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1292A - 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1292A
TW201631292A TW105103431A TW105103431A TW201631292A TW 201631292 A TW201631292 A TW 201631292A TW 105103431 A TW105103431 A TW 105103431A TW 105103431 A TW105103431 A TW 105103431A TW 201631292 A TW201631292 A TW 2016312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easuring instrument
telescopic flexible
flexible coupl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3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8250B (zh
Inventor
Shintaro Ikeda
Yuji Noda
Isamu Funakoshi
Original Assignee
Victaulic Co Of Jap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aulic Co Of Japan filed Critical Victaulic Co Of Japan
Publication of TW201631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1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82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mechanical strain gau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08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adjustment or movement only about the axis of one pi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1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comprising a flexible connection only, e.g. for damping vibrations
    • F16L27/1021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comprising a flexible connection only, e.g. for damping vibrations comprising an intermediate resilient element, e.g. a 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7/00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 F16L27/12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 F16L27/127Adjustable joints,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llowing substantial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with means for locking the longitudinal adjustment or movement in the final mount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電性地且確實地對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關係進行檢測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33)具備:第1測定具群(11),由多個第1測定具(12)成組而構成,所述第1測定具(12)對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與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以及第2測定具群(13),由多個第2測定具(14)成組而構成,所述第2測定具(14)對第2配管的第2配管位置(17)與套筒的第2基準位置(18)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多個第1測定具(12)配設於套筒(4)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多個第2測定具(14)配設於套筒(4)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根據利用第1測定具群(11)所得的測定資料、與利用第2測定具群(13)所得的測定資料,對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

Description

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且是有關於一種可判斷有無伸縮可撓耦接器的維修或更換的必要性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將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兩側連接有第1配管與第2配管的管路埋設於地下,如將排水等送出等各種處理般進行流體的搬送。
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有地下的管路受地震等的影響,而與埋設的最初相比隨年月發生偏移的可能性。因此種難以避免而可能產生的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偏移,有第1配管與第2配管自伸縮可撓耦接器脫落而無法構成正常的管路的擔憂。
因此,理想的是於第1配管或第2配管的位置偏移未過度變大的期間進行維護修理或更換。
為此,必須經常或定期地監測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關係。
以往,為了監測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關係,而挖出土砂等以使埋設的伸縮可撓耦接器全部露出來調查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關係。
另外,提出有代替挖出土砂等以使埋設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等露出來進行檢查,而使用多根插入管(tube)中的線(wire),將該些線各自的一端隔開間隔繞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周邊進行連接,將另一端引出至地上,於地上機械性地測定線相對於管的移位,藉此,調查伸縮可撓耦接器等的位置關係。
然而,於使用多根線的情況下,有土砂中的管劣化、土砂或垃圾進入線與管之間的間隙而線與管之間的相對移動無法順利進行等問題,且有欠缺可靠性的問題。而且,由於是機械性地檢測線與管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的偏移資料(data)的資訊作為線本身的機械移位量,故有欠缺可靠性,並且無法有效率地進行測定的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3-28513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5-9121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4-53317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4-1035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因此,本申請案發明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所述課題,提供一種可電性地且確實地對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關係進行檢測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申請案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是將第1配管與第2配管連接且包含套筒(sleeve)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第1測定具群,由多個第1測定具成組而構成,所述第1測定具對所述第1配管的第1配管位置與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套筒的第1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以及第2測定具群,由多個第2測定具成組而構成,所述第2測定具對所述第2配管的第2配管位置與所述套筒的第2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所述第1測定具具備:第1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配管位置;第1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1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sensor),根據所述第1筒相對於所述第1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1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所述第2測定具具備:第2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配管位置;第2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2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根據所述第2筒相對於所述第2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2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構成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測定具配設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構成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測定具配設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根據利用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與利用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對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相對於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
另外,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是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配設。
