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5103B - 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25103B CN113125103B CN202110314172.6A CN202110314172A CN113125103B CN 113125103 B CN113125103 B CN 113125103B CN 202110314172 A CN202110314172 A CN 202110314172A CN 113125103 B CN113125103 B CN 1131251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pressure
- pitot
- measuring point
- elli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 G01M9/065—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dealing with flow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位于进气道椭圆截面出口下游的流量计,测得进气道出口椭圆截面各测点的皮托压和该截面位置的静压,利用线性插值法得到各测点的静压,经计算得到各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将各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分别在椭圆截面内积分并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的流量、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将椭圆截面内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除以椭圆截面的面积,得到椭圆截面内平均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本发明填补了椭圆截面流量计测点等距分布时后处理方法的空白,能更为全面地获得进气道性能参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进气道位于发动机的最前端,肩负着捕获来流,并对来流进行减速增压,为下游燃烧室提供气流的作用,进气道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吸气式推进系统的工作效率。
进气道出口流量、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等参数是影响进气道设计的关键参数,马赫数是当地气流速度与声速之比,总压恢复系数系数是当地气流总压和来流总压之比。通过在出口截面安装测压耙测量气流总压,皮托耙上测点的位置,受传感器尺寸的限制,往往采用等距分布,并在测量截面所在壁面上开测压孔测量气流静压,通过数据处理获得出口截面的参数。
但是目前的截面参数测量都是针对矩形截面或者圆截面进气道,随着进气道设计技术的发展,椭圆出口进气道也成为另一类常见进气道。针对矩形截面进气道,往往采用网格均匀分布的测量方法;针对圆截面进气道,利用了圆的对称性,往往通过简单平均各个测点的压力数据,获得出口的平均流量。传统方法中通过平均各个测点的压力数据,无法代表出口截面数据,而且无法获得截面上参数分布规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及其数据处理方法,以克服进气道椭圆出口流量、马赫数及总压恢复系数难以测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包括椭圆壳体,所述椭圆壳体连接在进气道下游的椭圆截面出口,所述椭圆壳体用于安装皮托耙和静压测量装置,所述皮托耙沿周向布置8个耙位,8个耙位将椭圆出口截面面积8等分,8个耙位的中心交点布置1个皮托压测点,每个耙位上沿径向均匀布置5个皮托压测点,所述皮托压测点安装有皮托压力传感器,所述静压测量装置包括在椭圆壳体上沿周向均匀布置的8个壁面压力传感器,所述壁面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分布与所述耙位对应,所述皮托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对应的皮托压测点的皮托压,所述壁面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对应位置的流场静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上述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包括:
步骤1:将8个壁面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得到椭圆截面中心的静压,根据椭圆截面中心的静压和相应耙位对应的壁面静压,沿径向利用线性插值法,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静压;
步骤2: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皮托压和静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马赫数;
步骤3: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静压和气流马赫数,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总压;
步骤4: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马赫数和气流总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
步骤5: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总压和来流总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总压恢复系数;
步骤6:将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分别在椭圆截面内积分并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的流量、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
步骤7:将椭圆截面内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除以椭圆截面的面积,得到椭圆截面内平均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
优选地,所述将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分别在椭圆截面内积分并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的流量、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包括:
步骤61:由椭圆截面的中心和最内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组成的扇形区域,利用线性插值法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扇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扇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扇形区域内流量;其中所述扇形区域内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扇形区域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2:由最内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和对应的最外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组成的第一圆弧形区域,利用线性插值法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第一圆弧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其中所述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3:由最外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和对应的椭圆壳体组成的第二圆弧形区域,沿径向采用最外层测点近似,沿周向采用线性插值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第二圆弧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其中所述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4:将每个扇形区域内流量、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和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流量。其中,所述椭圆截面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5:将公式(1)(3)(5)中的比流量密度替换成各皮托压测点的马赫数,重复步骤61~步骤64,得到椭圆截面内叠加的马赫数;
步骤66:将公式(1)(3)(5)中的比流量密度替换成各皮托压测点的总压恢复系数,重复步骤61~步骤64,得到椭圆截面内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
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及其数据处理方法,不仅可以获得进气道椭圆截面出口的流量、马赫数及总压恢复系数,填补椭圆截面流量计测点等距分布时后处理方法的空白,以便更为全面的获得进气道性能参数,而且可以为椭圆截面的流量计算以及进一步的椭圆截面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分布、平均马赫数、平均总压恢复系数后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包括椭圆壳体,所述椭圆壳体连接在进气道下游的椭圆截面出口,椭圆壳体用于安装皮托耙和静压测量装置。
为方便计算,以椭圆中心为原点,椭圆长轴为x轴,长度为2a,椭圆短轴为y轴,长度为2b,建立坐标系,椭圆方程为设Dij为皮托压测点(如图1中实心圆点所示),i为每个耙位上传感器测点位置i=1,2,……5,沿径向由内向外递增,j为耙位编号j=1,2,……8,从x轴沿周向逆时针递增,D00为椭圆中心处皮托压测点。设Ej为壁面静压测点(如图1中三角点所示),j=1,2,……8,从x轴沿周向逆时针递增,与皮托耙编号对应。
皮托耙包括8个耙位,8个耙位将椭圆出口截面面积8等分,其中4个正向耙位呈十字分布,与坐标轴重合,另外4个斜向耙位与椭圆长轴夹角为θ0=arctan(b/a);8个耙位的中心交点布置1个皮托压测点,每个耙位上沿径向均匀布置5个皮托压测点,总共41个皮托压测点;每个皮托压测点安装有皮托压力传感器,静压测量装置包括在椭圆壳体上沿周向均匀布置的8个壁面压力传感器,壁面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分布与所述耙位对应,皮托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对应的皮托压测点的皮托压,壁面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对应位置的流场静压。
参考图2,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上述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包括:
步骤1:将8个壁面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得到椭圆截面中心的静压,根据椭圆截面中心的静压和相应耙位对应的壁面静压,沿径向利用线性插值法,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静压;
具体的,通过8个测点Ej的静压求平均值,计算出椭圆中心D00的静压p00;对于第j个耙位上的测点Dij,利用D00处静压p00和Ej处静压pE j,沿径向通过线性插值获得Dij(i=1,2,…5)处静压pij,如公式(8)所示,
步骤2: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皮托压和静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马赫数;
具体的,借助皮托耙测量得到Dij处皮托压pt ij,计算皮托压和静压之比pt ij/pij,进而通过公式(2)计算Dij处气流马赫数Mij,
式中γ为气体比热比,对于空气γ=1.4。
步骤3: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静压和气流马赫数,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总压;
具体的,借助Dij处静压pij和Dij处气流马赫数Mij,通过公式(3)计算Dij处气流总压p0 ij,
步骤4: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马赫数和气流总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
具体的,计算比流量密度mA ij=ρu,即气体密度ρ和速度u之积,
式中T0 ij为气流总温,可以用来流总温近似,或者通过热电偶等测量。
步骤5: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总压和来流总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总压恢复系数;
具体的,总压恢复系数σij是总压p0 ij和来流总压p0 ∞之比,σij=p0 ij/p0∞。
步骤6:将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气流总压分别在椭圆截面内积分并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的流量、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
优选地,所述将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气流总压分别在椭圆截面内积分并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的流量、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包括:
步骤61:由椭圆截面的中心和最内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组成的扇形区域,利用线性插值法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扇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扇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扇形区域内流量;
步骤62:由最内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和对应的最外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组成的第一圆弧形区域,利用线性插值法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第一圆弧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
步骤63:由最外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和对应的椭圆壳体组成的第二圆弧形区域,沿径向采用最外层测点近似,沿周向采用线性插值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第二圆弧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
步骤64:将每个扇形区域内流量、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和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流量;
