。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透鏡阿貝數的最小值為Vmin,其滿足下列條件:14.0 > Vmin > 27.0。藉此,可調整透鏡材質分布以修正色差等像差。
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其滿足下列條件:2.25 > (N1+N2)/N3 > 3.00。藉此,可調整透鏡材質分布,以壓縮體積與修正像差,並有助於降低環境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25 > f/R5+f/R6 > -5.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的面形與屈折力,有助於形成長焦結構。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4 > f/R5+f/R6 > -6.5。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滿足下列條件:6.00 > (CT1+CT2)/T12 > 200。藉此,可使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相互配合,有助於修正球差等像差。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8.00 > (CT1+CT2)/T12 > 55.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50 > TD/EPD > 0.90。藉此,可在體積與光圈大小間取得平衡。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10.0 > f/ImgH > 15.0。藉此,可在視角與成像面大小間取得平衡,並有助於形成長焦結構。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0.30 > f12/f3 > 15。藉此,可調整透鏡的屈折力分布,以降低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10 > f12/f3 > 7.0。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0.20 > f12/f3 > 2.5。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其滿足下列條件:1.00 > f/f1 ≤ 3.37。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的屈折力,有助於壓縮體積與降低溫度對於成像的影響。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更包含至少一物側反射元件以及至少一像側反射元件,物側反射元件設置於第一透鏡的物側,像側反射元件設置於第三透鏡的像側,其中物側反射元件及像側反射元件可分別為稜鏡或反射鏡,其中像側反射元件可包含至少二反射面,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藉此,可使空間配置更為靈活,減少機構上之限制,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範圍。像側反射元件可更包含至少一稜鏡,有助於降低組裝時的難度並有助於壓縮光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所有像側反射元件的稜鏡於光軸上的總厚度為ΣCTP,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1.0 > ΣCTP/TD > 3.5。藉此,當像側反射元件中所有稜鏡滿足此條件時,可調整透鏡與稜鏡的配置,有助於調整體積分布並形成望遠結構。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5 > ΣCTP/TD > 3.0。
上述本揭示內容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增加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而玻璃透鏡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術製作而成。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鏡面上設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鏡可減低製造難度,而若於鏡面上設置非球面,則可藉此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縮減透鏡數目,並可有效降低本揭示內容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總長度,而非球面可以塑膠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鏡片等方式製作而成。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可選擇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鏡材料中加入添加物,以改變所述透鏡對於特定波段光線的穿透率,進而減少雜散光與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備濾除系統中600nm~800nm波段光線的功能,以減少多餘的紅光或紅外光;或可濾除350nm~450nm波段光線,以減少系統中的藍光或紫外光 ,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線對成像造成干擾。此外,添加物可均勻混和於塑料中,並以射出成型技術製作成透鏡。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若透鏡表面為非球面,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光學有效區整個或其中一部分為非球面。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所述凸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所述凹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凹面。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若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或負屈折力,或是透鏡之焦距,皆可指透鏡近光軸處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之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之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之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之曲面。另外,本揭示內容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於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可選擇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場元件等),以達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彎曲等)。所述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學性質,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形(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繞射表面及菲涅爾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裝置需求而做調整。一般而言,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為將具有朝往物側方向之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設置於靠近成像面處。
本揭示內容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亦可於光路上在被攝物至成像面間選擇性設置至少一具有轉折光路功能的元件,如稜鏡或反射鏡等,以提供攝像用光學透鏡組較高彈性的空間配置,使電子裝置的輕薄化不受制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之光學總長度。進一步說明,請參照第27A圖以及第27B圖,其中第2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第27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7A圖以及第27B圖所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與第二光軸OA2,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可以如第27A圖所示係設置於被攝物與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群LG之間,或者如第27B圖所示係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之間。此外,請參照第27C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LF1 、LF2在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7C圖所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1、第二光軸OA2、光路轉折元件LF2與第三光軸OA3,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1係設置於被攝物與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群LG之間,且光路轉折元件LF2係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之間。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亦可選擇性配置三個以上的光路轉折元件,本揭示內容不以圖式所揭露之光路轉折元件的種類、數量與位置為限。
本揭示內容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物側與像側可指沿光軸方向。而ΣCTP、BL、TD…等數據如光軸有轉折,可沿光軸計算。
另外,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依需求可設置至少一光闌,如孔徑光闌(Aperture Stop)、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有助於減少雜散光以提升影像品質。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視場角,使其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
本揭示內容可適當設置一可變孔徑元件,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為機械構件或光線調控元件,其可以電或電訊號控制孔徑的尺寸與形狀。所述機械構件可包含葉片組、屏蔽板等可動件;所述光線調控元件可包含濾光元件、電致變色材料、液晶層等遮蔽材料。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藉由控制影像的進光量或曝光時間,強化影像調節的能力。此外,所述可變孔徑元件亦可為本揭示內容之光圈,可藉由改變光圈值以調節影像品質,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亦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產品、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體感遊戲機、行車紀錄器、倒車顯影裝置、穿戴式產品、空拍機等電子裝置中。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述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一成像面。透過整體透鏡配置,有助於壓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體積、形成長焦望遠結構與提升成像品質。較佳地,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鏡筒(Barrel Member)、支持裝置(Holder Member)或其組合。
