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5137B -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 Google Patents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35137B TWI435137B TW100107863A TW100107863A TWI435137B TW I435137 B TWI435137 B TW I435137B TW 100107863 A TW100107863 A TW 100107863A TW 100107863 A TW100107863 A TW 100107863A TW I435137 B TWI435137 B TW I43513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side optical
- optical surface
- optical
- object si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特別是關於一種由五個透鏡構成較大場視角、全長短且低成本的光學鏡片組,以應用於電子產品上。
藉由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數位相機使用的光學系統、網路相機使用的鏡頭或行動電話鏡頭,主要的發展趨勢為朝向小型化、低成本的光學鏡片組外,同時也希望能達到具有較大場視角、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與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片組。
在小型電子產品的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習知上有二鏡片式、三鏡片式、四鏡片式及五鏡片式以上之不同設計,然而以成像品質考量,四鏡片式及五鏡片式光學鏡頭組在像差修正、光學傳遞函數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性能上較具優勢;其中,又以五鏡片式相較四鏡片式的解析度更高,適用於高品質、高畫素(pixel)要求的電子產品。
在小型數位相機、網路相機、行動電話鏡頭等產品,其光學鏡片組要求小型化、焦距短、像差調整良好;在五鏡片式的各種不同設計的固定焦距取像光學系統中,如美國專利US7,710,665等,可趨向於良好的像差修正,但在光學系統全長仍難符合小型電子
設備使用。美國專利US7,826,151、US2010/0254029、US2010/0253829等分別以朝向更短的全長為設計;這些習知的技術中,主要在第一透鏡採用負屈折力,第二透鏡或第三透鏡則採正屈折力的配置,通常稱為反向取像,以獲得較廣的場視角。然而,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會造成出射第一透鏡的折射角過大,光線發散而造成後續的透鏡之像差修正不易的缺點。
美國專利US7,663,813、US6,985,309、US6,940,662則提出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配合黏合的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藉由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形成的雙合透鏡(cemented lens)增加透鏡的厚度,以有效減少色差與透鏡組合產生的彗差(Coma Aberration)。但這些揭露的先前技術,因第五透鏡若屈折力強弱配置不適當,成像的影像之像曲或畸變將會增加。為此,對於小型電子產品使用的光學鏡片組,需要有更實用性的設計,在縮短光學鏡片組同時,利用五個透鏡的屈折力、凸面與凹面的組合及利用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擷取最多的影像光線,將透鏡間的空氣間距縮小至最短或甚至形成雙合透鏡,再配合透鏡的屈折力與像差修正能力,以有效縮短光學鏡片組的總長度外,進一步可提高成像品質、降低製造的複雜度,而應用於小型的電子產品上,則為迫切所需。
本發明主要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沿著光軸排列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為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二透鏡為正屈折力;第三透鏡為具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凸面;第
四透鏡為具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五透鏡為正屈折力,係由塑膠材料所製成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可包含一光圈;該攝像用光學鏡片組滿足下列關係式:0.8<f2/f5<1.6 (1)
1.2<R1/R2<5.0 (2)
0≦DSR3/T12<0.4 (3)
其中,f2為第二透鏡之焦距,f5為第五透鏡之焦距,R1為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2為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DSR3為在光軸上光圈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T12為光軸上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
或進一步滿足:23.0<v3-v4<38.0 (4)
其中,v3為第三透鏡之色散係數,v4為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沿著光軸排列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如前所述,其中,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凹面;並可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係設置於成像面上,使被攝物成像於影像感測元件上,除滿足式(1)、(2)及(3)關係式外,進一步可分別滿足下列關係式之一或其組合:-1.1<R7/R8<0.0 (5)
TTL/ImgH<6.0 (6)
其中,R7為第四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8為第四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TTL為光軸上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ImgH為影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
本發明另一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沿著光軸排列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為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二透鏡為正屈折力,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第三透鏡為具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凸面;第四透鏡為具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五透鏡為正屈折力,係由塑膠材料所製成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可包含一光圈;對於不同的應用目的,除滿足式(1)、(2)及(3)關係式外,進一步可分別滿足下列關係式之一或其組合:較佳地0≦DSR3/T12<0.3 (7)
-1.8<f/f4<-0.8 (8)
|R9/R10|<0.3, (9)
0<T23/f<0.3 (10)
較佳地0≦DSR3/T12<0.2 (11)
較佳地1.6<R1/R2<3.5; (12)
其中,DSR3為在光軸上光圈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T12為在光軸上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T23為在光軸上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
面的距離,f為整體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f4為第四透鏡之焦距,R1為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2為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9為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10為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又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沿著光軸排列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如前所述,其中,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三透鏡為玻璃材料所製成,或進一步使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黏合後成為雙合透鏡,並滿足關係式(1)、(2)、(3)及(7)。
再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沿著光軸排列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為具有負屈折力,其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二透鏡為正屈折力,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第三透鏡為具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凸面;第四透鏡為具負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像側光學面為凹面;其中,第五透鏡為正屈折力,係由塑膠材料所製成之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與其像側光學面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可包含一光圈;對於不同的應用目的,除滿足式(1)、(2)及(3)關係式外,進一步可分別滿足下列關係式之一或其組合:較佳地0≦DSR3/T12<0.3,或 (7)
0.8<f/f3<1.8 (13)
|(R5+R6)/(R5-R6)|<0.5 (14)
0<CT1/T12≦0.75 (15)
|R4/R3|<0.6 (16)
其中,DSR3為在光軸上光圈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T12為在光軸上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CT1為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厚度,f為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整體之焦距,f3為第三透鏡之焦距,R3為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4為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5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R6為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本發明藉由上述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以適當的間距組合配置,可獲得良好的像差修正與具有優勢的光學傳遞函數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並可有效縮短光學鏡片組鏡頭的全長,以應用於小型電子設備中攝像用的成像光學系統。
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採用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與正屈折力第二透鏡、正屈折力第三透鏡,以構成較廣的場視角的反向取像,但為克服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造成進入第二透鏡的折射角過大,光線容易發散與後續的透鏡之像差修正不易的缺點,本發明則採用縮短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與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的距離,甚至可採用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黏合成雙合透鏡,可以有效減少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產生的色差與彗差。再經由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與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以修正像差,以調合光學傳遞函數,以提高整體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解像力,使整體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像差與畸變能符合高解析度的要求。
