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1486B - 跨坐型電動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電動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51486B TWI751486B TW109103441A TW109103441A TWI751486B TW I751486 B TWI751486 B TW I751486B TW 109103441 A TW109103441 A TW 109103441A TW 109103441 A TW109103441 A TW 109103441A TW I751486 B TWI751486 B TW I75148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vehicle
- frame
- electric motor
- low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1/0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1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1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single arm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20—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single arm on each fork leg for rear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電池(40),其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控制裝置(32),其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後部減震器(7),其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及腳踏板(9),其供騎乘者放置腳;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後部減震器(7)以於側視下與上述電池(40)重疊之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本申請案基於2019年2月13日提出申請之國際申請PCT/JP2019/005036號而主張優先權,將其內容引用於此。
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電動速克達,其於座部下配置動力系統之控制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08-30116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且說,於專利文獻1之電動速克達中,於較腳踏板更朝上方遠隔之位置,將控制器配置於座部下。因此,控制器與踏板(floor)下之電池、及擺動單元之電動馬達之距離變遠。於使用高壓電池之情形時,控制器、電池及電動馬達需要分別以高壓線連接。因此,若控制器、電池及電動馬達相互遠離,則難以配置高壓線,且使成本及重量增加。此外,於專利文獻1之電動速克達中,並未揭示支撐擺動單元之後部減震器,但期望將後部減震器與控制器及電池一起有效率地配置。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於具備腳踏板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中,藉由於零件配置上下功夫而抑制成本及重量之增加。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電池(40),其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控制裝置(32),其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後部減震器(7),其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及腳踏板(9),其供騎乘者放置腳;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後部減震器(7)以於側視下與上述電池(40)重疊之方式配置。根據該構成,將電池、控制裝置及後部減震器集中配置於較腳踏板之上端更靠下方。藉此,可謀求車輛之低重心化,並且可使較腳踏板更靠上方之車體構造之自由度提昇。電池及控制裝置均配置於底板下。藉此,可縮短將電池與控制裝置相連之高壓線,而謀求成本降低及輕量化。後部減震器配置於底板下。藉此,與後部減震器突出於底板上之情形相比,可使車體後部之框架構造小型化,從而可謀求車體框架整體之輕量化。後部減震器能夠以收斂於電池之上下寬度內之方式配置於踏板下。藉此,與後部減震器立起至踏板上方之構成相比,可使較腳踏板更靠上方之車體構造之自由度提昇。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電池(40),其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控制裝置(32),其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後部減震器(7),其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及腳踏板(9),其供騎乘者放置腳;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頭管(12),其可轉向地支撐前輪(3);向下框架(13),其自上述頭管(12)朝下方延伸;第一下框架(14a),其自上述向下框架(13)之下端部於上述腳踏板(9)之下方朝後方延伸;第二下框架(14b),其自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分支且於上述腳踏板(9)之下方朝後方延伸;及角撐構件(14c),其設置於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分支部;於上述角撐構件(14c)連結有上述後部減震器(7)。根據該構成,將電池、控制裝置及後部減震器集中配置於較腳踏板之上端更靠下方。藉此,可謀求車輛之低重心化,並且使較腳踏板更靠上方之車體構造之自由度提昇。電池及控制裝置均配置於底板下。藉此,可縮短將電池與控制裝置相連之高壓線,而謀求成本降低及輕量化。後部減震器配置於底板下。藉此,與後部減震器突出於底板上之情形相比,可使車體後部之框架構造小型化,而謀求車體框架整體之輕量化。於腳踏板之下方將第一下框架及第二下框架分支,且於補強該分支部之角撐構件連結有後部減震器。藉此,可於較腳踏板更靠下方設置牢固之框架構造而提高後部減震器之支撐剛性。
