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8288A - 液体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88288A CN104888288A CN201510080134.3A CN201510080134A CN104888288A CN 104888288 A CN104888288 A CN 104888288A CN 201510080134 A CN201510080134 A CN 201510080134A CN 104888288 A CN104888288 A CN 1048882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reservoir
- transporting apparatus
- pump unit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44—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 A61M5/14248—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of the skin patch 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12—Pumping with an aspiration and an expulsion action
- A61M5/14228—Pumping with an aspiration and an expulsion action with linear peristaltic action, i.e. comprising at least three pressurising members or a helical mem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44—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 A61M5/14248—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of the skin patch type
- A61M2005/1425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of the skin patch type with needle insertion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44—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 A61M2005/14264—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influence from the environ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44—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 A61M2005/14268—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with a reusable and a disposable compon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6—Holding accessories for holding infusion needles on the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 A61M2205/121—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interface between cassette and ba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 A61M2205/123—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with incorporated reservoi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 A61M2205/125—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nterchangeable cassettes forming partially or totally the fluid circuit with incorporated fil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75—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filters
- A61M2205/7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filters allowing gas passage, but preventing liquid passage, e.g. liquophobic, hydrophobic, water-repellent membra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9/00—Ancillary equipment
- A61M2209/04—Tools for specific apparatus
- A61M2209/045—Tools for specific apparatus for filling, e.g. for filling reservoi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输送装置,其能够安装于生物体上,向所述生物体输送液体。液体输送装置具备:泵单元,其具有存储所述液体的存储部和将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液体输送至所述生物体的泵部;以及密封部,将所述泵单元安装于所述生物体上。所述泵单元在所述生物体侧的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密封部的上表面分离。该液体输送装置在确保泵单元的下表面和密封部的密封面的面积的同时,兼顾使泵单元变得容易固定于柔软的生物体面和减轻对生物体的负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向生物体输送液体的液体输送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在这些液体输送装置中,将注入液体的注入部(导管等)刺入生物体中的同时驱动泵而使液体存储部的液体注入生物体。
在专利文献1中,在患者的皮肤(生物体面)上粘贴支架单元,使给药贴片单元连结在已粘贴的支架单元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3408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遍及给药贴片的下表面的整个面,经由支架单元而固定有密封面,因此专利文献1的密封面变为宽而坚硬的平面状。其结果,液体输送装置变得易于从柔软的生物体面脱离,或者导致生物体面由平坦的密封面矫正为平面,进而对生物体的负荷(疼痛)增大。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的给药贴片单元那样容纳了液体储存部(存储部)和泵的单元(泵单元)需要一定程度的大小,因此在使该单元的下表面的面积变小上具有界限。另外,密封面也需要能够将液体输送装置固定于生物体面上的程度的面积,因此在使密封面的大小变小上也具有界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泵单元的下表面和密封部的密封面的面积,且容易固定于柔软的生物体面上、能够减轻对生物体的负荷的装置。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一种方式是能够安装于生物体上,向所述生物体输送液体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泵单元,其具有存储所述液体的存储部和将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液体输送至所述生物体的泵部;以及密封部,将所述泵单元安装于所述生物体上,所述泵单元在所述生物体侧的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密封部的上表面分离。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描述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A以及图1B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截面图。