另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將光圈置於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係為中置光圈,其目的為改善前置光圈(將光圈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之間),而使得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出射瞳(Exit Pupil)不會過於遠離成像面,調合光線以接近垂直入射的方式入射在影像感測元件的遠心特性,在遠心特性與較廣的場視角間取得平衡。又藉由較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與較弱的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之配置,則使此廣角的光學鏡片組,對歪曲(Distortion)與幅度造成的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得以良好修正。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第五透鏡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1‧‧‧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2‧‧‧保護玻璃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成像面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影像感測元件
CT1‧‧‧在光軸上第一透鏡的厚度
DSR3‧‧‧在光軸上光圈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
f‧‧‧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整體之焦距
f2‧‧‧第二透鏡之焦距
f3‧‧‧第三透鏡之焦距
f4‧‧‧第四透鏡之焦距
f5‧‧‧第五透鏡之焦距
R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3‧‧‧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7‧‧‧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8‧‧‧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9‧‧‧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R10‧‧‧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
T12‧‧‧在光軸上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
T23‧‧‧在光軸上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
v3‧‧‧第三透鏡之色散係數
v4‧‧‧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
TTL‧‧‧光軸上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的距離
ImgH‧‧‧影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
Fno‧‧‧光圈值
HFOV‧‧‧最大視角的一半
第1A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第1B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2A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第2B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3A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第3B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4A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第4B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5A圖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第5B圖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6A圖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第6B圖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7A圖係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第7B圖係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8A圖係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第8B圖係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第9A圖係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以及第9B圖係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像差曲線圖。
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請參閱第1A圖,攝像用光學鏡片組沿著光軸排列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及第五透鏡(150);其中,第一透鏡(110)為具有負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1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11)及像側光學面(11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第二透鏡(120)具正屈折力,其物側光學面(121)及像側光學面(12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第三透鏡(130)為具正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1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31)及像側光學面(13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第四透鏡(140)具有負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1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41)及像側光學面(142)可為非球面或球面所構成;第五透鏡(150)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軸處,其物側光學面(1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1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51)與像側光學面(152)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其中,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可為雙合透鏡;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包含一光圈(100)、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1)與一保護玻璃(162),該光圈(100)設置於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由物側至像側,於第五透鏡(150)與成像面(170)之間依序設置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1)與保
護玻璃(162),其材質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製成,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並可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180),設置於成像面(170)上,可將被攝物成像。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及第五透鏡(150)若使用非球面,其非球面光學面方程式(Aspherical Surface Formula)為式(17):
其中,X: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頂點之切面的相對高度;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距離;R: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藉由前述之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及光圈(100)與影像感測元件(180)配置,滿足關係式:式(1)、式(2)與式(3)。
當限制第二透鏡(120)之焦距f2與第五透鏡(150)之焦距f5比值0.8<f2/f5<1.6,若f2/f5大於1.6,即減少第五透鏡(150)焦距f5使第五透鏡(150)之正屈折力降低,後焦距變大,光學鏡片
組全長較長不利於小型化,若f2/f5小於0.8,則第二透鏡(120)所需的正屈折力不足,光線聚集能力將較弱。
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的負屈折力來自於第一透鏡(110),當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111)之曲率半徑R1與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112)之曲率半徑R2在1.2<R1/R2<5.0時,可在遠心特性與廣角特性間取得適當平衡,或限制1.6<R1/R2<3.5將較佳。同樣的,另一個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140),若滿足-1.1<R7/R8<0.0則可調配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140)的像差修正能力;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120)若滿足|R4/R3|<0.6則可限制第二透鏡(120)的正屈折力不至於過強,若滿足|R9/R10|<0.3則可限制第五透鏡(150)的正屈折力不至於過強,以避免收像的光線發散,有效修正產生的像散(Astigmatism)避免造成解像力低的問題。
當縮小DSR3距離(或使DSR3/T12<0.4,或使光圈(100)貼近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121))時,可使第一透鏡(110)收像點儘量接近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121)、及使光圈(100)置於第一透鏡(110)屈折力的平衡處,除縮小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外,更可使被攝物的光線可儘量以垂直的方式進入第二透鏡(120);或較佳地限制0≦DSR3/T12<0.3,或更佳地限制0≦DSR3/T12<0.2,可使光線通過光圈(100)與空氣間隙進入第二透鏡(120)的折射角度在一定範圍內,以增大折射角減少全長。
當滿足23.0<v3-v4<38.0時,使第三透鏡(130)的色散係數(Abbe number)v3與第四透鏡(140)的色散係數(Abbe number)v4的差值不至於過小,可以有效修正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產生
的色差,並可增加第四透鏡(140)的色差補償能力。
當滿足TTL/ImgH<6.0時,可有效減少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全長,使在相同的全長下可獲得更大的影像感測元件有效畫素的範圍。
