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
成功大學增「心理調適假」,創始者中山大學認為「心理假」是意義先行
成功大學宣布增設「心理調適假」,提供學生喘息空間。不過「心理假」不是先例,中山大學率先實施,且沒有天數限制、無須檢附證明,卻沒有太多學生申請。而第2所實施心理假的實踐大學則在上線1個月就有3500人次使用。為了解這個差異,《關鍵評論網》訪問了中山大學諮健組長及學生會,帶我們了解目前中山大學使用心理假的狀況。
【專訪】《在奇幻地》作者林徐達:精神病患在舞台上演出他們眼中的我們眼中的精神病患
林徐達在精神病院的田野調查,在他躊躇著該何時結尾時,因疫情劃下句點,再也回不去了。全書第一個病院場景,也是最終畫下句點的耶誕晚會,那些荒謬即是日常,精神病院如奇幻現實,病院裡的妄想彷彿真實存在,也提醒著現實生命裡的空缺,而裡裡外外,笑著笑著就哭了。
【關鍵專訪】《他還年輕》吳晟:拋開「北農風雲」不是放下或原諒,而是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我
吳晟直言,濁水溪出海口如今的樣貌,「真正有環境意識的人看了,一定會很痛心很痛心。」他憶起西海岸昔日的美麗樣貌,表示到處都是防風林,攔河堰還沒興建時的水流何其美麗。「但如今卻已都毀掉,防風林也都不見。這是台灣在工業發展的過程裡非常大的罪孽,可是我們整個社會似乎都不以為意。」
【關鍵專訪】郭強生:在這場文學修行的長跑中,我從未劃地自限
藉由「文學修行三部曲」,郭強生表示希望能夠讓讀者看見,作為一名創作者的他,持續在同一面向上深化、辯證,而不是像變色龍般見風轉舵。「同樣的事情能夠做二十年,讀者能夠看到我是如何更深入、更勇敢地直接面對,不停地過關斬將。」
曾珍珍《同樣的心》:多識草木蟲魚鳥獸——訪楊牧談解識自然
想完整認識楊牧——被譽為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詩人,《同樣的心》將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看曾珍珍從生態詩學的研究專業,析論楊牧詩作的生態意象;從中西比較詩學的還原再現,發掘楊牧譯作的修辭策略與音樂性;從師生關係、研究同行的雙重角色,勾勒楊牧創作的自覺與反思。同樣的心,呼應成章。
台灣至少7所大學願意收「港漂」學生:有的學費全免、還有的招攬香港老師
出了發出公告表示願意接收在港台生回台就讀,清大、中山大學、東華大學更具誠意,清大特別設立專線解答相關疑問,中山大學則表示,除了學生,也歡迎香港老師來台,東華大學則祭出「相關學雜費與住宿費全免」的優惠。
校園已成戰場:赴港台生1021人,目前已有528人回到台灣
教育部高教司則表示,一般大學有所謂的轉學規定,在港台生能循一般轉學程序回台,除此之外教育部目前正在討論專案轉學,預計最快月底公布。
不只東華、台藝大,東吳大學也有港生被捕,學生團體:「同學一個都不能少」
許多在台灣就讀大學的香港學生返回香港,卻在反送中活動中被捕。繼東華大學、台藝大相繼傳出港生被捕的消息後,東吳大學也傳出有一名黎姓學生遭捕、被控「暴動罪」,且遭香港政府限制行動。
「學生參與會降低競爭力?」台大、高醫等學生要求打開黑箱「校務會議」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表示,今年台大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中提案,希望增加一席學生的席次,但台大教師卻以「學生參與會降低行政效率、參與公共事務會降低台大競爭力」等貶低學生主體性的事情擱置學生的提案。
免費「校園版eTag」好像很划算,為何東華大學的學生不買單?
東華大學日前與資策會與廠商合作,打算在校內裝設門禁系統,但這個類似e-tag的設計不但將增加交通壅塞,甚至具備定位功能,隨時向主機回報學生所在的位置,將校園變作猶如《1984》書中「老大哥」的世界,終致引起學生反彈。
「門禁系統」等於「校園安全」?東華學生怎麼看都覺得「怪怪的」
台灣高等學院至今長留著由上而下的「褓姆式」治理思維,以東華大學校區門禁系統設立為例,校方提出的裝設理由和系統本身連帶關係低,反而造成學生不便甚至使校區管理困難,這時校內「學生自治」的力量,能夠打破「教授治校」的窠臼盲點嗎。
41天的教育部長——吳茂昆請辭全文:藍營的攻擊讓我困擾
吳茂昆覺得,藍營一直砲口向他,使他帶給整個執政團隊很大的困擾,上任以來沒有把事情做好,他覺得很抱歉,因此主動向閣揆賴清德請辭。
新任教育部長曾在「中國官方機構」當顧問,陸委會說「不違法」
國民黨出示吳茂昆的在中國官方研究機構擔任顧問的證據,國民黨市議員游淑慧更提出顧問的工作內容,質問「都有具體的業務了,這還不算兼職?」
台灣若成立原住民族大學,就讀的原民生還會是「特殊身份學生」嗎?
去年底,原民會委託東華大學執行「國立原住民族大學設立可行性評估」研究案,盼在台灣設立首間的國立原住民大學。而根據聯合國2009年的「世界瀕危語言」地圖,台灣有許多原住民族都榜上有名。族語教學的瓶頸在於師資欠缺,需要更多年輕人才投入。原住民大學若成立,則應更積極面對這個課題。
「溫柔而堅定的俠女」辭世:挺身捍衛校園文學獎,東華教授曾珍珍享壽63歲
東華大學華文系主任須文蔚說,18年前因為學校不補助文學獎,曾珍珍挺身而出,找校長爭取,延續了校園文學獎的命脈,「所以我總覺得她是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