图3A以及图3B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分解图。
图4A以及图4B是贴附前后的注入套件10的截面说明图。
图5A以及图5B是泵单元30的分解图。
图6是泵部60的概要说明图。
图7是卡盒(cartridge)40的分解图。
图8A是储液槽44的分解图,图8B是卡盒主体43的俯视观察图。
图9A~图9D是当从注入口47注入了液体时储液槽44的形态的说明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由泵部60将储液槽44内的液体排出后时的形态的说明图。
图11A是从上方俯视观察液体输送装置1时泵部60以及储液槽44与导管12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1B是安装泵单元30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参考例的液体输送装置1的说明图。
图13A是粘贴于送液口41A上的通气过滤器的立体图。图13B是泵单元30的接收部41的送液口41A的立体图。
图14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侧视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泵部60的概要说明图。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7A以及图17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输送装置1的贴附前后的说明图。
图18A以及图18B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储液槽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液体输送装置;10注入套件;12导管;14密封部;16基座;17基底部;18连接部;18A受液口;18B插入口;19导入针用隔片;21导入针;22捏柄;30泵单元;31驱动部;32电池;40卡盒;41接收部;41A送液口;42凸轮容纳部;43卡盒主体;44储液槽;45凹部;451底;452周缘;452A外周缘;452B内周缘;452C注入侧周缘;452D排出侧周缘;46薄膜;47注入口;48排出口;49注入用隔片;60泵部;62管;64挤压机构;65凸轮;66指状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描述,至少揭示以下的事项。
揭示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安装于生物体上,用于向所述生物体输送液体,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具备:泵单元,具有存储所述液体的存储部和将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液体输送至所述生物体的泵部;以及密封部,将所述泵单元安装于所述生物体上,所述泵单元的所述生物体侧的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密封部的上表面分离。由此,确保泵单元的下表面和密封部的密封面的面积,且容易固定于柔软的生物体面上,能够减轻对生物体的负荷。
所述泵单元的所述生物体侧的面的一部分优选从所述密封部向沿着生物体面的方向伸出。由此,能够比泵单元的下表面小地构成密封部。
所述泵单元优选被设置为能够装卸于具备所述密封部的注入套件。由此,能够在将注入套件已安装于生物体上的状态下卸下泵单元,因此便利。
优选,在将由所述泵部输送的所述液体注入所述生物体的注入部的周围配置有所述密封部。由此,注入部变得难以脱离。
所述泵单元优选被设置为能够装卸于具有所述密封部以及所述注入部的注入套件,所述注入套件优选具有支撑所述泵单元的基座部,在所述注入部的周围配置有位于所述基座部之下的所述密封部。由此,在注入部的周围,生物体面变得难以活动,进而能够减轻由注入部向生物体施加的负荷。
揭示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安装于生物体上,用于向所述生物体输送液体,具备:存储所述液体的存储部和将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液体输送至所述生物体的泵部,所述存储部呈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在圆弧形状的所述存储部的一端配置有将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泵部排出的排出口。根据这种液体输送装置,液体难以残留于存储部中,能够高效地利用液体。
所述排出口优选配置在与向外侧凸起的圆弧状的外周缘相比更接近于向内侧凸起的圆弧状的内周缘的位置上。由此,液体变得更难残留于存储部中。
优选,在圆弧形状的所述存储部的与设有所述排出口的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上,配置有向所述存储部注入所述液体的注入口。由此,易于排出在液体注入时已存在于存储部中的气体。
所述注入口优选配置在与所述内周缘相比更接近于所述外周缘的位置上。由此,在液体注入时液体依次浸入至存储部的各区域中,进而存储部的气体就变得难以残留。
所述外周缘的曲率优选比所述内周缘的曲率小。由此,存储部内的液体将内周缘的附近作为流路而通过,进而从排出口被排出,因此在液体排出时液体变得难以残留于存储部中。
所述存储部的中央部上的所述宽度优选比所述存储部的端部上的所述宽度大。由此,能够增加存储部的容量。
优选,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具有将由所述泵部输送的所述液体送出至外部的送液口,在所述送液口设置有向所述存储部注入所述液体时使气体通过而使所述液体不通过的过滤器。由此,在液体注入时,能够将流路内的气体放出至外部,且防止液体向外部泄漏。
第一实施方式
(液体输送装置1的概要)
图1A以及图1B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截面图。图3A以及图3B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分解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液体输送装置1所贴附的一侧(生物体侧)作为“下”,将相反一侧作为“上”。另外,如图2所示,将相对于导管12而泵部60的一侧作为“前”,将存储液体的储液槽44的一侧作为“后”。
液体输送装置1是输送液体的装置。液体输送装置1具有注入套件10和泵单元30。注入套件10以及泵单元30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那样可分离,但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那样被组装为一体。液体输送装置1优选用于将注入套件10贴附于例如生物体而定期注入在泵单元30中所存储着的胰岛素。
在注入套件10上,设置有向上侧突出的连接部18。在泵单元30的下表面中央,设置有中空的接收部41。通过将注入套件10的连接部18插入到泵单元30的接收部41,从而将泵单元30安装在注入套件10上。此时,连接部18的侧面的受液口18A与接收部41的送液口41A连结。如后所述,在泵单元30上,设有储液槽44以及泵部60,储液槽44的液体由泵部60从送液口41A送出至注入套件10,进而液体从注入套件10的导管12被注入至生物体中。
(注入套件10的结构)
注入套件10是将液体注入至生物体的部位。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具有导管12、密封部14以及基座部16。
导管12是用于将液体注入至生物体中的管。也有时将导管12称为“套管”、“插管”、“软针(软套管)”。导管12由例如氟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导管12的一端被固定于基座部16上。
密封部14是用于将注入套件10贴附于生物体等的部位。密封部14是例如下表面变为粘接密封的粘片。