步骤65:将比流量密度替换成各皮托压测点的马赫数,重复步骤61~步骤64,得到椭圆截面内叠加的马赫数;
步骤66:将比流量密度替换成各皮托压测点的总压恢复系数,重复步骤61~步骤64,得到椭圆截面内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
式中,t为径向参数,0≤t≤1,α为周向角度参数,0≤α≤2π。
在参数方程中,测点Dij的坐标为(ti,αj),在本发明中测点按照等间距分布,测点坐标可以采用间距Δt和Δα表示,ti=iΔt,Δt=1/6,αj=jΔα,Δα=π/4,椭圆面积S可以按照公式(6)计算,
S=∫∫abtdtdα (13)
然而比流量密度mA ij是离散的点,为了实现比流量密度mAij在椭圆截面内的积分,需要利用离散点进行插值,获得连续的插值函数,然后对插值函数进行积分。根据椭圆内离散的测量点分布位置,插值函数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椭圆中心和最内层相邻测点组成的扇形区域(0≤t≤t1),在每个扇形区域内,对椭圆中心D00和第一层测点D1j、D1,j+1处的数据进行线性插值,获得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mA(t,α)
将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进行积分,可以获得每个扇形内流量qm 0j
第二部分,最内层测点和最外层测点包裹的环形区域(t1≤t≤t5),在相邻4个测点组成的第一圆弧形区域内,对Dij、Di,j+1、Di+1,j、Di+1,j+1处的数据进行线性插值,获得插值函数mA(t,α)
将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进行积分,可以获得每个扇形内流量qm ij
第三部分,最外层测点和椭圆壳体之间的部分t5≤t≤t6,即第二圆弧形区域,这一区域只有区域内侧D5j测点的数据,如果对数据向外插值,会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沿径向采用最外层测点近似,沿周向采用线性插值,由D5j、D5,j+1、Ej、Ej+1组成的区域内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mA(t,α)
将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进行积分,可以获得每个扇形内流量qm 5j
最后,将各部分流量进行叠加,计算椭圆截面内流量qm
根据椭圆沿周向的周期性,当j=8时,mA i,j+1=mA i1。
将插值公式(1)(3)(5)中的比流量密度替换成各皮托压测点的马赫数或总压恢复系数,即可获得椭圆截面内马赫数或总压恢复系数的分布;将流量公式(7)中的比流量密度替换成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获得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
步骤7:将椭圆截面内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除以椭圆截面的面积,得到椭圆截面内平均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
具体的,将叠加的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除以椭圆面积πab,即可获得截面内平均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
实施例中,公式中相关符号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3)
1.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椭圆壳体,所述椭圆壳体连接在进气道下游的椭圆截面出口,所述椭圆壳体用于安装皮托耙和静压测量装置,所述皮托耙沿周向布置8个耙位,8个耙位将椭圆出口截面面积8等分,8个耙位的中心交点布置1个皮托压测点,每个耙位上沿径向均匀布置5个皮托压测点,所述皮托压测点安装有皮托压力传感器,所述静压测量装置包括在椭圆壳体上沿周向均匀布置的8个壁面压力传感器,所述壁面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分布与所述耙位对应,所述皮托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对应的皮托压测点的皮托压,所述壁面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对应位置的流场静压。
2.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8个壁面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得到椭圆截面中心的静压,根据椭圆截面中心的静压和相应耙位对应的壁面静压,沿径向利用线性插值法,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静压;
步骤2: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皮托压和静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马赫数;
步骤3: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静压和气流马赫数,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总压;
步骤4: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马赫数和气流总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
步骤5:根据各皮托压测点的气流总压和来流总压,计算得到各皮托压测点的总压恢复系数;
步骤6:将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分别在椭圆截面内积分并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的流量、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
步骤7:将椭圆截面内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除以椭圆截面的面积,得到椭圆截面内平均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气流马赫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分别在椭圆截面内积分并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的流量、叠加的马赫数和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包括:
步骤61:由椭圆截面的中心和最内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组成的扇形区域,利用线性插值法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扇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扇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扇形区域内流量;其中所述扇形区域内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扇形区域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2:由最内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和与这两个相邻皮托压测点对应的最外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组成的第一圆弧形区域,利用线性插值法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第一圆弧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其中所述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3:由最外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和对应的椭圆壳体组成的第二圆弧形区域,沿径向采用最外层测点近似,沿周向采用线性插值对各皮托压测点的比流量密度进行插值,得到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的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对比流量密度的插值函数在本第二圆弧形区域内进行积分,获得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其中所述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4:将每个扇形区域内流量、每个第一圆弧形区域内流量和每个第二圆弧形区域内流量进行叠加,得到椭圆截面内流量;其中,所述椭圆截面内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65:将公式(1)(3)(5)中的比流量密度替换成各皮托压测点的马赫数,重复步骤61~步骤64,得到椭圆截面内叠加的马赫数;
