胕 國語辭典
形
-
浮腫。《集韻·平聲·虞韻》:「胕,腫也。」《山海經·西山經》:「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晉·郭璞·注:「治胕腫也;音符。」《黃帝內經素問·卷二○·五常政大論》:「寒熱胕腫。」唐·王冰·注:「胕腫謂腫滿,按之不起。」
名
-
足。《集韻·平聲·虞韻》:「跗,足也。或作胕。」
-
指皮膚。《戰國策·楚策四》:「蹄申膝折,尾湛胕潰。」同「膚 」。
【漢典】
(说文解字未收录“胕”字头,请参考“臚”字:)
《說文解字》
皮也。从肉盧聲。膚,籒文臚。力居切
《說文解字注》
(臚)皮也。今字皮膚從籒文作膚,膚行而臚廢矣。晉語:聽臚言於市。史、漢臚句傳。蘇林曰:上傳語吿下爲臚。此皆讀爲敷奏以言之敷也。史記:臚於郊祀。漢書:大夫臚岱。韋昭辨釋名:鴻,大也。臚,陳序也。謂大以禮陳序賔客。此皆讀爲廷實旅百之旅也。劉熙釋名:鴻臚,腹前肥者曰臚。以京師爲心體。王矦外國爲腹腴。以養之也,此讀爲夏右腴之腴。皆假借也,其本義則皮膚也。从肉。盧聲。甫無切。五部。
(膚)籒文臚。經籍通用此字。禮運曰:膚革充盈。引伸爲狼跋文王之膚美,爲六月之膚大,爲論語之膚受。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