基座部16是用于安装泵单元30的部位。基座部16具有基底部17和连接部18。基底部17是从下表面支撑泵单元30的部位。连接部18是从基底部17向上侧突出的部位,是被插入至泵单元30的接收部41(参照图3B)的部位。在连接部18的侧面,设有用于与送液口41A连接的受液口18A。另外,在连接部18的上表面,设有导入针21(后述)的插入口18B。
图4A以及图4B是贴附前后的注入套件10的截面说明图。
图4A是贴附前的注入套件10的截面说明图。在这种状态下,导入针21被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导入针21贯通导管12、密封部14、基座部16。导入针21的上端固定在捏柄22上。捏柄22通过从连接部18的上表面突出,从而阻碍泵单元30在此阶段安装。
在将注入套件10粘贴于生物体上时,用户将导管12与导入针21一起穿刺到生物体中。其后,如图4B所示,用户捏住导入针21的捏柄22而将导入针21从注入套件10拔出(拔去)。导管12虽然继续留置于生物体中,但是由于导管12柔软,因此对生物体的负荷小。在插入口18B的下侧,设置了由当拔出导入针21时孔闭合的材料(例如橡胶、硅等)构成的导入针用隔片(septum)19。
在导入针21从注入套件10被拔出了之后,就要将泵单元30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
(泵单元30的结构)
图5A以及图5B是泵单元30的分解图。泵单元30具有驱动部31和卡盒40。驱动部31通过螺丝而被固定于卡盒40的上侧。
驱动部31是驱动凸轮65的构成要素。凸轮65从驱动部31的下侧露出,驱动凸轮65的驱动机构(未图示)被容纳于内部。驱动部31也容纳有成为动力源的电池32,但也可以将电池32配置在卡盒40的一侧。
如图5A所示,卡盒40具有凸轮容纳部42。凸轮容纳部42设置于卡盒40的上侧(驱动部31一侧),是用于容纳驱动部31的凸轮65的中空状的部位。在凸轮容纳部42的周围,配置有多个指状件66(参照图6)。当将驱动部31固定于卡盒40上时,凸轮65进入到凸轮容纳部42中,构成接下来说明的泵部60。
泵部60
图6是泵部60的概要说明图。图7是卡盒40的分解图。泵部60是作为输送液体的泵的部位。泵部60具有管62和挤压机构64。通过挤压机构64而挤压管62,从而输送液体。挤压机构64具备多个指状件66以及凸轮65。
管62是用于输送液体的管。管62的上游侧(以液体的输送方向为基准的情况下的上游侧)与存储液体的储液槽44(参照图2)连通。管62的下游侧与送液口41A(参照图2、图3B)连通。管62具有当由指状件66推压时闭塞、当来自指状件66的力被解除时复原的程度上的弹性。管62局部配置为圆弧形状。管62的圆弧的中心与凸轮65的旋转中心一致。
指状件66是使管62闭塞的部件。指状件66沿轴向可动地被支撑,从凸轮65受到力而从动性地进行动作。多个指状件66等间隔地配置为从凸轮65的旋转中心放射状。多个指状件66配置在凸轮65与管62之间。
凸轮65在外周的四个部位具有突起部。在凸轮65的外周配置有多个指状件66,在该指状件66的外侧配置有管62。当凸轮65旋转时,七个指状件66依次由突起部推压,从而管62从输送方向上游侧依次闭塞。当指状件66从突起部脱离时,管62就通过管62的弹力而恢复为原状。由此,管62就会蠕动运动,从而挤压管62而输送液体。为了防止液体倒流,以至少一个优选两个指状件66使管62闭塞的方式而形成凸轮65的突起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泵部60的构成要素中,将凸轮65配置在驱动部31上,将管62以及指状件66配置在卡盒40上。但是,也可以将泵部60的所有构成要素都配置在驱动部31或卡盒40中。另外,也可以将凸轮65以及指状件66配置于驱动部31中,将管62配置于卡盒40中。
储液槽44
图8A是储液槽44的分解图。图8B是卡盒主体43的俯视观察图。
卡盒40具有存储液体的储液槽44(存储部)。在卡盒主体43上形成有凹部45,在凹部45的周围熔敷有薄膜46。储液槽44由凹部45以及薄膜46构成,在凹部45与薄膜46之间存储液体。此外,在图7的状态下,是薄膜46贴紧凹部45、在储液槽44中没有液体的状态。
凹部45通过底451以及周缘452而变为从卡盒主体43的上表面凹下的形状。凹部45的底451平坦,而凹部45的周缘452弯曲。并且,与凹部45已贴紧的薄膜46(在储液槽44中没有液体的状态下的薄膜46)也是底平坦而周缘弯曲。如后所述,凹部45的周缘452由外周缘452A、内周缘452B、注入侧周缘452C以及排出侧周缘452D构成,这些包围着凹部45的周围。
储液槽44从上方俯视观察而呈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或者弓形状、月牙状、月牙湖形状、U字形状)。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外周缘452A配置在泵的后侧,是从上方俯视观察而向储液槽44的外侧凸起的圆弧状。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内周缘452B以包围接收部41的后侧一半的方式(避开的方式)而配置,是从上方俯视观察而向储液槽44的内侧凸起的圆弧状。外周缘452A在从上方俯视观察了时的弯曲比内周缘452B平缓。也就是说,外周缘452A的曲率比内周缘452B的曲率小,外周缘452A的曲率半径比内周缘452B的曲率半径大。
在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一端,配置有将液体注入至储液槽44的注入口47,在储液槽44的另一端,配置有将液体从储液槽44排出的排出口48。
注入口47形成于连结外周缘452A与内周缘452B的注入侧周缘452C上。注入口47靠近注入侧周缘452C的外侧而配置。也就是说,注入口47在注入侧周缘452C中靠近外周缘452A而配置。由此,如后所述,在向储液槽44已开始注入液体时,液体就变得易于沿着外周缘452A而侵入至储液槽44内(参照图9A以及图9B)。
排出口48形成在连结外周缘452A与内周缘452B的排出侧周缘452D上。排出口48由于位于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边端,由此,如后所述,在将液体已注入至储液槽44时,气体就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内。
并且,排出口48靠近排出侧周缘452D的内侧而配置。也就是说,排出口48在排出侧周缘452D中靠近内周缘452B而配置。由此,如后所述,将液体已注入至储液槽44时气体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内(参照图9C),且在排出储液槽44的液体时液体也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内(参照图10B)。
如图8B所示,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中央部的宽度W2比在注入侧周缘452C处的宽度W1(外周缘452A与内周缘452B之间在注入侧周缘452C处的宽度)大。另外,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中央部的宽度W2比在排出侧周缘452D处的宽度W3(外周缘452A与内周缘452B之间在排出侧周缘452D处的宽度)大。由此,能够增加储液槽44的容量,且储液槽44的中央部的薄膜46变得易于变形。
用户将注射器刺入至图7的状态(在储液槽44中没有液体的状态)下的卡盒40的注入用隔片49中,进而就会由注射器将液体(例如胰岛素)注入至储液槽44。当液体被注入至储液槽44时,薄膜46向上侧膨胀,进而液体就会被存储于凹部45与薄膜46之间。
图9A~图9D是在从注入口47注入了液体时的储液槽44的形态的说明图。图中的储液槽44内的阴影线区域表示液体侵入(浸透)后的区域。另外,储液槽44内的没有阴影线的区域是没有液体的区域,是凹部45与薄膜46贴紧的区域。
当从没有液体的状态开始从注入口47向储液槽44注入液体时,如图9A所示,液体向具有注入口47的注入侧周缘452C的附近的区域侵入。如果再继续注入液体,则如图9A的空白箭头所示,液体就沿着外周缘452A而向储液槽44内侵入,进而变为图9B所示的状态。相比于内周缘452B液体更沿外周缘452A侵入的理由是外周缘452A的弯曲比内周缘452B平缓,因此贴紧外周缘452A的薄膜46比贴紧内周缘452B的薄膜46易于变形的缘故。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注入口47靠近外侧而配置,因此变得易于沿着外周缘452A而向储液槽44内进一步侵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储液槽44的中央部的宽度(图8B的宽度W2)宽,因此储液槽44的中央部的薄膜46易于变形,因而沿着外周缘452A而已侵入至储液槽44内的液体易于在储液槽44的中央部扩展。