當滿足-1.8<f/f4<-0.8或0.8<f/f3<1.8時,即在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整體之焦距f、第四透鏡(140)之焦距f4、第三透鏡(130)之焦距f3間取得平衡,可以有效分配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第四透鏡(140)、第三透鏡(130)所需的屈折力,並減少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對於誤差的敏感度。
當滿足0<T23/f<0.3時,使單位長度的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焦距f下,可減少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122)至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131)的距離T23,可降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全長;同樣,當滿足0<CT1/T12≦0.75時,可使第一透鏡(110)的厚度不至於過厚,或儘量增大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112)至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121)的距離T12,除可限制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全長外,可使第一透鏡(110)有足夠的距離以將最大(最廣的場視角)光線可聚集於第二透鏡物側光學面(121)上。
此外,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若第三透鏡(130)滿足|(R5+R6)/(R5-R6)|<0.5時,使第三透鏡(130)的正屈折力適當,使光線進入影像感測元件的入射角適宜,有利於影像感測元件之感光效率;若|(R5+R6)/(R5-R6)|≧0.5時,第三透鏡(130)的正屈折力增強,使進入影像感測元件的入射角變小,造成第五透鏡(150)的面型彎曲過大,或使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在離軸的像曲加
大,不利於獲得良好的像差補償。
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將藉由以下具體實施例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1A圖,第一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1B圖。第一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1)、保護玻璃(162)、光圈(100)及影像感測元件(1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110),在本實施例第一透鏡(1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1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1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11)及像側光學面(1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1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12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1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21)及像側光學面(1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130),為玻璃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1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1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31)與像側光學面(132)皆為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14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1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1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41)與像側光學面(142)為球面;其中,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為雙合透鏡;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1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1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1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151)與像側光學面(152)均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
濾除濾光片(IR-filter)(1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Cover-glass)(1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150)與成像面(1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1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1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100)置於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
本實施例的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1-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及第五透鏡(1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1-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1-3」所述之內容:
由表1-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1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像散(astigmatic field curving)與歪曲(distortion)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2A圖,第二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2B圖。第二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61)、保護玻璃(262)、光圈(200)及影像感測元件(2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210),在本實施例第一透鏡(2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2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2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
(211)及像側光學面(2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2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22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2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221)及像側光學面(2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2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2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2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231)與像側光學面(232)皆為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240),為一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2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2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241)與像側光學面(242)為球面;其中,第三透鏡(230)與第四透鏡(240)為雙合透鏡;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2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2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2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251)與像側光學面(252)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2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250)與成像面(2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2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2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200)置於第一透鏡(210)與第二透鏡(2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2-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及第五透鏡(25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2-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2-3」所述之內容:
由表2-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2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3A圖,第三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3B圖。第三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61)、保護玻璃(362)、光圈(300)及影像感測元件(3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3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3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3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311)及像側光學面(3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3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