另外,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是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已預先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遲後地配設。
另外,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筒與所述第1筒支承件分別經由萬向接頭而安裝於所述套筒與所述第1配管,所述第2筒與所述第2筒支承件分別經由萬向接頭而安裝於所述套筒與所述第2配管。
另外,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感測器與所述第2感測器為滑動阻抗式的感測器或差動變壓器(differential transformer)方式的感測器的任一種。
另外,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感測器與所述第2感測器利用有線發送所述測定資料。
另外,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感測器與所述第2感測器利用無線發送所述測定資料。
另外,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套筒與所述第1配管及第2配管之間介隔有密封(seal)構件。
另外,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筒設置於與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連接的柔軟性管體的外周。
另外,其特徵在於,第1配管與所述套筒經由第1連結配管而連接,第2配管與所述套筒經由第2連結配管而連接。
另外,其特徵在於,第1配管與所述套筒利用第1可撓配管而連接,第2配管與所述套筒利用第2可撓配管而連接。
另外,其特徵在於,於所述第1感測器及所述第2感測器連接有觀測裝置,所述觀測裝置接收來自該些所述第1感測器及所述第2感測器的測定資料,且對所述第1感測器及所述第2感測器進行供電。
另外,其特徵在於,於所述觀測裝置連接有監視裝置,所述監視裝置接收來自所述觀測裝置的測定資料。
另外,本申請案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方法是將第1配管與第2配管連接且包含套筒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準備由多個第1測定具成組而構成的第1測定具群與由多個第2測定具成組而構成的第2測定具群,所述第1測定具對所述第1配管的第1配管位置與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套筒的第1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所述第2測定具對所述第2配管的第2配管位置與所述套筒的第2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將構成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測定具配設並安裝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將構成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測定具配設並安裝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其中,所述第1測定具具備:第1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配管位置;第1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1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根據所述第1筒相對於所述第1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1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所述第2測定具具備:第2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配管位置;第2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2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根據所述第2筒相對於所述第2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2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且根據利用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與利用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對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相對於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
另外,其特徵在於,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配設並安裝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
另外,其特徵在於,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已預先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僅使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的靠近地表的上方部露出,將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遲後地配設並安裝於露出的所述上方部。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申請案發明的構成,構成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第1測定具配設於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構成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第2測定具配設於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根據利用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第1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與利用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第2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對第1配管及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可電性地且確實地對第1配管與第2配管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位置關係進行檢測,且可準確地判斷有無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修理或更換的必要性。
<第1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申請案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第1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連接而成的配管埋設於地下。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包含插入至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凸緣(flange)部、及連接於該凸緣部的本體管。伸縮可撓耦接器3具有圓筒狀的套筒4、及配設於套筒4的兩端部的環(ring)狀的密封構件5、密封構件6。密封構件5、密封構件6是以使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各自的外周壁面與套筒4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的方式配設,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隔著該間隙相對於套筒4以容許傾斜或彎曲等的方式連接。
而且,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經由密封構件5、密封構件6而相對於套筒4的軸線方向伸縮自如地連接。套筒4包含硬質管體,但亦可包含軟質管體。
接下來,對電性地檢測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位置關係的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形跡探測裝置10進行說明。 形跡探測裝置10具備由多個第1測定具12成組而構成的第1測定具群11、及由多個第2測定具14成組而構成的第2測定具群13。
圖1中,作為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與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僅顯示有一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實際的裝置是將多個、例如4個第1測定具12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與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的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同樣地將多個、例如4個第2測定具14於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再者,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等的多個第1測定具12等的個數為3個以上即可,此外,只要確定周向的配設位置,則無需相對於角度呈等間隔。
第1測定具12對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與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V1進行測定。第2測定具14對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與套筒的第2基準位置18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V2進行測定。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與第2基準位置18位於與套筒4的軸線正交的面的環形位置,且套筒4上的位置資料為已知。
第1測定具12具備:第1筒19,一端安裝於第1配管位置15;第1筒支承件20,一端安裝於第1基準位置16,另一端相對於第1筒19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21(參照圖2),根據第1筒19相對於第1筒支承件20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1距離變化量V1並發送測定資料。第2測定具14具備:第2筒23,一端安裝於第2配管位置17;第2筒支承件24,一端安裝於第2基準位置18,另一端相對於第2筒23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25,根據第2筒23相對於第2筒支承件24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2距離變化量V2並發送測定資料。