另外,取像裝置可具有調焦功能,以擴增應用範圍,如應用於自動對焦等功能。取像裝置中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至少一像側反射元件,其在調焦過程中可由驅動裝置組驅動而與電子感光元件相對移動,可增強調焦功能,尤其對於長焦望遠取像裝置,移動反射元件可減少對焦所需移動行程。再者,取像裝置可具有光學防手震功能,以擴增應用範圍。另外,取像裝置中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至少一物側反射元件,其可由驅動裝置組驅動而有傾斜,可即時補償畫面傾斜,而達成光學防手震功能。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藉此,提升成像品質。較佳地,前述電子裝置皆可進一步包含控制單元(Control Unit)、顯示單元(Display) 、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或其組合。
再者,電子裝置可包含至少三取像裝置,其位於電子裝置的同一側,其可使操作更為流暢,並可擴增應用範圍。電子裝置中,所述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為前述之取像裝置,且所述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可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藉此,可使空間配置更為靈活,減少機構上之限制,以擴增應用範圍。另外,所述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二者可分別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或所述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可包含至少二反射元件。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圖以及第2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圖可知,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光圈100、稜鏡140、濾光元件150以及成像面160,而電子感光元件1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1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110、120、1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1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1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121近光軸處為平面,其像側表面12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三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1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1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1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140及成像面1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 X:非球面與光軸的交點至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平行於光軸的位移; 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R:曲率半徑; k:錐面係數;以及 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 = 29.02 mm;Fno = 3.63;以及HFOV = 4.9度。
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110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120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130的折射率為N3,其滿足下列條件:N1+N2 = 3.637;(N1+N2)/N3 = 2.36;N3 = 1.544。
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110的阿貝數為V1,第二透鏡120的阿貝數為V2,第三透鏡130的阿貝數為V3,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透鏡阿貝數的最小值為Vmin,其滿足下列條件:V2 = 26.1;以及Vmin = 26.1;第一實施例中,Vmin為V1、V2以及V3中的最小值,且Vmin = V2。
配合參照第17圖,其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的示意圖。由第17圖可知,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所有像側反射元件的稜鏡140於光軸上的總厚度為ΣCTP,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ΣCTP/TD = 2.24。
配合參照第17圖,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一透鏡1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中的最大值為ATmax,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中的最小值為CTmin,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至成像面160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ATmax/CTmin = 2.28;BL/TD = 4.83;(CT1+CT2)/T12 = 64.54;(CT1+CT3)/CT2 = 4.94;(T12+T23)/(CT1+CT2+CT3) = 0.40;T23/T12 = 30.65;第一實施例中ATmax為T12以及T23中的最大值,CTmin為CT1、CT2以及CT3中的最小值,且ATmax = T23,CTmin = CT2。
配合參照第17圖,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TD/EPD = 0.73;以及TD/ImgH = 2.32。
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三透鏡物側表面131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R5+R6)/(R5-R6)| = 27.34。
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120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130的焦距為f3,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f/f1|+|f/f2|+|f/f3| = 6.42;f/f1 = 3.22;f/f2 = -2.96;f/f3 = 0.24;以及f/ImgH = 11.59。
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第三透鏡物側表面131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的曲率半徑為R6,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 ,其滿足下列條件:f/R5 = -3.84;f/R5+f/R6 = -7.98;f/R6 = -4.13;以及f/TD = 5.00。
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的合成焦距為f12,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120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130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f12/f3 = 0.29;以及|f3/f1|+|f3/f2| = 25.45。
配合參照第17圖,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32,其滿足下列條件:ImgH/Y11 = 0.62;ImgH/Y32 = 0.78;以及Y11/Y32 = 1.25。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第一實施例
f(焦距) = 29.02 mm、Fno(光圈值) = 3.63、HFOV(半視角) = 4.9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8.223 ASP 2.656 玻璃 1.853 39.0 9.01
2 -99.144 ASP 0.052
3 第二透鏡 平面 0.700 玻璃 1.785 26.1 -9.82
4 7.703 1.594
5 第三透鏡 -7.552 ASP 0.800 塑膠 1.544 56.0 119.55
6 -7.019 ASP -0.731
7 光圈 平面 5.731
8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72 49.6 -
9 平面 1.000
10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1 平面 8.821
12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1的有效半徑為 4.010 mm
表二、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5 6
k =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A4 = -5.5510E-05 -1.3780E-04 -1.4503E-03 -7.2452E-04
A6 = 7.1576E-06 4.8443E-05 2.9848E-04 1.8693E-04
A8 = -2.4550E-07 -4.3983E-06 -2.5255E-05 -1.0972E-05
A10 = -9.3650E-09 1.0842E-07 -2.9913E-07 -1.0198E-06
A12 = 2.0226E-07 2.2631E-07
A14 = -1.1263E-08 -1.3224E-08
A16 = 2.3640E-10 3.0033E-10