如果在液体沿着外周缘452A而侵入了之后,再继续注入液体,则如由图9B的空白箭头所示,液体就向内周缘452B一方浸入。由于液体如此地沿着外周缘452A而浸入了之后再向内周缘452B一方依次浸入,因此即使在液体注入前的储液槽44内具有气体,该气体也向内周缘452B一方移动,进而气体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最终气体从排出口48被排出)。
如果再继续注入液体,则如图9C所示,液体最后向排出侧周缘452D的附近的区域侵入。正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由于外周缘452A的薄膜46比内周缘452B的薄膜46易于变形,因此在液体向排出侧周缘452D的附近的区域侵入时,也会从外周缘452A一侧侵入(参照图9C的空白箭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排出口48靠近内侧而配置,因此即使在液体注入前的排出侧周缘452D的附近具有气体,该气体也从排出口48被挤出,进而气体难以残留在储液槽44中。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一端配置有注入口47,在相反侧的另一端配置有排出口48。因此,当从注入口47注入液体时,就会在液体已浸入至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各区域之后,最后液体向排出口48一侧侵入。因此,即使在液体注入前的储液槽44内具有气体,该气体也向排出口48一方移动,进而气体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
如图9D所示,在液体已浸透至凹部45与薄膜46之间的面之后,如果用户再注入液体,则液体就从排出口48被挤出,进而液体填充到直至送液口41A为止的流路。此外,由于注入用隔片49配置于卡盒40的上侧,因此无法在液体注入时将驱动部31安装于卡盒40上。因此,在液体注入时,管62是尚未闭塞的状态(凸轮65没在凸轮容纳部42中,指状件66尚未使管62闭塞的状态),因而液体能够填充到直至送液口41A为止的流路。
在液体注入时,在送液口41A上预先粘贴有通气过滤器(参照图13A)。通气过滤器是气体可以通过但液体不能够通过的过滤器。在液体注入时,液体到达送液口41A之前,流路内的气体通过通气过滤器而被挤出至外部。另外,在液体注入时,当从排出口48已排出的液体到达送液口41A时,通过通气过滤器而防止液体的外部泄漏。如果用户从该阶段再注入液体,则储液槽44内的液体的压力就上升,储液槽44的薄膜46向上侧膨胀,液体再被注入至凹部45与薄膜46之间,进而能够在储液槽44内存储足够量的液体。在液体向储液槽44注入之后,用户就要在卸下送液口41A的通气过滤器之后(参照图13B)再将泵单元30插入至注入套件。
此外,假如没有通气过滤器而直接注入液体,则液体从送液口41A泄漏至外部,储液槽44内的液体的压力不上升,因此就会无法在储液槽44内充分地存储液体。但是,在流路内的阻力大的情况下,由于在液体到达送液口41A之前液体被存储于储液槽44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没有通气过滤器。
图10A以及图10B是由泵部60将储液槽44内的液体已排出时的形态的说明图。
如果由泵部60继续排出储液槽44内的液体,则储液槽44内的液体就减少,储液槽44的凹部45与薄膜46开始贴紧。正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由于外周缘452A的薄膜46比内周缘452B的薄膜46易于变形,因此如图10A所示,薄膜46从外周缘452A一侧先开始与凹部45贴紧。由于在外周缘452A的薄膜46与凹部45贴紧了之后,内周缘452B的薄膜46还尚未与凹部45贴紧,因此液体就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内。假如在注入口47的附近残留有液体的状态下,薄膜首先在储液槽44的中央部与凹部45贴紧,则就无法排出液体而导致液体残留,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内周缘452B的薄膜46难以变形而如图10A所示那样难以与凹部45贴紧,因此注入口47的附近的液体就会通过内周缘452B的附近而以最短路径从排出口48被排出。
如果再继续排出液体,则如图10B所示,最后残留排出侧周缘452D的附近的液体。正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由于外周缘452A的薄膜46比内周缘452B的薄膜46易于变形,因此就会从外周缘452A一侧的液体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排出口48靠近内侧而配置,因此液体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
(导管12的配置)
图11A是从上方俯视观察了液体输送装置1时的泵部60以及储液槽44与导管12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为说明上的方便起见,透过液体输送装置1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而图示。
如图11A所示,当从上方俯视观察液体输送装置1时(当从垂直于液体输送装置1所安装的生物体面的方向来观察时),导管12和送液口41A配置于储液槽44与管62(泵部60)之间。通过如此地配置导管12和送液口41A,从而不必使导管12和送液口41A从泵单元30突出而配置,能够实现液体输送装置1的小型化。
图12是参考例的液体输送装置1的说明图。在参考例的泵单元30的内部,设有未图示的储液槽44以及管62(泵部60)。而且,在参考例中,当从上方俯视观察了液体输送装置1时,导管12和送液口41A被配置于具有储液槽44以及管62的泵单元30的外侧。因此,在参考例中,必须使导管12和送液口41A从泵单元30突出而配置,进而导致液体输送装置1大型化。并且,即使如参考例那样导管12和送液口41A被配置于泵单元30的外侧,只要如后述那样在泵单元30与密封部14之间具有间隙G(参照图14),则液体输送装置1也变得容易固定于柔软的生物体面,能够使对生物体的负荷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液槽44为圆弧形状(U字形状),管62也为圆弧形状(U字形状)。而且,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端部(排出口48)朝向管62一侧,圆弧形状的管62的端部朝向储液槽44一侧。因此,能够缩短从储液槽44的排出口48至管62的上游端为止的流路,且能够缩短从管62的下游端至送液口41A为止的流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圆弧形状(U字形状)的端部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有储液槽44以及管62。由此,就变得易于在两个部件之间形成中空状的接收部41。而且,如果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由储液槽44、管62以及连结了储液槽44的端部与管62的端部的线包围的区域内(被两个部件包围的区域)配置接收部41和送液口41A,则就能够使液体输送装置1小型化。尤其是如果在连结储液槽44以及管62的四个端部的四方形状的区域内配置送液口41A,则就能够使泵单元30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圆弧形状的部件(储液槽44以及管62)的弯曲部以朝向外侧的方式而配置。由此,使容纳两个部件的泵单元30(或者卡盒40)变得易于小型化。
图11B是安装时的泵单元30的动作的说明图。用户将注入套件10的连接部18插入至泵单元30的接收部41中,从而一边如图所示将垂直于生物体面的方向作为轴而使泵单元30旋转,一边将泵单元30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为了泵单元30的旋转在注入套件10的受液口18A与泵单元30的送液口41A相对的位置上停止,在注入套件10的连接部18和泵单元30的接收部41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止动器(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正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由于导管12和送液口41A配置于储液槽44与管62(泵部60)之间,因此导管12位于泵单元30的旋转中心的附近。因此,如图所示,在使泵单元30旋转而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即使泵单元30的扭矩已被传递至注入套件10,生物体从导管12受到的负荷(疼痛)也可以变小。