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角撐構件(14c)分別設置為左右一對,構成左右一對下框架(14),於上述左右一對下框架(14)之間,配置有上述電池(40)。根據該構成,於左右一對下框架之間配置電池,故可抑制來自左右外側之干擾對電池之影響。
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連接框架(17),該連接框架(17)將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後端部彼此連結,上述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連接框架(17)於側視下形成三角形狀之閉構造部(18)。根據該構成,於腳踏板之下方在車體框架形成三角形狀之閉構造部,故可高效地確保車體下部之框架構造之剛性。
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電動馬達(30)係配置於後輪(4)之內周側之輪內馬達。根據該構成,與於車體框架之下部或擺臂配置電動馬達之情形相比,發揮以下效果。即,可簡化車體框架之下部及擺臂之構成,確保其他零件於相同部位之配置空間或謀求輕量化。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電池(40),其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控制裝置(32),其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後部減震器(7),其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及腳踏板(9),其供騎乘者放置腳;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電動馬達(30)係配置於後輪(4)之內周側之輪內馬達,上述控制裝置(32)配置於上述擺臂(21)。根據該構成,將電池、控制裝置及後部減震器集中配置於較腳踏板之上端更靠下方。藉此,可謀求車輛之低重心化,並且可使較腳踏板更靠上方之車體構造之自由度提昇。電池及控制裝置均配置於底板下。藉此,可縮短將電池與控制裝置相連之高壓線,謀求成本降低及輕量化。後部減震器配置於底板下。藉此,與後部減震器突出於底板上之情形相比,可使車體後部之框架構造小型化,而謀求車體框架整體之輕量化。電動馬達為輪內馬達。藉此,與於車體框架之下部或擺臂配置電動馬達之情形相比,發揮以下效果。即,可簡化車體框架之下部及擺臂之構成,確保其他零件於相同部位之配置空間或謀求輕量化。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控制裝置(32)配置於較上述電池(40)及後部減震器(7)更靠車輛後方。
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於在側視下將前輪(3)及後輪(4)之車軸中心(3b、4b)彼此連結之直線(T1)上,配置有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電動馬達(30)。根據該構成,可容易地配置將電池、控制裝置及電動馬達之各者之間相連之高壓線,且可縮短高壓線。
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具備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8),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支撐上述座部(8)之座部支撐部(15),上述座部支撐部(15)位於較前輪(3)及後輪(4)之上端高度(L1)更靠下方。根據該構成,車體框架之座部支撐部位於較車輪上端更靠下方,故座部負重被輸入至車體框架之低位置。因此,可將牢固之框架構造集中於車體框架之下部。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之態樣,於具備腳踏板之跨坐型電動車輛中,可藉由於零件配置上下功夫而抑制成本及重量之增加。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只要無特別記載,則以下說明中之前後左右等方向設為與以下說明之車輛之朝向相同。又,於以下說明中使用之圖中部位,顯示表示車輛前方之箭頭FR、表示車輛左方之箭頭LH、及表示車輛上方之箭頭UP。
<車輛整體>
圖1、圖2中,作為跨坐型電動車輛之一例,顯示單元擺動式二輪機車(跨坐型車輛)1。二輪機車1具備作為轉向輪之前輪3、及作為驅動輪之後輪4。前輪3被支撐於左右一對前叉6,且能夠藉由桿把手2而轉向。於左右前叉6之間,支撐有前擋泥板6a。圖中符號3a表示前輪車軸,符號3b表示前輪車軸3a之軸心(中心軸線),符號4a表示後輪車軸,符號4b表示後輪車軸4a之軸心(中心軸線)。
後輪4被支撐於擺動單元20,且能夠由電動馬達30驅動。擺動單元20具備作為驅動源之電動馬達30,並可上下搖動地支撐作為驅動輪之後輪4。電動馬達30例如係與後輪4同軸地配置於後輪4之內周側之輪內馬達。於電動馬達30之右側配置有後刹車31。
包含桿把手2、左右前叉6及前輪3之操縱系統零件能夠轉向地被支撐於車體框架11之前端部之頭管12。擺動單元20及後輪4能夠上下搖動地被支撐於車體框架11下部之樞軸部16a。於車體框架11之前部安裝有前外殼5。
同時參照圖5、圖6,於車體框架11之下部安裝有形成大致水平之踏板面9a之踏板面板9b。踏板面板9b被支撐於其下方之電池殼體41及車體框架11之左右下框架14等。踏板面板9b形成供乘坐於座部8之騎乘者放置腳之腳踏板9。腳踏板9遍及車寬方向之整個寬度形成平坦狀之踏板面9a。藉此,使騎乘者放置腳的位置之自由度提高,且提高物品之堆載性。腳踏板9之後部朝後上方傾斜地逐漸抬高。