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32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3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321)及像側光學面(3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3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3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3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331)與像側光學面(33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340),為一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3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3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341)與像側光學面(342)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3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3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3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351)與像側光學面(352)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3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350)與成像面(3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3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3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300)置於第一透鏡(310)與第二透鏡(3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3-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310)至第五透鏡(3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3-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3-3」所述之內容:
由表3-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3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4A圖,第四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4B圖。第四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61)、保護玻璃(462)、光圈(400)及影像感測元件(4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4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4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4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411)及像側光學面(4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4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
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42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4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421)及像側光學面(4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4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4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4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431)與像側光學面(43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440),為一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4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4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441)與像側光學面(44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4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4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4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451)與像側光學面(452)皆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61)及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4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450)與成像面(4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4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4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400)置於第一透鏡(410)與第二透鏡(4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4-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410)至第五透鏡(4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4-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4-3」所述之內容:
由表4-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4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5A圖,第五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5B圖。第五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61)、保護玻璃(562)、光圈(500)及影像感測元件(5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510),在本實施例第一透鏡(5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5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5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511)及像側光學面(5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
(52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52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5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521)及像側光學面(5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5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5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5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531)與像側光學面(53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540),為一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5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5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541)與像側光學面(542)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5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5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5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551)與像側光學面(552)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5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550)與成像面(5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5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5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500)置於第一透鏡(510)與第二透鏡(5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5-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510)至第五透鏡(5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5-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5-3」所述之內容:
由表5-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5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6A圖,第六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6B圖。第六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61)、表璃面(662)、光圈(600)及影像感測元件(6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6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6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6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611)及像側光學面(6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6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
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62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6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621)及像側光學面(6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6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6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6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631)與像側光學面(63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64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6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6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641)與像側光學面(642)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6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6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6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651)與像側光學面(652)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6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650)與成像面(6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6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6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600)置於第一透鏡(610)與第二透鏡(6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6-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610)至第五透鏡(6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6-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6-3」所述之內容:
由表6-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6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7A圖,第七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7B圖。第七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761)、保護玻璃(762)、光圈(700)及影像感測元件(7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7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7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7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711)及像側光學面(7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7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
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72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7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721)及像側光學面(7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7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7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7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731)與像側光學面(73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74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7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7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741)與像側光學面(742)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7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7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75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751)與像側光學面(752)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7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7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750)與成像面(7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7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7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700)置於第一透鏡(710)與第二透鏡(7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7-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710)至第五透鏡(7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7-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7-3」所述之內容:
由表7-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7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8A圖,第八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8B圖。第八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861)、保護玻璃(862)、光圈(800)及影像感測元件(8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8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8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8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811)及像側光學面(8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8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
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82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8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821)及像側光學面(8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8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8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8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831)與像側光學面(832)皆為非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84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8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8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841)與像側光學面(842)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8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8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85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851)與像側光學面(852)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8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8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850)與成像面(8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8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8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800)置於第一透鏡(810)與第二透鏡(8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8-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810)至第五透鏡(8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8-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8-3」所述之內容:
由表8-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8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請參閱第9A圖,第九實施例之像差曲線請參閱第9B圖。第九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主要由五片透鏡、紅外線濾除濾光片(961)、保護玻璃(962)、光圈(900)及影像感測元件(980)所構成的光學系統;在光軸上,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負屈折力之第一透鏡(91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91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91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911)及像側光學面(91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920),為塑膠材質製造之
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92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92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921)及像側光學面(922)皆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930),為玻璃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93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93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931)與像側光學面(932)皆為球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94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941)為凹面、像側光學面(942)為凹面,且其物側光學面(941)與像側光學面(942)為非球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950),為一塑膠材質製造之透鏡,在近軸上其物側光學面(951)為凸面、像側光學面(952)為凸面,且其物側光學面(951)與像側光學面(952)為非球面;一玻璃材質製成之紅外線濾除濾光片(961)與一玻璃材質製成之保護玻璃(962),均為平板玻璃所製成,其不影響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焦距,依序設置於第五透鏡(950)與成像面(970)之間;及一設置於成像面(970)上之影像感測元件(980)。在本實施例中,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有一光圈(900)置於第一透鏡(910)與第二透鏡(920)之間。
本實施例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數據如下列「表9-1」所示:
其中,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第四透鏡(940)及第五透鏡(950)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7)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下列「表9-2」所示:
本實施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各變數(f、Fno、HFOV、f2、f3、f4、f5、R1、R2、R3、R4、R5、R6、R7、R8、R9、R10、CT1、DSR3、T12、T23、v3、v4、TTL及ImgH)之關係式定義如前述,於此實施例不再贅述,唯其相關關係式數值為屬此實施例所有;相關關係式數據資料請參見下列「表9-3」所述之內容:
由第表9-1之光學數據及由第9B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本實施例,在球差、像散與歪曲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該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透鏡光學面上設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的總長度。
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則表示該透鏡表
面於近軸處為凹面。
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中,可至少設置一孔徑光闌(未於圖上顯示),如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昇影像品質。
表1-1至表9-3所示為本發明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實施例的不同數值變化表,然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數值變化皆屬具體實驗所得,即使使用不同數值,相同結構的產品仍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疇,故以上的說明所描述及圖式中所說明僅做為例示性,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園。
100‧‧‧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1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20‧‧‧第二透鏡
121‧‧‧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22‧‧‧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30‧‧‧第三透鏡
131‧‧‧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32‧‧‧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40‧‧‧第四透鏡
141‧‧‧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42‧‧‧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50‧‧‧第五透鏡
151‧‧‧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52‧‧‧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61‧‧‧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62‧‧‧保護玻璃
170‧‧‧成像面
180‧‧‧影像感測元件
Claims (18)
- 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沿著光軸排列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凹面;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鏡;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像側光學面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凹面;以及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鏡,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係由塑膠材料所製成,且其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至少有一光學面為非球面;該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包含一光圈,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其中,該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該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2,在光軸上該光圈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DSR3,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1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8<f2/f5<1.6 1.2<R1/R2<5.0 0≦DSR3/T12<0.4。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凹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7,該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8,滿足下列關係式:-1.1<R7/R8<0.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另設置一影像感測元件,該影像感測元件上之一成像面供被攝物成像;在光軸上,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該成像面的距離為TTL,該影像感測元件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為ImgH,滿足下列關係式:TTL/ImgH<6.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在光軸上該光圈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DSR3,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12,滿足下列關係式:0≦DSR3/T12<0.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焦距為f,該第四透鏡之焦距為f4,滿足下列關係式:-1.8<f/f4<-0.8。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 曲率半徑為R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6<R1/R2<3.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9,該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10,係滿足下列關係式:|R9/R10|<0.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三透鏡為玻璃材料所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黏合成為雙合透鏡。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23,該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焦距為f,滿足下列關係式:0<T23/f<0.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在光軸上該光圈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DSR3,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12,滿足下列關係式:0≦DSR3/T12<0.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鏡片組之焦距為f,該第三透鏡之焦距為f3,滿足下列關係式:0.8<f/f3<1.8。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厚度為CT1,該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第二透鏡之物 側光學面的距離為T12,滿足下列關係式:0<CT1/T12≦0.7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4,該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3,滿足下列關係式:|R4/R3|<0.6。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曲率半徑為R6,滿足下列關係式:|(R5+R6)/(R5-R6)|<0.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用光學鏡片組,其中,該第三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3,該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滿足下列關係式:23.0<v3-v4<38.0。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07863A TWI435137B (zh) | 2011-03-09 | 2011-03-09 |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
US13/210,028 US8395853B2 (en) | 2011-03-09 | 2011-08-15 | Image pick-up optical system |
CN2011203718538U CN202230238U (zh) | 2011-03-09 | 2011-09-27 | 摄像用光学镜片组 |
CN201110295856.2A CN102681144B (zh) | 2011-03-09 | 2011-09-27 | 摄像用光学镜片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07863A TWI435137B (zh) | 2011-03-09 | 2011-03-09 |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37500A TW201237500A (en) | 2012-09-16 |
TWI435137B true TWI435137B (zh) | 2014-04-21 |
Family
ID=46080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07863A TWI435137B (zh) | 2011-03-09 | 2011-03-09 |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95853B2 (zh) |
CN (2) | CN102681144B (zh) |
TW (1) | TWI43513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42034B2 (en) | 2011-09-02 | 2015-05-2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35137B (zh) * | 2011-03-09 | 2014-04-21 | Largan Precision Co |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
CN103064170A (zh) * | 2011-10-24 | 2013-04-24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微小型镜头 |
TWI438476B (zh) | 2012-01-12 | 2014-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取像系統 |
JP2014209190A (ja) * | 2013-03-28 | 2014-11-06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広角レンズ |
CN103676101B (zh) * | 2013-07-10 | 2015-12-2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
TWI456248B (zh) * | 2013-07-23 | 2014-10-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影像系統透鏡組及取像裝置 |
TWI534470B (zh) | 2013-10-03 | 2016-05-21 | 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廣角成像鏡頭組 |
JP5872123B2 (ja) * | 2013-10-03 | 2016-03-01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
TWI512326B (zh) | 2014-07-14 | 2015-12-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TWI512327B (zh) | 2014-10-30 | 2015-12-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攝影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US9753253B2 (en) * | 2014-12-04 | 2017-09-05 | Young Optics Inc. | Optical lens system |