图13B是泵单元30的接收部41的送液口41A的立体图。送液口41A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构成,从接收部41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换而言之,向注入套件10的连接部18突出)而形成。另一方面,注入套件10的受液口18A(参照图3A)也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构成,并从连接部18的侧面向外侧突出(换而言之,向泵单元30的接收部41的内周面突出)而形成。当将泵单元30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时,送液口41A与受液口18A连结。此时,由于相互突出的送液口41A和受液口18A一边弹性变形一边连结,因此能够无间隙地连接。
(泵单元30的固定方法)
在为图12上所示的参考例的液体输送装置1的情况下,在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整个面上固定有密封部14。但是,在参考例的情况下,由于密封部14的下表面(密封面)变为平面状,因此液体输送装置1就变得易于从柔软的生物体面脱离,或者,导致生物体面由平坦的密封面矫正为平面,进而生物体的负荷(疼痛)增大。
另一方面,泵单元30需要能够容纳泵部60和储液槽44的程度的大小,因此在使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面积变小上具有界限。另外,密封部14的密封面需要能够固定液体输送装置1的程度的面积,因此在使密封部14的大小变小上也具有界限。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接下来说明的那样,通过使泵单元30的下表面从密封部14浮起而配置,从而确保泵单元30的下表面和密封部14的密封面的面积,且易于将泵单元30固定在柔软的生物体面上,进而减轻了对生物体的负荷。
如图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底部17作为比圆盘状的密封部14小的圆盘状的部位而构成。因此,密封部14的密封面不仅在基底部17的下侧展开,而且向比基底部17的外周更外侧展开。并且,以基底部17的上表面比泵单元30的下表面变窄的方式构成了基底部17。因此,当使泵单元30支撑在基底部17上时,泵单元30的一部分变为从基底部17伸出的状态(后述:参照图14)。
基底部17的正下方的密封面变为随基底部17的下表面而坚硬的平面状。因此,在使密封部14已贴附于生物体面时,导致生物体面由基底部17的下侧的密封面矫正为平面。但是,由于基底部17的面积比密封部14的整个面积小,因此生物体面被矫正为平面的区域可以小,进而生物体的负担(疼痛)可以小。
比基底部17的外周更向外侧扩展的密封面将密封部14的密封面的面积扩大至能够固定液体输送装置1的程度。该区域的密封面未被基底部17固定为平面状,具有柔软性,进而能够按照生物体面而变形。因此,该区域的密封面即使贴附于柔软的生物体面也难以脱离,对生物体的负荷也小。
图14是液体输送装置1的侧视图。
当将泵单元30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时,泵单元30的下表面与注入套件10的基底部17(也参照图3A)的上表面接触,进而泵单元30由注入套件10的基底部17支撑。该结果,如图14所示,泵单元30的一部分变为从基底部17伸出的状态。基底部17具有规定的厚度,相应于该厚度,在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从基底部17已伸出的部分)与密封部1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G。也就是说,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变为从密封部14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从密封部14已浮起的状态)。
由于在泵单元30与密封部14之间具有间隙G,因此即使在将泵单元30已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之后,向比基底部17的外周更外侧扩展的密封面也不被泵单元30的下表面固定为平面状而能够继续保持柔软性,进而能够按照生物体面而变形。因此,即使在将泵单元30已安装于注入套件10上之后,液体输送装置1也难以从柔软的生物体面脱离,对生物体的负荷也可以小。
另外,如图14所示,泵单元30变为从密封部14的上表面也再伸出的状态。换而言之,密封部14能够构成为比泵单元30的下表面小。在上述的参考例中,就要将相当于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面积的密封部14贴附于生物体,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密封部14比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面积变小,进而能够减小生物体的负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泵单元30以能够装卸于注入套件10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在将导管12已刺入至生物体中的状态下将泵单元30从注入套装10卸下,因此就可以进行例如卡盒40的更换或者液体向储液槽44的再注入等,十分方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管12的周围配置有密封部14的密封面。由此,在将注入套件10已安装于生物体上时,导管12的周围由密封部14固定于生物体上,因此导管12变得难以脱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管12的周围的密封部14位于基底部17的下侧。因此,在导管12的周围,生物体面变得难以活动,进而能够减轻由导管12向生物体施加的负荷。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1A所示,在从上方俯视观察了时(从垂直于液体输送装置1所安装的生物体面的方向来观察了时),导管12配置于储液槽44与管62之间。但是,导管12、储液槽44以及管62的配置并非局限于此。例如,在从上方俯视观察了时(从垂直于液体输送装置1所安装的生物体面的方向来观察了时),管62也可以配置于储液槽44与导管12之间。即使是这种情况,只要在泵单元30与密封部14之间具有间隙G(参照图14),则液体输送装置1也变得容易固定于柔软的生物体面,能够使对生物体的负荷变小。
在此,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储液槽44(存储部)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8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储液槽44(存储部)呈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在将储液槽44形成为了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向储液槽44的外侧鼓起的外周缘452A和向储液槽44的内侧鼓起的内周缘452B。并且,在将储液槽44形成为了圆弧形状的情况下,能够以避开接收部41的方式而配置内周缘452B,因此能够在狭窄的区域上形成大容量的储液槽4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种形状的储液槽44的一端配置有排出口48。由此,正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那样,在液体排出时,即使储液槽44的凹部45与薄膜46开始贴紧,内周缘452B的薄膜46也难以贴紧凹部45,因此储液槽44内的液体将内周缘452B的附近作为流路而通过,进而从排出口48被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液体排出时,液体就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进而能够高效地使用储液槽44内的液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口48靠近排出侧周缘452D的内侧(与外周缘452A相比,更接近于内周缘452B的位置)而配置。