於腳踏板9之後端部之上方,朝上方立起有座管8a。於座管8a上支撐有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8。例如,座管8a之下端部經由沿著左右方向之鉸鏈軸8b而能夠旋動地連結於車體框架11(例如下述之第一橫框架15、座部支撐部)。例如,座管8a及座部8以鉸鏈軸8b為中心旋動,藉此使載置於腳踏板9上之頭盔等物品無法取出。若為於該狀態下能夠將座管8a之旋動鎖定之構成,則能夠將腳踏板9上之物品載置部上鎖。
<車體框架>
如圖1至圖4、圖7所示,車體框架11係將複數種框架構件藉由熔接等一體地接合而形成。車體框架11具備:位於前端部之頭管12;自頭管12朝下方延伸之單一之向下框架13;自向下框架13之下端部以朝左右分支之方式朝後方延伸之左右一對第一下框架14a;自左右第一下框架14a之前後中間部以朝上後方分支之方式延伸之左右一對第二下框架14b;橫跨於左右第一下框架14a之後端部間之第一橫框架15;橫跨於左右第二下框架14b之後端部間之第二橫框架16;及橫跨於第一橫框架15及第二橫框架16之左右中央部間之單一之連接框架17。例如,各框架構件由圓鋼管構成。圖7中線CL表示車體左右中央。
頭管12、向下框架13及連接框架17分別配置於車體左右中心(以中心軸線位於車體左右中心之方式配置)。於車體框架11之側視下,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連接框架17形成三角形狀之閉構造部18(構架構造部)。於第二橫框架16之兩端部,設置有樞軸部16a。連接框架17單一地設置於車體左右中心。連接框架17亦可與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同樣地設置為左右一對。本申請案之「中間」不僅指對象之兩端間之中央,而且包含對象之兩端間之內側之範圍。
於車體左右之各者,第一下框架14a之前後中間部與第二下框架14b之前部經由角撐板14c而連結。角撐板14c設置為左右一對。於右角撐板14c設置有連結後部減震器7之前端部之減震器前連結部14d。後部減震器7以於側視下與電池殼體41及電池40之後部重疊之方式而配置。後部減震器7之前部與電池40之後部於車寬方向上橫向排列配置(參照圖7)。後部減震器7以於側視下整體位於較腳踏板9之上端(踏板面9a)更靠下方之方式配置。
於車體框架11之下部,構成有左右一對下框架14。左右一對下框架14係由車體左右之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角撐板14c所構成。於車寬方向上左右下框架14之間配置有收容電池40之電池殼體41。圖中符號19表示橫跨於左右下框架14之間之橫板19。橫板19以沿著電池40之前下部外周之方式彎曲成朝上方開放之矩形狀。橫板19自下方支撐電池40之前下部。
<擺動單元>
如圖1至圖4所示,擺動單元20具備擺臂21作為骨架。擺臂21具備將電動馬達30及後輪4進行兩端固定支撐之左右一對臂部22、23。擺臂21亦可為僅左右一側具有臂部且將電動馬達30及後輪4進行一端固定支撐之構成。
電動馬達30由電池40之電力驅動。電動馬達30例如進行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變壓變頻)控制之可變速驅動。電動馬達30進行如具有無段變速機之變速控制,但並不限於此。例如,電動馬達30亦可進行如具有有段變速機之變速控制。擺動單元20例如亦可具備使用有齒輪等之減速機。
擺臂21之前端部24經由沿左右方向之樞軸21a而能夠上下搖動地被支撐於車體框架11之樞軸部16a。位於擺臂21之前端部24與後輪4之前端之間之前部設為於車寬方向上較後輪4更寬幅地延伸之橫向部25。橫向部25具備:於側視下自前端部24朝後上方傾斜地延伸之前端傾斜部25a;自前端傾斜部25a之上端部大致水平地朝後方延伸之上平坦部25b;自前端部24大致水平地朝後方延伸之下平坦部25c;橫跨於上下平坦部25b、25c之後端部間而於上下方向延伸之後端彎曲部25d;及與車寬方向大致正交之左右側面部25e。後端彎曲部25d以沿著後輪之輪胎面之方式於俯視下彎曲。於橫向部25之內部,設置有功率控制單元(控制裝置)32之收容部26。
於前端傾斜部25a之左右一側(實施形態中為右側)之上端部(與樞軸21a遠隔之搖動部位),連結有於前後方向延伸之後部減震器7之後端部。於前端傾斜部25a之右上端部,設置有連結後部減震器7之後端部之減震器後連結部27。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與電池40同等之上下方向高度。後部減震器7之後端部能夠繞著沿左右方向之連結軸之軸旋動地連結於擺臂21之減震器後連結部27。後部減震器7以使衝程軸線朝向前後方向之方式呈橫臥之姿勢配置。後部減震器7之前端部連結於車體框架11之下部右側之減震器前連結部14d。後部減震器7之前端部能夠繞著沿左右方向之連結軸之軸旋動地連結於車體框架11之減震器前連結部14d。
左右臂部22、23之各者形成自橫向部25之上平坦部25b之左右外側朝後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之上緣部22a、23a、及自橫向部25之下平坦部25c之左右外側朝後方使後方抬高而傾斜地延伸之下緣部22b、23b。於左右臂部22、23之後端部,分別設置有支撐後輪車軸4a之左右端部之車軸支撐部22c、23c。
於後端彎曲部25d之上端,支撐有後擋泥板28a之前下端。後擋泥板28a自前下端於側視下呈圓弧狀延伸至後輪之後上部。後擋泥板28a之後上部被支撐於自擺臂21之左右臂部22、23之後上部朝後上方延伸之擋泥板支撐撐桿28之前端部。圖中符號29表示支撐於橫向部25之下後端部之主支架。
腳踏板9具備包圍踏板面板9b外周之踏板罩9c。踏板罩9c覆蓋第一下框架14a之前部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周圍。於腳踏板9之上方,桿把手2與座部8之間之空間朝上方及車寬方向開放。藉此,騎乘者容易跨上車體,且容易裝卸物品。本申請案之「平坦」係指實質上無較大之段差或彎曲等,包含存在平緩之曲線、用於固定或補強之凹凸等之情形。
<電池>
如圖3至圖6所示,電池40搭載於踏板面9a之下方。電池40形成呈剖面矩形狀(例如大致正方形狀)且於長度方向延伸之角柱狀(長方體狀)。電池40係使長度方向朝向前後方向而配置。電池40於俯視下朝左右橫跨車體左右中心而配置。電池40於俯視下使左右中心與車體左右中心一致。電池40產生既定之高電壓(例如48 V)。電池40作為能夠充放電之能量儲存器,例如由鋰離子電池構成。