步骤66:将公式(1)(3)(5)中的比流量密度替换成各皮托压测点的总压恢复系数,重复步骤61~步骤64,得到椭圆截面内叠加的总压恢复系数;
其中,a为椭圆截面半长轴;b为椭圆截面半短轴;i为每个耙位上测点位置编号,i=1,2,……5;j为耙位位置编号,j=1,2,……8;mA 00为椭圆截面中心处比流量密度,mA ij为各测点Dij处比流量密度;mA(t,α)为比流量密度插值函数;t为径向参数,0≤t≤1,Δt为径向参数间距;α为周向角度参数,0≤α≤2π,Δα为周向角度参数间距;qm为椭圆截面内流量;qm 0j为椭圆截面中心与最内层相邻两皮托压测点组成的扇形区域内流量,qm ij为不同小区域内流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14172.6A CN113125103B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14172.6A CN113125103B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5103A CN113125103A (zh) | 2021-07-16 |
CN113125103B true CN113125103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7677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14172.6A Active CN113125103B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251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0565B (zh) * | 2021-08-12 | 2022-06-07 | 同济大学 | 一种风力发电高塔模型试验风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CN114061896B (zh) * | 2021-11-17 | 2023-04-25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升力体通气模型内阻测量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CN114528778B (zh) * | 2022-01-24 | 2022-11-18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基于钟形口流量管速度分布模型的空气流量测量方法 |
CN114200091B (zh) * | 2022-02-18 | 2022-05-2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井下巷道有害物浓度空间分布数据的测定方法 |
CN118376381B (zh) * | 2024-06-24 | 2024-08-30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测压耙、进气道压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85871A (ja) * | 2009-06-09 | 2010-12-24 | Tigers Polymer Corp | 通気ダクト |
CN103063399A (zh) * | 2013-01-09 | 2013-04-24 | 浙江大学 | 风洞流场测试的排架装置 |
CN106482923A (zh) * | 2016-10-28 | 2017-03-08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流场标定测试装置 |
CN107560822A (zh) * | 2017-10-31 | 2018-01-09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冰风洞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
CN109098995A (zh) * | 2017-06-21 | 2018-12-28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牵引电机冷却系统风道及风机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208333564U (zh) * | 2018-06-08 | 2019-01-04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基于十字探针的轴流风机流量测量装置 |
CN111426480A (zh) * | 2020-04-17 | 2020-07-17 | 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测量装置 |
CN111551339A (zh) * | 2020-04-28 | 2020-08-18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翼身融合飞机通气模型畸形流道专用测压耙设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2004024194D1 (de) * | 2003-05-19 | 2009-12-31 | Michael Trachtenber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gastrennung |
FR2860293B1 (fr) * | 2003-09-26 | 2006-01-20 | Airbus France | Dispositif et procede pour mesure de parametres en essai de vol d'un aeronef |
US7401453B2 (en) * | 2004-09-02 | 2008-07-22 |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 Packaging system having loading carousel |
US7810391B2 (en) * | 2008-04-04 | 2010-10-12 | Honda Motor Co., Ltd. | Aerodynamic hood lift and deflection measurement device |
CN202101706U (zh) * | 2011-04-22 | 2012-01-04 | 燕山大学 | 一种内管道为椭圆型的电磁流量计传感器 |
US9027392B2 (en) * | 2013-05-07 | 2015-05-12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Multi-hole prob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multi-hole probes |
CN204740120U (zh) * | 2015-06-12 | 2015-11-04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用于浮式风机模型试验的造风整流系统 |