表一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2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折射率為於參考波長量測之折射率。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A16則表示各表面第4-16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再配合參照第18圖至第23圖,其中第18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物側反射元件180的示意圖,第19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另一物側反射元件180的示意圖,第20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像側反射元件190的示意圖,第21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另一像側反射元件190的示意圖,第22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物側反射元件180以及像側反射元件190的示意圖,第23圖繪示依照第22圖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第18圖至第23圖中,揭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反射元件的複數實施態樣,反射元件可為物側反射元件及像側反射元件中至少一者,其可為稜鏡或反射鏡,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詳細來說,第18圖揭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物側反射元件180,設置於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的物側,其為稜鏡,並包含一反射面1801。第19圖揭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物側反射元件180,設置於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的物側,其為反射鏡,並包含一反射面1801。第20圖揭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像側反射元件190,設置於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的像側,其為稜鏡,並包含二反射面1901。第21圖揭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二像側反射元件190,設置於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的像側,其皆為稜鏡,並分別包含一反射面1901。第22圖及第23圖揭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可包含一物側反射元件180以及一像側反射元件190,其中物側反射元件180設置於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的物側,像側反射元件190設置於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的像側,其皆為稜鏡,且物側反射元件180包含一反射面1801,像側反射元件190包含二反射面1901。第22圖及第23圖揭示之物側反射元件180的反射面可由驅動裝置組驅動而傾斜,並對三軸旋轉(即沿方向A1、A2、A3旋轉),即時補償畫面傾斜,而達到光學防手震功能,而像側反射元件190可由驅動裝置組驅動而平行移動(即沿方向B移動),可達成自動對焦功能,並在調焦過程中可與電子感光元件170具相對移動。
必須說明的是,第18圖至第23圖中,如將偏折的光路展開,可與第1圖繪示的模擬結果相同;第20圖至 第23圖中任一像側反射元件190,如將偏折的光路展開,可與第1圖繪示的稜鏡140的模擬結果相同。另外,本揭示內容中所有實施例皆可配置如第18圖至第23圖中的反射元件,後續將不另列舉說明。
再請參照第24圖,係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的示意圖。由第24圖可知,第一透鏡110之光學有效區具有一非圓形結構,非圓形結構包含二圓弧部與二直線部,各圓弧部的半徑為Y,各直線部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D,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總共六表面之光學有效區皆可為非圓形結構,並皆可滿足1.1<Y/D<2.0以及1.3<Y/D<1.8。另外,本揭示內容中所有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之光學有效區亦可配置前述非圓形結構並可滿足前述條件,後續將不另列舉說明。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3圖以及第4圖,其中第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3圖可知,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2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200、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光闌201、稜鏡240、濾光元件250以及成像面260,而電子感光元件2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2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210、220、2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2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12近光軸處為平面。
第二透鏡2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2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2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2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240及成像面2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表三、第二實施例
f(焦距) = 27.06 mm、Fno(光圈值) = 3.40、HFOV(半視角) = 5.3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圈 平面 -0.749
2 第一透鏡 10.793 2.886 玻璃 1.850 32.3 12.69
3 平面 0.345
4 第二透鏡 -43.535 ASP 0.500 塑膠 1.669 19.5 -15.60
5 13.794 ASP 1.554
6 第三透鏡 -6.660 ASP 0.859 塑膠 1.544 56.0 61.62
7 -5.809 ASP -0.566
8 光闌 平面 5.566
9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29 54.7 -
10 平面 1.000
11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2 平面 8.314
13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8(光闌201)的有效半徑為 3.550 mm
表四、非球面係數
表面 4 5 6 7
k =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A4 = 6.5186E-05 -1.1384E-04 -1.2073E-03 -4.4688E-04
A6 = -2.8624E-05 -6.3809E-05 -5.7425E-05 -1.0446E-05
A8 = 1.4389E-05 2.2786E-05 1.0022E-05 3.1241E-06
A10 = -2.1419E-06 -2.5968E-06 3.5430E-06 2.0311E-06
A12 = 1.2771E-07 1.0293E-07 -7.2233E-07 -3.4905E-07
A14 = -2.8800E-09 -1.2333E-09 4.9945E-08 2.2514E-08
A16 = -1.1579E-09 -4.7601E-10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三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二實施例
f [mm] 27.06 TD/ImgH 2.45
Fno 3.40 |(R5+R6)/(R5-R6)| 14.65
HFOV [度] 5.3 |f/f1|+|f/f2|+|f/f3| 4.31
N1+N2 3.519 f/f1 2.13
(N1+N2)/N3 2.28 f/f2 -1.73
N3 1.544 f/f3 0.44
V2 19.5 f/ImgH 10.81
Vmin 19.5 f/R5 -4.06
ΣCTP/TD 2.12 f/R5+f/R6 -8.72
ATmax/CTmin 3.11 f/R6 -4.66
BL/TD 4.48 f/TD 4.40
(CT1+CT2)/T12 9.81 f12/f3 0.64
(CT1+CT3)/CT2 7.49 |f3/f1|+|f3/f2| 8.80
(T12+T23)/(CT1+CT2+CT3) 0.45 ImgH/Y11 0.63
T23/T12 4.50 ImgH/Y32 0.70
TD/EPD 0.77 Y11/Y32 1.11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5圖以及第6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5圖可知,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3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光圈300、稜鏡340、濾光元件350以及成像面360,而電子感光元件3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3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310、320、3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3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1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32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22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表面321與第一透鏡像側表面312相互黏合形成黏合透鏡。
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3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3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3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3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340及成像面3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表五、第三實施例
f(焦距) = 28.51 mm、Fno(光圈值) = 3.56、HFOV(半視角) = 5.0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7.299 2.140 玻璃 1.835 42.7 16.51
2 13.445 0.050 黏合 1.485 53.2 -
3 第二透鏡 13.445 0.984 玻璃 1.847 23.8 -17.87
4 6.881 1.188
5 第三透鏡 -29.775 ASP 1.256 玻璃 1.497 81.3 40.59
6 -12.194 ASP -0.471
7 光圈 平面 5.471
8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41 52.7 -
9 平面 1.000
10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1 平面 8.634
12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1的有效半徑為 4.020 mm
表六、非球面係數
表面 5 6
k = 0.0000E+00 0.0000E+00
A4 = -1.2064E-03 -6.9143E-04
A6 = -1.8962E-06 -2.1176E-05
A8 = 4.6904E-06 1.3651E-05
A10 = -9.7443E-07 -2.6511E-06
A12 = 1.4688E-07 3.1621E-07
A14 = -1.0620E-08 -1.9557E-08
A16 = 3.0104E-10 4.9278E-10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三實施例
f [mm] 28.51 TD/ImgH 2.24
Fno 3.56 |(R5+R6)/(R5-R6)| 2.39
HFOV [度] 5.0 |f/f1|+|f/f2|+|f/f3| 4.02
N1+N2 3.681 f/f1 1.73
(N1+N2)/N3 2.46 f/f2 -1.59
N3 1.497 f/f3 0.70
V2 23.8 f/ImgH 11.39
Vmin 23.8 f/R5 -0.96
ΣCTP/TD 2.32 f/R5+f/R6 -3.30
ATmax/CTmin 1.21 f/R6 -2.34
BL/TD 4.96 f/TD 5.07
(CT1+CT2)/T12 62.48 f12/f3 1.51
(CT1+CT3)/CT2 3.45 |f3/f1|+|f3/f2| 4.73
(T12+T23)/(CT1+CT2+CT3) 0.28 ImgH/Y11 0.62
T23/T12 23.76 ImgH/Y32 0.78