電池40經由接觸器(電磁開閉器)而連接於功率控制單元(Power Control Unit:PCU)32。功率控制單元32一體地具備PDU(Power Driver Unit,功率驅動單元)及ECU(Electric Control Unit,電力控制單元)。來自電池40之電力供給至作為馬達驅動器之PDU,且自直流轉換為三相交流。轉換後之電力供給至作為三相交流馬達之電動馬達30。三相電纜(未圖示)自PDU延伸,且該三相電纜連接於電動馬達30。電動馬達30根據PDU之控制而進行動力運行運轉,使車輛行駛。ECU控制電池40之充放電,進行對電池40供給電力與自電池40放電之切換。
電池40相對於固定於車體之電池殼體41而自上方插拔。電池殼體41具有朝上方開口之電池插拔口41a。於電池殼體41,安裝有使電池插拔口41a開閉之踏板面板9b。踏板面板9b例如於後端部具備鉸鏈部9d,繞著沿車寬方向之軸旋動而使電池插拔口41a開閉。踏板面板9b於使電池插拔口41a閉合之狀態下形成踏板面9a。於電池插拔口41a,設置有限制插入至殼體內之電池40朝上方移動(脫離)之鎖定機構。踏板面板9b除鉸鏈開閉式之外,亦可為作為裝卸式而使電池插拔口41a開閉者。
例如,電池40於自車體卸下之狀態下,藉由車外之充電器而充電。電池40亦可於搭載於車體之狀態下,設為能夠藉由連接於外部電源之充電器而充電。電池40具備監控充放電狀況或溫度等之BMU(Battery Managing Unit,電池管理單元)。於將電池40搭載於車體時,BMU監控所得之資訊與ECU共有。ECU中輸入來自加速器感測器之輸出要求資訊。ECU基於所輸入之輸出要求資訊,經由PDU而驅動控制電動馬達30。
參照圖5、圖6,於將電池40自電池殼體41取出時,首先打開踏板面板9b使電池插拔口41a開放。又,解除鎖定機構對於電池40之脫離之鎖定。圖6中省略踏板面板9b之圖示。此後,使電池40以前方抬高之傾斜姿勢(圖6以二點鏈線表示)旋動,將電池40之前上部拔出至電池殼體41外。於使電池40以前方抬高之傾斜姿勢旋動時,例如亦可使用安裝於電池40之帶等。此後,藉由使電池40朝上方移動而將電池40自車體取出。
將電池40收容於電池殼體41內時,首先,打開踏板面板9b而使電池插拔口41a開放。將設為前方抬高之傾斜姿勢之電池40相對於該電池插拔口41a而自後下部插入。其次,使電池40以後下部為支點而旋動成使前上部移動至下方,以此將電池40整體收容於電池殼體41內。其次,藉由鎖定機構將電池40之脫離鎖定。又,關閉踏板面板9b而將電池插拔口41a閉合,以此完成電池40之收容。
於電池40之以上述傾斜姿勢朝向前上方之頂部,設置有用以提取電池40之提手。於電池40之以上述傾斜姿勢朝向後下方之底部,設置有能裝卸地連接電池側連接端子(未圖示)。在位於電池殼體41之後端之底壁部,設置有能裝卸地連接上述電池側連接端子之殼體側連接端子42。殼體側連接端子42藉由插拔電池40時之旋動而使上述電池側連接端子裝卸。電池殼體41亦可為如下構成,即,根據上述鎖定機構之鎖定操作而使殼體側連接端子42出現或隱藏,使上述電池側連接端子裝卸。
參照圖3、圖4,於電池殼體41之後下部,設置有電纜取出部41b。電纜取出部41b係為了將自殼體側連接端子42延伸之輸出電纜(高壓線)43取出至殼體外而設置。自電纜取出部41b導出至殼體外之輸出電纜43插入至接近於電池殼體41後方之擺動單元20之前部(橫向部25)。該輸出電纜43連接於橫向部25內之功率控制單元32。
上述鎖定機構之操作及電池40之插拔為手動,電池40可無需工具而相對於車體進行裝卸。電池40係能夠相對於車體進行裝卸之移動式電池(可攜型電池)。電池40能夠分別由車外之充電器進行充電,或作為移動式電池而以外部機器之電源之形式加以利用等,而單獨地使用。
於電池40及電池殼體41之左右外側,配置有車體框架11之左右下框架14。電池40配置於由左右框架構件夾隔之空間(左右框架構件之左右方向內側)。電池40配置成於側視下至少一部分與左右框架構件重疊。藉此,可抑制來自車寬方向外側之干擾對電池40之影響。
如圖1至圖4所示,二輪機車1中,將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後部減震器7以位於較腳踏板9之上端(踏板面9a)更靠下方之方式配置。即,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後部減震器7以整體位於較踏板面9a更靠下方之方式配置。藉此,謀求車輛之低重心化,並且削減較腳踏板9更靠上方之車體構造。藉此,例如可擴大腳踏板9上之物品載置部等,使腳踏板9之上方空間之活用性提高。二輪機車1中,亦可將腳踏板9之上端設為較踏板面9a更靠上方之第一橫框架15之配置位置。亦可為於較該第一橫框架15之配置位置更靠下方配置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後部減震器7之構成。亦可代替功率控制單元32而不同體地具備PDU與ECU,且僅將PDU配置於踏板下。
將於側視下連結前輪3及後輪4之車軸3a、4a之直線以符號T1(參照圖1、圖2)表示。該直線T1以相對於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電動馬達30而於側視下重疊之方式配置。即,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電動馬達30以於側視下排列成一直線狀之方式配置。藉此,可謀求縮短將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電動馬達30之各者之間相連之高壓線。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側視下較直線T1更靠上方。
車體框架11具備第一橫框架15作為支撐座部8之座部支撐部。第一橫框架15位於側視下較橫跨於前輪3及後輪4之上端間之直線(上端高度)L1更靠下方。藉此,輸入至座部8之乘坐負重等被輸入至車體框架11之低位置。本實施形態之車體框架11提高車體下部之框架剛性,故能夠高效地支撐座部負重。
如上所說明,上述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1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之電池40;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之功率控制單元32;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之後部減震器7;及供騎乘者放置腳之腳踏板9;上述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例如踏板面9a)更靠下方。