於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6,於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7。同樣地,於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8,於套筒4的第2基準位置18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9。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安裝有萬向接頭30。第1筒19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6,第1筒支承件20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7,第2筒21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8,第2筒支承件22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9。萬向接頭30以使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順利地且正確地追隨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移位而移動的方式發揮功能。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分別安裝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因此,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及第2筒21與第2筒支承件22可利用萬向接頭30以一直維持為嵌套式的關係的方式校正姿勢,其結果為,可獲得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
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經由埋設於地下的纜線(cable)32而發送至設置於地上的觀測裝置33。
再者,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亦可利用無線來代替纜線32,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發送至觀測裝置33。
於觀測裝置33中,根據利用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多個第1距離變化量V1,對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同樣地,根據利用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所得的多個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
再者,如後所述,觀測裝置33亦可不根據第1距離變化量V1與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而自觀測裝置33進一步向監視裝置35發送測定資料,利用該監視裝置35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
此處,多個第1距離變化量V1是利用配設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與第1配管1的周向的不同位置的多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測定資料,因此,可依照已知的數式或可容易地製成的數式,根據多個第1距離變化量V1容易地對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例如,利用各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第1距離變化量V1表示距安裝有該些第1測定具12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的變化量,因此,藉由與安裝有各個第1測定具12的圓周上的角度的位置資料相對照,可獲知第1配管1的伸縮長度與彎曲方向。多個第2距離變化量V2亦同樣。
該些運算是使用預先編程的運算式而進行。然後,根據所得的運算結果,於超過容許範圍的值的情況下、或於判斷為即便未超過亦可預先維修的情況下,對伸縮可撓耦接器3等進行維修。另外,根據所得的運算結果,於判斷為無維修等的必要性或緊急性的情況下,可到下次檢查來臨之前放心地放置為現狀狀態。
接下來,參照圖2對第1測定具12進行說明。第2測定具14是與第1測定具12相同的構成,因此省略說明。
第1測定具12如上所述般具備:第1筒19,一端安裝於第1配管位置15;第1筒支承件20,一端安裝於第1基準位置16,另一端相對於第1筒19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21,根據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之間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1距離變化量V1並發送測定資料。
第1感測器21是以內部不會滲入泥或水等的方式密閉地構成。
第1感測器21為已知的滑動阻抗式的感測器,具備感測器本體21a與導桿(guide rod)21b。感測器本體21a安裝於固著在第1筒19的前端部的保持器(holder)19a上。保持器19a以保護感測器本體21a免受水分等影響的方式密閉地進行保持。第1筒19、保持器19a及感測器本體21a構成為一體地進行移動。導桿21b的一端固著於第1筒支承件20的基端部,本體於第1筒19及第1筒支承件20內延伸。
感測器本體21a是以由導桿21b引導而移動的方式呈插梳狀地保持於導桿21b。感測器本體21a具有:傳遞軸21c,配設於與導桿21b的軸線正交的方向;滾筒(roller)21d,一體安裝於傳遞軸21c,於導桿21b的表面滑動地滾動移動;以及未圖示的滑動阻抗圓板,一體安裝於傳遞軸21c。滑動阻抗圓板是以電阻值與繞傳遞軸21c的旋轉量成比例的方式構成。
感測器本體21a與第1筒19一體地進行移動且導桿21b固著於第1筒支承件20,因此,若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相對移位,則感測器本體21a的滾筒21d於導桿21b的表面滑動地滾動移動,隨之,未圖示的滑動阻抗圓板繞傳遞軸21c旋轉。可根據所得的滑動阻抗圓板的旋轉量,對滑動阻抗值進行檢測。該滑動阻抗值反映滾筒21d於導桿21b的表面滑動地滾動移動的量,因此,可根據滑動阻抗值獲知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的相對移位量。基於滑動阻抗值的第1距離變化量V1由電線(cord)32傳送至外部。
接下來,於圖3及圖4顯示形跡探測裝置10,該形跡探測裝置10配設有4個第1測定具12與4個第2測定具14且與實際的形跡探測裝置接近地顯示。圖3是將形跡探測裝置10配置於左右方向的立體圖,圖4是自圖3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於實際的施工現場,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形跡探測裝置10按如下順序配設。首先,挖出土砂,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將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連接。使用預先設於第1配管1、第2配管2及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之間安裝4個第1測定具12與4個第2測定具14。4個第1測定具12與4個第2測定具14以圓周方向的90度的角度間隔而配設。再者,只要已知設置各個第1測定具12等的圓周上的角度位置,則不限於圓周方向的90度的角度間隔,亦可為其他角度位置。
圖3及圖4所示的例表示於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將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連接後經過若干時間後的狀態,且顯示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之間產生有相對彎曲等偏移的情況。於最初安裝4個第1測定具12與4個第2測定具14時,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並非如圖4等所示的相互彎曲連接的狀態,而是由伸縮可撓耦接器3呈直線狀地連接。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具有用於安裝第1測定具12等的安裝把手39,於安裝把手39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第1測定具12等。
再者,圖3及圖4中,為了簡便而將萬向接頭30簡化顯示。
利用4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4個第1距離變化量V1的測定資料與利用4個第2測定具14所得的4個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經由電線32被發送至觀測裝置33。再者,亦可利用無線將測定資料發送至觀測裝置33。
利用觀測裝置33,例如於1年2次或發生地震等後適當地觀測測定資料。於最初安裝4個第1測定具12與4個第2測定具14時,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各自既無伸縮亦無彎曲,因此,4個第1距離變化量V1與4個第2距離變化量V2為零。
於設置後時間經過之後,對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作為移位位置,可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圓周上的不同位置的4個第1距離變化量V1對第1配管1的伸縮量與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軸線的彎曲角度進行運算,同樣地,可利用4個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2配管2的伸縮量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軸線的彎曲角度進行運算。而且,可根據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軸線的彎曲角度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軸線的彎曲角度,對第1配管1的軸線與第2配管2的軸線之間的軸線偏移(shift)量d進行運算。然後,檢查運算所得的結果,即,第1配管1或第2配管2的伸縮量是否超過容許伸縮量、例如200 mm,而且,軸線偏移量d是否超過容許軸線偏移量、例如100 mm。於判明運算結果超過容許伸縮量或容許軸線偏移量的情況下,決定將伸縮可撓耦接器3更換為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或利用耦接器維修裝置對伸縮可撓耦接器3進行維修。另外,於根據運算結果判明未超過容許伸縮量或容許軸線偏移量的情況下,可確認能繼續使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
以上,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構成,可電性地且確實地對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位置關係進行檢測。其結果為,可準確地判斷有無伸縮可撓耦接器的修理或更換的必要性。
接下來,參照圖5及圖6,對本申請案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所述實施方式為如下情況:第1測定具群11與第2測定具群13是配合於進行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將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連接的施工作業時而配設。與此相對,本實施方式中,於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已將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連接而未安設相當於形跡探測裝置10的裝置的情況下,遲後地配設第1測定具群11與第2測定具群13,可遲後地對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位置關係進行檢測。
