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人力不足,怎么快速实现产品需求?
团队越来越大,怎么提高上百人的团队协同开发效率?
没有终端研发基因,怎么快速组建一个跨平台的终端团队?
业务频繁变更,框架怎么设计才能不被业务反向驱动而经常重构?
甲方要求各种定制化,怎么保证不因分支太多而焦头烂额?
冰塔 是一个基于消息驱动的插件化快速开发框架。目标是建立标准化规范,让散乱的模块聚沙成塔,快速组合成不同的产品形态。适用于各类终端产品的底层架构。利用本框架可以分离业务与逻辑,让相同的逻辑复用于不同的业务产品,同时提供丰富的组件,极大的提高开发效率。
希望设计一个简单稳定的开发框架,可以用于目前的业务,同时适用于未来的其他业务场景。
需要支持插件化,可以让不同团队高效协同开发。
需要支持对外开放,允许任何第三方开发者自己开发插件来扩展业务。
需要支持高度定制化,满足ToB的各种企业定制需要。
需要提供配套的开发、调试、测试工具,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
- 简单稳定: 框架的接口、使用足够简单,而且保证不受业务变化而改变。
- 方便扩展: 在接口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展来满足任何业务需要。
- 开放平台: 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协同开发。
- 积木组合: 不同插件可以组合出不同的业务需求,每一个插件都可以轻易替换定制。
- 质量保障: 内部集成调试、测试、mock等各类工具。
- 插件管理: 负责插件的注册、加载、动态卸载、热更新
- 消息管理: 负责插件消息的分发、监控、拦截、模拟、统计
- 接口管理: 负责插件依赖接口的创建
- 进程管理: 负责多进程模型下子进程的管理、进程间通信、消息的跨进程分发
- 服务插件: 分发消息、响应调用(响应消息)
- 业务插件: 监听消息、调用服务(发送消息)
- 扩展插件: 通过依赖注入提供扩展接口给服务插件、业务插件使用
- 插件加载器: 可以使用加载器来调试某一个模块,大大降低开发调试的成本。
- 脚本模拟器: 一些插件可能需要某些场景才能正常启动,使用模拟脚本可以构造出相同的场景,方便测试到所有的路径。
- 调试服务器: 在客户端会内置一个小型的服务器,通过服务器页面可以模拟分发消息、服务调用,也监控整个框架的消息流转过程。
- 自动化测试: 整个系统是基于消息驱动的,将这些消息录制保存起来,通过回放的方式,就可以对某一个插件做自动化测试。
在介绍设计细节之前,先介绍一下使用的过程,让大家对框架有初步的概念。
class cxPluginUserInfo : public cxPluginImpl<cxPluginUserInfo>
{
public:
HRESULT Start(void) override {
Subscribe([this](const MSG_PROTOCOL_BROADCAST_UserLogin& Message) {
Report(emNetCommandStatusReportUserLogin, ProtocolUserLogin(Message.SessionId).Serialize());
});
return S_OK;
}
};
1. 从cxPluginImpl继承,会自动导出实现必要的插件接口。
2. 订阅需要的消息(MSG_PROTOCOL_BROADCAST_UserLogin 的生成参考后面消息协议)。
3. 在收到用户登录消息后,生成完整的必要信息后,调用上报接口发送消息。
class cxPluginDataReport : public cxPluginServiceImpl<cxPluginDataReport>
{
public:
HRESULT Start(void) override {
Handle(MSG_TYPE_DATAREPORT_Report, [this](const auto& Message) {
ULONG type = Message["type"];
cxAString data = Message["data"];
auto result_future = GetNetworkManager()->Post(emNetCommandDataReport, ProtocolDataReport(type, data).Serialize());
result_future.Then([](const auto& Result){
LOG << "report result =" << Result.IsSuccess();
});
});
// 模拟每秒触发一次登录事件的逻辑:演示消息分发过程
GetMainLooper()->SetTimer(m_TimerScope, [this](){
MSG_PROTOCOL_BROADCAST_UserLogin msg;
msg.SessionId = 1234;
DispatchMessage(msg);
}, 1000);
return S_OK;
}
private:
cxTimerScope m_TimerScope;
};
1. 从cxPluginServiceImpl继承,会自动导出实现必要的插件接口。
2. 设置响应消息的函数调用
3. 收到数据上报后,使用网络接口上报到后台。