根據該構成,將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後部減震器7集中配置於較腳踏板9之上端(踏板面9a)更靠下方。藉此,可謀求車輛之低重心化,並且可使較腳踏板9更靠上方之車體構造之自由度提高。電池40及功率控制單元32均配置於底板下。藉此,可縮短將電池40與功率控制單元32相連之高壓線,謀求成本降低及輕量化。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底板下。藉此,與後部減震器7突出於底板上之情形相比,可使車體後部之框架構造小型化,而謀求車體框架11整體之輕量化。
於上述二輪機車1中,上述電動馬達30係配置於後輪4之內周側之輪內馬達。藉此,與於車體框架11之下部或擺臂21配置電動馬達30之情形相比,發揮以下效果。即,可簡化車體框架11之下部及擺臂21之構成,確保其他零件於相同部位之配置空間或謀求輕量化。
於上述二輪機車1中,於側視下將前輪3及後輪4之車軸中心3b、4b彼此連結之直線T1上,配置有上述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電動馬達30。藉此,可容易地配置將電池40、功率控制單元32及電動馬達30之各者之間相連之高壓線,且可縮短高壓線。
於上述二輪機車1中,上述後部減震器7以於側視下與上述電池40重疊之方式配置。藉此,後部減震器7能夠以收斂於電池40之上下寬度內之方式配置於踏板下。藉此,與後部減震器7立起至踏板上方之構成相比,可使較腳踏板9更靠上方之車體構造之自由度提高。
於上述二輪機車1中,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頭管12,其可轉向地支撐前輪3;向下框架13,其自上述頭管12朝下方延伸;第一下框架14a,其自上述向下框架13之下端部於上述腳踏板9之下方朝後方延伸;第二下框架14b,其自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分支且於上述腳踏板9之下方朝後方延伸;及角撐板14c,其設置於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分支部;於上述角撐板14c連結有上述後部減震器7。根據該構成,於腳踏板9之下方將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分支,且於補強該分支部之角撐板14c連結有後部減震器7。藉此,可於較腳踏板9更靠下方設置牢固之框架構造以提高後部減震器7之支撐剛性。
於上述二輪機車1中,上述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角撐板14c分別設置為左右一對,構成左右一對下框架14,且於上述左右一對下框架14之間配置有上述電池40。根據該構成,於左右一對下框架14之間配置電池40,故可抑制來自左右外側之干擾對電池40之影響。
於上述二輪機車1中,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將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後端部彼此連結之連接框架17,上述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連接框架17於側視下形成三角形狀之閉構造部18。根據該構成,在腳踏板9之下方於車體框架11形成三角形狀之閉構造部18,故可高效地確保車體下部之框架構造之剛性。
於上述二輪機車1中,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支撐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8之第一橫框架15,上述第一橫框架15位於較前輪3及後輪4之上端高度L1更靠下方。藉此,座部負重被輸入至車體框架11之低位置。因此,可將牢固之框架構造集中於車體框架11之下部。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並不限於將電動馬達30設為輪內馬達之構成,亦可將電動馬達30支撐於擺臂21。並不限於在彈簧下具備電動馬達30之單元擺動式,亦可為將電動馬達30支撐於彈簧上即車體框架11之構成。亦可為具備複數個電池40而非單一電池40之構成。跨坐型電動車輛中包含騎乘者跨於車體而乘坐之所有車輛,不僅包含二輪機車(包含附原動機之自行車及速克達型車輛),亦包含三輪(除前一輪且後二輪之外,亦包含前二輪且後一輪之車輛)或四輪之車輛。上述實施形態之構成為本發明之一例,能夠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如將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替換為周知之構成要素等。
1:二輪機車(跨坐型電動車輛)2:桿把手3:前輪3a:前輪車軸3b:車軸中心4:後輪4a:後輪車軸4b:車軸中心5:前外殼6:前叉6a:前擋泥板7:後部減震器8:座部8a:座管8b:鉸鏈軸9:腳踏板9a:踏板面9b:踏板面板9c:踏板罩9d:鉸鏈部11:車體框架12:頭管13:向下框架14:下框架14a:第一下框架14b:第二下框架14c:角撐板(角撐構件)14d:減震器前連結部15:第一橫框架(座部支撐部)16:第二橫框架16a:樞軸部17:連接框架18:閉構造部19:橫板20:擺動單元21:擺臂21a:樞軸22,23:臂部22a,23a:上緣部22b,23b:下緣部22c,23c:車軸支撐部24:前端部25:橫向部25a:前端傾斜部25b:上平坦部25c:下平坦部25d:後端彎曲部25e:左右側面部26:收容部27:減震器後連結部28:擋泥板支撐撐桿28a:後擋泥板29:主支架30:電動馬達31:後刹車32:功率控制單元(控制裝置)40:電池41:電池殼體41a:電池插拔口41b:電纜取出部42:殼體側連接端子43:輸出電纜CL:車體左右中央FR:車輛前方L1:上端高度LH:車輛左方T1:直線UP:車輛上方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二輪機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上述二輪機車之右側視圖。 圖3係上述二輪機車之後下部之左側視圖。 圖4係上述二輪機車之後下部之右側視圖。 圖5係上述二輪機車之腳踏板周邊之立體圖。 圖6係自圖5打開踏板面板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7係上述腳踏板周邊之俯視圖。
4:後輪
4a:後輪車軸
7:後部減震器
8:座部
8a:座管
8b:鉸鏈軸
9:腳踏板
9a:踏板面
14:下框架
14a:第一下框架
14b:第二下框架
14c:角撐板(角撐構件)
14d:減震器前連結部