為了能夠對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的伸縮量及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軸線的彎曲角度進行運算,第1測定具群11與第2測定具群13必須將分別至少三個第1測定具12、第2測定具14配設於圓周上的不同位置。
因此,首先,如圖5所示,將土砂挖出直至伸縮可撓耦接器3、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的上方的一部分露出。符合D表示已挖出的地面水平(level)。地面水平D是以安裝所需的最低根數即3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的方式挖出的地表面。3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安裝於露出地面水平D上的伸縮可撓耦接器3、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的上部圓周部。再者,本來為了期望測定資料的正確性,欲儘可能深地挖出土砂,將多個、例如3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儘可能遍及360度的角度範圍的整體位置,但深地挖掘土砂存在困難性。因此,如上所述般於上部圓周部的不同位置局部地進行配設,但即便如此,亦可於判斷有無維修或更換的必要性的方面獲得充分的判斷資訊。
利用3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3個第1距離變化量V1的測定資料與利用3個第2測定具14所得的3個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經由電線32或利用無線被發送至設置於地上的觀測裝置33。
再者,於圖5及圖6顯示有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及安裝把手39,但亦有該些部件未預先設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等的情況,此時,只要現場利用焊接等安裝發揮圓環部26等、安裝把手39的功能者即可。
以上,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構成,即便於最初未安設相當於形跡探測裝置10的裝置的情況下,亦可藉由遲後地將至少三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安裝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等,對之後的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位置關係進行檢測並監測,且可準確地判斷有無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修理或更換的必要性。
接下來,對本申請案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備齊由多個第1測定具12成組而構成的第1測定具群11與由多個第2測定具14成組而構成的第2測定具群13。
接下來,將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配設於套筒4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並使用圓環部26、圓環部27及萬向接頭30進行安裝,且將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配設於套筒4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並使用圓環部28、圓環部29及萬向接頭30進行安裝。
然後,使用利用已知的編程方法製成的程式,於觀測裝置33中,根據利用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感測器21所得的測定資料與利用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對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繼而,基於運算所得的檢查結果,判斷有無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修理或更換的必要性。
另外,於重新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將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連接時,在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將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連接的同時,配設並安裝第1測定具群11與第2測定具群13。
另外,於利用伸縮可撓耦接器3已預先將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連接時,挖出土砂等而僅使伸縮可撓耦接器3、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的靠近地表的上方部露出,於露出的該上方部遲後地配設並安裝第1測定具群11與第2測定具群13。
再者,於利用有線發送測定資料的情況下安設纜線32,於利用無線收發測定資料的情況下如可利用無線進行收發般在第1感測器21等與觀測裝置33之間可利用無線進行收發。
以上,根據本申請案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方法,可對第1配管1與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位置關係進行檢測並監測,且可準確地判斷有無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修理或更換的必要性。
再者,所述說明中,作為第1感測器21,參照圖2以滑動阻抗式的感測器為例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申請案發明中,作為電性地測定第1距離變化量V1的第1感測器21,並不限於滑動阻抗式的感測器,只要為根據第1筒19相對於第1筒支承件20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1距離變化量V1者,則亦可為其他方式者,例如亦可為差動變壓器方式的感測器。
例如,於差動變壓器方式的感測器的情況下,例如具備固著於第1筒19的前端部的線圈(coil)部、及固定於第1筒支承件20的一端且設為棒狀部的鐵心部,線圈部包含1個一次線圈及相互對稱地串聯配設的2個二次線圈。一次線圈由驅動發信器驅動,2個二次線圈相對於一次線圈的互導(mutual conductance)相等地構成,且以相位相差180度的方式捲繞線圈。在鐵心部位於2個二次線圈的中心部的狀態下,由2個二次線圈感生的感生電壓相等且相位相反,因此,輸出電壓為零,若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相對滑動而鐵心部自位於2個二次線圈的中心部的狀態相對移位,則其中一個二次線圈的感應電壓減少,另一個二次線圈的感應電壓增加,相當於兩者的感生電壓的差的電壓作為輸出電壓而輸出。2個二次線圈各自的一方相互連接,自各自的另一方之間提取輸出電壓,且利用電線32傳送至外部。
<第2實施方式> 接下來,利用圖7對本申請案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7所示,第2實施方式構成為將來自設置於第1測定具12的第1感測器21的測定資料(第1距離變化量V1)、與來自設置於第2測定具14的第2感測器25的測定資料(第2距離變化量V2)經由發送器36利用無線發送至觀測裝置33,並且自該觀測裝置33將測定資料進一步發送至監視裝置35。 此時,於觀測裝置33與監視裝置35之間進行資料的收發。
而且,觀測裝置33對設置於第1測定具12的第1感測器21及設定於第2測定具14的第2感測器25進行供電。
圖7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其他部分與圖1至圖6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大致相同。圖7中,對與圖1至圖6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註同一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圖7中,自設置於第1測定具12的第1感測器21及設置於第2測定具14的第2感測器25將測定資料經由發送器36發送至觀測裝置33,然後自觀測裝置33將測定資料發送至監視裝置35。
於監視裝置35中,根據利用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多個第1距離變化量V1,對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同樣地,根據利用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所得的多個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
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埋於地下的伸縮可撓耦接器3附近設置觀測裝置33,可自該觀測裝置33對第1測定具12的第1感測器21及第2測定具14的第2感測器25進行供電,且可自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將測定資料發送至觀測裝置33。然後,自觀測裝置33向設置於遠方的監視裝置35發送來自觀測裝置33的測定資料,於該監視裝置33中,可精度良好地且確實地對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
<第3實施方式> 接下來,利用圖8對本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第3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8所示,第1配管與第2配管2經由例如蛇腹管般的柔軟性管體41而相互連接,於該柔軟性管體41的外周設置有包圍該柔軟性管體41的套筒4。 而且,套筒4與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互連結。
圖8中,伸縮可撓耦接器3包含套筒4與柔軟性管體41。
圖8所示的第3實施方式中,對與圖1至圖6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註同一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如圖8所示,形跡探測裝置10具備由多個第1測定具12成組而構成的第1測定具群11、及由多個第2測定具14成組而構成的第2測定具群13。
圖8中,作為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與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僅顯示有一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實際的裝置是將多個、例如4個第1測定具12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與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的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同樣地將多個、例如4個第2測定具14於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再者,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等的多個第1測定具12等的個數為3個以上即可,此外,只要確定周向的配設位置,則無須相對於角度呈等間隔。
