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强化一下有无的概念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Signed-off-by: Kenneth Lee <[email protected]>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nekin2012 committed Aug 22, 2023
1 parent e24abc2 commit b009705
Show file tree
Hide file tree
Showing 2 changed files with 28 additions and 20 deletions.
44 changes: 25 additions & 19 deletions source/01.道可道.rst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50,25 +50,31 @@
合之外的东西。所以,强叫一个名字,就是“道”。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出生的时候脑子是没
有任何概念性的东西的,对婴儿来说,这个“世界”不存在,无。所以,无是天地之始。然
后我们感受到饿,感受到光,感受到食物。这些东西输入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开始给相
同的特征进行归类,这时“名”(概念),就出现了(是的,“名”甚至不需要是某种特定的
语言或者文字)。这些名会互相构成关系,这些关系又成为一个名,这样一路叠加过去,
我们就有了我们眼中的整个世界。实际上,名只是把道的某些特征进行分类,分成了符合
特征的部分,和不符合特征的部分。我们觉得符合特征的东西存在,有;而不符合特征的
东西不存在,无。其实它们两者都存在,都是道的一部分。所以,从信息的角度来说,我
们其实不关心有和无集合内的东西,我们只关心分界线在哪里。所以这里有必要再创建一
个名来代表这个分界线,这里就用了“玄”的概念。如果用10表示整个道的某个切面,3就把
这个切面分成了1,2,3和4,5,...,10两个部分,那么3代表前面的部分,还是后面的部
分其实无所谓,从记录这个信息的角度,有其中一边,就知道另一边。所以两者同出而异
名。

对于一个全集,我们切走不关心的部分,目的是突出想观察(或者讨论)的部分,这部分
是引起我们的兴趣的部分,所以,无体现了妙。而我们在乎了有,是要看到我们关心的整
个范围,这就是徼。我们关心它的集合的条件(无是条件之外的东西,其实我们是不知道
条件的,不要简单认为这是对条件取非,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不知道全集的范围,所以,
你知道徼的只是“有”,你是不知道“无”的徼的。你可以根据条件穷举有集合,你也可以在
知道某个具体的对象的时候判断它属于无,但你不能穷举无)。

整个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是玄们的互相交缠,划分出来的更多的集合而已。
同的特征进行归类,这时“名”(概念),就出现了——是的,“名”甚至不需要是某种特定的
语言或者文字。这些名会互相构成关系,这些关系又成为一个名,这样一路叠加过去,我
们就有了我们眼中的整个世界。实际上,名只是把道的某些特征进行分类,分成了符合特
征的部分,和不符合特征的部分。我们觉得符合特征的东西存在,有;而不符合特征的东
西不存在,无。其实它们两者都存在,都是道的一部分。所以,从信息的角度来说,我们
其实不关心有和无集合内的东西,我们只关心分界线在哪里。所以这里有必要再创建一个
名来代表这个分界线,这里就用了“玄”的概念。如果用10表示整个道的某个切面,3就把
这个切面分成了1,2,3和4,5,...,10两个部分,那么3代表前面的部分,还是后面的
部分其实无所谓,从记录这个信息的角度,有其中一边,就知道另一边。所以两者同出而
异名。

有无的定义共同构成玄。两者是不可互相取代的,当我们说“太阳”,我们强调的只是其中
我们最关心的那个特征:我们感知到的最热,最光的那个实体。但多大范围的东西是“太
阳”?这只有我们说“日晕之外不算太阳的一部分”,我们才相对确切定义了“太阳”的范围。
所以,有是“妙”,是兴趣点,而无是“边界”,是被切割的范围。

在实际应用上,缺少其中一边都是缺乏信息的。没有“有”,我们没有归纳的方向,没有
“无”,我们没有清晰的边界,概念就成为一个“恍惚”。但如果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时候,强
行定义标记边界,那么我们的世界就是死板的。比如你只见过10个人,你用这10个人的特
征去归纳“人”的边界,那么你再见到第11个人,你原来那个清晰的边界就没法用了。我们
很多误区,都来自我们认为“名”是不变的,只有深刻认识有和无的不同作用,我们才会清
楚,所谓“恍惚”和“清晰”的界限在哪里。

整个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是玄们的互相交缠,划分出来的更多的集合而已。这一段是整
个《道德经》立论的基础,后面的所有讨论,都是对这个立论的举例和注释。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
Expand Down
4 changes: 3 additions & 1 deletion source/ext/恍惚.rst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Expand Up @@ -135,7 +135,7 @@ A竖起他的耳朵,睁大他的眼睛,伸出他的手,他都在接收信

比如,一个班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是37分。细节可以无限细分下去,但为了方便讨论我
们的模型,我们暂且认为这是我们认识的根了,我们不再去细究这个37分每分是怎么判的
这种问题了。反正这里的信息就是这个班的学生的成绩是37分
这种问题了。反正这里的信息就是这个学生的成绩是37分

好了,现在我们有三个学生,成绩分别是37,64,98分,这个还是直观感觉,我们还是能
对这个班的成绩有一个直接的感觉的。但如果这个班有50个学生,他们的语文成绩是这样
Expand Down Expand Up @@ -167,6 +167,8 @@ A竖起他的耳朵,睁大他的眼睛,伸出他的手,他都在接收信
人大,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是人在产生那些我们认为是天地的“名”。另一个是人创造
的“名”,很多都是在解决人(群)的问题。

整个世界,不过是人的头脑对“天地”的投影。

而道大,是因为我们定义它是所有信息的产生者,既然域中的三大都来自它,它自身就可
以“名之曰大”。

Expand Down

0 comments on commit b009705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