15:第一橫框架(座部支撐部)
16:第二橫框架
16a:樞軸部
17:連接框架
18:閉構造部
19:橫板
20:擺動單元
21:擺臂
21a:樞軸
23:臂部
24:前端部
25:橫向部
25a:前端傾斜部
25b:上平坦部
25c:下平坦部
25d:後端彎曲部
26:收容部
27:減震器後連結部
28:擋泥板支撐撐桿
28a:後擋泥板
29:主支架
30:電動馬達
31:後刹車
32:功率控制單元(控制裝置)
40:電池
41:電池殼體
41b:電纜取出部
42:殼體側連接端子
43:輸出電纜
FR:車輛前方
UP:車輛上方
Claims (14)
- 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電池(40),其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控制裝置(32),其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後部減震器(7),其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及腳踏板(9),其供騎乘者放置腳;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後部減震器(7)係避開車體左右中央(CL)而配置於車寬方向一側,並以於側視下與上述電池(40)重疊之方式配置。
- 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電池(40),其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控制裝置(32),其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後部減震器(7),其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及腳踏板(9),其供騎乘者放置腳;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頭管(12),其可轉向地支撐前輪(3);向下框架(13),其自上述頭管(12)朝下方延伸; 第一下框架(14a),其自上述向下框架(13)之下端部於上述腳踏板(9)之下方朝後方延伸;第二下框架(14b),其自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分支且於上述腳踏板(9)之下方朝後方延伸;及角撐構件(14c),其設置於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分支部;於上述角撐構件(14c)連結有上述後部減震器(7)。
-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上述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角撐構件(14c)分別設置為左右一對,構成左右一對下框架(14),於上述左右一對下框架(14)之間,配置有上述電池(40)。
-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連接框架(17),該連接框架(17)將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後端部彼此連結,上述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連接框架(17)於側視下形成三角形狀之閉構造部(18)。
-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連接框架(17),該連接框架(17)將上述第一下框架(14a)及第二下框架(14b)之後端部彼此連結,上述第一下框架(14a)、第二下框架(14b)及連接框架(17)於側視下形成三角形狀之閉構造部(18)。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 上述電動馬達(30)係配置於後輪(4)之內周側之輪內馬達。
- 一種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具備:車輛行駛用之電動馬達(30);電池(40),其對上述電動馬達(30)供給電力;控制裝置(32),其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0);後部減震器(7),其橫跨於車體框架(11)與擺臂(21)之間;及腳踏板(9),其供騎乘者放置腳;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後部減震器(7)配置於較上述腳踏板(9)之上端更靠下方,上述電動馬達(30)係配置於後輪(4)之內周側之輪內馬達,上述擺臂(21)係具有將上述後輪(4)進行兩端固定支撐或一端固定支撐之臂部(22、23)者,上述控制裝置(32)配置於上述擺臂(21)。
- 如請求項7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上述控制裝置(32)配置於較上述電池(40)及後部減震器(7)更靠車輛後方。
- 如請求項1至5、7、8中任一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於在側視下將前輪(3)及後輪(4)之車軸中心(3b、4b)彼此連結之直線(T1)上,配置有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電動馬達(30)。
- 如請求項6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於在側視下將前輪(3)及後輪(4)之車軸中心(3b、4b)彼此連結之直線(T1)上,配置有上述電池(40)、控制裝置(32)及電動馬達(30)。