第1測定具12對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與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V1進行測定。第2測定具14對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與套筒4的第2基準位置18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V2進行測定。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與第2基準位置18位於與套筒4的軸線正交的面的環形位置,且套筒4上的位置資料為已知。
第1測定具12具備:第1筒19,一端安裝於第1配管位置15;第1筒支承件20,一端安裝於第1基準位置16,另一端相對於第1筒19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21(參照圖2),根據第1筒19相對於第1筒支承件20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1距離變化量V1並發送測定資料。第2測定具14具備:第2筒23,一端安裝於第2配管位置17;第2筒支承件24,一端安裝於第2基準位置18,另一端相對於第2筒23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25,根據第2筒23相對於第2筒支承件24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2距離變化量V2並發送測定資料。
於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6,於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7。同樣地,於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8,於套筒4的第2基準位置18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9。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安裝有萬向接頭30。第1筒19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6,第1筒支承件20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7,第2筒21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8,第2筒支承件22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9。萬向接頭30以使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順利地且正確地追隨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移位而移動的方式發揮功能。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分別安裝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因此,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及第2筒21與第2筒支承件22可利用萬向接頭30以一直維持為嵌套式的關係的方式校正姿勢,其結果為,可獲得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
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經由埋設於地下的纜線32而發送至設置於地上的觀測裝置33。
再者,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亦可利用無線來代替纜線32,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發送至觀測裝置33。
於觀測裝置33中,根據利用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多個第1距離變化量V1,對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同樣地,根據利用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所得的多個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
再者,觀測裝置33亦可不根據第1距離變化量V1與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而自觀測裝置33進一步向監視裝置35發送測定資料,利用該監視裝置35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參照圖7)。
<第4實施方式> 接下來,利用圖9對本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第4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9所示,第1配管1與套筒4經由第1連結配管43而連接,第2配管2與套筒4經由第2連結配管45而連接。
此時,於套筒4與第1連結配管43之間介隔有密封構件43a,於第1連結管43與第1配管1之間介隔有密封構件43b。而且,於套筒4與第2連結配管45之間介隔有密封構件45a,於第2連結配管45與第2配管2之間介隔有密封構件45b。而且,於圖9中,伸縮可撓接頭3包含套筒4、第1連結配管43、第2連結配管45、密封構件43a、密封構件43b、以及密封構件45a、密封構件45b。
於圖9所示的第4實施方式中,對與圖1至圖6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註同一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如圖9所示,形跡探測裝置10具備由多個第1測定具12成組而構成的第1測定具群11、及由多個第2測定具14成組而構成的第2測定具群13。
圖9中,作為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與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僅顯示有一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實際的裝置是將多個、例如4個第1測定具12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與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的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同樣地將多個、例如4個第2測定具14於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再者,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等的多個第1測定具12等的個數為3個以上即可,此外,只要確定周向的配設位置,則無須相對於角度呈等間隔。
第1測定具12對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與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V1進行測定。第2測定具14對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與套筒4的第2基準位置18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V2進行測定。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與第2基準位置18位於與套筒4的軸線正交的面的環形位置,且套筒4上的位置資料為已知。
第1測定具12具備:第1筒19,一端安裝於第1配管位置15;第1筒支承件20,一端安裝於第1基準位置16,另一端相對於第1筒19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21(參照圖2),根據第1筒19相對於第1筒支承件20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1距離變化量V1並發送測定資料。第2測定具14具備:第2筒23,一端安裝於第2配管位置17;第2筒支承件24,一端安裝於第2基準位置18,另一端相對於第2筒23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25,根據第2筒23相對於第2筒支承件24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2距離變化量V2並發送測定資料。
於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6,於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7。同樣地,於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8,於套筒4的第2基準位置18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9。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安裝有萬向接頭30。第1筒19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6,第1筒支承件20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7,第2筒21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8,第2筒支承件22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9。萬向接頭30以使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順利地且正確地追隨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移位而移動的方式發揮功能。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經由萬向接頭30而分別安裝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因此,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及第2筒21與第2筒支承件22可利用萬向接頭30以一直維持為嵌套式的關係的方式校正姿勢,其結果為,可獲得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
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經由埋設於地下的纜線32而發送至設置於地上的觀測裝置33。
再者,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亦可利用無線來代替纜線32,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發送至觀測裝置33。
於觀測裝置33中,根據利用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多個第1距離變化量V1,對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同樣地,根據利用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所得的多個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