4. 为了方便演示分发消息,使用线程池模块,定时每秒触发一次登录事件。
框架的接口统一使用了Variant + Future的规范,为了明确知道Variant里面存储的类型,会有工具自动生成二进制兼容的消息结构体。
使用IDL方式
namespace BROADCAST;
struct UserLogin {
SessionId: uint32;
}
使用宏的方式:
BEGIN_MSG_PROPERTY_MAP(BROADCAST_UserLogin)
MSG_PROPERTY_MAP(uint32_t, SessionId)
END_MSG_PROPERTY_MAP()
使用的时候:
MSG_PROTOCOL_BROADCAST_UserLogin msg;
msg.SessionId = 1234;
也可以使用原始的方式:
cxVariant msg;
msg["SessionId"] = 1234;
两者的二进制完全兼容,而且编译生成的代码完全一样!具体的实现参考Variant设计部分。
更多的使用可以参考sample目录。
C++的接口设计难点不仅在设计本身,同时也要兼容不同的编译器和运行时库(MT、MD),需要做到接口二进制兼容,还需要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处理异步多线程等问题。
整个框架是基于消息驱动的,所以最核心的就是消息服务的接口。
// using cxFuture = cxVariantFuture;
// using cxMessge = const cxVariant&;
interface IMessageCallback : virtual public IUnknown
{
virtual void OnMessage (uint32_t Type, cxMessage Message) = 0;
};
interface IMessageService : virtual public IUnknown
{
virtual HRESULT RegisterCallback (uint32_t Type, IMessageCallback* Callback) = 0;
virtual HRESULT UnregisterCallback (uint32_t Type, IMessageCallback* Callback) = 0;
virtual cxFuture Call (uint32_t Type, cxMessage Message = EMPTY_MESSAGE) = 0;
};
接口的每一个参数、每一个函数,都是通过无数次讨论、调整后最终确定的。
接口是完全二进制兼容,不会因为插件的编译器、运行时库不一样而导致异常。
同时会提供接口胶水层,让插件可以使用任意语言来实现(比如JavaScript、Rust)。
这主要是依赖于Variant跟Future的优秀设计,详细参考Variant、Future设计部分。
插件接口比较简单,只有Start、Stop。如果需要一些插件加载完毕等事件,可以订阅对应的事件。
interface IPluginContext : public IUnknown
{
virtual HRESULT CreateInterface (REFIID iid, PVOID* ppInterface) = 0;
virtual HRESULT CreateInterface (REFCLSID clsid, REFIID iid, PVOID* ppInterface) = 0;
};
interface IPlugin : virtual public IUnknown
{
virtual HRESULT Start (IPluginContext* lpContext) = 0;
virtual HRESULT Stop (IPluginContext* lpContext) = 0;
};
interface IPluginService : virtual public IPlugin, virtual public IMessageService
{
virtual uint32_t GetServiceType (void) = 0;
virtual const char* GetServiceName (void) = 0;
};
接口是基于COM规范的接口,如果对COM不熟悉的,强烈建议看看《COM本质论》的前两章。
COM是一种接口标准规范,关注其思想,而非接口本身。很多人讨厌COM,认为是过时的,或者过于复杂,都是对其本质未理解导致的。
接口层非常简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直接基于上面的接口开发成本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很多对COM机制不熟悉的同学。
框架会提供封装层,使用现代C++的优秀特性,将对接口使用的复杂性完全屏蔽,让使用者拥有更加丝滑的开发体验。
// template<typename T, typename... I>
// class cxCOMImpl : public cxCOMIUnknownImpl<cxCOMImpl<T, I...>, I...>;
实现一个COM接口:跟普通的接口使用方式一模一样,只需要实现虚函数就好了,cxCOMImpl会将IUnknown以及其他细节全部隐藏掉。
class Plugin : cxCOMImpl<Plugin, IPlugin> {