- 如請求項1至5、7、8中任一項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 其中,具備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8),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支撐上述座部(8)之座部支撐部(15),上述座部支撐部(15)位於較前輪(3)及後輪(4)之上端高度(L1)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6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具備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8),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支撐上述座部(8)之座部支撐部(15),上述座部支撐部(15)位於較前輪(3)及後輪(4)之上端高度(L1)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9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具備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8),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支撐上述座部(8)之座部支撐部(15),上述座部支撐部(15)位於較前輪(3)及後輪(4)之上端高度(L1)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10之跨坐型電動車輛(1),其中,具備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8),上述車體框架(11)具備支撐上述座部(8)之座部支撐部(15),上述座部支撐部(15)位於較前輪(3)及後輪(4)之上端高度(L1)更靠下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PCT/JP2019/005036 | 2019-02-13 | ||
PCT/JP2019/005036 WO2020165965A1 (ja) | 2019-02-13 | 2019-02-13 |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0405A TW202100405A (zh) | 2021-01-01 |
TWI751486B true TWI751486B (zh) | 2022-01-01 |
Family
ID=7204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03441A TWI751486B (zh) | 2019-02-13 | 2020-02-05 | 跨坐型電動車輛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18182B2 (zh) |
CN (1) | CN113365907B (zh) |
TW (1) | TWI751486B (zh) |
WO (1) | WO20201659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8137B (zh) * | 2021-02-26 | 2023-02-28 |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摩托车 |
WO2022209661A1 (ja) * | 2021-03-30 | 2022-10-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2022027936A (ja) * | 2021-12-15 | 2022-02-14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43873A1 (fr) * | 1997-04-01 | 1998-10-08 | Eric Offenstadt | Motocyclette ou velomoteur |
CN2915649Y (zh) * | 2006-06-23 | 2007-06-27 | 孙云南 | 伞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
TW201012669A (en) * | 2008-09-30 | 2010-04-01 | Honda Motor Co Ltd | Electric motorcycle |
TW201235247A (en) * | 2011-02-21 | 2012-09-01 | Kwang Yang Motor Co |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
CN106043552A (zh) * | 2016-06-30 | 2016-10-26 | 常州市利凯车辆配件厂 | 便于移动的电动自行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47397B2 (ja) * | 1982-01-28 | 1994-06-22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形自動二輪車 |
JP2533766Y2 (ja) * | 1990-09-05 | 1997-04-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イング式パワ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る車両 |
JP2891802B2 (ja) * | 1991-05-29 | 1999-05-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
JP3232376B2 (ja) * | 1992-10-27 | 2001-11-2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電動二輪車 |
JP3420349B2 (ja) * | 1994-09-07 | 2003-06-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の電気動力ユニット及び動力伝達ユニット |
JP3395934B2 (ja) * | 1995-05-01 | 2003-04-14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電動スクーターおよび電動スクーター用補助具 |
JP2004122981A (ja) * | 2002-10-03 | 2004-04-22 | Yamaha Motor Co Ltd | 電動車両 |
ES2428724T3 (es) * | 2009-03-27 | 2013-11-11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ículo eléctrico montado a horcajadas |