再者,如後所述,觀測裝置33亦可不根據第1距離變化量V1與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而自觀測裝置33進一步向監視裝置35發送測定資料,利用該監視裝置35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參照圖7)。
<第5實施方式> 接下來,利用圖10對本發明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第5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0所示,第1配管1與套筒4利用如蛇腹管般的第1可撓配管47而連接,第2配管2與套筒4利用如蛇腹管般的第1可撓配管49而連接。 而且,圖10中,伸縮可撓耦接器3包含套筒4、第1可撓配管47、及第2可撓配管49。
於圖10所示的第5實施方式中,對與圖1至圖6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註同一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如圖10所示,形跡探測裝置10具備由多個第1測定具12成組而構成的第1測定具群11、及由多個第2測定具14成組而構成的第2測定具群13。
於圖10中,作為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與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僅顯示有一個第1測定具12與第2測定具14。實際的裝置是將多個、例如4個第1測定具12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與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的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同樣地將多個、例如4個第2測定具14於周向呈等間隔地配設。再者,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等的多個第1測定具12等的個數為3個以上即可,此外,只要確定周向的配設位置,則無須相對於角度呈等間隔。
第1測定具12對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與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V1進行測定。第2測定具14對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與套筒4的第2基準位置18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V2進行測定。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與第2基準位置18位於與套筒4的軸線正交的面的環形位置,且套筒4上的位置資料為已知。
第1測定具12具備:第1筒19,一端安裝於第1配管位置15;第1筒支承件20,一端安裝於第1基準位置16,另一端相對於第1筒19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21(參照圖2),根據第1筒19相對於第1筒支承件20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1距離變化量V1並發送測定資料。第2測定具14具備:第2筒23,一端安裝於第2配管位置17;第2筒支承件24,一端安裝於第2基準位置18,另一端相對於第2筒23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25,根據第2筒23相對於第2筒支承件24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第2距離變化量V2並發送測定資料。
於第1配管1的第1配管位置15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6,於套筒4的第1基準位置16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7。同樣地,於第2配管2的第2配管位置17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8,於套筒4的第2基準位置18的外周配設有圓環板狀的圓環部29。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安裝有萬向接頭30。第1筒19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6,第1筒支承件20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7,第2筒21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8,第2筒支承件22的一端經由萬向接頭30而安裝於圓環部29。萬向接頭30以使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順利地且正確地追隨第1配管1及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移位而移動的方式發揮功能。第1筒19、第1筒支承件20、第2筒21及第2筒支承件22經由萬向接頭30而分別安裝於圓環部26、圓環部27、圓環部28、圓環部29,因此,第1筒19與第1筒支承件20、及第2筒21與第2筒支承件22可利用萬向接頭30以一直維持為嵌套式的關係的方式校正姿勢,其結果為,可獲得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
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經由埋設於地下的纜線32而發送至設置於地上的觀測裝置33。
再者,第1感測器21及第2感測器25亦可利用無線來代替纜線32,將第1距離變化量V1及第2距離變化量V2的測定資料發送至觀測裝置33。
於觀測裝置33中,根據利用構成第1測定具群11的多個第1測定具12所得的多個第1距離變化量V1,對第1配管1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同樣地,根據利用構成第2測定具群13的多個第2測定具14所得的多個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2配管2相對於伸縮可撓耦接器3的伸縮程度與傾斜程度進行運算。
再者,如後所述,觀測裝置33亦可不根據第1距離變化量V1與第2距離變化量V2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而自觀測裝置33進一步向監視裝置35發送測定資料,利用該監視裝置35對第1配管1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或第2配管2的伸縮程度及傾斜程度進行運算(參照圖7)。
1‧‧‧第1配管
2‧‧‧第2配管
3‧‧‧伸縮可撓耦接器
4‧‧‧套筒
5、6‧‧‧密封構件
10‧‧‧形跡探測裝置
11‧‧‧第1測定具群
12‧‧‧第1測定具
13‧‧‧第2測定具群
14‧‧‧第2測定具
15‧‧‧第1配管位置
16‧‧‧第1基準位置
17‧‧‧第2配管位置
18‧‧‧第2基準位置
19‧‧‧第1筒
19a‧‧‧保持器
20‧‧‧第1筒支承件
21‧‧‧第1感測器
21a‧‧‧感測器本體
21b‧‧‧導桿
21c‧‧‧傳遞軸
21d‧‧‧滾筒
23‧‧‧第2筒
24‧‧‧第2筒支承件
25‧‧‧第2感測器
26、27、28、29‧‧‧圓環部
30‧‧‧萬向接頭
32‧‧‧纜線
33‧‧‧觀測裝置
35‧‧‧監視裝置
36‧‧‧發送器
39‧‧‧安裝把手
41‧‧‧柔軟性管體
43‧‧‧第1連結配管
43a、43b、45a、45b‧‧‧密封構件
45‧‧‧第2連結配管
47‧‧‧第1可撓配管
49‧‧‧第2可撓配管
d‧‧‧軸線偏移量
D‧‧‧地面水平
圖1是概略地說明第1實施方式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構成的圖。 圖2是表示第1測定具(第2測定具)的構成的圖。 圖3是表示本申請案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4是表示自圖3的上方觀察的情況的圖。 圖5是表示本申請案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圖。 圖6是表示自圖5的上方觀察的情況的圖。 圖7是概略地說明第2實施方式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構成的圖。 圖8是概略地說明第3實施方式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構成的圖。 圖9是概略地說明第4實施方式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構成的圖。 圖10是概略地說明第5實施方式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的構成的圖。
1‧‧‧第1配管
2‧‧‧第2配管
3‧‧‧伸縮可撓耦接器
4‧‧‧套筒
5、6‧‧‧密封構件
10‧‧‧形跡探測裝置
11‧‧‧第1測定具群
12‧‧‧第1測定具
13‧‧‧第2測定具群
14‧‧‧第2測定具
15‧‧‧第1配管位置
16‧‧‧第1基準位置
17‧‧‧第2配管位置
18‧‧‧第2基準位置
19‧‧‧第1筒
20‧‧‧第1筒支承件
21‧‧‧第1感測器
23‧‧‧第2筒
24‧‧‧第2筒支承件
25‧‧‧第2感測器
26、27、28、29‧‧‧圓環部
30‧‧‧萬向接頭
32‧‧‧纜線
33‧‧‧觀測裝置
35‧‧‧監視裝置

Claims (16)

  1. 一種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將第1配管與第2配管連接且包含套筒,所述形跡探測裝置的特徵在於具備: 第1測定具群,由多個第1測定具成組而構成,所述第1測定具對所述第1配管的第1配管位置與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套筒的第1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以及 第2測定具群,由多個第2測定具成組而構成,所述第2測定具對所述第2配管的第2配管位置與所述套筒的第2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 所述第1測定具具備:第1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配管位置;第1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1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根據所述第1筒相對於所述第1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1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 所述第2測定具具備:第2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配管位置;第2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2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根據所述第2筒相對於所述第2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2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 構成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測定具配設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構成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測定具配設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 根據利用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與利用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對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相對於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是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配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是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已預先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遲後地配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筒與所述第1筒支承件分別經由萬向接頭而安裝於所述套筒與所述第1配管,所述第2筒與所述第2筒支承件分別經由萬向接頭而安裝於所述套筒與所述第2配管。