TD/EPD 0.70 Y11/Y32 1.25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7圖以及第8圖,其中第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7圖可知,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4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光圈400、稜鏡440、濾光元件450以及成像面460,而電子感光元件4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4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410、420、4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4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2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4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4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4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4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440及成像面4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表七、第四實施例
f(焦距) = 27.73 mm、Fno(光圈值) = 3.47、HFOV(半視角) = 5.2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7.117 ASP 2.560 塑膠 1.544 56.0 11.49
2 -44.791 ASP 0.040
3 第二透鏡 26.737 ASP 0.500 塑膠 1.614 26.0 -23.66
4 9.343 ASP 1.915
5 第三透鏡 -3.873 ASP 1.475 塑膠 1.544 56.0 -70.55
6 -4.886 ASP -1.006
7 光圈 平面 6.006
8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72 49.6 -
9 平面 1.000
10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1 平面 8.315
12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1的有效半徑為 4.010 mm
表八、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3 4 5 6
k =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A4 = 3.9604E-05 -1.1807E-03 -1.1712E-04 1.0155E-03 1.7034E-03 1.3345E-03
A6 = 2.6737E-05 2.2100E-04 -2.8308E-04 -5.3296E-04 -1.6263E-04 -9.0469E-05
A8 = -3.0980E-07 -1.7842E-05 5.8208E-05 8.3258E-05 1.3914E-04 6.6723E-05
A10 = 1.9227E-08 4.9498E-07 -5.8074E-06 -5.2202E-06 -2.5180E-05 -1.1337E-05
A12 = 2.4026E-07 -3.1198E-08 2.4279E-06 1.0173E-06
A14 = -2.4558E-09 1.0772E-08 -1.1800E-07 -4.5208E-08
A16 = 2.3987E-09 7.8583E-10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七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四實施例
f [mm] 27.73 TD/ImgH 2.59
Fno 3.47 |(R5+R6)/(R5-R6)| 8.65
HFOV [度] 5.2 |f/f1|+|f/f2|+|f/f3| 3.98
N1+N2 3.158 f/f1 2.41
(N1+N2)/N3 2.05 f/f2 -1.17
N3 1.544 f/f3 -0.39
V2 26.0 f/ImgH 11.08
Vmin 26.0 f/R5 -7.16
ΣCTP/TD 2.00 f/R5+f/R6 -12.83
ATmax/CTmin 3.83 f/R6 -5.67
BL/TD 4.24 f/TD 4.27
(CT1+CT2)/T12 76.50 f12/f3 -0.27
(CT1+CT3)/CT2 8.07 |f3/f1|+|f3/f2| 9.12
(T12+T23)/(CT1+CT2+CT3) 0.43 ImgH/Y11 0.62
T23/T12 47.88 ImgH/Y32 0.75
TD/EPD 0.81 Y11/Y32 1.21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9圖以及第10圖,其中第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9圖可知,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5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光圈500、稜鏡540、濾光元件550以及成像面560,而電子感光元件5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5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510、520、5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5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1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52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2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5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5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5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540及成像面5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表九、第五實施例
f(焦距) = 28.19 mm、Fno(光圈值) = 3.52、HFOV(半視角) = 5.1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7.823 1.718 玻璃 1.835 42.7 13.19
2 24.292 0.093
3 第二透鏡 16.164 0.700 玻璃 1.847 23.8 -17.09
4 7.483 1.901
5 第三透鏡 -6.600 ASP 0.839 塑膠 1.545 56.1 79.49
6 -5.984 ASP -1.000
7 光圈 平面 6.000
8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72 49.6 -
9 平面 1.000
10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1 平面 9.559
12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1的有效半徑為 4.010 mm
表十、非球面係數
表面 5 6
k = 0.0000E+00 0.0000E+00
A4 = -9.3986E-04 -3.1678E-04
A6 = -2.5248E-04 -2.1229E-04
A8 = 9.7614E-05 7.8652E-05
A10 = -1.7943E-05 -1.3553E-05
A12 = 1.9005E-06 1.3451E-06
A14 = -1.0519E-07 -6.9883E-08
A16 = 2.3665E-09 1.4798E-09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五實施例
f [mm] 28.19 TD/ImgH 2.10
Fno 3.52 |(R5+R6)/(R5-R6)| 20.43
HFOV [度] 5.1 |f/f1|+|f/f2|+|f/f3| 4.14
N1+N2 3.681 f/f1 2.14
(N1+N2)/N3 2.38 f/f2 -1.65
N3 1.545 f/f3 0.35
V2 23.8 f/ImgH 11.27
Vmin 23.8 f/R5 -4.27
ΣCTP/TD 2.48 f/R5+f/R6 -8.98
ATmax/CTmin 2.72 f/R6 -4.71
BL/TD 5.48 f/TD 5.37
(CT1+CT2)/T12 26.00 f12/f3 0.47
(CT1+CT3)/CT2 3.65 |f3/f1|+|f3/f2| 10.68
(T12+T23)/(CT1+CT2+CT3) 0.61 ImgH/Y11 0.62
T23/T12 20.44 ImgH/Y32 0.73
TD/EPD 0.66 Y11/Y32 1.16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11圖以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1圖可知,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6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光圈600、稜鏡640、濾光元件650以及成像面660,而電子感光元件6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6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610、620、6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6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1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62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2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6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6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6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6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640及成像面6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表十一、第六實施例
f(焦距) = 28.19 mm、Fno(光圈值) = 3.52、HFOV(半視角) = 5.1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7.528 1.524 玻璃 1.835 42.7 13.14
2 21.795 0.140
3 第二透鏡 14.043 0.700 玻璃 1.847 23.8 -16.79
4 6.903 1.846
5 第三透鏡 -7.734 ASP 0.990 塑膠 1.545 56.1 75.41
6 -6.803 ASP -0.300
7 光圈 平面 5.300
8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72 49.6 -
9 平面 1.000
10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1 平面 9.612
12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1的有效半徑為 4.010 mm
表十二、非球面係數
表面 5 6
k = 0.0000E+00 0.0000E+00
A4 = -1.0910E-03 -4.7990E-04
A6 = -1.4629E-04 -1.3408E-04
A8 = 5.7949E-05 5.1256E-05
