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捕手
《就算變成蟲也得去上班》:讀沙林傑《麥田捕手》,人生中值得守護的只剩下升職加薪?
朴允晉藉由專研哲學,主持參與閱讀活動,充分理解上班族的苦悶與無奈,那些痛苦、煎熬與咒罵,化作傾訴不盡的苦水與淚水之後,匯聚成本書12篇上班族的血淚故事。書裡有鼓勵、有省思,也有陪伴與愛,是一個也工作了二十幾年的上班族,與你分享的人生體悟:他們的工作生活被打亂,身心遭受極大的折磨,然而他們最終從共讀與分享彼此的經驗中,獲得救贖與安慰。
禁書有著悠久而不光彩的歷史,永遠保持警惕是我們必須為思想活力付出的代價
書籍承載知識,而知識就是力量。也正因此,書籍對當權者——政府和自封的領袖之類人物——構成威脅。他們希望壟斷知識並控制公民的思想,而對書籍行使這種權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下禁令。
陳雨航《時光電廠》:學校比家裡自由,嘩的一聲,什麼小說都進來了
當時最喜歡的作家是郭良蕙,她的小說對人性觀察的深刻和犀利的語言在在使我著迷。初中看了《青青草》、《琲琲的故事》等,這都是圖書館沒有的,不知道是不是《心鎖》遭禁而連累?《心鎖》我要到高中時才在租書店租到。
【書評】《聊天紀錄》:九零後首位偉大作家,結局與《正常人》同等出色
聊天是一道門,資訊象徵一種權力,那些構成我們生活的每個面向,愛情、種族、性別、政治、婚姻、家庭無數複雜議題,我們必須親自開啟談話,雙向理解、傾聽、溝通思索彼此的答案,重新認識自我,確認關係,以及世間一切事物的價值。
和朱薩克喝咖啡:八十幾歲的爺爺和孫子都是《偷書賊》的讀者,我非常開心
對朱薩克而言,他的作品需要被閱讀,好進入他精心設計的章節及句構韻律當中,讓字句滲進腦中,才開始從內而外理解他真正想說的主題。
除了搶諾貝爾文學獎,搖滾樂手還很喜歡在寫歌時「借點文學」
搖滾樂與文學的目的在某種程度上高度重疊,同樣具有改變一代人的人生觀、品味甚至語言的力量。以下十首搖滾歌曲便由經典文學獲得啟發:讓故事入歌,轉生成另一種扣人心弦的篇章。
毛姆《人性枷鎖》導讀:絕望就是希望,就像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最後樂章
《人性枷鎖》最令讀者感動的,莫過於菲力普的失敗論:「難道他都沒發覺,最單純的樣貌——出生、工作、結婚、生子、死亡——可能是最完美的圖案嗎?說不定,要得到幸福就得接受失敗,但這種失敗卻超越一切勝利。」
《麥田捕手》沙林傑逝世近8年,說好的5部「新作」到哪裡去了?
盛傳《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逝世前早已寫下指引,要在2015-2020年間發表他5部從未曝光的作品。眼見快踏入2018年,說好的「新書」還是只聞樓梯響。
專訪Legacy Taipei總監:聽現場演唱也是一種生活選擇,讓這個城市脫離精神性戒嚴
聽現場演唱也是一種生活選擇,讓音樂插隊於電影與酒吧間,讓這個城市真的可以跟其他國際都市一樣,真的脫離精神性戒嚴,可以自己呼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