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
實體書 vs. 電子書:數位技術並不單純只是介質的改變,甚至能形成知識交換的社群平台
電子書不只是「數位」版的實體書,也不單純只是「書」。透過可互操作性,電子書可以達成更多的互動可能,甚至形成知識交換的社群平台,這並非實體書可以達到的事情。
台北書展後記:我買的唯一一本書
近年我努力解釋NFT,有人因此理解,更多人卻始終不明白,那主要怪我論述能力不夠強。其實跟作家連結,為書本加上作者簽名和留言,讓書本從「之一」變成「唯一」,本是所有書迷都懂,自然而言的需求。事實上,書迷不遠千里而來書展,大費周章向作者索取簽名,就是在製作物理的「NFB」,non-fungible book。
【專訪】蕭詒徽:閱讀對我而言,就是讓「黑白瑪麗」同時存在於房間裡、外的那個東西
「我覺得『閱讀的意義』非常難回答,不過我有準備一個比較合理的說法。」蕭詒徽笑了,「我蠻不信任我的身體,我覺得我的身體會騙我,好像有一天會突然發現,原來我的身體感知到的那些就是個某一天某個時間上的特例,一個個案,可是我對世界的認知卻是靠這些形成的。所以閱讀就是讓我知道:我並不只是依靠我的生活經驗活著。」
溫度非紙本的專利——我用「人肉AI」賣1000本電子書
既然溫度源自互動與連結而非媒介,假如作者、書商、書店失去熱情,出版業為競爭而採取流水作業,即便是紙本,恐怕同樣會讓人感受到印刷機的冰冷。反過來說,假如出版業能往電子書注入人情味,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即使沒有物理載體,同樣能讓讀者感受到書的溫度。
【專訪】推理作家陳浩基:首次出現「我好想寫故事」的念頭,是在看完一部電影而非一本書之後勾起的
這樣的創作本事是怎麼養成的呢?這樣的創作風格是被誰啟發的呢?在訪問陳浩基的時候,我們得到很多出乎意外的答案⋯⋯
門市關閉銷售額卻逆勢成長,德國出版業如何安然度過疫情寒冬?
儘管德國從去(2020)年3月以來歷經3波疫情,不少書店因為防疫規定被迫關閉,書展和新書發表會也幾乎全都取消,2020年德國出版業的營業額仍達93億歐元(約合新台幣3100億元),較前一年小幅增加0.1%。
高齡90歲的紙本書俱樂部,為何不怕神一樣強大的Amazon?
John Lippman與Book of The Month Club漂亮地打了一場逆轉勝。他證明了沒有任何一個產業是瀕臨死亡—只要重新思考消費者,以及可以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正如他們最新的標語:We are 90 years young。90歲的公司,依然可以再度年輕。
60年代全台最「文青」的一條路:天天都是買書旺季、整條街全是書店
重慶南路書街民國60年代進入全盛時期,早上開門假如沒有提前來排隊,根本搶不書。那時候還沒有連鎖書店,每間都有其特色和死忠支持者,書街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就像現在的誠品一樣,除了買書,更是約會、逛街的首選。
【獨立書店與街區風貌】三餘書店:重新找回讀者對閱讀的熱誠
獨立書店的出現,正好滿足了有個人化需求的讀者,而不同的書店經營者有各自的選書邏輯及喜好,書店主題及陳列的方式更能表現出獨特感以及在地感。
【獨立書店與街區風貌】水牛書店:夢想在故鄉開一間書店,但不賣書
看著他細屬台北的種種,忽然更明白他讓水牛紮根於街區的意義,在連鎖店席捲全球的情況下,當地文化的保存顯得更具意義。
電子書贏不了!研究指92%大學生更愛看實體書的原因是......
電子書的熱潮似乎沒有讓人遺忘實體書。在2012年有研究指出有60%的6至17歲受訪者表示希望閱讀實體書,在兩年後更升到65%。
電子書贏不了!研究指92%大學生更愛看實體書的原因是......
電子書的熱潮似乎沒有讓人遺忘實體書。在2012年有研究指出有60%的6至17歲受訪者表示希望閱讀實體書,在兩年後更升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