A10 = -1.0511E-05 -8.8028E-06
A12 = 1.1090E-06 8.7361E-07
A14 = -6.1101E-08 -4.5351E-08
A16 = 1.3694E-09 9.5994E-10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六實施例
f [mm] 28.19 TD/ImgH 2.08
Fno 3.52 |(R5+R6)/(R5-R6)| 15.61
HFOV [度] 5.1 |f/f1|+|f/f2|+|f/f3| 4.20
N1+N2 3.681 f/f1 2.15
(N1+N2)/N3 2.38 f/f2 -1.68
N3 1.545 f/f3 0.37
V2 23.8 f/ImgH 11.27
Vmin 23.8 f/R5 -3.65
ΣCTP/TD 2.50 f/R5+f/R6 -7.79
ATmax/CTmin 2.64 f/R6 -4.14
BL/TD 5.54 f/TD 5.42
(CT1+CT2)/T12 15.89 f12/f3 0.51
(CT1+CT3)/CT2 3.59 |f3/f1|+|f3/f2| 10.23
(T12+T23)/(CT1+CT2+CT3) 0.62 ImgH/Y11 0.62
T23/T12 13.19 ImgH/Y32 0.73
TD/EPD 0.65 Y11/Y32 1.17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13圖以及第14圖,其中第1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3圖可知,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7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光圈700、稜鏡740、濾光元件750以及成像面760,而電子感光元件7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7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710、720、7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7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12近光軸處為凸面。
第二透鏡7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7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2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三透鏡7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7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7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7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740及成像面7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表十三、第七實施例
f(焦距) = 28.24 mm、Fno(光圈值) = 3.53、HFOV(半視角) = 5.1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8.290 2.131 玻璃 1.850 32.3 8.38
2 -44.642 0.058
3 第二透鏡 -37.375 0.700 玻璃 1.847 23.8 -9.09
4 9.781 1.321
5 第三透鏡 -8.165 ASP 0.917 塑膠 1.587 28.3 83.48
6 -7.290 ASP -0.660
7 光圈 平面 5.660
8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72 49.6 -
9 平面 1.000
10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1 平面 9.699
12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1的有效半徑為 4.010 mm
表十四、非球面係數
表面 5 6
k = 0.0000E+00 0.0000E+00
A4 = 7.0740E-04 1.0163E-03
A6 = -2.0485E-04 -2.1348E-04
A8 = 9.6562E-05 9.5609E-05
A10 = -1.9283E-05 -1.8725E-05
A12 = 2.1112E-06 2.0179E-06
A14 = -1.1916E-07 -1.1211E-07
A16 = 2.7052E-09 2.5069E-09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三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七實施例
f [mm] 28.24 TD/ImgH 2.05
Fno 3.53 |(R5+R6)/(R5-R6)| 17.66
HFOV [度] 5.1 |f/f1|+|f/f2|+|f/f3| 6.81
N1+N2 3.697 f/f1 3.37
(N1+N2)/N3 2.33 f/f2 -3.11
N3 1.587 f/f3 0.34
V2 23.8 f/ImgH 11.28
Vmin 23.8 f/R5 -3.46
ΣCTP/TD 2.54 f/R5+f/R6 -7.33
ATmax/CTmin 1.89 f/R6 -3.87
BL/TD 5.64 f/TD 5.51
(CT1+CT2)/T12 48.81 f12/f3 0.44
(CT1+CT3)/CT2 4.35 |f3/f1|+|f3/f2| 19.14
(T12+T23)/(CT1+CT2+CT3) 0.37 ImgH/Y11 0.62
T23/T12 22.78 ImgH/Y32 0.74
TD/EPD 0.64 Y11/Y32 1.18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15圖以及第16圖,其中第1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5圖可知,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870。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800、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光闌801、稜鏡840、濾光元件850以及成像面860,而電子感光元件870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860,其中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810、820、830),所述三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
第一透鏡8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8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1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二透鏡8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82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22近光軸處為凹面。
第三透鏡8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3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3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稜鏡840為玻璃材質,設置於第三透鏡830的像側,可視為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像側反射元件。
濾光元件85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稜鏡840及成像面860間且不影響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表十五、第八實施例
f(焦距) = 30.12 mm、Fno(光圈值) = 3.76、HFOV(半視角) = 4.7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圈 平面 -1.171
2 第一透鏡 7.163 1.683 玻璃 1.804 46.6 12.28
3 23.358 0.021
4 第二透鏡 12.137 1.371 玻璃 1.847 23.8 -16.47
5 6.152 1.330
6 第三透鏡 -11.455 ASP 0.844 塑膠 1.566 37.4 -529.69
7 -12.227 ASP -0.127
8 光闌 平面 5.127
9 稜鏡 平面 13.007 玻璃 1.772 49.6 -
10 平面 1.000
11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2 平面 8.815
13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 587.6 nm (d-line)
表面8(光闌801)的有效半徑為 3.050 mm
表十六、非球面係數
表面 6 7
k = 0.0000E+00 0.0000E+00
A4 = -2.7083E-04 2.3203E-04
A6 = 4.0677E-05 2.0983E-05
A8 = 1.9472E-05 2.8254E-05
A10 = -4.5093E-06 -6.4932E-06
A12 = 5.9027E-07 8.5366E-07
A14 = -4.1159E-08 -5.9049E-08
A16 = 1.1660E-09 1.6634E-09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八實施例
f [mm] 30.12 TD/ImgH 2.10
Fno 3.76 |(R5+R6)/(R5-R6)| 30.67
HFOV [度] 4.7 |f/f1|+|f/f2|+|f/f3| 4.34
N1+N2 3.651 f/f1 2.45
(N1+N2)/N3 2.33 f/f2 -1.83
N3 1.566 f/f3 -0.06
V2 23.8 f/ImgH 12.03
Vmin 23.8 f/R5 -2.63
ΣCTP/TD 2.48 f/R5+f/R6 -5.09
ATmax/CTmin 1.58 f/R6 -2.46
BL/TD 5.34 f/TD 5.74
(CT1+CT2)/T12 145.43 f12/f3 -0.05
(CT1+CT3)/CT2 1.84 |f3/f1|+|f3/f2| 75.30
(T12+T23)/(CT1+CT2+CT3) 0.35 ImgH/Y11 0.63
T23/T12 63.33 ImgH/Y32 0.82
TD/EPD 0.66 Y11/Y32 1.30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25A圖、第25B圖及第25C圖,其中第2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20之一側的示意圖,第25B圖繪示依照第25A圖中電子裝置20之另一側的示意圖,第25C圖繪示依照第25A圖中電子裝置20之系統示意圖。由第25A圖、第25B圖及第25C圖可知,第九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包含取像裝置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閃光燈模組21、對焦輔助模組22、影像訊號處理器2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使用者介面24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5,其中取像裝置10i、10j、10k為前置鏡頭(Front camera)。