CN104898253B (zh) * | 2015-02-13 | 2017-07-25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
CN105425369A (zh) | 2015-08-10 | 2016-03-2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JP6584301B2 (ja) * | 2015-11-09 | 2019-10-02 |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US9817211B2 (en) | 2015-12-30 | 2017-11-14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US9733452B2 (en) | 2015-12-30 | 2017-08-15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JP2017173807A (ja) * | 2016-03-16 | 2017-09-28 | Hoya株式会社 | 撮像光学系 |
US10197767B2 (en) * | 2016-08-22 | 2019-02-05 | Kinko-Optical Co., Ltd | Five-piece wide-angle lens module |
US9864172B1 (en) | 2016-11-03 | 2018-01-09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US9897782B1 (en) | 2016-12-09 | 2018-02-20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Six-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JP6692290B2 (ja) * | 2016-12-28 | 2020-05-13 |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
CN107092074B (zh) * | 2017-02-22 | 2019-08-2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镜片组 |
CN107024759B (zh) * | 2017-06-13 | 2022-07-26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US10564396B2 (en) | 2017-06-21 | 2020-02-18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Five-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US10175461B1 (en) | 2017-07-04 | 2019-01-08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Six-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US10459199B2 (en) | 2017-07-05 | 2019-10-29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Five-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WO2019033755A1 (zh) * | 2017-08-15 | 2019-02-2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透镜组 |
TWI685690B (zh) * | 2018-03-14 | 2020-02-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一) |
TWI685689B (zh) * | 2018-03-14 | 2020-02-2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二) |
CN111061033B (zh) * | 2018-10-17 | 2021-10-22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CN112444941B (zh) * | 2019-09-02 | 2022-08-02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WO2020200309A1 (zh) * | 2019-04-04 | 2020-10-08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CN111983778B (zh) * | 2019-05-24 | 2022-12-09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US10976524B2 (en) | 2019-05-30 | 2021-04-13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Five-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a wide field of view |
CN112147759B (zh) * | 2019-06-27 | 2022-04-15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TWI709784B (zh) | 2020-06-04 | 2020-11-11 |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五片式廣角鏡片組 |
TWI783541B (zh) * | 2021-06-22 | 2022-11-11 | 佳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鏡頭 |
CN115480378B (zh) * | 2022-09-26 | 2024-10-15 |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 定焦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72037B2 (ja) | 2001-08-24 | 2004-09-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レンズ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
JP2003270530A (ja) * | 2002-03-14 | 2003-09-25 |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 非球面合成樹脂レンズを有する広角レンズ |
JP2004302056A (ja) | 2003-03-31 | 2004-10-28 |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 画像取込用レンズ |
JP4197994B2 (ja) * | 2003-06-19 | 2008-12-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TWI351530B (en) * | 2007-07-05 | 2011-11-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nverse telephoto with correction lenses |
US7710665B2 (en) | 2007-11-08 | 2010-05-04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system |
JP5251884B2 (ja) * | 2007-11-15 | 2013-07-31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 変倍光学系、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機器 |
US7663813B2 (en) | 2008-01-02 | 2010-02-16 |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 Imaging lens module |
US7830620B2 (en) * | 2008-10-07 | 2010-11-09 | Fujinon Corporation |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
TWI388878B (zh) | 2008-12-01 | 2013-03-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取像光學鏡片組 |
JP5601857B2 (ja) | 2009-04-07 | 2014-10-0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
JP5607398B2 (ja) | 2009-04-07 | 2014-10-1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
TWI435137B (zh) * | 2011-03-09 | 2014-04-21 | Largan Precision Co |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
-
2011
- 2011-03-09 TW TW100107863A patent/TWI435137B/zh active
- 2011-08-15 US US13/210,028 patent/US8395853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9-27 CN CN201110295856.2A patent/CN102681144B/zh active Active
- 2011-09-27 CN CN2011203718538U patent/CN2022302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42034B2 (en) | 2011-09-02 | 2015-05-2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
US9557524B2 (en) | 2011-09-02 | 2017-01-3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
US10042141B2 (en) | 2011-09-02 | 2018-08-07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29918A1 (en) | 2012-09-13 |
US8395853B2 (en) | 2013-03-12 |
TW201237500A (en) | 2012-09-16 |
CN202230238U (zh) | 2012-05-23 |
CN102681144B (zh) | 2014-01-01 |
CN102681144A (zh) | 2012-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35137B (zh) | 攝像用光學鏡片組 | |
TWI418877B (zh) | 成像用光學系統 | |
TWI432822B (zh) | 光學攝像鏡頭組 | |
TWI424212B (zh) | 攝影用光學鏡片組 | |
TWI424216B (zh) | 光學影像鏡組 | |
TWI437311B (zh) | 影像拾取鏡組 | |
TWI416162B (zh) | 影像擷取系統 | |
TWI424215B (zh) | 取像用光學系統 | |
TWI431356B (zh) |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 | |
TWI453498B (zh) | 光學影像鏡頭組 | |
TWI429981B (zh) |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 | |
TWI432821B (zh) |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 | |
TWI437257B (zh) | 光學影像擷取鏡片組 | |
TWI431352B (zh) | 光學成像鏡頭 | |
TWI427354B (zh) |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 | |
TWI437258B (zh) | 拾像光學鏡組 | |
CN201984203U (zh) | 摄像用光学镜头组 | |
TWI435135B (zh) | 光學透鏡系統 | |
TWI429944B (zh) | 光學取像鏡頭組 | |
TWI432772B (zh) | 光學影像擷取透鏡組 | |
TWI447473B (zh) | 攝影用光學鏡頭組 | |
TWI391701B (zh) | 取像光學鏡頭 | |
US8441745B2 (en) | Optical lens assembly for image taking | |
TWI424189B (zh) | 成像光學鏡頭 | |
TWI449945B (zh) | 拾像光學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