由此,将液体已注入至储液槽44时气体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内(参照图9C),且在排出储液槽44的液体时液体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内(参照图10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入口47配置于与排出口48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通过如此地配置注入口47和排出口48,从而即使在液体注入前的储液槽44内具有气体,在液体注入时气体也向排出口48一方移动而从排出口48被排出,因此气体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入口47靠近注入侧周缘452C的外侧(与内周缘452B相比,更接近于外周缘452A的位置)而配置。由此,在已开始向储液槽44注入液体时,液体就变得易于沿着外周缘452A而侵入至储液槽44内,进而液体依次浸入至储液槽44内的各区域,气体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缘452A的弯曲比内周缘452B平缓,外周缘452A的曲率比内周缘452B的曲率小。该结果,外周缘452A的薄膜46比内周缘452B的薄膜46易于变形,在液体注入时,相比内周缘452B,液体更沿外周缘452A而侵入,因此液体依次浸入至储液槽44内的各区域,气体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另外,在液体排出时,从外周缘452A一侧的液体依次排出,因此液体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B所示,储液槽44的中央部的宽度W2比储液槽44的端部上的宽度W1、W3宽。由此,能够增加储液槽44的容量,且储液槽44的中央部的薄膜46变得易于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储液槽44注入液体时,通气过滤器已经预先粘贴在送液口41A上。由此,能够液体注入时将流路内的气体放出至外部,且防止液体的外部泄漏。并且,通过提高储液槽44内的液体的压力而能够将足够量的液体存储于液槽44内。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1A所示,在从上方俯视观察了时(从垂直于液体输送装置1所安装的生物体面的方向来观察了时),导管12配置于储液槽44与管62之间。但是,导管12、储液槽44以及管62的配置并非局限于此。例如,在从上方俯视观察了时(从垂直于液体输送装置1所安装的生物体面的方向来观察了时),管62也可以配置于储液槽44与导管12之间。即使是这种情况,只要储液槽44呈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并在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一端配置有排出口48(参照图8),则在液体排出时液体也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进而能够高效地使用储液槽44内的液体。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泵部60通过由凸轮65和指状件66构成的挤压机构64挤压管62而输送液体。但是,泵部60并非局限于这种结构。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泵部60的概要说明图。挤压机构64由具有用于使管62闭塞的多个突起部的、可旋转的部件构成。即使在如此地构成了泵部60的情况下,只要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变为了从密封部14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从密封部14已浮起的状态),则液体输送装置1也难以从柔软的生物体面脱离,对生物体的负荷也可以小。
另外,即使在如此地构成了泵部60的情况下,只要储液槽44(在图15中未图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则在液体排出时液体也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进而能够高效地使用储液槽44内的液体。
此外,泵部60并非局限于具有挤压管62的机构(挤压机构)的。例如,泵部60也可以是用活塞输送液体的注射泵。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储液槽44以及泵部60的泵单元30以能够装卸于注入套件10的方式进行了构成。但是,也能够将泵单元30与注入套件10固定而一体地构成。
第四实施方式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图。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输送装置1具有泵单元30和密封部14。在密封部14上固定有基底部17,在基底部17上固定有泵单元30。也就是说,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泵单元30和密封部14经由基底部17而一体地构成。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泵单元30的下表面配置有导管12。导管12配置于从密封部14已伸出的泵单元30的下表面,比密封部14更向外侧配置。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像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导管12的周围配置有密封部14的密封面,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导管12变得易于活动,导管12变得容易脱离,并且可能导致由导管12向生物体施加的负荷变大。另一方面,即使在如此地构成了液体输送装置1的情况下,由于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从密封部14的上表面分离,因此液体输送装置1也难以从柔软的生物体面脱离,由密封面向生物体施加的负荷也可以小。
此外,在图16中,泵单元30和密封部14经由基底部17而一体地构成,且在泵单元30的下表面配置有导管12。但是,也可以将泵单元30和密封部14经由基底部17而一体地构成,且将具有导管12的注入套件10与泵单元30各自分开地(可装卸地)构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从密封部14的上表面分离,则液体输送装置1也难以从柔软的生物体面脱离,由密封面向生物体施加的负荷也可以小。
第五实施方式
图17A以及图17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输送装置1的贴附前后的说明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驱动部31和相当于卡盒40的部件一体地构成而构成了泵单元30。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该泵单元30将密封部14和基底部17也一体地构成。
如图17A所示,在贴附前的液体输送装置1上,安装有导入针21,导入针21贯通整个液体输送装置1,导入针21的下端从导管12的下侧突出。用户一边将导管12与导入针21一起穿刺到生物体中,一边将液体输送装置1粘贴于生物体上。其后,如图17B所示,用户捏住导入针21的捏柄22而将导入针21从液体输送装置1拔出。也可以是在用户将液体输送装置1粘贴于生物体上之后,使导入针21与导管12组合后的物件贯通液体输送装置1而穿刺到生物体中这样的结构。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由于泵单元3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从密封部14的上表面分离,因此液体输送装置1也难以从柔软的生物体面脱离,由密封面向生物体施加的负荷也可以小。