JP5588825B2 (ja) * | 2010-10-27 | 2014-09-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二輪車 |
JP2012096613A (ja) * | 2010-10-29 | 2012-05-24 | Honda Motor Co Ltd | 電動車両 |
JP5352573B2 (ja) * | 2010-12-22 | 2013-11-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US20150210339A1 (en) * | 2011-12-22 | 2015-07-30 | Takeshi Igarashi | Straddle-type electric vehicle |
JP6135370B2 (ja) | 2013-07-31 | 2017-05-3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機能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および移動体 |
WO2018056819A2 (en) * | 2016-09-22 | 2018-03-29 | Bolt Mobility B.V. | Scooter |
NL2018466B1 (en) * | 2016-09-22 | 2018-03-29 | Bolt Mobility B V | Scooter |
-
2019
- 2019-02-13 JP JP2020571958A patent/JP711818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2-13 CN CN201980090306.1A patent/CN113365907B/zh active Active
- 2019-02-13 WO PCT/JP2019/005036 patent/WO202016596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
- 2020-02-05 TW TW109103441A patent/TWI751486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43873A1 (fr) * | 1997-04-01 | 1998-10-08 | Eric Offenstadt | Motocyclette ou velomoteur |
CN2915649Y (zh) * | 2006-06-23 | 2007-06-27 | 孙云南 | 伞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
TW201012669A (en) * | 2008-09-30 | 2010-04-01 | Honda Motor Co Ltd | Electric motorcycle |
TW201235247A (en) * | 2011-02-21 | 2012-09-01 | Kwang Yang Motor Co |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
CN106043552A (zh) * | 2016-06-30 | 2016-10-26 | 常州市利凯车辆配件厂 | 便于移动的电动自行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18182B2 (ja) | 2022-08-15 |
WO2020165965A1 (ja) | 2020-08-20 |
CN113365907A (zh) | 2021-09-07 |
CN113365907B (zh) | 2023-03-28 |
TW202100405A (zh) | 2021-01-01 |
JPWO2020165965A1 (ja) | 2021-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74737B2 (ja) |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 |
JP6183089B2 (ja) | 電動車両 | |
JP5355796B2 (ja) | スクータ型電動車両 | |
TWI529089B (zh) | 電動式跨騎型車輛 | |
JP5595228B2 (ja) | 電動車両 | |
EP2641822B1 (en) | Electric saddled vehicle, and drive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 |
TWI423893B (zh) | 速克達型電動車輛 | |
TWI751486B (zh) | 跨坐型電動車輛 | |
JP6971386B2 (ja) | 電動車両 | |
JP5525998B2 (ja) |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 | |
JP4105538B2 (ja) | 電動二輪車 | |
TWI486278B (zh) | 跨坐型電動車輛之車體構造 | |
JP6972321B2 (ja) | 電動車両 | |
JP2004148936A (ja) | 電動式不整地走行四輪車 | |
JP5492742B2 (ja) |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の冷却ダクト配索構造 | |
JP4129904B2 (ja) |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構造 | |
JP7336876B2 (ja) | 電動車両 | |
JP6791903B2 (ja) | 電動車両 | |
JPH05105144A (ja) | 電動二輪車 | |
JP7149409B2 (ja) | 鞍乗型電動車両 | |
JPWO2019207879A1 (ja) | 電動車両 | |
JPWO2019207712A1 (ja) | 電動車両 | |
WO2024202113A1 (ja) | 電動鞍乗型車両 | |
JP7012834B2 (ja) | 電動車両 | |
JPH08142963A (ja) | パワーアシスト三輪自転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