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感測器與所述第2感測器為滑動阻抗式的感測器或差動變壓器方式的感測器的任一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感測器與所述第2感測器利用有線發送所述測定資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感測器與所述第2感測器利用無線發送所述測定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於所述套筒與所述第1配管及第2配管之間介隔有密封構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套筒設置於與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連接的柔軟性管體的外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套筒經由第1連結配管而連接,所述第2配管與所述套筒經由第2連結配管而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套筒利用第1可撓配管而連接,所述第2配管與所述套筒利用第2可撓配管而連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於所述第1感測器及所述第2感測器連接有觀測裝置,所述觀測裝置接收來自該些所述第1感測器及所述第2感測器的測定資料,且對所述第1感測器及所述第2感測器進行供電。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其中於所述觀測裝置連接有監視裝置,所述監視裝置接收來自所述觀測裝置的測定資料。
  14. 一種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方法,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將第1配管與第2配管連接且包含套筒,所述形跡探測方法的特徵在於: 準備由多個第1測定具成組而構成的第1測定具群與由多個第2測定具成組而構成的第2測定具群,所述第1測定具對所述第1配管的第1配管位置與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套筒的第1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1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所述第2測定具對所述第2配管的第2配管位置與所述套筒的第2基準位置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量即第2距離變化量進行測定; 將構成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測定具配設並安裝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將構成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測定具配設並安裝於所述套筒的圓周方向的不同位置; 其中,所述第1測定具具備:第1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配管位置;第1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1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1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1感測器,根據所述第1筒相對於所述第1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1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所述第2測定具具備:第2筒,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配管位置;第2筒支承件,一端安裝於所述第2基準位置,另一端相對於所述第2筒的另一端呈嵌套式地移動;以及第2感測器,根據所述第2筒相對於所述第2筒支承件的嵌套程度,電性地測定所述第2距離變化量並發送測定資料; 根據利用所述第1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1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與利用所述第2測定具群的多個所述第2感測器所得的測定資料,對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相對於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的移位位置進行運算。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方法,其中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配設並安裝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方法,其中於利用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已預先將所述第1配管與所述第2配管連接時,僅使所述伸縮可撓耦接器、所述第1配管及所述第2配管的靠近地表的上方部露出,將所述第1測定具群與所述第2測定具群遲後地配設並安裝於露出的所述上方部。
TW105103431A 2015-02-13 2016-02-03 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TWI658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6943 2015-02-13
JP2015-026943 2015-0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1292A true TW201631292A (zh) 2016-09-01
TWI658250B TWI658250B (zh) 2019-05-01

Family

ID=56615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3431A TWI658250B (zh) 2015-02-13 2016-02-03 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9267B2 (zh)
JP (1) JP6639423B2 (zh)
KR (1) KR102344106B1 (zh)
CN (1) CN107250712B (zh)
PH (1) PH12017501237B1 (zh)
TW (1) TWI658250B (zh)
WO (1) WO20161291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454B (zh) * 2016-11-18 2020-08-01 日商日本維克多利克股份有限公司 帶有彎管的伸縮管接頭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89540A (ja) * 2017-05-09 2018-11-29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撓管の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CN108759647B (zh) * 2018-08-23 2024-07-19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体联动挂件及工业管道三维位移监测装置
ES2788802B2 (es) * 2020-07-09 2021-03-10 Centro De Investig Energeticas Medioambientales Y Tecnologicas Ciemat Dispositivo de medicion de fuerzas y momentos en juntas de union para captadores solares cilindroparabolicos
KR102179062B1 (ko) * 2020-07-20 2020-11-16 서광공업 주식회사 이탈감지부를 구비한 신축이음관
CN112082021A (zh) * 2020-07-29 2020-12-15 扬州同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力输灰堆焊伸缩管
KR102674169B1 (ko) * 2023-12-12 2024-06-13 심성구 상수관의 위치변위정보 수집이 가능한 신축관이음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8077A (en) * 1935-12-02 1938-02-15 Van K Robinson Pipe joint welding clamp
JPS4935055A (zh) 1972-08-02 1974-04-01
US4375724A (en) * 1981-05-26 1983-03-08 Brock Jimmy M Pipe aligning apparatus
US4586264A (en) * 1984-12-31 1986-05-06 Industrial Maintenance Systems, Inc. Methods for measuring alignment of coupled shafts
JPH0238901A (ja) 1988-07-29 1990-02-0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伸縮管継手の角度変位計測装置
JPH0358366U (zh) * 1989-10-05 1991-06-06
JP2968299B2 (ja) 1990-04-02 1999-10-25 日本ヴィ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 伸縮可撓管継手の挙動探査方法
US6227577B1 (en) * 1997-12-25 2001-05-08 Victaulic Co., Of Japan, Ltd. Housing type pipe coupling
JP3058366U (ja) * 1998-10-10 1999-06-18 株式会社エーティック 多次元変位検出装置及び多次元変位検出装置複合体
US6560887B2 (en) * 2001-01-05 2003-05-13 Dennis S. Byrnes Tools for pipe angle measurement and marking
DE10151563A1 (de) 2001-10-23 2003-04-30 Heidenhain Gmbh Dr Johannes Positionsmessgerät
NL1020046C2 (nl) * 2002-02-22 2003-08-25 Heineken Tech Services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binden van een kunststof leiding en een kunststof bus.