虽然在图17A以及图17B中未图示,但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只要储液槽44呈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并在圆弧形状的储液槽44的一端配置有排出口48,在液体排出时,液体也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进而能够高效地使用储液槽44内的液体。
第六实施方式
图18A以及图18B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储液槽的说明图。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储液槽44(存储部)也呈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在储液槽44的一端也配置有排出口48。由此,正如图所示那样,在液体排出时,即使储液槽44的凹部45与薄膜46开始贴紧,内周缘452B的薄膜46也难以贴紧凹部45,因此储液槽44内的液体将内周缘452B的附近作为流路而通过,进而从排出口48被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液体排出时,液体就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中,能够高效地使用储液槽44内的液体。
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排出口48也靠近排出侧周缘452D的内侧(与外周缘452A相比更接近于内周缘452B的位置)而配置。由此,在排出储液槽44的液体时,液体就变得难以残留于储液槽44内(参照图16B)。
另一方面,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注入口47设置在与排出口48相同侧的一端。因此,在将液体从注入口47已注入至储液槽44中时,储液槽44内的气体就会向与排出口相反一侧的端部移动,进而难以从排出口48被排出。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气体容易残留于储液槽44内。
其他
上述的实施方式就是用于使本发明的理解容易化的实施方式,并非是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前提下,能够进行变更、改良,且在本发明中还包括其等价形式,这一点自不待言。
Claims (12)
1.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安装于生物体上,用于向所述生物体输送液体,
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具备:
泵单元,具有存储所述液体的存储部和将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液体输送至所述生物体的泵部;以及
密封部,将所述泵单元安装于所述生物体上,
所述泵单元的所述生物体侧的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密封部的上表面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单元的所述生物体侧的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密封部向沿着生物体面的方向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单元被设置为能够装卸于具备所述密封部的注入套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由所述泵部输送的所述液体注入所述生物体的注入部的周围配置有所述密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单元被设置为能够装卸于具有所述密封部以及所述注入部的注入套件,
所述注入套件具有支撑所述泵单元的基座部,
在所述注入部的周围配置有位于所述基座部之下的所述密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呈具有宽度的圆弧形状,
在圆弧形状的所述存储部的一端配置有将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泵部排出的排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口配置在与向外侧凸起的圆弧状的外周缘相比更接近于向内侧凸起的圆弧状的内周缘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圆弧形状的所述存储部的与设有所述排出口的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上,配置有向所述存储部注入所述液体的注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入口配置在与所述内周缘相比更接近于所述外周缘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缘的曲率比所述内周缘的曲率小。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的中央部上的所述宽度比所述存储部的端部上的所述宽度大。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具有将由所述泵部输送的所述液体送出至外部的送液口,
在所述送液口设置有向所述存储部注入所述液体时使气体通过而使所述液体不通过的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44767A JP2015167710A (ja) | 2014-03-07 | 2014-03-07 | 液体輸送装置 |
JP2014-044768 | 2014-03-07 | ||
JP2014044768A JP2015167711A (ja) | 2014-03-07 | 2014-03-07 | 液体輸送装置 |
JP2014-044767 | 2014-03-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88288A true CN104888288A (zh) | 2015-09-09 |
Family
ID=52705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80134.3A Pending CN104888288A (zh) | 2014-03-07 | 2015-02-13 | 液体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92609B2 (zh) |
EP (1) | EP2915551A3 (zh) |
CN (1) | CN10488828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64676A (zh) * | 2019-03-13 | 2021-07-23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给药液装置以及托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93956A1 (en) * | 2016-11-15 | 2018-05-24 | Giner, Inc. | Percutaneous gas diffusion device suitable for use with a subcutaneous implant |
USD812739S1 (en) * | 2017-02-24 | 2018-03-13 | Abbvie Inc. | Wearable injector device |
USD812738S1 (en) * | 2017-02-24 | 2018-03-13 | Abbvie Inc. | Wearable injector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505164A (ja) | 1995-05-22 | 1999-05-18 | エフ.ホフマン−ラ ロシュ アーゲー | 皮膚に粘着する医療装置 |
US5858001A (en) | 1995-12-11 | 1999-01-12 | Elan Medical Technologies Limited | Cartridge-based drug delivery device |
US5968011A (en) | 1997-06-20 | 1999-10-19 | Maersk Medical A/S | Subcutaneous injection set |
