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iutanrong/CommunicationSystemSimulation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5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通信系统仿真

#实验目的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实验,通过搭建一个包括信源、信源编译码器、信道、信道编译码器等各模块在内的仿真通信系统, 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课程各个重点章节的理解,更好地掌握通信的本质意义。

说明: 由于搭建一个完整通信系统的工作量较大,所以本实验可以使用Matlab等仿真工具。下面分别描述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要求。本程序只使用了java

  1. 离散信源:要求能以指定的概率分布(p,p-1)产生0,1符号构成的二进制信源符号序列。

  2. 信源编码器:输入时上一步产生的二进制符号序列。要求能选择以下三种中的任意一种 1.无编码(直通) 2.二进制香农-费诺编码 3.二进制霍夫曼编码 当我们在上一步中指定信源的概率分布之后,就可以马上生成这几种编码的码表,实际的编码工作仅仅只是查表而已。 当然,直接对上一步指定的信源进行编码是不合适的,需要先进行信源的扩展,换一句话说,需要确定信源分组的长度。 这个长度N也是本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在系统运行之前由用户输入的。

  3. 信道编码器:输入是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符号序列。编码方式要求能选择以下三种中的任意一种 1.使用无编码 2.3次重复编码 3.Hamming(7,4)码 信道编码器是个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函数转换模块,没有额外的控制参数,可以事先实现这三种编码器,统一其输入输出格式,运行时按照指定的类型直接使用即可。

  4. 信道: 其输入时信道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符号序列。经过传输后输出被噪声干扰和损坏了的二进制符号序列。 要求能够模拟理想信道、给定错误概率为p的BSC以及给定符号0,1各自错误概率p,q的任意二进制信道。

  5. 信道译码器: 由于信源经过信源编码器和信道编码器后的统计特性难以明确给出,所以此时理想译码器准则无法实施。 因此根据第四步给出的信道统计特性,选择采用极大似然译码准则进行译码。

  6. 信源译码器:在第二步确定信源编码器之后即可同时确定信源译码器。信源译码器的工作仅仅是简单的查表即可。

#实验要求: 输入: 各个模块的相关参数 输出: 1.信源产生的原始符号序列 2.信源译码器输出的符号序列 3.信道编码后的信息传输效率 4.整个通信过程的误比特率(BER) 5.信道编译码过程中产生的误码率(BLER)

运行截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About

No description, website, or topics provided.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