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2222B - 摄像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42222B CN111142222B CN201911335814.XA CN201911335814A CN111142222B CN 111142222 B CN111142222 B CN 111142222B CN 201911335814 A CN201911335814 A CN 201911335814A CN 111142222 B CN111142222 B CN 1111422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e
- curvature
- optical lens
- imaging o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且满足下列关系式:R7/R8≤‑2.00;‑1.20≤f5/f≤‑0.70;0.00≤R2;0.70≤d5/d6≤1.00;0.75≤f1/f≤0.95;1.00≤(R5+R6)/(R5‑R6)≤5.00。该摄像光学镜头在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还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提终端设备,以及监视器、PC镜头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影镜头的感光器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两种,且由于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再加上现今电子产品以功能佳且轻薄短小的外型为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摄像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为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传统搭载于手机相机的镜头多采用三片式或四片式透镜结构。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增多,在感光器件的像素面积不断缩小,且系统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五片式、六片式、七片式透镜结构逐渐出现在镜头设计当中。迫切需求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超薄的广角摄像光学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能在获得高成像性能的同时,满足超薄化和广角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摄像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且满足下列关系式:R7/R8≤-2.00;-1.20≤f5/f≤-0.70;0.00≤R2;0.70≤d5/d6≤1.00;0.75≤f1/f≤0.95;1.00≤(R5+R6)/(R5-R6)≤5.00。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8,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50≤d8/d9≤3.00。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3.38≤(R1+R2)/(R1-R2)≤-0.67;0.05≤d1/TTL≤0.18。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4.46≤f2/f≤-1.17;0.09≤(R3+R4)/(R3-R4)≤4.83;0.02≤d3/TTL≤0.08。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53.01≤f3/f≤-3.54;0.03≤d5/TTL≤0.12。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47≤f4/f≤1.69;0.17≤(R7+R8)/(R7-R8)≤1.50;0.04≤d7/TTL≤0.28。
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98≤(R9+R10)/(R9-R10)≤5.34;0.03≤d9/TTL≤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1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59≤f12/f≤2.45。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像高为IH,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H≤1.42。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为FNO,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NO≤2.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光学镜头在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大光圈、广角化和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在图1中,左侧为物侧,右侧为像侧,摄像光学镜头10主要包括五个透镜,从物侧至像侧依次为光圈S1、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在第五透镜L5与像面Si之间设有玻璃平板GF,玻璃平板GF可以是玻璃盖板,也可以是光学过滤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
在此,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满足下列关系式:
R7/R8≤-2.00 (1)
-1.20≤f5/f≤-0.70 (2)
0.00≤R2 (3)
0.70≤d5/d6≤1.00 (4)
0.75≤f1/f≤0.95 (5)
1.00≤(R5+R6)/(R5-R6)≤5.00 (6)
其中,条件式(1)规定了第四透镜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有助于校正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条件式(2)规定了第五透镜焦距与总焦距的比值,满足条件的第五透镜可有效校正系统场曲,提高像质。
条件式(3)规定了第一透镜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在条件范围内有助于提升成像品质。
条件式(4)当d5/d6满足条件时,可有效压缩系统总长,有利于系统超薄化。
条件式(5)规定了第一透镜焦距与总焦距的比值,满足条件的第一透镜可有效减小系统球差,有利于实现大光圈。
条件式(6)规定了第三透镜的形状,在条件范围内,可以缓和光线经过镜片的偏折程度,有效减小像差。
定义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8,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为d9,满足下列关系式:1.50≤d8/d9≤3.00,当d8/d9满足条件时,有利于镜片加工和镜头组装。
定义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3.38≤(R1+R2)/(R1-R2)≤-0.67,合理控制第一透镜L1的形状,使得第一透镜L1能够有效地校正系统球差,优选地,满足-2.12≤(R1+R2)/(R1-R2)≤-0.83。
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为d1,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5≤d1/TTL≤0.18,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8≤d1/TTL≤0.15。
定义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满足下列关系式:-4.46≤f2/f≤-1.17,通过将第二透镜L2的负光焦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优选地,满足-2.79≤f2/f≤-1.46。
第二透镜L2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0.09≤(R3+R4)/(R3-R4)≤4.83,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镜头向超薄广角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上色像差问题。优选地,满足0.15≤(R3+R4)/(R3-R4)≤3.86。
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为d3,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2≤d3/TTL≤0.08,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4≤d3/TTL≤0.06。
定义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53.01≤f3/f≤-3.54,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系统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33.13≤f3/f≤-4.42。
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为d5,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5/TTL≤0.12,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5≤d5/TTL≤0.10。
定义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满足下列关系式:0.47≤f4/f≤1.69,规定了第四透镜焦距与系统焦距的比值,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光学系统性能。优选地,满足0.75≤f4/f≤1.35。
第四透镜L4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17≤(R7+R8)/(R7-R8)≤1.50。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0.28≤(R7+R8)/(R7-R8)≤1.20。
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为d7,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7/TTL≤0.28,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7≤d7/TTL≤0.22。
定义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满足下列关系式:0.98≤(R9+R10)/(R9-R10)≤5.34,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形状,在范围内时,随着超薄广角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1.57≤(R9+R10)/(R9-R10)≤4.27。
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为d9,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9/TTL≤0.12,在条件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6≤d9/TTL≤0.10。