CN1290752C (zh) 2002-06-06 2006-12-20 诺马格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来堆放丝束的方法和装置
JP3902748B2 (ja) 2002-07-17 2007-04-11 日本ヴィ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 配管ラインにおける配管の相対位置検出装置
JP3999180B2 (ja) 2003-09-18 2007-10-31 日本ヴィ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 配管の相対位置検出装置
JP4808544B2 (ja) 2006-05-11 2011-11-02 日本ヴィ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 伸縮可撓管継手
JP5111165B2 (ja) 2008-03-06 2012-12-2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流体道構造
US8282136B2 (en) * 2008-06-30 2012-10-09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Slip on groove coupling with multiple sealing gasket
KR101788341B1 (ko) * 2009-12-14 2017-11-15 니혼 빅토릭 가부시끼가이샤 하우징형 관 조인트
US8776611B2 (en) * 2010-11-23 2014-07-15 Bmt Scientific Marine Services, Inc. Remotely accessible subsea strain senso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9249911B2 (en) * 2011-07-06 2016-02-02 The Victaulic Co., Of Japan, Ltd. Flexible expansion join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454B (zh) * 2016-11-18 2020-08-01 日商日本維克多利克股份有限公司 帶有彎管的伸縮管接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59267B2 (en) 2019-07-23
WO2016129191A1 (ja) 2016-08-18
KR102344106B1 (ko) 2021-12-27
PH12017501237A1 (en) 2017-10-30
CN107250712A (zh) 2017-10-13
CN107250712B (zh) 2019-09-10
PH12017501237B1 (en) 2017-10-30
JPWO2016129191A1 (ja) 2017-12-14
US20180045499A1 (en) 2018-02-15
TWI658250B (zh) 2019-05-01
JP6639423B2 (ja) 2020-02-05
KR20170115100A (ko) 2017-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1292A (zh) 伸縮可撓耦接器的形跡探測裝置和形跡探測方法
KR100917876B1 (ko) 송·배전관로 도통검사용 자주식 장비
KR101176082B1 (ko) 배관 내 작업 장치
JP6193893B2 (ja) 導管の欠陥データを収集、解析、およびアーカイブ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1827868B1 (ko) 관로 측정장치
KR101525514B1 (ko) 디지털 도통 시험기를 이용한 지중 관로 곡률 반경 측정 시스템
KR100939557B1 (ko) 송·배전·통신용 관로의 도통검사 및 상태 확인을 위한 관로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관로의 곡률반경 측정 방법
JP2010019615A (ja) 変状計測装置
JP4641824B2 (ja) 管内調査装置
JP2009210548A (ja) 導通測定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導通測定方法
JP6594832B2 (ja) 伸縮可撓管継手の挙動探査装置及び挙動探査方法
KR101762614B1 (ko) 상수관로의 누수 여부 및 위치 변화를 감지할 수 있는 상수관로용 안전감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상수관로 안전감시 방법
JP2017151031A (ja) 管内調査方法及び可撓継手
KR100779030B1 (ko) 매설배관 변형 검출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매설배관 변형 검사장치
JP2004333149A (ja) パイプラインの形状計測評価方法
KR200446029Y1 (ko) 송·배전관로 도통검사를 위한 자주식 장비의 관로 곡률 측정장치
US10451515B2 (en) Electric field expansion system for low voltage conductivity inspection
US11377807B2 (en) Device for levelling an offshor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KR102360388B1 (ko) 지하매설관로3d 매핑 시스템
JP6943775B2 (ja) 二重配管構造および二重配管施工方法
KR100296173B1 (ko) 하수관 내부의 카메라 조사겸용 수밀시험장치 및 이를이용한 수밀시험공법
JPH09287905A (ja) 管路測定方法および管路測定装置
JP2008209239A (ja) 管内調査装置
KR101910492B1 (ko) 상수도관의 위험감지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상수도관의 위험감지 방법
JP2007309723A (ja) 埋設管の管路線形計測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管路線形計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