public:
HRESULT Start (IPluginContext* lpContext) override;
HRESULT Stop (IPluginContext* lpContext) override;
}
接口的导出:
COM_EXPORT_INTERFACE(Plugin, IPlugin) // 导出接口的方式
COM_EXPORT_INTERFACE_SINGLETON(Plugin, IPlugin) // 导出单例接口的方式
COM_EXPORT(Plugin) // 传统使用IClassFactory导出的方式,兼容标准COM接口,可以作为shell扩展等
COM_EXPORT_SINGLETON(Plugin) // 传统使用IClassFactory单例导出的方式
当然,对于插件开发来说,还会做进一步地封装和优化,将更多的细节隐藏,比如消息的订阅、分发过程。
同时线程池的使用过程,也会将现代C++的lambda表达式转换成二进制兼容的接口。
**使用效果可以参考前面快速接入的示例。**怎么才能让这样原始的接口,变成友好的调用,这块的优化过程详细见架构培训文档。
前面介绍的这些都是比较传统的技术,所有类似的框架都有类似的设计。
现在介绍一下框架的核心Variant + Future,这个是保证接口可以百分百稳定的核心,也是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友好开发体验的重要因素。
Variant的设计、如何二进制兼容,详细见架构培训文档。
Variant作为参数载体,可以很好的保证接口的稳定、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Variant其实就是类似JavaScript的Object对象的东西。在开发的过程中,你根本不知道一个Variant里面到底有什么。使用的时候体验也比较差,没法像结构体那样通过IDE进行智能提示、类型检查等,这个也是潜在的容易引发异常的主要原因。因为一旦协议变化,没有及时同步到其他业务方,就会出现不可预期的结果。
基于这些原因,Variant只作为接口层,实际开发过程很少会直接使用。我们添加了基于IDL协议的约束,通过IDL自动生成跟Variant兼容的零成本抽象的结构体,使用效果完全跟结构体一样。可以理解成TypeScript跟JavaScript的区别。
Future的设计、如何二进制兼容,详细见架构培训文档。
C++最难使用的两个部分,一个是生命周期,另外一个就是异步调用了。
传统的异步调用,都是通过设置回调,取消回调的方式来使用。使用繁琐,函数调用跟结果是分开的,代码不连贯,存在的问题谁用谁知道。
框架引入了Promise的概念,使用Future来避免Callback。(这里的future跟C++的future不是相同的概念,跟JavaScript的会比较类似)
使用过程可以参考上面的网络上报部分:
auto result_future = GetNetworkManager()->Post(emNetCommandDataReport, ProtocolDataReport(type, data).Serialize());
result_future.Then([](const auto& Result){
LOG << "report result =" << Result.IsSuccess();
});
如果是传统Callback的方式,代码如下:
m_report_id = GetNetworkManager()->Post(emNetCommandDataReport, ProtocolDataReport(type, data).Serialize(), this);
void XxxPlugin::OnNetworkResponse(uint32_t id, cosnt NetworkResult& Result) {
if (id == m_report_id) {
LOG << "report result =" << Result.IsSuccess();
}
}
采用future,在代码的连贯性、使用的难度、异步生命周期管理上都会有比较好的开发体验,特别是多次异步,嵌套异步的场景。
在未来C++协程成熟后,这种Future的机制可以直接转换成协程的方式。类似的代码会变成:
auto result = co_await GetNetworkManager()->Post(emNetCommandDataReport, ProtocolDataReport(type, data).Serialize());
LOG << "report result =" << Result.IsSuccess();
框架之上,提供了很多稳定成熟的组件,这些组件可以直接下载复用到不同产品里面。
- 日志
- 存储
- 线程池
- 网络通信
- 数据上报
- 配置管理
- 任务下发
第三方开发者,也可以基于开放平台开发自己的组件,共享给其他人使用。
未来在冰云一体化管理平台下,还会打通后台的微服务框架,建立客户端、后台、前端的扩展规范,让扩展业务自己形成闭环。
做架构,我们是专业的。
在完成整体测试、接口审计后,会正式发布SDK。基于冰塔快速开发框架,一个人干十个人的活不再是梦想。
SDK购买、业务合作、架构培训、专业顾问等,有任何需要的都可以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