定义摄像光学镜头10整体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为f12,满足下列关系式:0.59≤f12/f≤2.45,在条件式范围内,可消除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差与歪曲,且可压制摄像光学镜头10后焦距,维持影像镜片系统组小型化。优选地,满足0.94≤f12/f≤1.96。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高为IH,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下列条件式:TTL/IH≤1.42,从而实现超薄化。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视场角FOV大于或等于80°,从而实现广角化。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圈F数FNO小于或等于2.25。大光圈,成像性能好。
此外,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表面可以设置为非球面,非球面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摄像光学镜头10的总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具有如前所述的结构和参数关系,因此,摄像光学镜头10能够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间隔和形状,并因此校正了各类像差。
另外,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曲点和/或驻点,以满足高品质的成像需求,具体的可实施方案,参下所述。
以下示出了图1所示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设计数据。
表1列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摄像光学镜头10的第一透镜L1~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曲率半径和像侧面曲率半径R、各透镜的轴上厚度、相邻两透镜间的距离d、折射率nd及阿贝数νd。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R与d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上表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S1:光圈;
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时为中心曲率半径;
R1: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R11: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R12: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与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
d0:光圈S1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
d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3: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
d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5: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
d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7: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
d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9: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
d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1:光学过滤片GF的轴上厚度;
d12: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到像面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
nd1:第一透镜L1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L2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nd4:第四透镜L4的d线的折射率;
nd5:第五透镜L5的d线的折射率;
ndg:光学过滤片GF的d线的折射率;
vd:阿贝数;
v1: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
vg:光学过滤片GF的阿贝数。
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2】
在表2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是非球面系数。
IH:像高
y=(x2/R)/[1+{1-(k+1)(x2/R2)}1/2]+A4x4+A6x6+A8x8+A10x10+A12x12+A14x14+A16x16+A18x18+A20x20 (1)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上述公式(1)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表3、表4示出本实施例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其中,P1R1、P1R2分别代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2R1、P2R2分别代表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3R1、P3R2分别代表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4R1、P4R2分别代表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5R1、P5R2分别代表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反曲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反曲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驻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驻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
【表3】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反曲点位置4 | |
P1R1 | 1 | 0.855 | |||
P1R2 | 1 | 0.465 | |||
P2R1 | 3 | 0.035 | 0.395 | 0.835 | |
P2R2 | 0 | ||||
P3R1 | 2 | 0.125 | 0.825 | ||
P3R2 | 2 | 0.195 | 0.965 | ||
P4R1 | 2 | 0.335 | 1.395 | ||
P4R2 | 2 | 0.775 | 1.265 | ||
P5R1 | 3 | 0.205 | 1.235 | 2.155 | |
P5R2 | 4 | 0.405 | 2.235 | 2.375 | 2.645 |
【表4】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驻点位置2 | |
P1R1 | 0 | ||
P1R2 | 1 | 0.725 | |
P2R1 | 2 | 0.055 | 0.535 |
P2R2 | 0 | ||
P3R1 | 1 | 0.205 | |
P3R2 | 1 | 0.345 | |
P4R1 | 1 | 0.735 | |
P4R2 | 0 | ||
P5R1 | 1 | 0.375 | |
P5R2 | 1 | 1.075 |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入瞳直径为1.660mm,全视场像高为3.28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0.00°,大光圈、广角、超薄,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2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5、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设计数据。
【表5】
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6】
表7、表8示出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7】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1 | 0.905 | ||
P1R2 | 1 | 0.665 | ||
P2R1 | 2 | 0.465 | 0.855 | |
P2R2 | 0 | |||
P3R1 | 2 | 0.035 | 0.795 | |
P3R2 | 2 | 0.155 | 0.915 | |
P4R1 | 0 | |||
P4R2 | 2 | 0.855 | 1.535 | |
P5R1 | 3 | 0.205 | 1.215 | 2.275 |
P5R2 | 3 | 0.435 | 2.415 | 2.455 |
【表8】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驻点位置2 | |
P1R1 | 0 | ||
P1R2 | 1 | 0.825 | |
P2R1 | 1 | 0.705 | |
P2R2 | 0 | ||
P3R1 | 2 | 0.055 | 0.865 |
P3R2 | 1 | 0.255 | |
P4R1 | 0 | ||
P4R2 | 0 | ||
P5R1 | 2 | 0.375 | 2.105 |
P5R2 | 1 | 1.115 |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6、图7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8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8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的入瞳直径为1.740mm,全视场像高为3.28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78.00°,大光圈、广角、超薄,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3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9、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设计数据。
【表9】
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0】
表11、表12示出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1】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1 | 0.855 | ||
P1R2 | 2 | 0.345 | 0.565 | |
P2R1 | 1 | 0.765 | ||
P2R2 | 1 | 0.835 | ||
P3R1 | 3 | 0.125 | 0.775 | 0.905 |
P3R2 | 2 | 0.135 | 0.935 | |
P4R1 | 2 | 0.215 | 1.295 | |
P4R2 | 2 | 0.725 | 1.215 | |
P5R1 | 2 | 0.285 | 1.265 | |
P5R2 | 1 | 0.415 |
【表12】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驻点位置2 | 驻点位置3 | |
P1R1 | 0 | |||
P1R2 | 0 | |||
P2R1 | 1 | 0.835 | ||
P2R2 | 1 | 0.885 | ||
P3R1 | 3 | 0.205 | 0.875 | 0.915 |
P3R2 | 1 | 0.225 | ||
P4R1 | 1 | 0.415 | ||
P4R2 | 0 | |||
P5R1 | 1 | 0.535 | ||