取像裝置10係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包含成像鏡頭11、驅動裝置組12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3,其中成像鏡頭11包含本揭示內容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以及一承載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鏡筒(未另標號)。取像裝置10利用成像鏡頭11聚光且對被攝物26進行攝像並配合驅動裝置組1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3,並將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組12可為自動對焦(Auto-Focus)模組,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壓電系統(Piezoelectric)、或記憶金屬(Shape Memory Alloy)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組12可讓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26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
取像裝置10可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3(如CMOS、CCD)設置於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良好成像品質。
此外,取像裝置10更可包含影像穩定模組14,其可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動能感測元件,而第九實施例中,取像裝置10中的影像穩定模組14為陀螺儀,但不以此為限。藉由調整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並提供例如光學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電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進階的影像補償功能。
當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24對被攝物26進行拍攝,電子裝置20利用取像裝置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中至少一者聚光取像,可啟動閃光燈模組2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22提供的被攝物26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23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5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其中對焦輔助模組2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使用者介面24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處理軟體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
第九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且皆可與取像裝置1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第九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10a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包含至少一光路轉折元件,如可包含至少一物側反射元件或至少一像側反射元件),取像裝置10b、10c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d、10e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f、10g可分別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h可為TOF模組(Time-Of-Flight;飛時測距模組),取像裝置10i、10j、10k則可分別為TOF模組、超廣角取像裝置以及廣角取像裝置,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另外,取像裝置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與其他構件的連接關係可與第25C圖中繪示的取像裝置10相同,或依照取像裝置的類型適應性調整,在此不另繪示及詳述。
>第十實施例>
第26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30之一側的示意圖。第十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30包含取像裝置30a、30b、30c以及閃光燈模組31。
第十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可包含與前述第九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30a、30b、30c以及閃光燈模組31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與第九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第十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30a、30b、30c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且皆可與前述第九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取像裝置30a、30b、30c可分別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廣角取像裝置以及望遠取像裝置(可包含至少一光路轉折元件,如可包含至少一物側反射元件或至少一像側反射元件),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30:電子裝置 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30a,30b,30c:取像裝置 11:成像鏡頭 12:驅動裝置組 14:影像穩定模組 21,31:閃光燈模組 22:對焦輔助模組 23:影像訊號處理器 24:使用者介面 25:影像軟體處理器 26:被攝物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光圈 201,801:光闌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 622,722,8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稜鏡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濾光元件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IM:成像面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13:電子感光元件 180:物側反射元件 190:像側反射元件 1801、1901:反射面 A1,A2,A3,B:方向 Y:圓弧部的半徑 D:直線部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 OA1:第一光軸 OA2:第二光軸 OA3:第三光軸 LF,LF1,LF2:光路轉折元件 LG:透鏡群 f: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 Fno: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光圈值 HFOV: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N1: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N3: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V1:第一透鏡的阿貝數 V2: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V3:第三透鏡的阿貝數 Vmin: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透鏡阿貝數的最小值 ΣCTP: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所有像側反射元件的稜鏡於光軸上的總厚度 T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ATmax: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中的最大值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min: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中的最小值 BL: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EPD: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入射瞳直徑 ImgH: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 R5: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 Y1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 Y32: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
第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7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中部分參數的示意圖; 第18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物側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9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另一物側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20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像側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21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另一像側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22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物側反射元件以及像側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23圖繪示依照第22圖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第24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示意圖; 第2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示意圖; 第25B圖繪示依照第25A圖中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25C圖繪示依照第25A圖中電子裝置之系統示意圖; 第26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示意圖; 第27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7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以及 第27C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在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100: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物側表面
112:像側表面
120:第二透鏡
121:物側表面
122:像側表面
130:第三透鏡
131:物側表面
132:像側表面
140:稜鏡
150:濾光元件
160:成像面
170:電子感光元件

Claims (28)