CN106500949B (zh) * | 2016-10-31 | 2019-01-29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洞拐角段椭圆环壳体成型方法 |
-
2021
- 2021-03-24 CN CN202110314172.6A patent/CN1131251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85871A (ja) * | 2009-06-09 | 2010-12-24 | Tigers Polymer Corp | 通気ダクト |
CN103063399A (zh) * | 2013-01-09 | 2013-04-24 | 浙江大学 | 风洞流场测试的排架装置 |
CN106482923A (zh) * | 2016-10-28 | 2017-03-08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流场标定测试装置 |
CN109098995A (zh) * | 2017-06-21 | 2018-12-28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牵引电机冷却系统风道及风机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07560822A (zh) * | 2017-10-31 | 2018-01-09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冰风洞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
CN208333564U (zh) * | 2018-06-08 | 2019-01-04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基于十字探针的轴流风机流量测量装置 |
CN111426480A (zh) * | 2020-04-17 | 2020-07-17 | 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测量装置 |
CN111551339A (zh) * | 2020-04-28 | 2020-08-18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翼身融合飞机通气模型畸形流道专用测压耙设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矩形截面高超声速进气道高焓风洞实验;袁化成 等;《航空动力学报》;20101231;2748-275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5103A (zh) | 2021-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25103B (zh) | 一种41测点等距分布的椭圆截面流量计数据处理方法 | |
CN113405763B (zh) | 一种“3+4+5”米字耙流量计测点布置方法 | |
Burton et al. |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ow pressure steam turbine exhaust hood and diffuser studies | |
Zhang et al. | Criteria for the matching of inlet and outlet distortions in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 |
Gaetani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n a high-pressure turbine stage for two Stator-Rotor axial gaps—part II: unsteady flow field | |
CN106545411B (zh) | 模拟畸变流场的直连试验装置的设计方法 | |
CN110990955A (zh) | 一种高超声速Bump进气道设计方法及系统 | |
CN111780949B (zh) | 基于cfd分析的高速进气道前体风洞实验总压修正方法 | |
Levine | Two-dimensional inflow conditions for a supersonic compressor with curved blades | |
CN106919730B (zh) | 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 | |
Xue et al. |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unsteady modes in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vaned diffuser | |
Oh et al. |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u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small propeller fan using viscous flow calculations | |
Wolter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rotating rake array for boundary-layer-ingesting fan-stage measurements | |
Asghar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a passive flow control device in an s-duct inlet of a propulsion system with high subsonic flow | |
CN113361028B (zh) | 一种蜗壳二维设计方法 | |
An et al. | Effects of inclination angle, orientation angle, and hole length on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of rectangular diffusion holes | |
Luan et al. | Numerical study on aerodynamic noise performances of axial spacing in a contra-rotating axial fan | |
CN113503262B (zh) | 一种两级增压系统高低压级涡轮的仿真方法 | |
CN105738067B (zh) | 一种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 | |
Xue et al. |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unsteady flow structure in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vaned diffuser | |
Atassi et al. | Implementation of nonreflecting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nonlinear Euler equations | |
Yang et al. | Surrogate-based optimization of nacelle intake with fan-intake interaction: Mitigating flow separation under crosswind | |
Zhou et al. |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n IGV for a large axial fan based on NSGA-II | |
Saha et al. | Influence of prehistory and leading edge contouring on aero performance of a three-dimensional nozzle guide vane | |
CN106780765A (zh) | 一种超声速内流流场三维定量重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