P5R2 | 1 | 1.075 |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第三实施方式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10、图11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2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2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的入瞳直径为1.653mm,全视场像高为3.28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0.00°,大光圈、广角、超薄,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四实施方式)
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40的结构示意图,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以下列表中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也相同,故对于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列出不同点。
表13、表14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的设计数据。
【表13】
表14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4】
表15、表16示出摄像光学镜头4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5】
反曲点个数 | 反曲点位置1 | 反曲点位置2 | 反曲点位置3 | |
P1R1 | 1 | 0.845 | ||
P1R2 | 1 | 0.515 | ||
P2R1 | 3 | 0.095 | 0.385 | 0.835 |
P2R2 | 0 | |||
P3R1 | 2 | 0.135 | 0.825 | |
P3R2 | 2 | 0.225 | 0.965 | |
P4R1 | 2 | 0.585 | 1.405 | |
P4R2 | 2 | 0.755 | 1.265 | |
P5R1 | 3 | 0.215 | 1.235 | 2.165 |
P5R2 | 3 | 0.385 | 2.225 | 2.385 |
【表16】
驻点个数 | 驻点位置1 | 驻点位置2 | |
P1R1 | 0 | ||
P1R2 | 1 | 0.745 | |
P2R1 | 2 | 0.165 | 0.495 |
P2R2 | 0 | ||
P3R1 | 1 | 0.225 | |
P3R2 | 1 | 0.395 | |
P4R1 | 1 | 1.025 | |
P4R2 | 0 | ||
P5R1 | 1 | 0.415 | |
P5R2 | 1 | 1.035 |
另外,在后续的表17中,还列出了第四实施方式中各种参数与条件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图14、图15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6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6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40的入瞳直径为1.680mm,全视场像高为3.28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为80.00°,大光圈、广角、超薄,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以下表17根据上述条件式列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应条件式的数值,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的取值。
【表17】
其中,Fno为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共包括五片透镜,所述五片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次为: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R7/R8≤-2.00;
-1.20≤f5/f≤-0.70;
0.00≤R2;
0.70≤d5/d6≤1.00;
0.75≤f1/f≤0.95;
1.00≤(R5+R6)/(R5-R6)≤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8,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50≤d8/d9≤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3.38≤(R1+R2)/(R1-R2)≤-0.67;
0.05≤d1/TTL≤0.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4.46≤f2/f≤-1.17;
0.09≤(R3+R4)/(R3-R4)≤4.83;
0.02≤d3/TTL≤0.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53.01≤f3/f≤-3.54;
0.03≤d5/TTL≤0.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47≤f4/f≤1.69;
0.17≤(R7+R8)/(R7-R8)≤1.50;
0.04≤d7/TTL≤0.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98≤(R9+R10)/(R9-R10)≤5.34;
0.03≤d9/TTL≤0.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12,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59≤f12/f≤2.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像高为IH,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H≤1.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圈F数为FNO,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NO≤2.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5814.XA CN111142222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摄像光学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5814.XA CN111142222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摄像光学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2222A CN111142222A (zh) | 2020-05-12 |
CN111142222B true CN111142222B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0519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5814.XA Active CN111142222B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摄像光学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4222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50698B2 (ja) * | 2011-09-01 | 2015-07-22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JP5742737B2 (ja) * | 2012-01-30 | 2015-07-0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TWI474069B (zh) * | 2012-06-05 | 2015-02-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取像光學系統鏡組 |
JP2014153577A (ja) * | 2013-02-08 | 2014-08-25 | Konica Minolta Inc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CN114236751B (zh) * | 2019-08-27 | 2024-04-1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11335814.XA patent/CN11114222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2222A (zh) | 2020-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6184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51517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7764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412736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74997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53813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158115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19843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308650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2554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0764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95502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85056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53149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929824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175943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2555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0908078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77644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25547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025539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92982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2698482A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142222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
CN111208626B (zh) | 摄像光学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13000 Xinwei 1st Road, Changzhou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grui optics (Ch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Xinwei Road, Cha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uish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