US7014625B2 (en) * | 2002-10-07 | 2006-03-21 | Novo Nordick A/S | Needle insertion device |
JP2006525827A (ja) | 2003-05-29 | 2006-11-16 | レニショウ パブリック リミテッド カンパニー | 移植可能ポンプ |
EP2609948B1 (en) * | 2003-08-12 | 2020-01-08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Patch-like infusion device |
WO2005092410A1 (en) | 2004-03-26 | 2005-10-06 | Unomedical A/S | Infusion set |
US7220245B2 (en) | 2004-05-26 | 2007-05-22 | Kriesel Marshall S | Infusion apparatus |
US8603034B2 (en) * | 2005-07-12 | 2013-12-10 | Applied Diabetes Research, Inc. | One piece sealing reservoir for an insulin infusion pump |
JP4355722B2 (ja) | 2005-11-17 | 2009-11-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流体輸送装置 |
EP1803934B1 (en) | 2005-12-28 | 2008-09-24 | Sensile Pat AG | Micropump |
MX343139B (es) * | 2006-02-09 | 2016-10-25 | Deka Products Ltd Partnership * |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el suministro de fluido del tamaño de un parche. |
US8684968B2 (en) * | 2006-12-29 | 2014-04-01 | Aktivpak, Inc. | Hypodermic drug delivery reservoir and apparatus |
DK2121076T3 (en) | 2006-12-29 | 2017-07-24 | Hoffmann La Roche | Infusion device that can be worn outside the body |
AU2008278638A1 (en) * | 2007-07-20 | 2009-01-29 | F.Hoffmann-La Roche Ag | Energy supply for fluid dispensing device |
EP2183006B1 (en) | 2007-07-20 | 2019-02-13 | Roche Diabetes Care GmbH | Manually operable portable infusion device |
US8465460B2 (en) | 2007-08-01 | 2013-06-18 | Medingo Ltd. | Device for drug delivery |
US8303545B2 (en) * | 2007-09-07 | 2012-11-06 | Stat Medical Devices, Inc. | In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and making the same |
US20090088682A1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Seattle Medical Technologies | Wearable infusion device |
US8597269B2 (en) * | 2008-04-11 | 2013-12-03 | Medtronic Minimed, Inc. | Reservoir seal retainer systems and methods |
US8206353B2 (en) * | 2008-04-11 | 2012-06-26 | Medtronic Minimed, Inc. | Reservoir barrier layer systems and methods |
US8128597B2 (en) * | 2008-06-26 | 2012-03-06 | Calibra Medical, Inc. | Disposable infusion device with cannula port cover |
JP5569014B2 (ja) * | 2010-02-03 | 2014-08-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流体輸送装置 |
JP2014079325A (ja) | 2012-10-15 | 2014-05-08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注入装置 |
-
2015
- 2015-02-13 CN CN201510080134.3A patent/CN104888288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3-05 US US14/639,891 patent/US9492609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3-05 EP EP15157751.7A patent/EP2915551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64676A (zh) * | 2019-03-13 | 2021-07-23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给药液装置以及托架装置 |
CN113164676B (zh) * | 2019-03-13 | 2023-05-02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给药液装置以及托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250942A1 (en) | 2015-09-10 |
EP2915551A3 (en) | 2015-12-23 |
EP2915551A2 (en) | 2015-09-09 |
US9492609B2 (en) | 2016-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88304A (zh) | 液体输送装置及泵单元 | |
US11565049B2 (en) | Cover body and medicinal fluid injection device having same | |
CN104888288A (zh) | 液体输送装置 | |
US795971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 reservoir air bubble management | |
CN105073181B (zh) | 连接器以及输液组件 | |
US20140309589A1 (en) | Fluid injection device and clogging detecting method | |
US20230096948A1 (en) | Cover body and device for injecting medical liquid comprising same | |
US11458291B2 (en) | Connector and infusion set | |
US20140107580A1 (en) | Fluid injecting apparatus | |
JP2014087449A5 (zh) | ||
CN113226438B (zh) | 安装部件 | |
KR102013945B1 (ko) | 의료용 튜브 커넥터 | |
JP2015167710A (ja) | 液体輸送装置 | |
JP2015167711A (ja) | 液体輸送装置 | |
JP2015116362A (ja) | 液体輸送装置 | |
WO2020137016A1 (ja) | 取付部材 | |
TW201615232A (zh) | 改良式免針連接器 | |
JP2016047116A (ja) | 接続用アダプタ | |
JP2013022417A (ja) | コネクタ用弁体及び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