  1. 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該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其中,該三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之光學有效區具有一非圓形結構,該非圓形結構包含至少二圓弧部與至少二直線部;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各該圓弧部的半徑為Y,各該直線部與光軸間的垂直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10<(T12+T23)/(CT1+CT2+CT3)<1.6;3.00<f/TD<100;1.0<TD/ImgH<5.0;以及1.1<Y/D<2.0。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0.10<(T12+T23)/(CT1+CT2+CT3)<1.1。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中的最大值為ATmax,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中的最小值為C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3.30<f/TD<8.00;以及0.60<ATmax/CTmin<7.0。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 1.3<TD/ImgH<4.0;1.40<N3<1.60;以及1.4<(CT1+CT3)/CT2<8.1。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該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3.50<N1+N2<4.00;以及4.0<|(R5+R6)/(R5-R6)|。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0.50<f/f3<1.0。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11,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光學有效區與光軸間的最大距離為Y32,其滿足下列條件:0.45<ImgH/Y11<1.1;0.50<ImgH/Y32<1.1;以及0.90<Y11/Y32<1.5。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三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之光學有效區具有一非圓形結構。
  9. 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該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0<(T12+T23)/(CT1+CT2+CT3)<2.0;3.00<f/TD<8.00;1.0<TD/ImgH<5.0;3.00<T23/T12<200;以及 2.5<Fno<4.5。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10<(T12+T23)/(CT1+CT2+CT3)<1.6;以及3.30<f/TD<6.90。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0.10<(T12+T23)/(CT1+CT2+CT3)<1.6;以及1.3<TD/ImgH<4.0。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三片透鏡中至少二片透鏡為玻璃材質,該三片透鏡中至少一片透鏡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13.0<V2<27.0。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4.50<T23/T12<100;以及3.0<Fno<4.0。
  14.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3.0<|f/f1|+|f/f2|+|f/f3|<7.0;以及3.0度<HFOV<9.0度。
  15.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10<f/R5<-3.4;-10<f/R6<-3.4;以及4.0<|f3/f1|+|f3/f2|。
  16.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3.3<f/f2<-1.0;以及3.3<BL/TD<6.5。
  17. 一種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包含三片透鏡,該三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以及一第三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透鏡總數為三片;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 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10<(T12+T23)/(CT1+CT2+CT3)<1.1;3.00<f/TD<11.5;1.0<TD/ImgH<5.0;0.50<TD/EPD<0.90;以及10.0<f/ImgH<15.0。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20<(T12+T23)/(CT1+CT2+CT3)<0.90;以及3.30<f/TD<8.00。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一透鏡物側 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透鏡阿貝數的最小值為Vmin,其滿足下列條件:1.3<TD/ImgH<4.0;以及14.0<Vmin<27.0。
  20.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該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2.25<(N1+N2)/N3<3.00;以及-25<f/R5+f/R6<-5.0。
  21.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滿足下列條件:6.00<(CT1+CT2)/T12<200。
  22.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1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0.30<f12/f3<15。
  23.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其滿足下列條件:1.00<f/f1<3.37。
  24.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更包含:至少一物側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的物側;以及至少一像側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三透鏡的像側,且包含至少二反射面以及至少一稜鏡;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中所有該像側反射元件的該稜鏡於光軸上的總厚度為Σ CTP,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1.0<Σ CTP/TD<3.5。
  25.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7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透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攝像用光學透鏡組的一成像面。
  26.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至少三取像裝置,其位於該電子裝置的同一側,其中該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為如請求項25所述之取像裝置,且該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二者分別包含至少一該反射元件。
  28. 如請求項26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取像裝置中至少一者包含至少二該反射元件。
TW109114928A 2020-05-05 2020-05-05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57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928A TWI757732B (zh) 2020-05-05 2020-05-05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202010646691.8A CN113608330B (zh) 2020-05-05 2020-07-07 摄像用光学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7/111,573 US11467376B2 (en) 2020-05-05 2020-12-04 Image captur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928A TWI757732B (zh) 2020-05-05 2020-05-05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2914A TW202142914A (zh) 2021-11-16
TWI757732B true TWI757732B (zh) 2022-03-11

Family

ID=78336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4928A TWI757732B (zh) 2020-05-05 2020-05-05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7376B2 (zh)
CN (1) CN113608330B (zh)
TW (1) TWI7577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4959B (zh) * 2022-05-13 2024-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7643B (zh) * 2019-01-03 2020-06-23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
TWI719659B (zh) * 2019-10-03 2021-0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27857B (zh) * 2020-07-03 2024-01-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CN114815164A (zh) * 2021-10-12 2022-07-2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US20240168265A1 (en) * 2022-11-21 2024-05-2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maging lens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798A1 (zh) * 2015-04-08 2016-10-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交互式镜头
US9715084B2 (en) * 2015-12-18 2017-07-25 Kolen Co., Ltd Photographic lens optical system
CN109557650A (zh) * 2018-12-11 2019-04-02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准直镜头及投影模组
CN210323553U (zh) * 2019-06-28 2020-04-14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71165A (en) 1945-03-13 Wide aperture objective
US1028281A (en) 1911-11-22 1912-06-04 Zeiss Carl Fa Telescope-spectacle glass.
US1293086A (en) 1917-06-21 1919-02-04 Graf Lens Corp Lens.
