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春節結束後連休三天,27日開市時,因農產品到貨量逾15萬件,導致人事與農業一連串口水戰,實際上台灣果菜產銷現狀為何?連續休菜是否造成菜價崩盤,四張圖帶你一次了解。
台北農產公司休市爭議吵不休,蘋果報導,昨日(3/15)北市副市長兼董事長陳景峻宣布請辭董座。柯文哲回應,現階段陳景峻是最適合的人選,不會讓陳景峻離開。
自由報導,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揚言,要在董事會提案撤換吳音寧,而被認為力挺吳音寧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也轉變態度,改成「若北市府要換吳,將予以『尊重』。」
台北農產公司休市造成的人事異動的爭議仍未平息,最初問題出在哪,台灣的果菜產銷現況如何?看我們用四張圖分析。
Q1:為何「一市打噴嚏,全台就感冒」?台灣的蔬果拍賣市場,全台共有37間。為何台北第一果菜市場短短幾天的休市,能造成這麼大的波動?
A:前媒體人,出過書籍《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長期專注台灣農業的焦鈞表示:「果菜批發市場的成立,就是希望產地生產的蔬果能夠在最快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上,當然十年前成立時還未有物流系統,今日以發展得非常便捷快速,透過這樣形式,快速集中、快速分散,農產品的新鮮度能夠讓價格維持水平,甚至更好。」
「一市主要是蔬菜類,其他農產品就不如一市能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目前批發市場如何踏出下一步,現在正是個轉捩點。」
「台北人為何可以這麼方便買到物美價廉的蔬果,其實大台北地區真的要感謝有果菜批發市場,有非常老的歷史,大者恆大,消費人口也集中,近幾年飲食習慣改變,蔬果需求也增大,餐飲業的興起等,直銷通路的活絡,不僅量集中,好的東西也都往這邊送。」
根據農糧署年報顯示,台北第一果菜市場佔全台果菜批發總量的19.74%,加上台北第二果菜市場8.41%,超過全台四分之一,焦鈞認為:「北北基桃其實本來就佔了台灣快三分之一的人口,這樣的量其實也合理,但全部都集中在第一果菜市場,因為第一果菜市場歷史最擁久,包容性也最大,什麼菜來都賣得掉,全台果菜市場都會參考其價格來定價。」
Q2:台灣果菜如何從產地到餐桌?
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陸秘書主任表示:「目前會到貨台北第一果菜市場的量,每天約有蔬菜1600公噸、水果700公噸,每天來自各縣市產地,共有兩個體系,一個是農民團體,佔總量的70%,包含農會、新果社、農聯社、國聯社。另外約有30%的產品來自於個體戶的農作。」
「農產品在產地採收、分級、包裝後,委託貨運公司送到台北第一、第二果菜市場。批發市場會每日在網路上公開拍賣價格,再由大消費戶或零售市場轉賣到消費者手上。」
「近年來的消費趨勢其實有在改變」,農糧署市場管理科分析:「越來越多消費者透過大型賣場來購買蔬果商品,也有很多企業、集團直接與農民訂立長期契約,或消費者透過網路團購、直購等,通路越來越多元,消費型態也在逐年改變。」
Q3:台灣果菜價格,真的有因為連續休市暴跌?
以這次爆發大量討論的敏豆(俗稱四季豆)價格來看,以整年的敏豆價格數據作比較,事實上「量少價格高、量多價格低」是常態,長期而言,說2018連休兩次造成「量多價崩」,焦鈞認為:「部分報導以年節前最高售價,與年節後因為氣候異常而大量產的敏豆比較,其實長期來看,不算是崩盤。」
Q4:台灣農業果菜產銷,現在最重要問題是什麼?
A:當下的氣候異常狀況所造成的生產過剩,聯合報導,為解決菜價波動,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說:「最根本是沒有冷鏈系統,不然怎麼會在乎休市幾天。」
陳吉仲說,「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也有指示農糧署今年推冷鏈體系,提供農會冷藏設備補助,相關預算可以從農糧署運銷加工組的預算支出;其次,還要成立價格小組,處理所有價格波動太高事務。」焦鈞也表示:「如果有冷鏈體系,像菜葉類這樣的農產品,就可以像日本一樣維持在恆溫及做適當包裝。」
此外,此時正是農業產銷體系重要的轉捩點,不應單只關注於人事鬥爭或硬體上的改造,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重新建立不同部門的溝通機制,提升台灣整體農業產銷體系。
核稿編輯:楊之瑜