US1616751A (en) 1920-10-18 1927-02-08 Zeiss Carl Fa Telescope objective
US2063178A (en) 1934-01-30 1936-12-08 Zeiss Carl Fa Photographic objective
US2158507A (en) 1936-06-24 1939-05-16 Zeiss Carl Fa Telescope objective
US2324057A (en) 1941-09-03 1943-07-13 Eastman Kodak Co Lens attachment
US2474837A (en) 1945-03-08 1949-07-05 American Optical Corp Wide aperture lens system having means for reducing spherical aberrations
US2520633A (en) 1948-10-20 1950-08-29 Polaroid Corp Optical system
US2571307A (en) 1950-07-03 1951-10-16 Northrop Aircraft Inc Infrared objective lens
US3062100A (en) 1953-08-24 1962-11-06 Leitz Ernst Gmbh Focussing telescope objective
US2728266A (en) 1954-04-30 1955-12-27 Eastman Kodak Co Telephoto attachment for photographic objectives
US2854891A (en) 1956-10-01 1958-10-07 Eastman Kodak Co Reversible magnifying attachment for lenses
US3180217A (en) 1960-01-22 1965-04-27 Aerojet General Co Cassegrainian type telescope optical system utilizing a coma correcting meniscus
US3252373A (en) 1961-05-26 1966-05-24 Farrand Optical Co Inc High speed catadioptric objective in which three corrector elements define two power balanced air lenses
US3115537A (en) 1961-09-19 1963-12-24 Bausch & Lomb Optical system for optical projectors
US3273456A (en) 1962-12-07 1966-09-20 Feinbloom William Bifocal loupes and telemicroscopic lenses therefor
US3249009A (en) 1963-02-21 1966-05-03 Farrand Optical Co Inc Three component telescope objective
DE1472278A1 (de) 1966-04-22 1969-01-09 Leitz Ernst Gmbh Dreilinsiges Objektiv mit guter Korrektion des sekundaeren Spektrums
US4109995A (en) * 1976-06-03 1978-08-29 Opcon Associates Of Canada, Ltd. Triplet with aspheric surfaces
JPS6053847B2 (ja) 1976-09-16 1985-11-27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前置絞レンズ
US4103989A (en) 1977-02-07 1978-08-01 Seymour Rosin Unit-power concentric optical systems
US4999005A (en) 1988-10-19 1991-03-12 Cooper Erwin E Wide band color correcting infrared lens system
US5033831A (en) 1988-10-20 1991-07-23 Lockheed Missiles & Space Company, Inc. Color-corrected lens triplets with liquid lens elements
JPH0493911A (ja) 1990-08-06 1992-03-26 Nikon Corp 無限系結像光学系
JP2830418B2 (ja) * 1990-08-07 1998-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簡易な構成のズームレンズ
US5270861A (en) 1991-12-13 1993-1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Zoom lens system for use in a compact camera
US5270867A (en) 1991-12-13 1993-1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act zoom lens having a weak front lens group
US5345337A (en) 1993-01-28 1994-09-06 Lockheed Missiles & Space Company, Inc. Viscous supercooled liquid lens elements having abnormal dispersion
DE69410659T2 (de) 1993-02-26 1998-10-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theta Linse
US5381269A (en) 1993-03-30 1995-01-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Zoom lens
JPH06300988A (ja) 1993-04-14 1994-10-28 Canon Inc コリメーターレンズ
JPH0763997A (ja) 1993-08-27 1995-03-10 Colcoat Eng Kk 3群4枚のレンズ
JP3382683B2 (ja) 1993-10-22 2003-03-04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共心光学系
US5659430A (en) 1993-12-21 1997-08-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Visual display apparatus
JPH07294815A (ja) 1994-04-28 1995-11-10 Minolta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3441188B2 (ja) 1994-10-07 2003-08-25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視覚表示装置
JPH08122642A (ja) 1994-10-26 1996-05-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系
JPH08211294A (ja) 1995-02-02 1996-08-20 Nikon Corp 投影露光装置
US5815324A (en) 1995-09-19 1998-09-29 Minolta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for a lens shutter camera
JPH09243923A (ja) 1996-03-13 1997-09-19 Nikon Corp 顕微鏡用対物レンズ
JPH112760A (ja) 1997-06-10 1999-01-06 Nikon Corp 内焦式対物レンズ
US5991096A (en) 1997-09-09 1999-11-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Zoom lens
JPH11109259A (ja) 1997-10-03 1999-04-23 Nikon Corp 接眼レンズ系
JPH11149042A (ja) 1997-11-17 1999-06-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4496568B2 (ja) 1998-07-29 2010-07-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顕微鏡対物レンズ
JP3435359B2 (ja) 1998-09-18 2003-08-1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色消しレンズ系
JP4269361B2 (ja) 1998-09-22 2009-05-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接眼レンズ
JP4932208B2 (ja) 2005-09-30 2012-05-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用レンズ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233286A (ja) 2006-03-03 2007-09-13 Nissei Kogyo Yugenkoshi 望遠レンズ
CN114414510A (zh) 2016-12-01 2022-04-29 伯克利之光生命科技公司 用于对微物体成像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0244459B (zh) 2018-03-09 2021-10-0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增强现实装置
US20210325634A1 (en) 2018-08-28 2021-10-21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Lens unit and image observing device
CN110554479B (zh) * 2019-09-17 2024-08-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719659B (zh) * 2019-10-03 2021-0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989142B (zh) 2019-12-30 2021-07-06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前置共口径双波段消色差镜头
WO2021184167A1 (zh) 2020-03-16 2021-09-23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透镜系统、成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308688A (zh) 2020-03-16 2020-06-19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透镜系统、成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WO2021217504A1 (zh) 2020-04-29 2021-11-04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399186A (zh) 2020-04-29 2020-07-10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798A1 (zh) * 2015-04-08 2016-10-1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交互式镜头
US9715084B2 (en) * 2015-12-18 2017-07-25 Kolen Co., Ltd Photographic lens optical system
CN109557650A (zh) * 2018-12-11 2019-04-02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准直镜头及投影模组
CN210323553U (zh) * 2019-06-28 2020-04-14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4959B (zh) * 2022-05-13 2024-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67376B2 (en) 2022-10-11
TW202142914A (zh) 2021-11-16
CN113608330A (zh) 2021-11-05
US20210349287A1 (en) 2021-11-11
CN113608330B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5714B (zh)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43721B (zh)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57732B (zh)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6734B (zh) 影像擷取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104964A (zh) 光學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009536A (zh) 攝影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06878A (zh)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08922A (zh) 光學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36377B (zh) 影像擷取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46156B (zh) 影像擷取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19585A (zh) 影像擷取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06874A (zh) 光學影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8683B (zh)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9536B (zh) 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1904B (zh) 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50615B (zh)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3290B (zh)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2078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76274B (zh) 光學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144848A (zh)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9719B (zh)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50640B (zh)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8998B (zh)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8498B (zh) 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4555B (zh) 光學影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